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顺德有哪些特产?

1、大良牛乳

大良牛乳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出产的一种牛奶制成品。本来是附近金榜乡的特产,形状为圆片,故也称金榜牛乳饼。

2、南乳花生

南乳花生是广东顺德特产,为清末广州一个叫“盲公德”的盲人所首创。

3、盲公饼

盲公饼是广东省顺德特色传统名点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一1820年),因而得名盲公饼。

4、顺德鱼皮角

顺德鱼皮角并非鱼外表的那一层皮,而是用鱼肉经加工制成比纸还薄的皮,包上馅料就是鱼皮角了。

5、大良蹦砂

大良蹦砂最早出现在一八八二年(清光绪八年),创始人李禧制作的蹦砂以其甘香酥化,风味独特而为人推崇,继而驰名省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是游客到广东必争购买的休闲小食。

二、顺德有什么风俗特色?

顺德的风俗特色:

1、锣鼓柜

锣鼓柜,其实是用花缕木做成的亭轿式可抬动的木柜,上面雕刻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里面装有用作吹、拉、弹、奏、击的各类乐器,以“柜”为单位组成一个演奏班底。锣鼓柜的演奏盛行于清朝康熙年间,以杏坛、均安两地最为有名。光绪年间,杏坛高赞村的锣鼓柜远赴广西演奏,一举夺得“两粤升魁”锦标。

2、烧大炮

山上山下沐浴着节日的欢歌,人群中弥漫着幸福的滋味,把快乐和祝愿寄予在喜炮声声中,彩雨飘飘,欢歌悠悠,传统的魅力在古老的民俗中喧腾。在顺德龙江,每年的正月和二月观音庙会--这个当地称之为“烧大炮”的花炮会习俗,依旧在热闹的人潮中年复一年地上演着。

3、唱粤曲

顺德的乡间曲艺社(俗称“私伙局”)名闻遐迩,其中尤以均安、容桂、大良为盛。据闻几年前中国曲协的专家来顺德考评“中国曲艺之乡”时,更引用了“万家灯火万家弦”来形容顺德的私伙局之盛况。

入夜,华灯初上,三三两两的“伙记”们便来到了村口的祠堂,虽说是祠堂,但颇有点现代气息,橱窗内的锦旗奖杯见证了曾经的荣誉。弹琴的,拉二胡的,吹笛的,敲铜锣的,各就各位,没有半点含糊。悠扬的乐韵伴着清脆圆润的唱腔,透过夜空,飘进了万家灯火。

4、鱼灯

顺德有“元宵春灯”的习俗,在大良元宵节还举办鱼灯赛会。“大良鱼灯”是富于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以竹扎成鱼形骨架,蒙上明纱,绘染鳞鳍,点燃蜡烛,栩栩如生。

5、武术文化

顺德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明清两代出过武状元和武探花.民国初年,顺德更有武馆数十家,各流派均享有成名.祖籍顺德的国际武术巨星李小龙更将顺德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三、顺德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顺德特产有香云纱、大良牛乳、鱼皮角、均安鱼饼、双皮奶、大良磞砂等。

1、香云纱

香云纱,俗称茛绸、云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特产,是一种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正面呈黑色,反面呈黄褐色。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作“香云纱”。

2、大良牛乳

大良牛乳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出产的一种牛奶制成品,原为附近金榜乡的特产,形状为圆片,故称金榜牛乳饼。金榜牛乳始于明代,原产大良金榜村,为雪白圆状薄片,味略咸而甘甜可口。

从前市场需求不稳定,村民挤出牛奶后却卖不掉,又因条件受限,保存不易,金榜人便用醋和食盐将牛奶制成晶莹透明的牛乳片来保存。经过一代代人改良,金榜牛乳以地道甘香、清热下火、老少咸宜而成为顺德特产、中华名小吃。

3、鱼皮角

顺德鱼皮角,也叫鱼皮饺,是驰名南粤的小吃,因其外形扁平且呈半圆形角状,故名。鱼皮角为顺德特产,其皮薄馅多,洁白鲜嫩,久煮不烂,口感爽滑,吃起来既有鱼虾鲜味,又有喷香肉韵,干蒸、煎焗、煮汤都可以。

它的鱼皮是鱼肉经加工制成的比纸还薄的皮,包上馅料就制成了鱼皮角。顺德鱼皮角种类丰富,以腊鸭肝鱼皮角最为甘香味美,顺德“清晖鱼皮角”还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4、均安鱼饼

早在很久之前,顺德人就善于将鲮鱼起肉剁烂来做鱼青,或蒸或打边炉,味道鲜美。清代,欧阳礼志加以改进,将鲮鱼青压成薄饼形,用慢火煎至金黄,当做佐酒下饭妙品。

由于香气扑鼻,爽滑甘美,鱼饼受到当地人的广泛青睐,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并传至中山海洲、新会等地,还登上“南航”的飞机餐,港澳至今仍有“顺德礼志鱼饼”出售。1997年12月,均安煎鱼饼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5、双皮奶

双皮奶,以水牛奶做原料,是一种粤式甜品,清朝时起源自顺德,现遍布于广东、澳门、香港等地。

双皮奶(顺德)始创于清朝末期,是顺德当地一位农民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无意中调出民间美食“双皮奶”,并流传至今。双皮奶,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滑润口,香气浓郁,入口嫩滑,让人唇齿留香。

6、大良磞砂

大良磞砂,与盲公饼、西樵大饼一起并称三大佛山“手信”特产,在顺德蝴蝶俗称为“蹦砂”,因其形状酷似蝴蝶而得名。蹦砂以糖盐面团制片,折卷后切捏成蝴蝶形,油炸则成,色泽金黄,甘香酥脆。

大良磞砂是由大良人梁成章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在其所设的“成记”油炸店创制,后经顺德李禧及后人的继承发扬和改进,逐渐形成了“李禧记”这个老字号。其因风味独特而为人推崇,继而驰名港澳、东南亚等地,是游客到广东游玩必买的特产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