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者的八项权利?
法律至少应赋予消费者以下权利:
1.同意权
征信机构收集消费者的信用资料,必须征得消费者的同意,这种同意原则上必须是书面的。
征信机构收集、提供该信用资料的目的,也必须征得消费者的同意;如果消费者不同意,征信机构则要明确告知其不同意的后果。
2.知情权消费者有权了解征信机构收集、保有的其本人信用资料的内容、性质、使用目的和利用者的姓名。
当自己的就业、信用申请等被拒绝时,消费者也有权知悉被拒绝的理由以及制作信用报告的机关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消费者还有权直接得到一份自己的信用报告或其副本。
3.信用资料开示请求权信用资料的开示,是知情权的一项强有力的保障。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想知道自己的信用资料被登录、利用的情况,向征信机构简单了解即可达到目的。然而信用资料的开示,则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并由专业人员负责解释。征信机构也必须书面告知消费者的该项权利。
4.再调查的请求权当消费者对经开示的(或通过其他方式知悉的)自己的信用资料有异议,有权要求征信机构对该资料进行再调查。征信机构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完成调查工作,否则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5.错误的订正请求权如果经过再调查,发现登录的信用资料不准确或不完整或错误,则必须进行修正或删除。
在双方对信用资料的正确性发生争议,而征信机构又无充足理由证明的情况下,必须对该信用资料进行封锁,不能予以提供。
6.提出异议的权利如果经过一系列的再调查后,消费者对结果仍不满意,但根据消费者的利益或要求又必须出具信用报告,那么消费者有权提交一份异议书阐明争议的性质、内容。征信机构必须把该异议书附带在该信用报告中,在提供时一并提供。
另外,消费者还有权要求征信机构向自己指定的任何信用资料使用者发出异议书,征信机构也有义务明确、清楚地告知消费者这一权利。
7.信用资料传播的控制权除法律规定允许的场合外,提供个人信用资料必须得到本人同意,这种同意原则上应是书面的。“法律规定允许的场合”一般是指出于信用交易、保险、雇佣等目的而使用的场合。
8.对信用资料内容的控制权消费者有权要求征信机构不得收集与信用交易、雇佣、保险等目的不符的或不必要的信用资料。对于政治的、社会的或宗教信仰的内容,或者犯罪记录,病历或身体障碍,人种、民族或国籍,生活方式或名声,个人存款记录等内容,消费者有权禁止征信机构收集,也有权要求其删除这些内容。
为了保证信用报告的准确,并能反映消费者最新的实际信用状况,对于征信机构保存的信息应规定一定的期限。如德国规定,照会情报为1年,信贷债务情报为3年,不履行债务的情报为5年。在美国,对于负面信息,一般都规定了7到10年的保存期。如破产记录保存期限为10年,刑事诉讼记录保存7年。
二、消费者八项权益有哪些
【法律分析】:消费者八项权益具体如下:1、安全保障权;2、知悉真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获得知识权;7、维护尊严权;8、监督批评权。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举行大规模的活动,宣传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尊重他们的个人尊严和国家习俗。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信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作出明智的选择。接受消费者教育,提供有效的补偿措施,有权建立消费者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福利需要政府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 安全保障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三、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是什么
一、知悉真实情况权:消费者有权了解他们购买,使用或收到的服务的真相。二、自主选择权:即消费者选择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商品、服务模式及其提供者的选择应有充分的选择二,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及其提供者应不受强迫。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消费者自由选择的现象主要是“官商”习俗、商品捆绑和强迫买卖等。三、人身和财产担保权:也就是说,如果人和财产受到威胁,消费者就会喜欢购买商品。由于泄漏,燃烧,爆炸和故障引起的实践中的毒酒事件,劣质药品和化妆品事故,电器,压力容器,玩具,鞭炮,烟花,汽车等,都是侵犯消费者安全权利的典型例子。四、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证、价格公平合理、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条件,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A关于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消费者有权要求他们遵守国家制定的标准,以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妨碍消费。如果运营商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要求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维修,更换,退货,降价等。B货物或服务的价格合理,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合理,不得因任意涨价或任意收费而丧失经济利益。C.。生产经营者应自觉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不得篡改计量对于工厂包装的产品,消费者有权要求它们标明净重或容量,并符合实际交易时测量的商品,消费者有权查明计量,比例准确,权利看规模,余额,对于那些不足,他们有权要求退货或者退还多收的价格。
五、依法求偿权:请求权,是指个人或者集体在权利和资源受到侵害或者损失时请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受到财产损害的,有权依法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消费者行使请求权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向责任人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是向行政机关、仲裁机关、司法机关请求损害赔偿。六、获得知识权:也就是说,消费者“有权获得关于消费和消费者保护的知识”。要求国家制定消费者教育宣传的基本政策、指导方针和方法,使广大居民能够通过长期实施,成为更加聪明的消费者,能够掌握消费的基本知识和法律知识。七、建立消费者组织的权利: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有权要求国家建立消费者组织,也可以自发建立消费者组织。八、监督批评权:也就是说,消费者有权监督商品和服务的工作,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消费者有权参与制定国家消费政策和相关立法,并监督其执行。其内容包括:(一)消费者有权对相关政策法规提出询问、批评或建议。(二)对从事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的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有权要求有关国家机关依法调查和处理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有权使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对生产经营者和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表示声援,“揭发”和批评。九、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尊重他们的个人尊严和国家习俗。消费者基本权利: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信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作出明智的选择受消费者教育供有效的补偿措施权建立消费者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福利需要政府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四、消费者保护权益法八大权利
法律分析: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5.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7.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二条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第十三条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