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特色美食有什么?

泉州最最最最最地道的美食推荐!!!

姜母鸭

泉州是姜母鸭的起源地

姜母鸭全用砂锅炖煮,姜母片(生姜切片)垫底,炖出香浓汤汁,鸭子不肥不腻,一吃就上瘾。一只鸭子,一份鸭胗,一份青菜,一碗鸭汤,吃到大满足!

推荐餐厅:斯丹姜母鸭总店

润饼菜

闽南润饼菜,泉州是扛把子。

面饼薄如蝉翼,比北京烤鸭面饼还要细嫩,所卷菜肴主要有春笋丝、高丽菜、豆芽、香菇、猪肉、虾仁等等。吃法很简单,就是用饼卷菜再蘸料,类似于贵州丝娃娃、越南春卷的吃法。

推荐餐厅:伯勒番仔楼

骨汤粉

骨汤米粉是用大棒骨混合香料熬制汤底,米粉烫过之后,配上各种小料,再把骨头汤浇在米粉上,满满一大碗,清清爽爽,不油不腻,满足你的舌尖与胃。

推荐餐厅:伯勒番仔楼

咸笋包

咸笋包,糯米皮掺入紫菊和红糖,内里的馅儿是咸笋与猪肉。文火蒸熟,再往糯米皮表面上抹葱油,使包子焕发亮色。糯米皮的香甜与馅料的咸鲜结合,口感非常棒!

推荐餐厅:食锦记家宴

牡蛎煎

牡蛎煎起源于泉州,后来在台湾发扬光大。

个儿大饱满的新鲜海蛎子,裹上薯粉与鸡蛋,配香菜和大蒜调味,在煎锅里这么一滚,热乎乎地捞出来,入口软糯无比!

推荐餐厅:群众牛肉小点

蒜蓉枝

蒜蓉枝就是泉州版的麻花,炸好的新鲜麻花香脆可口,放在一口大锅里,滚上蒜蓉与白糖,咬起来脆脆的掉渣儿。

推荐餐厅:海丝金凤

元宵圆

元宵圆其实是两种圆子的合称。大元宵带馅儿,小圆子不带馅儿。大元宵馅料是黑芝麻和花生混合,馅儿是固体的,类似于北方元宵。小圆子个头小,像南方常见的酒酿圆子,通常搭配着小芋头一起吃。

推荐餐厅:海丝金凤

土笋冻

土笋冻是发源于泉州的闽南小吃。

民间传说是戚继光或郑成功发明的。所谓“土笋”就是海边滩涂上的一种小虫,含有胶质。“土笋冻”是由这种小虫加工的冻品,在炎热的闽南夏天,是非常爽口的冷食。

推荐餐厅:闽小记章鱼土笋冻

面线糊

面线糊起源于泉州,后来传到了台湾,也成了台湾知名小吃。

面线主要是细面和薯粉,超细的面线被煮成了糊糊状。当地人吃面线糊当早餐,会根据个人口味,搭配大肠、小肠、海蛎、蛏子、鱿鱼等等配料,很多人还会蘸着油条吃。一碗面线,一个煎蛋,一根油条,开启了泉州人的一天。

推荐餐厅:后城面线糊

四果汤

四果汤,顾名思义,糖水里放四种果子,但不是固定的四种,而是由顾客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闽南夏季炎热,祛热解暑的糖水盛行,当人们行走在街头,喉咙冒烟头顶着火的时候,来一碗四果汤,能治愈一切!

推荐餐厅:秉正堂

泉州成功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博大精深的泉州美食,是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泉州还有更多小吃以及闽南菜,等着大家亲自前来探索。

泉州有哪些特色小吃

泉州特色小吃有面线糊、烧肉棕、山笋冻等,面线糊是由米线、番薯制作而成的,一般都作为早餐食用,烧肉棕则闻名海内外,是中华特色小吃,另外山笋冻也是泉州的一大特色,主要原材料是一种蠕虫,然后制作成果冻状的食物。

泉州有哪些特色小吃

1、面线糊

泉州特色小吃有面线糊,面线糊最早在泉州发源,之后逐渐传播成为了闽南地区的一个小吃,面线糊是以番薯粉和细米线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直接开水煮熟,加入调料即可食用,一般作为早餐食用。

2、烧肉棕

泉州特色小吃有烧肉棕,烧肉棕一直以来都是福建地区非常有名的小吃,而且当地制作历史悠久,具有油润而不腻的特点,其中的泉州烧肉棕在海内外都非常的有名,还被评为了中华名小吃。

3、山笋冻

泉州特色小吃有山笋冻,是当地的特有产品,它的主要原料是一种蠕虫,学名为可口革囊星虫,虫体熬煮后放入冷水中就会凝结成块,然后配上其它的配料即可食用,是福建温州非常著名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