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野狗是什么鱼
广西野狗是泰鲮鱼
泰鲮是鲤科野鲮属淡水鱼类,学名露斯塔野鲮,亦称南亚野鲮、印度野鲮、泰国野鲮等,我国于1978年从泰国引进并得名“泰鲮”,1981年人工繁殖取得成功,1996年10月农业部公布为适宜中国推广的优良水产养殖品种。
生活习性
1、杂食性:泰鲮是杂食性鱼类,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1.4厘米以上时开始摄食浮游植物,体长4厘米以上主要以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
2、底栖性:泰鲮是底栖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体的底层活动,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饵物环境、水位涨落、水质清浊等外部因素随时都可能改变泰鲮的活动水层。
3、喜温性:泰鲮是喜温性鱼类,最适生存温度25~30℃,生存温度范围7~41℃,水温高于31℃或低于15℃时食欲逐渐减退,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水温低于7℃时则不能生存。
桂林漓江独有的鱼是什么
刀鳅鱼(即中华刺鳅)又称钢鳅、刀鳅、石锥,是一种淡水鱼,分布于中国南方及淮河、京杭运河南四湖等流域,体型细而长,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细。
相比于大刺鳅(Mastacemlelue armatus)而言, 中华刺鳅个体较小,但其肌肉的营养成分在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组成、鲜味氨基酸总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优于大刺鳅,具有更佳的食用口感和更高的营养价值, 不少地区已经作为小型经济鱼类进行开发利用。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为活动和江河环境污染,特别是农作物秸秆向水体中抛置,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中华刺鳅野生资受到严重破坏,中华刺鳅资源量不断下降。
刀鳅鱼栖息于砾石底的江河溪流中,常藏匿于石缝或洞穴中,分布于淮河以南的各水系。在南方分布很广,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部分植物为食,适水温为24 - 28℃,喜好弱酸性的软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刀鳅鱼
灵马鲶鱼,广西最有名气的一道鱼食之一
广西人吃起鱼来讲究得很。除了啤酒鱼,这次要说的灵马鲶鱼也是广西最有名气的一道鱼食之一。
虽然说制作啤酒鱼一般是使用草鱼作为食材,但是使用鲤鱼或者鲫鱼也不是不可。但是对于灵马鲶鱼来说,鱼的种类就限制住了。最好是使用野生的鲶鱼为最佳,不过近年来因为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野生鲶鱼的个头越来越小,甚至难觅踪影。好在 科技 养殖的技术也逐年增高了,所以现在的灵马鲶鱼大多使用人工饲养的鲶鱼,味道并不会差很多。
中国菜的种类繁多,名字起得也是绚丽多彩。遇到这种比较容易混淆视听的名字,我们还是有义务给大家解释一番。灵马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镇,灵马鲶鱼就是 那里的 特产之一。小伙伴们可不要以为这道菜是由马肉和鱼肉共同制作而成的。
灵马镇的地理面积与其他同等级行政区一般,但是因为灵马鲶鱼这道 美食 ,使得这个朴实的小镇名声大噪,闻名于整个广西乃至全中国。上文我们已经说过,正宗的灵马鲶鱼,一定是用野生的鲶鱼制作的。但是因为野生鲶鱼的价格很高,所以如果是我们第一次在家中制作灵马鲶鱼,建议还是先买人工养殖的。这样性价比高些,也不怕第一次做砸了而心疼,就当练手了嘛!
鲶鱼要使用两斤左右大小的为最佳,这个个头的鲶鱼口感最鲜嫩,而且在家中三、四人吃的话刚刚好。除了鲶鱼以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食材是水豆腐。这是华南地区的方言,也就是我们常吃的豆腐脑。有了水豆腐的辅佐,使得鲶鱼肉更滑嫩、鲜香。这里要注意了,加入的鱼豆腐的量,最好是与鲶鱼相等。吃一口鱼肉,吃一口水豆腐,荤素搭配,美而不腻。水豆腐本就是十分丝滑的食物,与鲶鱼肉相辅相成,共同打造出上等的美味。
灵马鲶鱼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因为它对食材的选用是近乎苛刻的。所有的主料,配料,都必须选用最好的。《舌尖上的中国》说得好:“高端的食材往往采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灵马鲶鱼也是符合这一道理的一道 美食 。这道广西名菜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每一位勤于料理的家庭巧厨都可以制作得当。但若是食物的品质不好了,灵马鲶鱼的口感、味道自然就会大打折扣。
想吃上正宗的灵马鲶鱼,最好是去到广西本地,甚至灵马当地。厨师对于这道菜是倾尽感情了,俗话说:用心做好菜。正是大厨们对于食物的一丝不苟,才造就了这一广西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