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的旅游消费现象有哪些!
旅游消费就其消费主体而言,属于个人消费范围。旅游者是否选择旅游消费活动、什么时候消费、消费什么旅游产品、消费层次与消费量怎样等诸多旅游要素,都取决于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意识和倾向、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水平等,最终的旅游消费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旅游消费的精神性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个人消费,从内容上来看,包括精神和物质2方面,除了有形的以商品形式存在和无形的以文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以此为依托的消费性服务在内。所以,旅游消费包括人们在旅游中获得的满足其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旅游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以这些为依附的旅游服务3个方面。其中,物质形态的旅游产品的消费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或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旅游者真正所消费的是以物质的旅游产品为依托的精神和服务产品。
旅游消费的高层次性
人们的消费需要包括基本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三个方面。基本生存消费是维持个人和家庭最低限度的消费标准;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则是人们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和体力,从而达到劳动力内涵扩大再生产要求的消费。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之后而产生的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旅游消费是综合性的消费
旅游消费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之中,因而综合性的特点较为突出。首先,从旅游消费的对象看,旅游消费的是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它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既包含物质的因素,也包含精神的成分;既有实物产品,又有以活劳动表现出来的服务;既有劳动产品,又有非劳动的自然创造物等。其次,从旅游消费的内容看,旅游消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旅游者必须购买交通产品以实现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问以及目的地内部的空问位移;必须购买住宿和餐饮产品以满足食宿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必须购买游览、娱乐产品,以实现旅游的目的。可见,旅游活动是集行、游、住、食、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再次,从旅游消费的效果看,旅游者所获得的是一种综合的消费效果。旅游消费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精神发展及享受的需要,同时,由于旅游者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在旅游过程中也有诸如吃、住等的基本生存需要,旅游消费也满足了旅游者的这种较低层次的需要。
旅游消费是一种以劳务为主的消费
这里所说的劳务是指服务。服务是以活动形式存在的。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旅游者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因而必然要消费一定量的实物形态的产品,但从总体上看,服务消费占主导地位。旅游服务消费,不仅在量上占绝对优势,而且贯穿于旅游者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始终。旅游服务消费主要包括住宿服务、翻译服务、交通服务、.导游服务、代办服务、文化娱乐服务、购物服务、餐饮服务等。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质量,影响旅游企业的形象。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的同一性
在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消费是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先有生产,然后才有交换和消费。而以服务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则不同,,旅游产品是不可转移的,旅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前往旅游目的地进行消费。旅游者的实际购买、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就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在时问和空间上都是统一的。它们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具有不可分割性。
旅游消费具有不可重复性
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一方面表现在同一时问旅游者只能购买一次旅游活动,从而只能消费一个单位的旅游产品,而不像物质产品那样,消费者可以同时购买多个或多种’产品。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者来说在时问上具有暂时性。这就是说,某个旅游者只在他购买该次旅游活动的时问范围内,他才对该旅游产品具有使用权,而不像其他物质产品,消费者在购买后即对其拥有所有权,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随意转借他人使用。一旦旅游活动结束,该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使用权即告结束,旅游者消费活动亦随之停止。对于旅游产品中服务的部分而言,时间性则更为强烈。旅游活动结束,旅游者离去,旅游消费终止,旅游服务也即告终止。可见,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和不可储蓄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是不可重复的。
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
旅游消费是在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而产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需要。一般来说,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小,而满足人们发展和享受需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旅游消费属于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除旅游产品的质量、价格、旅游者的收人水平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旅游者的个性特征如年龄、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因素,以及旅游地的旅游供给因素和客源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消费的数量和质量。
旅游消费具有多样性
由于人们的旅游动机不同,选择旅游活动的形式也必定千差万别,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必定有不同形式的消费水平、消费范围和消费结构。每种旅游活动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大相径庭。因此,旅游消费具有多样性的显著特点。
旅游消费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
从旅游消费的综合性特点派生出旅游消费的互补和替代的特点。旅游消费的互补性是指一项旅游消费的实现必然伴随着其他项目旅游消费的产生。如旅游者到某地旅游,除了要支付景观游览费外,还要支付住宿费、餐饮费等。旅游消费的互补性特点要求有关部门及企业互相配合、加强合作,才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旅游消费的替代性是指旅游消费对象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替代的性质。
二、2015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数和国际旅游消费额
2015全世界国际旅游11.8亿人次,国际旅游消费额1.4万亿美元。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全球国际旅行者人数相比2014年上升了4.4%,达到了创纪录的11.8亿人次,旅游消费额超过1.4万亿美元,旅游业占世界出口总额从6%上升到7%。
三、2016年美国会展旅游的总消费占全美旅游消费的比重是多少?
美国国会旅游的总消费额占全国旅游多少?这个不好意思啊,没没问过不知道。
四、中西方大学生旅游比较。。。急求
由于受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民族在上千年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这些不同之处不仅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文化等。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化也深受民族性格的影响,并表现出民族性格的差异性。本文从旅游主体文化着手,分析旅游主体文化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1.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1]它是数千年社会历史传承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精神特质。民族性格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的形成包括了很多因素,如自然地理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民族形成不同的民族性格。如中国人倾向于保守、温顺、不竞争、不冒险、谦让、谨慎、中和忠君、孝亲、尚节、守义和重视家族、群体等;西方人则倾向于开拓、好奇、竞争、冒险、坦率、独立、自信、勇于创新、注重个人主义等。2.民族性格差异在旅游主体文化中的体现旅游主体文化是指作为旅游主体的人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现象的综合。下面就从旅游主体的旅游活动过程来分析民族性格差异在中西方旅游主体文化中的体现。2.1旅游动机中国人好静恶动的民族性格以及重视家庭、家族的理念,形成了中国人保守和稳健的旅游观。在观念上注重旅游伦理,讲求游必有理,提倡适度旅游,反对过于冒险,对旅途中的安全高度关注。这些造成了对中国人旅游动机的阻抑。此外,中国人更多的是将旅游作为培养人格和修养的方式,其中还贯穿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结。旅游者通过旅游经历,获得更多的内心享受,但是人们忽略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考察。西方人喜动好玩,重视个人本位,强调着眼于未来,形成了西方人冒险勇进、探险求新的旅游观。西方人喜欢融于外面的世界,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现象。在探索“真理”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特有的执着,并且不断努力,推陈出新,从不满足,也绝不止步或暂停。总体来讲,西方民族的旅游动机比中华民族要强。2.2对旅游的心理需求因民族文化不同所导致的中西之间在旅游动机上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华民族单一性的需求,即寻求平衡、和谐、相同。[2]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的倾向较为明显,而对多样性的需求程度远逊于西方民族。缺乏冒险、求新和好奇心的民族性格,决定了中华民族缺乏冒险的旅游动机,对旅游活动中的复杂性、多样性的追求颇有限度。当然,这种状况在现代已有一定改观。西方民族强烈的探索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民族传统,并且发展到了冒险的程度。他们的旅游需要表现为征服自我、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和体现个人的竞争本能。如发现新的旅游地,参加登山、滑翔跳伞、潜水冲浪、乘气球飞行和航海等既有高度刺激性又富有浪漫色彩的活动。2.3旅游目的地选择由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以及对待外界事物态度的区别,使他们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也有着一定的倾向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所代表的旅游文化的特殊之处。[3]在中国,人们保守、喜静、谨慎的性格使得最早的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特别是自己国家的领土范围内,即使出海,也是沿着海岸线航行,以便可以随时靠岸。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形态的变化,中国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虽然有变化,但是仍然集中在与自己文化有相似性的国家和地区,在旅途中更多寻求的是文化的共同性。景点的选择偏重于社会知名的历史文化故古迹和风景名胜区及建设发展较成熟的景区;在自然景观的选择上,大多喜欢优美和谐的景物;对中华民族始祖的发源地及故乡比较热衷。由于中国人具有较强的重视群体的性格,因此,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表现出了个人服从集体的特点,表现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主要是易受他人的支配,听从他人的意见。从而使得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地在旺季达到饱和甚至超载,而那些知名度不高单景色奇美的旅游地却很少人问津。西方人由于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不满足于自己国土的狭小范围,所以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借助于海洋旅行了解世界,获取知识。频繁的航海旅游和求知旅行等活动也锻炼了他们冒险、勇进、向外探求的旅游性格,旅游起点很高。从古至今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就特别具有挑战性,比较倾向于不同寻常的旅游目的地;喜欢自身智力和体力能得到充分展示的旅游项目;喜欢接触他们不熟悉的异质文化和民族;在经受考验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他们在自然景观的选择上,大多喜欢原始古朴的景物;对历史文化景观的选择上,注重选择那些保持原是风貌的景观;往往首选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和国家,探索其他地区和国家与自己的差异性。极强的个人自由主义思想,使得西方人在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决策方式上很少受他人的左右,坦率的性格往往能直言自己的真实想法,坚持自己的主见。2.4旅游消费方式旅游消费方式的差异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受民族性格影响的旅游观念的差异是导致旅游消费方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下所形成的保守、谨慎的性格,使人们视旅游为险途,更多的看到旅途中的不便和安全隐患,并没有将旅游当作体现个人价值、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没有把旅游消费当成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支出,而视其为奢侈品。即使旅游,人们在交通和住宿方式的选择上仍注重经济实惠;重有形物质的消费,轻服务性的消费,比如不愿光顾提供有偿服务的旅游中介,但购物的倾向特别明显;重纯娱乐消费,轻发展性消费。消费结构中,交通费、景点门票费用等基本消费占相当大的比重。西方旅游主体受到西方文化中外向、开放氛围的熏陶,对旅游是一种追求的态度,并且十分认可在旅游中对个人品格和意志的塑造,所以面对未知的旅途虽有恐惧,但更多的是向往。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发展,国民收入高,旅游发展也比较成熟,所以他们视旅游为生活必需品。而且他们十分重视劳务性消费;在他们的旅游消费结构中,交通和食宿的费用较多,旅游求知、考察、探险、健身等也相对较多。2.5旅游组织形式中国人强烈的群体意识和不喜欢冒险的性格,使得我们在出国旅游和长距离的旅游中,喜欢组团旅游;近程和假日旅游则往往选择全家出游或亲友同游的方式,以便相互照顾,获得安全感,个人单独外出旅游的情况比较少。西方民族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在他们的旅游组织形式上同样得到了充分反映。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往往通过个人电脑查询有关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为了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西方旅游者单独外出度假的情况相当普遍,似乎人结伴和与家人同行会损害自己旅游的感受。他们也选择组合旅游方式,喜欢“基本结构(订房、机票)+自主选择”的模式。自助型的旅游方式已成为许多西方年轻旅游者所推崇的时尚。例如自助形式的背包客旅游,西方要比中国起步早,现象也很普遍。
世界旅游发展史:18世纪中叶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旅行和旅游方向。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对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的影响重要因为以下四个方面:一,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财富的急剧增加,有产阶级规模日趋扩大,他们具备了旅游的经济条件;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大力发展,提高了运输能力,缩短了运输时间,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三,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工业化城市。这一变化最终导致了人们适时逃避城市生活紧张节奏、拥挤嘈杂的环境压力的需要和对回归自由、宁静的自然的追求;四,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原先那种随农村变化而忙现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代替,致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度假要求。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Thomas Cook)作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登上了历史舞台。1841年他创造性地包租了一列火车,载运540人从莱斯特到拉夫伯勒参加禁酒大会,全程11英里,每人收费1先令。从此,他又多次组织类似的铁路旅行,并逐步认识到其中潜力巨大的商业机会。1845年,,开始专门从事旅行代理业务,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 中国旅游的发展我国的旅行社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爱国人士陈光浦先生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1927年该部独立并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49年12月在厦门成立华侨旅行社,这便是中国旅行社的前身。此后,我国又先后在北京成立中国国际旅行社,于1979年在北京创办中国青年旅行社。但是,我国旅行社的大发展却是1978年国家实现对外开放政策之后的事情。
从百度文库花分给你下载的,可以结合一下。给分吧。
五、中西方旅游消费行为有哪些文化差异
西方起步早,现已较成熟;中国起步晚,发展迅速,但旅游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就拿购物来说,国际上购物占旅游总消费低于30%就算不合理,到中国的旅游者购物消费只有30%多一点点,很快就到警戒线。而中国人到外国旅游却是大把大把的购物。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国在国际旅游业方面将会形成逆差,并且持续扩大。我回答了之后才看到那个2000字的论文,你认为有人会为10分写2000字吗?还是建议你多查点这方面的资料自己动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