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快餐品牌排行50强有哪些?

中国快餐品牌排行50强有真功夫、永和大王、味千中国、大娘水饺、常州丽华、东方既白、北京庆丰包子铺、重庆乡村基、安徽老乡鸡、宁波海曙四方餐饮等。

一、永和大王餐饮集团

永和大王是全国连锁快餐企业,产品均是符合国人的口味的早点以及中式的小点心。最有特色的是他们家的现做大油条,可以蘸上酱料一起吃,而且他们24小时营业,打个电话就可以送上家门。

二、常州丽华快餐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丽华快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式快餐外送而闻名全国的快餐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于1993年4月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创立。是目前中国专业送餐公司,成为中式快餐的形象代表。

三、东方既白

“东方既白”是世界性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第一个中式餐饮品牌,是肯德基的兄弟品牌。也是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继肯德基、必胜客欢乐餐厅、必胜宅急送、塔可钟墨西哥风情餐厅之后,在中国推出的第五大餐饮品牌。

四、北京庆丰包子铺

顾名思义,北京庆丰包子铺最出名的当然是包子,这里的包子配炒肝备受追捧。由于质量上乘,又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自然成为了京城百姓认可的著名快餐品牌。1991年由著名书法家徐柏涛为“庆丰包子铺”题写了牌匾,一直沿用至今。

二、太原有什么老字号餐厅吗?

唯有老太原的味道,才是最幸福的味道。走过繁华现代,走进熟悉的街道,找寻老太原的味道。

清和元

最负盛名的太原老字号之一。以其 历史 悠久、制作精良、营养丰富和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吃——“头脑”而誉满太原,并闻名省内外。

清和园头脑、稍梅、腌韭菜的经典组合

在民间关于“头脑”的来历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傅山的老母亲年迈体弱,经常患病,傅山根据老母亲的身体状况开出了“八珍汤”的方子来调养。“八珍汤”以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八种中草药和粮食为原料(外加腌韭菜做引子),配方中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长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补脾健肺。

中华老字号清和元

清和元饭店建于清初,迄今已有390多年的 历史 。当时,有位朵姓回民,在太原的南仓巷开了个经营杂割的小店,起初生意冷清。傅山先生见闻,便将“头脑”的配方传授与他,并为这家饭馆起字号为“清和元”,还亲笔题写牌匾。从此小店生意日渐兴旺,“八珍汤”也在太原城名声大振。

太原市最正宗的头脑,每天早上都门庭若市,因为这个味道只有清和元有。

六味斋

生产酱肉产品的六味斋,始创于1738年 (清朝乾隆三年),是国内食品行业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200年以上 历史 的老字号之一。三晋名吃六味斋酱肉,曾作为皇宫贡品享誉京师。2008年,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创立270余年的六味斋

六味斋酱肉之所以美味独存,就在于它自开宗立派到如今的270年来,一直保持着独有的以手工技艺为基础的加工方法。从选料、分割,到加入多种药材和调味料,传统配方中有几十味中药材,再加上用文火慢慢炖煮。

除了各类肉制品,六味斋也有相当多的豆制品和面食出售,在这里俨然是一家小菜场,除了不卖蔬菜,这里的 美食 差不多可以把一家餐桌包圆了,所以看得到很多大娘大婶提着网兜在这儿采买,这里也有豆浆小吃之类的熟食卖,也有些人在这里吃顿早点,捎上点儿菜回家或者去上班,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太原最常态的市民生活。

认一力

老太原有句俗语叫:“买东西去开化寺,吃饺子去认一力”。,也许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人们都不了解认一力,但一定都听过认一力。认一力清真饭庄是以伊斯兰教义“认主独一,主力无穷”而得名的。有70多年 历史 ,以羊肉蒸饺誉满三晋大地。

坐落在省城西缉虎营与解放北路交叉口的老店认一力

半个世纪以来,虽然店主、店堂几经变迁,但“认一力”的声誉却经久不衰,尤其是传统名吃——“羊肉蒸饺”,不仅保持了特有的风味,而且在几十年里,经过不断改进,质量有明显提高。

认一力蒸饺

蒸饺馅内配有砂仁、豆蔻、白芷、荜卜、陈皮、良姜、肉桂、花椒等十多种中药材,具有增香、除膻、开胃、助消化之功能。所以蒸饺不仅吃起来不腻不柴,鲜香适品,而且营养也很丰富。

老鼠窟

每个太原长大的孩子心中,都有关于“老鼠窟”的美好记忆,就好比老北京人心目中的稻香村。说到老鼠窟的由来,还要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说起。该店的创始人申三货是阳曲县人,家境贫寒,十六七岁就给人家打短工。1928年,年仅18岁的申三货先后在按司街、钟楼街等地摆摊设点卖元宵。在卖元宵的同时,他又经过多次试验,不断改进,终于试制成香甜可口、与众不同的元宵。

老鼠窟元宵

老鼠窟元宵只选用晋祠花塔村一带产的细韧软绵的江米,夏天泡三四个小时,冬天泡十二三个小时,然后再上石碾,碾出的面过130目的细箩,箩出的面又细又白。馅的制作十分讲究,特别是桂花酱和玫瑰酱的原料,玫瑰花和桂花都是在花似开非开之时采回来,一瓣一瓣掰下来用白糖反复揉,再经腌制而成,老远就能闻到诱人的清香。滚元宵时,箩筐在案上来回拉,反复加水,滚出来的元宵既瓷实又软筋。

正是由于如此精细的工艺,恒义诚元宵一直保持盛销不衰,并有“味压群芳、誉冠并州”的美称。

羊杂割

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

在太原最著名的羊杂割店就是“郝刚刚”。从店主在鼓楼出摊专卖羊杂割算起,已经有20年的 历史 。去柳巷店,柜台就在门口,门口排着长龙,一年四季都如此,生意兴隆得很。

郝刚刚羊杂割

太原人心里唯一的羊杂割,这一碗郝刚刚羊杂割回味一下还是蛮香的,特别是这样的冷飕飕的早晨,要是能再来一碗,那可是真是暖和到心里去啦。

鸿宾楼

鸿图大展,宾至如归。

楼雅人和,好客业茂。这四句藏头诗,写在太原市鸿宾楼烤鸭店外宾厅的门柱上,它概括了该店的服务宗旨。

鸿宾楼烤鸭店

鸿宾楼烤鸭店是太原的老牌回民饭店,宴请的常选地,烤鸭是店内一绝,松鼠桂鱼,羊肉稍梅也受到很多的推荐。它开业于1982年元旦,坐落在太原市繁华宽阔的解放路南段,毗邻晋阳著名古迹清真古寺,建筑豪华,店堂宽敞。

“北京烤鸭”素以色泽鲜丽、光亮美观、皮脆肉嫩、肥而不腻、味美香醇而闻名于世。鸿宾楼烤鸭店开业初期,店内曾派多人到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学习烤鸭技艺,并特聘该店景德风师傅来店传授技艺,因而保持了“北京烤鸭”的正宗风味和特色。

双合城

始创于1838年的双合成,是山西食品业的著名品牌企业。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它将有一百多年的“中国味道、山西特色、双合成特质”的食品文化,演化为一个庞大的体系。

双合成的月饼依然是现在太原人过节的首选,不仅如此,早上还推出了早餐车,还是老字号的味道。

雪山冷饮

1986年雪山冷饮厅在食品街盛装开业,是当时太原市惟一一家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特色冰点的餐饮企业。追求 健康 营养、口味纯正理念的雪山掌门人——刘晋萍研发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沙棘冰淇淋。

“小盘子里装着橘红色的球状冰淇淋,隐约能看到一颗颗沙棘果,用小木勺舀起一点送进嘴里,酸酸甜甜,冰冰的,很有童年的味道。”如今,不少“吃货”们就是为了找寻这份童年的味道,才走进雪山冷饮厅的。

橘红色的球状冰淇淋精致地摆在小碟子里,沙棘果在冰淇淋中若隐若现,那鲜艳且纯净的颜色,足以让你食欲大增。用小勺轻轻地挖一勺冰淇淋,再裹一两颗沙棘果送进嘴里,抿着嘴让它在口腔里慢慢融化,甜甜的、凉凉的,再轻咬一口剩在嘴里的沙棘,一股酸甜的果汁味混着冰凉的口感,那滋味,真带劲。

杨记灌肠

在食品街上成为人们清晰记忆点的除了雪山冷饮,最数杨记灌肠。杨记灌肠,是山西老字号的荞面灌肠店了,经营至今已经历了两代人,属于山西比较有代表性的 美食 之一,也是闻名全国的小吃之一。

灌肠主要食材是荞麦面,特色是面上头浇卤子,配上醋和辣椒等等,别有一番风味。山西灌肠制作方法神秘,多为家庭代传,原料以当地特产荞麦为主,口感劲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风味各不相同

今天小贰给大家整理了太原值得一去的7 家老字号饭店。

清和元

清和元建于清初,距今已有390多年的 历史 。以“头脑”誉满太原。清晨起来喝一碗头脑,既充饥活血,又有滋补之效。

推荐他们家的头脑和烧麦。烧麦13元1两(5个)

人均:40元

地址:鼓楼西肖墙中国工商银行旁、尖草坪区兴华街与千峰北路交叉口西南角、西矿街318号西山大厦院内、五龙口街85号五龙花园五幢1011号

鸿宾楼烤鸭店

鸿宾楼烤鸭店创建于1853年,被誉为“清真餐饮第一楼”。烤鸭片片均匀,皮脆肉嫩,鸭架用来做椒盐鸭架或者煮汤。

推荐他们家的烤鸭,松鼠桂鱼,麻酱饼、炸糕、驴打滚、香葱饼等各式点心。

人均:70元

地址:迎泽区解放路22号

林香斋

过油肉是林香斋的招牌产品。肉片、蒜薹、木耳、玉兰片恰到好处地搭配,再加上特制的蘸料醋和蒜泥,历经数代人一直保持着经典的味道。

推荐他们家的糖醋丸子、黄河大鲤鱼、香酥鸡、茴香豆腐、八珍涮羊肉、灌汤包

人均:80元

地址:平阳路51号,省检察院北200米

六味斋

慈禧老佛爷亲自认证过的六位斋,距今已有200多年 历史 。它的地位相当于北京的全聚德。

推荐他们家的羊肉串、酱肘花、酱猪蹄、酱肉、猪耳朵、丸子汤、各种卤味

人均:90元

地址:柳巷134号

老鼠窟

原名为“恒义成甜食店”。它的 历史 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每当元宵节时,这里总会排着很长的队买元宵。如今老鼠窟已成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址:钟楼街62号

杨记灌肠

一碗荞面灌肠,铺满浓香卤子,加上一块喷香的夹肉饼,构成了太原人独特的“下午茶”。

人均:8元

地址:迎泽区食品街35号

太原面食店

太原面食店建于1976年,这里高峰期一天能用掉35袋面,相当于5100碗面,可见这家面食店生意之红火。

推荐他们家的烧麦、土豆片栲栳栳、筱面鱼鱼、猫耳朵、不烂子等等

人均:40元

地址:解放路5号 近迎泽大街

问的是老字号的餐厅,我知道的唯一的老字号就是杨记灌肠。多少年如一日。不要提雪山冷饮厅,开始只是卖冰激凌的,后来耍大了才增加了中餐。南内环的力群也不错,仅限于凉菜,尤其是猪蹄和肉炖(好几年没去了,不知现在如何)这两年的林香斋也行,但是发展中间有断层,消失过很多年。有没有发现,只要是国营的都倒下了,要么就是半死不活,要么就是贵的吓人味道还一般,捧着“情怀”糊弄老百姓。清和园,认一力,天香楼,广东酒家,稻香村……为啥上级部门任命的领导你们就不给面子了?让个体户都比下去了,这不是打脸吗?除了杨记灌肠,王大娘酸菜鱼也有二十多年了,不过味道明显不如大娘当家的时候了,底料不足,再要还得掏钱。这尼玛跟点菜问你收盘子费一样让人无语。南城北城好像真没什么坚持了二十多年而且众所周知的饭店了。有的话大家分享一下。

太原老字号的餐厅,有清和园的头脑,认一力的饺子,天津包子铺的包子,老鼠窟的元宵,太原面食馆的烧麦,山西饭店的过油肉,鸿宾楼的烤鸭,这些是老字号餐饮的招牌!另外:双合成的糕点,六味斋的酱肉,这是老字号的食品!

考证老字号首先应该从太原志上去捡索,老字号是传统品牌,“清和元”是谁创办的?又源自哪个朝代?有多久 历史 ?

那么“老鼠窟”的开业是什么年代?东家又是谁?是否有记载?还有“认一力”,“上海饭店”,“鸿宾楼”,“林香斋”都应该有文字记载。“并州饭店”,“晋阳饭店”以及“迎泽宾馆”这几家国营大饭店都有相当 历史 。

我们今天只聊民营餐饮业这几家著名百年老店,由于手头缺乏相关资料,很难准确作出解答,它们大多创业始于民国时期,“清和元”据说是傅山给题的匾。而且传统饮食品种代表“头脑”制作是傅山首创!这说明清代之初便有了这家回民饭店。可能是太原最早的百年餐馆。

钟楼街改造恢复了民国时代原貌,“老鼠窟”元宵店赫然在例,缺少的正是一幅详细的文化介绍。人们只知道的 历史 很长,从民国年代一路走来,但元宵店由何人开创?如何发展却不尽了然。

“上海饭店”也在钟楼街,这家饭店又是何时开业?“认一力”,“狗不理”也全在桥头街,可惜的是它们全无文字牌匾作专门介绍。

“吃”是一种文化!特色餐饮是一个地区饮食文化是否繁荣的代表!我们并州的餐饮水平不是很高,特色菜肴少之可怜!好像除了“过油肉”外便是“糖醋丸子”。

如何振兴第三产业?百年餐饮业是否还能引领风骚?的确值得思考!

2022.3.8.作于山西太原

每来到一个城市,当地的 美食 小吃都是一道难忘的风景线 ,这或许就是我屡次减肥失败的原因吧!今天我们来说说太原,太原特色 美食 也非常的多,比如:羊肉泡馍,太原老豆腐,鸡蛋醪糟等等。但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蒸饺。 那就是太原十大名吃之一的“认一力”。这也是百年名吃。

“认一力”1903年开始营业,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 历史 了 ,很多人都知道,他家最出名的是蒸饺,别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蒸饺,里面却配有砂仁,豆蔻,白芷,陈皮,良姜肉桂,花椒等十多种中药材。

包馅料的师傅也是经过专门的培训,包的时候要皮薄,边小,馅大,要求每个蒸饺的重量相差不能超过1克,非常的严格,口感就更不用说了,营养美味又好吃,适合带家里的老人去,他家的蒸饺每一笼都是现蒸现卖绝不回笼,所以去他家吃蒸饺要有点耐心哦!

大家看到此是不是流口水了呀!你们吃过认一力的蒸饺吗?到太原不要忘了去品尝哦!有不同的想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太原住了一年多,经常去海子边的忍一力,那的羊肉蒸饺真是好吃,让我念念不忘!前几年又去太原,专门去海子边忍一力吃蒸饺,怎么也找不到了。一打听,停业好几年了!唉,这么好的 美食 怎么就没了呢!

太原最著名的清和园头脑,太原面食馆,认一力饺子馆,鸿宾楼烤鸭等等多了去了!

一个在太原生活40年的老太原,老字号餐厅我觉得大南门鸿宾楼算一个,对面太原面食馆算一个,柳北郝刚刚羊汤,其它也不记得了!

清和元的头脑,认一力的饺子,老鼠窟

的元霄

三、百年老店有什么特殊含义么?

百年老店指商家成立时间悠久,诚信经营,产品服务独有特色,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企业的名号及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仍受到百姓的信赖和欢迎。

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也涌现出了诸多的百年老店和百年品牌,这些品牌在一定时期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丰富营销理论、实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特别是国际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我国的诸多百年品牌正招致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生存的空间逐渐缩小,从而引起了一大批的百年老店的绩效锐减甚至倒闭。

扩展资料:

百年老店和百年品牌营销面临的问题

1、品牌的国际化难题

我国的百年老店和百年品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品牌的国际化程度低,与国际上的知名品牌有一定的差距。

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品牌的运作模式与国际知名品牌的运作模式具有较大的差距,国外知名企业大多非常重视设计研发和营销网络,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而我国的许多百年老店恰好相反,过度重视生产环节、忽视设计研发和营销环节,造成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缓慢。在这种运作模式的支撑下,我国的百年品牌要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有所作为是很难的。

2、品牌的附加价值低,缺乏文化内涵

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百年老店所生产的产品已经具有很高的技术和质量水准,但是由于产品档次低、价格低,造成产品的附加价值低。

使得许多品牌产品由于缺少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心理满足的额外价值特别是文化内涵,从而影响了我国百年品牌的社会和国际形象,以至于在国际市场上留下“一流产品、二流价格、三流包装”的不良形象。

3、品牌营销手段单一,缺乏整合营销思考

一方面,品牌运作应该从产品研发、质量、定位、形象设计、文化内涵、价格、服务、广告、企业形象等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系统工程。

但是我国的诸多百年品牌的运作过程非常不规范,往往是忽视品种、质量、价格、服务、信誉等要素中的一个或某几个要素的建设,造成品牌营销的整合性和系统性差。

四、长春市区有哪些经营长春当地小吃的老字号饭店?

老茂生糖果 

    长春已经消失的老字号品牌。位于铁北利国街56号(原4号)。

据《宽城区地名志》记载:老茂生糖果厂是天津市老茂生糖果厂沈阳分号,在1933年由康风刚在长春市五马路开办的。

1948年长春解放后,老茂生糖果厂在黄河路重建。

1958年,老茂生糖果厂等18家私营单位改造为公私合营老茂生糖果厂。1963年,与长春市第二食品厂合并,改为地方国营老茂生食品厂,后改为长春市食品厂。1984年恢复长春市老茂生食品厂名称。

上世纪80年代,老茂生的产品以糖果、饼干、麦乳精三大系列为主,也兼营冰制品和滋补酒,远销全国各地及日本、新加坡、黎巴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工厂生产的“红梅牌”白冰糖、“银盾”牌田鸡油、人参水果糖等先后获得过国家级的奖项。

1976年,柬埔塞首相西哈努克亲王来到长春,到老茂生糖果厂参观访问期间,品尝了厂里正生产的一种冰淇淋可可软糖之后,对糖果的味道念念不忘,一时传为佳话。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茂生糖果厂逐渐走向衰落。1991年,糖果厂关闭。  

常发合锅包肉

常发合创立于伪满洲国康德四年(1937年)新京(今长春)吉野町(今长江路)附近,全名常发合炸货铺。

    早年间常发合创始人吴常福弃文从庖,奔波东北十余省,从官宴到民席,烹饪南北菜系涉猎广泛,尤其是炸肉,堪称一绝,享誉“京城”。

创立同年,老先生在传统锅包肉做法之上,融合中西南北之风味,用一道烹汁秘技巧妙化解了糖与醋的对冲,形成了绝妙口感的黄金酸甜比,独创出“常发合功夫汁锅包肉”,顿时大受食客好评,竞相排队购买,成为吉野町上一道热闹的风景。其食客不乏伪满洲国达官要员、社会名流,因此老先生也多次受邀进宫烹饪功夫汁锅包肉,并受到了挑剔的日本食客的诚恳赞许。

老先生后将锅包肉烹汁秘技等,整理成一份小册,取名《常发合烹炸膳谱》,其中重点详实的记载了锅包肉炸肉及烹汁做法,即《常发合锅包肉炸肉十字诀》、《常发合锅包肉烹汁十字诀》,以期后人传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吉野町上的常发合老铺毁于“长春战役”。

长春东发合茶庄位于大马路和四马路交会口东南,1914年由河北人胡子文开办,是长春著名的商业老字号。

1903年,长春的大马路建成,并逐渐成为当时的商业文化中心,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茶文化也在大马路上扎根了,并茁壮成长。长春的茶文化是从大马路上兴起。当时这里先后建起了130多家茶庄,其中属东发合茶庄最为著名。

从创立至今,“东发合”茶庄已经历经了晚清、民国、伪满、光复后的国统期、和新中国5个历史时期。

长春解放后的1956年,东发合茶庄实现公私合营,1966年改为国营所有。虽然茶庄营业面积虽然只有30平方米,职工12人,但却经营着100多个品种的茶叶。

上世纪末,原东发合茶庄旧址被拆除,茶庄迁入大马路东侧的东四马路50号,与老字号鼎丰隔街相望。今天,东发合茶庄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郑发菜刀

   如今,长春人们再也寻不到“郑发菜刀”的影子,“郑发菜刀”在时代发展中沉寂

对于老长春人而言,“郑发菜刀”是一个值得回味的老字号,曾经,人们为了能买到一把“郑发菜刀”,早早在郑发炉门外排队。

1923年,20岁的山东人郑茂盛,在铁行街开起了铁匠铺,主要经营菜刀。

郑发炉的菜刀选用硬度为42度的炮弹皮钢做刀刃,巧妙蘸水热处理后,能变成62度高速钢,经十多道工序打造而成。由于钢口好,刀背厚、刀刃锋利,有削铁如泥的功效,郑茂盛于是也被人们称作了“刀王”。

1956年,郑发炉加入了长春市工业生产合作社,后来转入长春市制刀生产社,由郑茂盛担任技术指导。当时,郑发菜刀”是需要凭票才能买到的好刀,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把'郑发菜刀’能卖到3块钱,曾与杭州的“张小泉”,北京的“王麻子”并驾齐名。到了90年代后期,由于经营不善,“郑发菜刀”的名气逐渐在长春消逝,最终退出了市场。

齐家旋木铺

在长春西三道街和西四道街之间,曾经有一个穿心院胡同。清末民初时,这里有很多大车店、买卖钱庄和手工作坊,当时,齐家旋木铺名气很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齐维成、齐维山两兄弟从师学徒。掌握了旋木手艺。

伪满初期,兄弟俩在川心院胡同开起了旋木铺。兄弟俩经营有方,旋木铺规模不断扩大,加工的产品包括楼栏杆、桌腿、线轱辘、棒槌、刀把等。

长春光复以后,齐家兄弟将旋木铺分成两家。国共内战时期,旋木铺停止营业。

长春解放后,齐家两个旋木铺再次营业。1956年,齐家旋木铺加入到公私合营的新兴合作社中,成立了“长春市南关区旋木玩具合作社”,1957年开始,合作社在长春东大桥兴建了新厂房,社员最多时达500多人。

1993年,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改社变厂的“长春纺织材料鞋旋厂”倒闭。

长春饭店

历史悠久的长春饭店,位于今天重庆路43号,它的前身是创于伪满时期的满西饭店,由时任伪满总理大臣张景惠的七姨太徐芷卿创建。

满西饭店开业于1934年,当时的主要用途是做为“国宾馆”,接待伪满的高官。后来,刘仁斋等20多名股东入股共同经营,满西饭店由此更名为中央饭店。

1950年,中央饭店更名为国营长春食堂,食堂地址设在原长春百货大楼一楼,主要供应政府部门和国营企业员工就餐。1951年,国营长春食堂迁回旧址,上世纪六十年代改名为长春饭店。

长春饭店拿手菜以三酥、三塌最为出名,三酥为香酥鸡、香酥鱼、香酥肉,三塌为锅塌鸡、锅塌鱼、锅塌肉。2004年,长春饭店停止营业,原址对外出租做其他经营。

五、贵州老字号有哪些?

能成为老字号的品牌都是有特殊之处的,雄正酱香酒就是贵州老字号,因为他传承的是延续两千多年的仡佬族酿酒技艺,历史和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