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消费行为表现出了哪些新特征

(一)旅游消费具有共性——角色扮演的梦幻性

根据心理学理论,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在旅游过程中扮演的则是旅游者的角色。旅游者的动机中存在着浓厚的幻想因素,这些幻想因素使得旅游者角色具有梦幻性,即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往往与其在常住地角色相差甚远,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思议色彩。旅游者常表现出的反璞归真的儿童稚气角色、愿望实现的成就者角色以及脱离现实的逃避者角色等。

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 “反常态”理论和“神圣”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旅游体验的“角色扮演的梦幻性”特点。

“反常态”指社会生活目标和实现生活目标的手段脱节后,给社会群体和社会个体带来的精神颓废、行为失常、缺乏生活目标,甚至社会道德败坏等等异常状态,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消极的反应。由于社会生活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脱节,人们失去了原有的心理平衡感,变得迷茫,产生紧张感。这就需要通过其他的手段来调节这种脱节带来的失衡感。各种形式的旅游经历也已被证明是调节这种失衡感的最常用的手段。

人们通过旅游经历来“逃避”或者获得“目标实现”的体验感。反常态使得旅游者在旅游中产生一种 “异种体验”的渴望,在旅游中就具体表现为“逃避者”和“反叛者”角色的出现。在旅游消费中,“反常态”心理的驱使下旅游者会产生与在常住地时迥然不同的消费行为,如:愿意为一次异域或远途旅行支付高额的费用;在旅游中购买各种纪念品经济学论文,吃昂贵的食品,完全超出了平时的生活预算,摆脱常住地的理性束缚并在无人相识的旅游环境中放纵内心的追求,以梦幻的方式进行旅游购买活动的。

“神圣”理论。社会学把人的生活分为“神圣”和“世俗”两部分,认为“世俗世界”以单调和乏味为特征,表现为“机械的分工”和“刻板的严守准则”;而“神圣世界”则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 ”的全新景象。“世俗世界”长时间的过分单调的刺激会给人们生理和心理带来压力,从而使人产生紧张感。为了缓解或消除这种心理紧张,人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来获得“新的活力”。

“神圣”驱使下的旅游者的心态是积极的,他们希望通过旅游经历来考证生活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升华宗教的信仰追求或者是追踪某种文化的源头,进而获得“神圣”的体验。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之所以追求神圣,是因为要缓解“世俗生活”的单一性带来的紧张感,是想通过感受“神圣世界”的新奇、变化和不可预见性来获得一种心理补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长时间过分的复杂也会导致过分单调的刺激,进而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压力。因此在“神圣”驱使下的旅游者往往表现为一定形式的自我约束:其行为方式与其在常驻地的行为方式相差不远,受其长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影响。

但这两类旅游消费者都渴望通过旅游获得自己向往的某种“体验感”,进而实现情绪调节的目的。他们都愿意为这样的体验付出一定的代价,在旅游归来,“体验感”还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对他们产生影响,这影响波及个人消费,也刺激着下一次旅游需求的产生。

(二)旅游消费动机的个体差异

旅游消费总是体现不同程度的梦幻性,但是,旅游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价值观、信仰等,使旅游消费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行为的特殊性。如表1所示:

二、旅游消费者行为趋势有主要有哪些表现

旅游消费者行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因素包括旅游消费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主要有动机过程、感知过程、学习过程、态度过 程和个性因素。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特点

许多学者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有不同的描述过程,为了指导读者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式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本文作者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些特点,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的分析与构建提供评价参照系和理论依据。

(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目的性。消费者进行决策,就是要促进一个或若干个消费目标的实现,这本身就带有目的性。在决策过程中,要围绕目标进行筹划、选择、安排,就是实现活动的目的性。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性。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刺激,产生需求,形成购买动机,抉择和实施购买方案,购后经验又会反馈回去影响下一次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3)消费者购买决策主体的需求个性。由于购买商品行为是消费者主观需求、意愿的外在体现,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除集体消费之外,个体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般都是由消费者个人单独进行的。随着消费者支付水平的提高,购买行为中独立决策特点将越来越明显。

(4)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复杂性。心理活动和购买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决策是人大脑复杂思维活动的产物。消费者在做决策时不仅要开展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还必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且要计算费用支出与可能带来的各种利益。因此,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一般是比较复杂的。

决策内容的复杂性。消费者通过分析,确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种价格购买何种品牌商品等一系列复杂的购买决策内容。

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体包括消费者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生活习惯与收入水平等主体相关因素;消费者所处的空间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各种刺激因素,如产品本身的属性、价格、企业的信誉和服务水平,以及各种促销形式等。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它们会对消费者的决策内容、方式及结果有不确定的影响。

(5)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情景性。由于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同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其具体决策方式因所处情景不同而不同。由于不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购买传统、消费心理、家庭环境等影响因素存在着差异性,因此,不同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种商品的购买决策也可能存在着差异。

三、旅游消费者行为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旅游者个人收入水平。购买力是旅游购物需求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购物过程的购买决策。

四、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差异确定是由经济状况导致的吗?不同经济状况的旅游消费者行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差异确定是由经济状况导致的吗?不同经济状况的旅游消费者行:经济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时间:2021-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认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在各个学科中,经济学是最早介入消费领域研究的学科。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总量,无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经济因素都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微观经济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一)收入情况

消费者的收入是有差异的且是动态的,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直接影响。在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时候,可以从消费者的绝对收入、相对收入、预期收入等方面来考量。绝对收入是消费者自身收入水平的体现,由于工资收入、个人财产、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引起的绝对收入变化也会对消费者行为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品种、数量、结构等方面。例如,旅游消费者因为加薪而导致收入大幅增加,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可能会提高产品档次或增加产品种类。相对收入的变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与个人过去某一时段收入相比而发生的变化,二是相对于他人收入情况而发生的变化。当相对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消费者会根据他人(如圈层成员、家庭成员等)的消费水平或自己原有的消费水平来决定消费行为。预期收入是指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水平的预期,是影响消费者做出现期消费还是未来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例如,旅游者在认为自己的预期收入会有较大变动时,可能会对已有的旅行计划做出相应调整。

(二)商品价格

商品价格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的收入是有限的,同时,可供人们消费的商品也总是以一定价格的形式反映其价值。因此,消费者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会根据收入情况和商品价格情况做出消费选择。例如,收入高或经济负担轻的旅游消费者,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可能会选择品质较高的旅游产品;而收入少或经济负担较重的旅游消费者,则可能会选择中低档的旅游产品。同时,商品价格的波动也会对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价格越高,对旅游消费者的推力越大,即可能把大多数消费者从该商品购买者行列中推出去;反之,对旅游消费者的拉力越大,即越可能把人们拉入该商品的购买者行列。但这种现象并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能完全左右消费者的行为,部分消费者出于消费偏好、心理需求等因素反而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认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般说来,旅游消费者在选择消费目标时都是追求自身的最大效用,即旅游消费者在支出一定的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比例搭配购买旅游产品,进行旅游消费,从而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最佳感受。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旅游活动、线路及相关产品的不合理安排,会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例如,旅行社重复安排线路的情况、多次进入购物网点以景点同质化等情况,都会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二、宏观经济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一)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例如,近年来,随着对旅游行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旅游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影响了人们的旅游消费结构。同时,互联网、虚拟技术等在旅游行业的应用,也较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例如,网络虚拟景区的应用,可以让旅游消费者更为直观地了解、认识旅游目的地,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

(二)消费政策

消费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运行要求所指定的旨在促使消费机制正常运行,保证社会消费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方针、制度、规定及具体措施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促进旅游饭店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法律法规,在规范旅游市场的同时,也对旅游消费者行为进行有力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