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重创旅游业,国际旅游业如何恢复正常运行?
开放跨国旅游当然是弥补损失的最佳方式。希腊和格鲁吉亚在6月中旬首次宣布将开放外国游客入境,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批宣布开放边境口岸的两个国家。虽然大多数欧洲国家和地区仍在观望,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国已经宣布建立跨国旅游“绿色区域”,这些国家将首先为国际旅游相互开放边境。最近,意大利正式向英国公民开放其旅游许可证。立陶宛、拉脱维亚和查里亚斯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也承认它们之间的“旅游安全走廊”协议,这三个国家的公民相互旅行和访问。
在中亚地区,也开始了旅游业复苏的步伐分别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根据大致计划,三国将开放国内旅游,经过一段时间的计划调整后,全面开放国际旅游。
为了减轻这一流行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各国政府采取了救济措施,提供财政补贴,帮助受这一流行病影响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同意实施一项总计5400亿欧元的大规模救援计划。俄罗斯总统指示政府财政支持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国际旅游业、公众餐饮和酒店事业,并且国家银行向这些中小企业提供免息贷款援助。
澳大利亚宣布了一项176亿澳元的财政计划,以帮助经济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政府还将在未来四年内投入67亿澳元帮助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德国宣布推出一项总预算为500亿欧元的民生政策,以帮助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体验这一流行病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可能会出现一些新趋势。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的疫情和移民限制,许多人会担心长途旅行,而短途旅行、国内旅行或自驾游等相对安全的旅行可能会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疫情还为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将营销重点转移到国内游客的机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疫情下旅游业该何去何从?
云南出台了20条措施,想要促进旅游业的恢复。从中可以看出,疫情下旅游业是很萧条的,让很多旅游从业者处于待业或者失业的情况。在这些建议中,有一个建议吸引了小编的注意力,就是多渠道的引客入滇。只要有人愿意来云南,肯定会在云南进行消费,这样就能让餐饮、住宿以及旅游业兴旺起来。旅游业是会在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变得很兴旺的,不会一直这么的萧条。
疫情下,旅游业该何去何从呢?
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人员不准异地流动,如果想要去某个地方的话就要进行核酸检测,这就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并且旅游也是一个人员密集的活动,如果把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就特别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云南也发布了一些通知,要做到严控防治,对每个人的信息进行收录,想要以此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且云南还会发放不低于2亿元的文旅消费券,想要用消费券来拉动消费。这确实是一个方法,但如果情况变得严重,这个方法也是不可以实行的。
旅游业在云南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
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所以旅游业在经济收入中的占比是很大的。如果没有人来云南旅游,云南的经济就会很萧条。比如说一些在云南办民宿或者酒店的人都纷纷的破产了,把自己的资金投入了进去,却看不到一丝水花。小编认为如果疫情一直这么的反反复复,旅游业是很难真正发展起来的。
总结
在旅行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做好行程登记,还要保护好自己,不要造成严重的社区感染。其实旅游业真的是靠天吃饭的,如果社会大情况不好,旅游业不可能很兴旺。
你认为疫情下,旅游业务该如何发展?
其一,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发展与足够大的客流量息息相关,无论是湖南的张家界、还是湖北的黄鹤楼等景点都是需要客流量来支撑的。疫情的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因此,怎样及时地阻断传播,怎样迅速控制住区域传播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去过很多的景区,发现景区附近的医疗卫生设施还不够完善。
其二,地方地产业结构要合理调整。有的地区全部依靠旅游业的收入来发家致富,不发展或者弱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做法有待思考。怎样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人民的口袋富了,社会才会更趋于稳定。大范围的停工宅在家,或者复工之后以旅游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当地的经济。
其三,适当采用互联网平台+var技术来实现远程的景观欣赏。以此来弥补不能出门旅游的遗憾。虽然不能与亲临其境的感觉相比,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游客的好奇心。游客可以提前感受景区的景色,认为值得一去则会不远千里奔赴美景。
其四,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很明显的对比就是,在城市的高楼居住的城里人十分羡慕农村的田园生活。我国农村还未开发的地域非常广阔,浙江近年来,大力推进“万村景区化”工程,“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景区,在浙江遍地开花。据统计,2018年浙江新增A级以上景区村庄2640个、3A级景区村庄46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个。2019年浙江14个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如果人口不再过于集中于大城市,也许疫情也不会传播那么快。
后疫情时代中国旅游发展的出路有哪些?
1、快速反弹行情。按照文旅产业既有的成长规律和历史经验,本次疫情衰退期末,文旅产业将快速拉升,一定会有较强的反弹行情。当年非典疫情爆发时,很多人对文旅产业发展前景表示悲观,当时的确下滑很厉害,但是,疫情结束后,很快就得以恢复,且力度很大。相信这次疫后的反弹力度会更大,文旅行业须对此提前做好积极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利用好疫后反弹的机会。
2、产业联动性回升态势。我认为疫后的反弹和产业恢复,会以景区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为龙头,带动旅行社、酒店、交通、商业、线上平台等业态回升。毕竟游客还是冲着旅游目的地去的,如果目的地的疫情得不到解除和合理处置,其他要素也是难以独自启动的。
3、非常时期的强力促销。可以肯定的是,疫情过后,大多数文旅企业的一季度报表会比较难看,亏损严重。这时候,面对明显反弹的行情,几乎所有的文旅企业都会采取多项积极措施,通过强力促销来尽可能弥补一季度疫情造成的损失。估计从二季度开始,全年下来,整体上应该可以弥补70%以上的一季度业绩缺口,采取特殊策略高效复盘的少数文旅企业,不排除全部缺口补齐的情况发生。
4、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将创业绩新高。现在全国只有春节和十一两个黄金周,大家都知道黄金周对于文旅产业和企业的重要性,今年的春节黄金周由于疫情的爆发导致文旅产业运营中断,失去了一次重要的获利机会,剩下的十一黄金周无论如何要抓好抓紧了。从游客来讲,很多人原定的春节黄金周出行也遭遇中止,他们中的很多人必然要把春节黄金周的出行安排延后到十一黄金周。所以,今年十一黄金周很可能创出历年来十一文旅产业业绩的新高。
5、大型文旅企业将有系列动作。实力型的文旅企业这次应该不会在疫情过后又一次出现遗忘现象了,他们会积极采取行动,丰富产业链,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困局,同时强化运营体系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
6、网络和科技等要素将成为补缺主力军。疫情过后,文旅产业会大力弥补疫情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中间,网络和科技等要素领域将成为修补疫情带来的文旅经济缺口的主力军。我们已经看到,疫情期间,线上的文旅活动不但没有中止,反而更加活跃,凸显了网络的巨大优势。同时,体现智慧旅游价值的文旅科技创新由于其特殊的价值倍增功能,也将扮演更加积极的中坚作用。
7、国家将强化相应的政策体系建设。疫情过后,国家将推出文旅产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多元策略体系和运行机制,这将有效避免未来新的疫情出现后文旅产业可能出现的困局,让文旅产业能够在疫情突发时刻,在国家应对政策指导下实现积极、平稳过渡。
疫情过后景区该如何快速引爆增加客流提高收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提高每个游客消费的客单价。比如开发更多游玩 项目,增加一些旅游文创产品的售卖。不一定要高价卖,可以平价走量。
2.延长景区运营时间,有条件的景区可以考虑夜场。毕竟现在是夏季。
3.有旅游农副产品的景区,可以考虑线上电商或者直播带货方式。
4.其他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