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再现威胁游客强制购物  揭秘景区二消低迷背后的痛

最近,云南导游威胁游客“不消费就列入征信”事件再次走进了公众视野3月14日《澎湃新闻》刊发报道,有导游威逼利诱游客消费,竟然谎称“游客不消费会影响征信,数据会上传到云南省 旅游 系统。”顿时天下舆论一片哗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记者以游客身份花费880元报名参加一个“昆明、大理、丽江5晚6日游”旅行团。行程中旅行社竟然安排了茶叶店、翡翠店、银器店、黄龙玉店等6家购物点。为了达到强制游客多购物消费赚取回扣的目的,导游竟然在大巴车上公然对游客发出威胁:不消费会影响征信,购物金额将上传到云南省的 旅游 系统,如果没有消费,将列入黑名单。

报道当天,云南省文化和 旅游 厅回应,已责成相关部门展开调查,并向游客致歉。几日后,当地主管部门也发布了严厉查处涉及低价游的8家企业和5名个人的通报,事件已经告一段落。

回过头来分析事件我们发现,游客出外 旅游 是为了寻求放松,具有很强大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景区在这方面的服务与关注显然还不够到位,不然也不会一再容忍导游强制游客购物新闻事件的出现,对景区来说,这种声誉口碑必然导致游客的大量流失和门票收入的减少。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游客的二次消费呢?

旅游 的特殊性,让景区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都是陌生的。因此进入景区后,即便有地图,很多游客也会产生一时的迷茫感。尤其许多景区都是观光型景区,游客跟着人流进去,顺着人流出来都还是蒙的,过程中无法产生消费欲望。因此景点规划要简明易懂,游览路线设计要与二次消费项目紧密结合。让游客游览起来更轻松,也更容易产生消费的念头。

游客受到线下距离、个人体力、 旅游 计划和时间限制等原因,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接触到太多的景区消费项目。一般都是走一步看一步,遇到了才会产生消费的念头。那么景区可以把所有二消产品接入线上平台,如景区内的观光车、缆车、共享车、游船等交通类二消,游乐场、儿童乐园等休闲 娱乐 设施,还有景区内的餐饮、住宿、特产商品、文创产品等,都可以放在线上平台,增加产品曝光度。

将门票、观光车票、餐饮、 娱乐 等各类项目组合在一起形成电子套票,设立多种套餐供游客选择,降低价格进行捆绑销售,拉动游客联动消费。多个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折扣,利用套票的优惠和便捷性来吸引游客产生更多消费。

在 探索 景区如何提升消费转化率的征程中, 深圳畅行首创性地提出了“用出行拉动景区消费”的理念 。通过景区云为景区搭建数字化出行平台,接入各类线下消费,面向游客开展精准营销。其价值如下:

1、接入各类交通产品和租赁终端,将设备进行智能改造,一键即可生成交通可视化售票系统,让游客只需手机扫码就能线上自助购票租车。

2、接入各类二次消费,为景区绘制商户地图,接入景区餐饮、文创和项目类商品,以车辆为入口为二消项目引流,向游客精准发布信息,引导游客进行消费。

3、联动交通和消费,以出行线路为核心,绑定各类项目形成电子套票,拉动游客联动消费。

二、去云南旅游大概要花多少钱 ?

我是云南人哦,如果你们决定自己去云南玩的话,最好是有朋友带着比较好。如果没有的话,就要自己先计划了,因为云南旅游的地方物价都还是蛮高的,丽江,大理这些都很贵。

从昆明过去第一站是大理,大理的行程不要太长,必要的景点去一下,我看了网上最近有云南旅游景点套票,那个很划得来。你们自己查查。

住的话你们网上先订好吧,便宜点,在丽江住古城内的客栈,淡季在120左右,旺季的话400,500也是客满的,还有就是丽江古城有好多拉客的人,问你去茶马古道,拉市海等骑马什么的,千万不要去!(来回车费10块,但是去了就宰你了,我们就被骗了)要去周边景点就参加古城内的旅游散团,吃的我觉得古城内有好多好吃的,纳西烤鱼,鸡豆凉粉,纳西烤肉。(不要在四方街中心吃,难吃还贵),逛到边一点的店吃吧,万古楼那一条的吃的便宜。酒吧一定去哦,四方街的酒吧就算了吧,你们一定要去大石桥边的“蓝鸟咖啡”,那的酒吧歌手超级棒。小吃街的腊排骨,饵块,鸡脚,牦牛肉,丁丁现酿酸奶,一定要吃哦。东西不要乱买,特别喜欢的买一下。古城维护费80,能不买就不买吧,没什么用。(嘿嘿,我暑假在丽江待了一个星期,很熟悉。)

香格里拉风景超棒,去只能坐汽车。但是如果天气不好的话,就还是不要去了,因为毕竟高原路况复杂。

好啦,其实我对丽江比较熟悉,

欢迎你们到云南玩哦。旅费的话,自助游满高的,能省就省吧。一万的话差不多,但是不包括机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