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如何升级旅游消费?

引入新科技丰富游览体验,运用智慧化管理提升景区服务,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展览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带来旅游业的“蝶变”,助力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数字化时代,如何升级旅游消费?要做到以下几点:

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必须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

推进旅游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要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将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运营管理效率作为决策的核心,围绕新需求、新消费方式谋求创新。

当前,线上实名制预约系统、分时排队预约系统、在线营销系统、大数据监控系统等技术已成为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实现旅游企业的精准化运营及营销、提高游览效率,并最终实现游客消费体验及满足感的提升,赢得业务增长。

科技+文旅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文旅产业是具有高渗透性、关联性、融合性发展的大民生大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国、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和消费国,我国的文旅产业具有广大的市场价值。2018-2019年,文旅行业占我国的GDP总值超过15%,其关联性比房地产行业更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科技是旅游的新动能”。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文旅时代,80/9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已经成为了最大的旅游客户群,对于年轻人来说,游胜于旅。也就是说,驱动大家旅游的因素,从原来的计划性逐步在经济发展、物质发展的基础上转变为复合、冲动性的因素。当产生旅行的消费动机后,我们就会关注出行的体验。对于年轻的消费客群来讲,住宿和出行安排上的花费相对比较多。其次,消费对目的地的感知,并不是只取决于当地自然风光,人文、赛事、节庆,美食美酒、街头景色、体育都是旅行中的重要一环。由于社交分享,每一位游客既是旅行的消费者,也可以是衍生经济的带动者。要充分感知到每一位游客都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媒体,那么做好游客财富的精英,其实也是一机游回归到本心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

数字文旅商业模式创新

一是创新营销,依托直播、短视频的线上营销和线上消费成为常态。

二是创新体验,虚拟技术创造的文旅体验和在地化真实体验双轨并行

三是创新内容,正向价值引领下的数字文旅内容再生产和全球服务蓬勃发展

培育强大的数字文旅市场主体

一是明确市场定位,促进新型市场主体建设。

二是多项措施并举,提高数字文旅市场主体创新策源动力。当前,线上文旅发展存在高质量数字内容缺乏、高水准虚拟现实内容缺失、现有模式商业变现率低等问题,文化内涵不足的短视频、直播、虚拟产品挤占了大量市场空间。文旅和科技深度融合,不但要求实现技术手段和文旅资源的充分对接,还要求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共同进行技术场景的概念打造、内容制作等。

三是优化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大的成长空间。从中小传统文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来看,文旅科技产业跨界融合的破解点尚不明晰,产业结合方式生硬,与技术企业合作往往处于被动,市场主体面临着一系列严峻障碍。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成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正在加速。随着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各类文旅市场主体纷纷上线上云,创造出一系列“云旅游”“云展览”“云赏艺”“云公教”“云文创”等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成为推动文旅产业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怎么理解 旅游消费 和 旅游者消费

旅游消费是指“由旅游单位或游客使用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

你对消费升级有哪些理解?

消费升级,一般指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现在谈消费升级的话题很多,我们不去谈整个社会和经济层面的消费升级,就谈谈个人或家庭的消费升级。

不少人会把所谓的消费升级看成去买贵的、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比如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锅,海淘国外的商品,出国购物等等。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追求更高质量的商品可以视为一种消费升级。但是我认为消费升级还应该包含更多方面。

如果仅仅是把相同功能的产品由国产货换成外国货,或者将价格低的品牌换成价格高的品牌,这只是一种单纯的由于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能力提高,只能算是初级的消费升级。一个人或家庭是不是做到了消费升级并不是简单的看消费支出的绝对值,还要看内容。

我们就以衣食住行这些最常见的消费领域来看什么是真正的消费升级。

如果你之前主要在淘宝、京东这样的网店中购买衣物,那么你可能属于追求性价比、款式、为了节省时间等。这个时候的初级消费升级就是开始关注品牌和质量,不是简单的看价格,可能会去专门的旗舰店购买。如果再升级一个档次则是关注自己的形象,不是简单的看品牌,而是开始走定制路线,包括让专业的理形师为你整体搭配。到达这个层级不一定花费就是比你去品牌专卖店花费更高,但是显然是更高层次的消费升级。

对食物的消费升级也会不同的等级,最初级的是要“果腹”,但是最高级的也并不是每天去吃米其林餐厅。偶尔去一次高级餐厅消费一次不能算在食物上的消费升级,食物上的消费升级也不是简单的看价格支出。如果你更加注重食物的原料、营养和健康,开始关注饮食的规律,每天的食物搭配,这个可以理解为消费升级。如果你更加注重饮食文化和特色,而不是只看餐厅档次,那么这才是食物层面的消费升级。

住房是个相对敏感的话题,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其实都有居住条件的消费升级。你租房如果是从看中租金上升到周边环境、采光通风、装修布置、交通便利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消费升级。买房如果是从单纯的看房产总价上升到居住舒适度、小区氛围、配套设施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消费升级。这两种情况下的消费升级其实都是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但是相同的资金投入下也可以尽可能追求更好的居住条件。

出行的消费升级不是简单的从大巴升级到高铁,或者从火车升级到飞机。出行除了交通工具之外主要是包括旅行,交通工具的消费升级可以看成是花钱买时间,旅行的消费升级则可以看成是花钱买体验。所以体验的升级是出行消费升级的关键。体验的升级不是国内游换成国外游,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如果还是聚焦于热门景点,想着购物消费,那还谈不上消费升级。如果你开始关注冷门的线路、有一点小冒险(如南极、沙漠戈壁、百慕大三角),或者专门到一些有特色的地域长时间体验风土人情,这个才是更高级的出行消费升级。

除了衣食住行,很多其它方面都涉及到消费升级。比如把刷新闻、微博换成英文的文章或者课程,把玩手机换成锻炼,把看肥皂剧换成专注某个健康的爱好,把浪费在微信群里的时间给到家人,把手机里的流行歌曲换成经典交响乐,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消费升级。所以,消费升级并不是追求更贵的东西,而是追求更好的自己。

理财趁年轻——愿你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微信公众号:沐丞的自由生活(ID:mucheng-life)

消费升级对当下旅游行业有哪些影响?

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在旅游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人均旅游花费稳定增长。国内游的人均花费除了97/98年及02/03年两个时期分别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和SARS事件影响出现增速明显下滑外,在1993-2011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7.2%。

(2)出游率大幅提高。我们可以发现该比率呈稳定增长状态。在增速方面,以2003年为分界,1991-2003年期间线段较平坦,说明出游率增长较缓;而2004-2011年期间较陡峭,说明出游率增速较快。在具体数值方面,出游率在1997年突破0.5次/人,并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僵持了很长时间;出游率在2006年首次突破1次/人(人均GDP达到2069美元);而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该比率更是在2011年突破了2次/人。从0.5次/人—1次/人(1997—2006年)和从1次/人—2次/人(2006—2011年),出游率同样是两次翻倍,所花费的时间却缩短了整整1/2。而且,两次翻倍期间,人均GDP的相对增速几乎一致,均为160%。

由此可见,以人均GDP为代表的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是旅游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

消费结构升级

在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加快的背景下,旅游产业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在逐步进行中。我国人均GDP在2011年已突破5000美元,进入了度假游、体验游为主的阶段。而对应不同的收入阶段,旅游消费有着不同的诉求。旅游行业也正从粗放式向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根据需求,我们可以把旅游产业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需求(餐饮、住宿和交通)、中间需求(购物)和核心需求(游览和娱乐)。那么,基础需求就对应经济型酒店、星级酒店和餐饮子行业,中间需求就对应免税品销售子行业,核心需求则对应传统景区、休闲度假目的地和文化演艺子行业。

以酒店子行业为例,随着商务会议、休闲度假需求的日益高涨,主要旅游城市、景区的会议度假酒店日趋成熟化、规模化、优质化。会议度假酒店的特点是:具备休闲度假与完备强大的会议功能;位于旅游胜地,尤其是山水景观;多为低密度开发。

此外,消费升级也同时催生了许多旅游新业态。国发41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便对此进行了阐述。事实上,新业态的涌现,不仅体现了旅游产品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的过程,也体现了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受旅游需求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城乡环境和各类社会资源融合发展加快,混合型业态也将逐渐成为主流。

“五一”假期国内游消费呈现升级趋势是什么原因?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分析师认为,在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国内旅行对于出境旅行的替代效应继续深化,一方面体现在需求增量的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则是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

今年“五一”假期旅行消费从交通、住宿到旅游线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除了需求激增的因素外,需求结构中高品质产品占比的提升也是重要原因,即人们更多地选择飞机出行,旅途住宿更多地选择高品质的精品度假酒店、度假别墅等等。

来自同程航旅的数据显示,在出境邮轮完全停摆的情况下,长江内河游轮正在逐步接棒相关需求。例如,5月1日从上海出发至重庆的豪华长江游轮线路的价格达5200多元,已经超过疫情前中短途出境豪华邮轮的价格水平。旅游线路方面,“五一”期间人数更少、价格更贵的品质团、家庭小包团产品等高品质线路很受欢迎。

热门旅游城市酒店价格大幅上涨:

热门旅游目的地“五一”期间激增的需求使得当地酒店客房预订“量价齐升”——在客流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酒店平均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部分地区的酒店平均价格甚至超过了疫情前水平。

在强劲需求拉动下,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五一”酒店价格显著上涨。来自同程旅行平台住宿大数据显示,在十个酒店价格涨幅靠前的旅游城市中,最大涨幅超过200%。分析认为,“五一”假期的旅游热度与当地的酒店平均价格高度相关,表明长假期间各地长线及过夜客流有显著上升。

比如,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从而推高了当地其他旅游接待设施的客流量及酒店预订量;“五一”期间《山河令》演唱会在苏州的举办大幅推高了当地酒店的预订量;庞大的海岛游及免税购物游客流则拉高了三亚的假期客流量,同样也推高了当地酒店的价格。

以上内容参考 上游新闻-出行需求旺盛 “五一”出行热门目的地机票酒店“量价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