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在旅游方面的过程大体是:有消费的需求或设想、消费计划/预期、消费决策做最后决定了、消费体验、消费后的评价和反馈到此一个旅游消费者行为过程就结...
二、什么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旅游消费行为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的行为。它包括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纪念性旅游消费。
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如下:
1、游客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也决定着需要的层次,从而决定了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2、游客的构成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的旅游者,不同的风俗习惯、兴趣爱好,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旅游消费结构。
3、旅游产品质量
高产品质量,使游客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充分满足,可以激发游客多停留多消费,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从而既可以使旅游消费总量增加,又可以使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合理化。
扩展资料
旅游注意事项
旅途中尽量少带现金,不要将钱放在行李中,要贴身保管。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间内。最好到正规商店购物,买了东西要发票证明。在试衣试鞋时,最好请同团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应当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着的证明材料,如旅游合同、旅游发票、景点门票、医疗单据等,不要仅凭口头承诺。
必要时,消费者可将与旅行社进行商谈交涉的过程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用。遇到侵权更要及时向旅行社、消费者协会、旅游质量质监所等机构反映。
三、共享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共享旅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实现旅游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激活并释放闲置资源,给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旅行方式等带来根本变革。
租赁短期民宿、共享出游攻略、拼团友拼租车、共享帐篷wifi……旅行资源共享、旅行信息共享已渗透到人们旅行的多个环节,像一股清流正在改变旅游业,提升旅游者的旅行体验,改变旅游者的旅行方式,也带来了旅游产业的重构。我们日渐明显地感受到,“共享旅行”时代来了。
共享渗透旅行多要素
随着中国游客旅行经验不断丰富,旅行中的多种需求也在提升。在北京从事媒体行业的王女士,每年都有两次出境游度假计划。她说:“我喜欢自由行,喜欢摄影,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所以我每次出国的标配是租wifi设备、海外租车和民宿。现在网上有不少提供共享服务的平台,方便快捷。我的出行体验越来越棒了。”
像王女士这样接受并喜欢共享旅行的游客日渐成为主流。在共享经济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背景下,共享旅行已形成并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共享是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共享与旅行的结合可谓珠联璧合,旅行的“吃、住、行、游、购、娱”几个环节都涉及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共享旅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实现旅游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激活并释放闲置资源,给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旅行方式等带来根本变革。
目前,在旅游住宿和旅游交通领域,共享带来的变化已显而易见。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和美国知名的短租平台爱彼迎(Airbnb)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海外共享住宿消费重要市场和快速成长型市场。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有超过530万中国游客预订爱彼迎的住宿。去年中国出境游客预订用户近160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可见其强劲的增长趋势。共享住宿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要选择,9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住过民宿、家庭旅馆、度假租赁房屋等,47%的人住过这样的住宿设施,23%的人认为在境外的时候民宿、家庭旅馆、度假租赁房屋是他们的主要选择,优于酒店的选择。
共享使游客融入当地
一个外国游客这样评价中国的共享单车,“当我骑着共享单车走在北京的胡同,我觉得我像一个北京人。”旅行中的共享理念正在使游客真正融入旅游目的地成为当地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在旅游过程当中,游客有分享异地生活方式的权利,有使用共享资源的权利。共享恰恰架起一座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共享城乡生活空间的桥梁与纽带。
共享最本质的要素是人。人需要有一个平台一个桥梁,一旦桥梁和平台架设起来,这种交流是很容易的,是超出想象的。在穷游网联合创始人周彤看来,以前的旅行是游客在一旁看风景,虽然看似距离很近,其实跟当地的很多东西是隔着一个看不见的栅栏。而共享旅行则代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的过程。
共享旅行背景下的旅游者,更加重视与旅游目的地人们的交往,在交通、住宿、导游陪同甚至是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环节与当地居民进行全面接触,获得比传统旅游者更加深入的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有83%的爱彼迎房客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像当地人那样生活。
爱彼迎中国区副总裁安丽告诉记者,爱彼迎不仅仅是酒店和住宿,而是提供了一种文化交流机会,并且是完全当地化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生活空间。比如游客可以跟着房东去刨地,跟制香师调香水等等。通过交流和住宿分享,游客能够更加真切深入体验目的地的生活。旅游的共享活动让游客和居民住在一起,玩在一起,聊在一起,通过旅游建立深厚的友谊,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游客或当地居民不经意间互相成为了民间外交家。
共享将重构旅游产业
“共享经济之所以迷人,不仅仅在于它高效的资源共享模式实现了社会资源与需求的良好匹配,同时也在于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文化共享的独特理念影响了成千上万的用户。这种独特模式和理念,正改变着我们对旅行的认识和实践。” 安丽说。
旅游已成为很多中国民众的生活必需品,人们愿意消费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旅游业的综合性产业特征与共享经济的“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理念天然契合,且二者的融合度不断提高。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开创了旅游消费新时代,正在引领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并开创旅游产业的新格局。
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何霞认为,旅游的新旧模式会有冲突,但新旧模式处于相互交融的发展。共享旅行新模式的出现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可能会更大,游客将得到更多元的服务,产生的社会效用更大。
共享住宿已成为主导旅游消费的动机性因素。过去以景区景点为主导,“食、住、行”为支撑的旅游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戴斌预测说,在大众旅游的新时代,我们站在全域旅游的新方位上,旅游产业的边界实际上正在消失,传统的边界在消失,新的边界正在重构。共享经济正改变旅游要素的组织方式和游客的消费行为习惯,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要趋势。(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