一、贵州六盘水预算3亿的旅游项目烂尾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去年年底,贵州省六盘水市调整行政区划,水城县正式更名为水城区。当地从2017年开始,在山上修建“公路自行车赛道”,还建了24栋楼组成的鞭陀小镇、世界最大的鞭陀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景点设施。有群众反映,这些人造景点在开工建设一年后,陆续被叫停,至今处于烂尾状态。已经建成的号称“世界最大鞭陀文化博物馆”,一楼成了超市,三楼成了会议室,只有二楼展示柜里,摆着一些陀螺。
博物馆、小镇、自行车赛道……这一系列工程的预算近3亿元。如此“大手笔”的建设为何会无疾而终?当地经济基础薄弱,在选择发展项目上该怎么权衡?
鞭陀博物馆和鞭陀小镇缺乏必需文件
从六盘水市中心驱车近一小时,就来到野玉海景区,映入眼帘的是高22米的“世界最大鞭陀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的外立面由玻璃幕墙组成,幕墙外是六条红色不锈钢装饰带,看上去就像正在飞速旋转的陀螺。
与博物馆相隔一条马路,是当地规划建设的“鞭陀小镇”,由24栋烂尾楼组成。这24栋楼建在半山腰,都是四五层的小洋楼,由于长期没人维护,外立面已经开始脱落,而建筑内部还是毛坯房。
马艺珈伊是负责鞭陀博物馆和鞭陀小镇建设的承建商。她说,这个建在水城海坪村的项目2017年开工,直到现在,她只看到过原水城县发改局的《关于海坪鞭陀小镇及鞭陀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没见过环评、规划、开工许可证这些必需的文件,就连建设的图纸都没有经过审批。
“这个项目没有完整的图纸,没有图纸会审,业主方随便画个平面图,就叫我们那样做,然后让我们办一个工程签证单给他签字就完了。到今天为止没有完整的图纸。”
可行性报告显示,鞭陀小镇建筑面积33750平方米,博物馆及配套设施5000平方米,估算总投资2.47亿元,由水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共同控股的水城玉舍森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建设。
工程款一直拖欠
马艺珈伊说,2018年8月,博物馆已经完工,小镇的建设却突然被叫停,停工指令是口头传达的,工程款也没有结算。“从2018年停工以后,我们就请业主方结算,按合同约定把拖欠的工程款拨付给我们,但是业主方就把事情拖着,一直都没有解决。”
和鞭陀小镇建设被一起叫停的,还有野玉海景区中马艺珈伊承建的另外一个项目——32公里的公路自行车赛道。这条赛道距离景区入口还要开车半个多小时,是开山爆破后修建的,现在除了赛道入口是柏油路外,其他路段布满了石子。依着山腰,炸山开路,路却只修了一半。马艺珈伊告诉记者,2018年8月,野玉海度假区管委会又是口头通知她停工。
“它是依山而建的,没有路,都是专业的爆破公司爆破以后,用挖机慢慢挖的,最高19米挖平了。2018年8月6日那天,通知我们停工,说政府要缓建。”
项目缺乏审批手续,多个有关部门称资金短缺
记者跟随马艺珈伊来到了水城区发改局,一位负责项目审批的工作人员说,记者看到的批复,都是当年发改局的初步审批,并不意味着可以开工。
发改局工作人员:它只是一个立项批复。
记者:是不是还得有别的批复?
发改局工作人员:立项后面还有可研批复,初步设计及概算,还要有财政的预算,预算完了以后,每一个施工都有一个进度要记录。这个批复相当于只是同不同意干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初步的东西。
项目的承办单位——由水城区工信局、野玉海度假区管委会共同控股的玉舍森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烨肸承认,很多手续的确没有。
陆烨肸:环评?有些项目要去查档案的。
马艺珈伊:自行车赛道有没有?
陆烨肸:没有。
马艺珈伊:开工令有吗?
陆烨肸:应该是没有。因为这边当时做政府项目,就是喊你先做了再说,当时都是赶工期。
记者又来到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管委会建设局副局长张嘉靖说,他们资金短缺,这些项目考虑的也是今后能搞旅游开发。
“原来批复是这样的,都没有钱,我们当时为什么要写‘县财政全额拨款’呢?目的是圈一个地方,今后搞旅游开发。现在没有钱,公司正在融资来解决这个事儿。缓建这个没有文件,是不是重新启动要看政府。”
管委会建设局的另外一位副局长邓玉龙说,2018年,原水城县政府财政困难,口头通知他们暂缓建设。
邓玉龙:缓建又没有出台过文件,我们也不敢说后面该不该修,要不要再修。
记者:这是谁定的呢?
邓玉龙:县委县政府。我们只能执行,不在我们决策范围中。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水城县财政总收入32.49亿元,鞭陀小镇、鞭陀文化博物馆、自行车赛道等一系列旅游项目的规划投资就得花近3亿元。虽然水城举办过全国鞭陀大赛,但在规划、论证不充分、手续不齐全的基础上,就上马这么多项目,钱从哪儿来?能为当地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效应?
二、六盘水最值得去的景点
六盘水最值得去的景点:
1、乌蒙大草原:
位于六盘水市盘县北部,属北属盘北高海拔区。最高海拔2857米。平均气温11℃,气候凉爽。由坡上草原牧场、万亩矮杜鹃林、沙河龙潭口溶洞、天生桥,格所河峡谷大出水洞、天然大天窗等主组成景区,还有古榕树群、草原湖泊、千亩天然林,彝族村寨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40多个。植被覆盖率高,水源清澈,空气新鲜。
2、六盘水梅花山国际滑雪场:
梅花山旅游景区的核心区。是西南最大滑雪场。市区开车去需要40分钟。雪场的面积较大,坡度不大,适合滑雪初学者。滑雪场除了服务接待中心还有酒店,海拔2200米左右,雪道占地面积9.17万平方公里,雪场全长1880米,分为高中,初三级赛道,场内还配备有双人吊椅索道缆车等设备,同时满足5000人滑雪。
3、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
位于六盘水市水城路玉舍镇,夏天有成片的花海,草绿山青。夏天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好,自驾方便。景区由野鸡坪户外运动基地、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海坪彝族文化小镇组成,包括风情一条街、千户彝寨、高空玻璃、观光索道、小火车、土司庄园、火把广场等,整个小镇建筑富有彝族色彩,彩色泥墙,茅屋屋顶。火把广场有彝族小伙姑娘表演,夜景不错。
4、梅花山旅游景区:
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入园后乘坐梅花山索道,索道长约10多公里,需要一个多小时,已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为世界上最长同路径山地索道,将梅花山各景点串联起来,沿途可以看到城市山川,湖泊,峡谷湿地。到达索道上站高炉站,可以俯瞰整个梅花山景区,非常壮观。景区春季杜鹃红遍,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可观云海雾凇,冬季可在雪上飞舞,是摄影家创作基地,六盘水市旅游名片。
5、妥乐村:
六盘水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号称全世界古银杏之乡,据称全村有古银杏树1200余株,树龄最长达1500年。村子里古银杏树形态万千,树干很大,村前村后房,前房后都种满了银杏树,有不少卖白果的村民。整个村庄四面环山,房屋古朴,小桥流水,还有一个湖泊。秋季来此观赏最佳。
三、贵州六盘水夏天为什么那么凉快?
六盘水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
六盘水境内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
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的6个地级市之一,驻地钟山区。别称中国凉都。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
扩展资料
六盘水“煤都”何以变“凉都”(美丽中国)
六盘水过去以“煤都”著称,那种黑乎乎的颜色,深深地留在人们脑海之中。可如今,走进明湖湿地公园、__湖景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等一处处风景优美之地,便会对这座城市产生全新的印象。
实际上,六盘水清凉舒适的气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同磁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纷至沓来。
1、“煤都”华丽变身
正值全国多地高温之时,从炙热的北京来到六盘水,顿感清凉舒爽。一场初秋的雨水恰似甘露,滋润了久旱的大地。大家立刻换上秋装来抵御这爽爽的寒意。
当地人介绍说,六盘水没有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天”。在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19.7℃,全年凉爽、舒适天数达200余天。
2005年,六盘水市以“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的气候特点,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命名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消夏胜地、避暑天堂。
在六盘水拥有“凉都”片名之前,“煤都”一直都是当地的“标签”。六盘水作为贵州乃至西南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是全国63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工业经济占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多年来,六盘水一直奉行着“吃煤饭、念煤经”的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催促着“煤都”必须探索一条重视生态环境的转型之路。
环境,曾是六盘水的短板。前些年来六盘水采访,不能穿白色衣服,不到一天时间,一定会变黑。
经过几年来的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六盘水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9%,市区空气优良率高达100%。
全市累计投入249亿元,对交通、绿化、灯饰、水系,星级酒店、文体设施、城市管网、公共厕所、公交站点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改造,终于实现了从“傻大黑粗”的资源型城市向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的转型。
今天的六盘水,整座城市都像景点,是一个“山在树中、树在城中、城在景中”的大公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盘水
四、贵州六盘水预算3亿旅游项目烂尾,烂摊子该如何收拾?
据新闻报道,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贵州省六盘水市调整了行政区划,把水城县正式更名为水城区,同时在水城区里修建公路自行车赛道24栋楼组成的鞭陀小镇,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鞭陀 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的景点设施。
一、烂尾工程
有群众向中央的新闻热线反映,这些人造景点在开工建设一年之后就陆陆续续停止建设了,现在全部都成了烂尾的状态。比如世界上最大的鞭陀文化博物馆,现在1楼成了超市,3楼成了会议厅,只有2楼还在展示一些陀螺。不知道这些博物馆小镇自行车赛道等工程预算有接近3亿,这样大的投资为什么无疾而终?而且当地才刚刚摆脱贫困县的帽子,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如今遇到这种问题又该怎么权衡利弊重新再进行发展呢?
二、鞭陀博物馆为什么停止建设?
马艺珈伊是鞭陀博物馆和鞭陀小镇建设的承建商告知大家,原本这个项目是建在水城海坪村的,但是从2017年开工至今,他只见过水城县给予的《关于海坪鞭陀小镇及鞭陀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并没有见到规划开工许可证等一系列的必须的文件,连建设的图纸都没有经过审批。所以目前为止,承建方只能够按照简单的要求做一个简单的建设,这就导致这个项目已经一直拖延下来了。
三、工程款没有结算
根据项目的承建商提供的信息,在2018年的时候博物馆就已经完工,但是小镇的建设被突然叫停,工程款没有结算,业务组方一直把这件事情拖着,始终没有解决。除此之外就是公路自行车赛道,这个景点也被叫停,路也只修了一半,是政府要求缓建的。所以水城县现在的发展完全就是停滞的烂摊子一大堆,政府也没有出来处理问题,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指望政府出来把该建的项目建完,亦或者把资金往一个方向投入,不建议分散处理。
五、六盘水预算3亿旅游项目烂尾,如此“大手笔”的建设为何会无疾而终?
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有些当地政府选择发展旅游业,通过建设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或者是纪念物,来吸引外地人士前来旅游,从而拉动本地的经济发展。在我国,其实有很多个大型建筑都是烂尾的,在项目结束之后,后期的效果并不是非常好。以下是本人的看法。第一,在得到当地的允许之后,开始建设一些旅游项目,必须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切勿囫囵吞枣,妄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所有的旅游景点都要根据游客的喜好来建设。第二,我推测是因为项目本身的管理不到位,所以导致烂尾,也没有游客过来参观,广告营销做得也不好,如此大投资的工程就这么荒废了,很可惜。第三,六盘水是一个好地方,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何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不是说投入越大,回报就会越大,管理以及创新尤为重要。
1;立足于实际出发。
在得到当地的允许之后,开始建设一些旅游项目,必须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切勿囫囵吞枣,妄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所有的旅游景点都要根据游客的喜好来建设。
2;投资者没有善始善终。
我推测是因为项目本身的管理不到位,所以导致烂尾,也没有游客过来参观,广告营销做得也不好,如此大投资的工程就这么荒废了,很可惜。
3;项目是需要人管理的。
六盘水是一个好地方,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如何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不是说投入越大,回报就会越大,管理以及创新尤为重要。
有关六盘水预算3亿旅游项目烂尾,如此“大手笔”的建设为何会无疾而终?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认可本篇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六、六盘水梅花山近几年游客数量统计
2018年春节期间据六盘水旅发委统计,由于外出人员回流聚集,2月19日,六盘水共接待游客26.9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1%和52%,呈持续“井喷”态势。
2019年春节期间六盘水市全市纳入统计的18个重点景区接待游客73.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3亿元。9家景区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
2021年元旦假期,六盘水梅花山国际滑雪场吸引了周边众多市民前来体验滑雪的激情与欢乐,迎来2021年第一个滑雪小高峰。据统计,元旦前两日该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人次破万,其中,1月1日接待4296人,1月2日接待72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