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行业,如果分析消费者人群?
我所熟知的海鳗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银联消费数据,结合海鳗云独有消费预测算法,快速进行旅游消费趋势统计和消费群体洞察,探究消费发展规律,为旅游运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二、自助游客人消费心理分析
楼上的回答好像与提问不合适哦.(一)自助旅游的概念
人们通常按旅游是否需要通过旅行社等旅游中介机构来划分团队游
客与散客。但随着旅游服务机构业态的发展以及旅游中介服务项目不断
丰富,人们自行安排旅游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散客市场中有一个
群体表现出共同的特征明显地有别于一般散客,人们将这一群体的旅游
行为称之为自助旅游 。自助旅游是一种时尚,充满挑战的旅游方式,在
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目的方面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是旅游活动安排的自主性,包括对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确定、
交通方式和食宿标准的选择、游览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个人自主权。
同时,自助旅游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旅途中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临时
调整或改变行程;其次是旅游目的主要以休闲、度假、娱乐、健身、求
知、探险和满足个人特殊爱好等消遗性目的为主;第三是没有全程领队、
导游陪同,在旅途中需要旅游者自己打理一切旅游活动,因此旅游者在
拥有自主权的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旅行经验。
从以上界定可以看出,自助旅游与散客旅游这两个概念有很大程度
的交叉,既有重叠,又有明显区别。从旅行的组织方式上看,两者都是
自行设计旅游线路、自行安排相应的旅游活动,但自助旅游并不排除通
过包括旅行社在内的中介机构进行预订(尤其是交通及住宿设施)。但从
旅游目的上看,一般散客的旅游目的涵盖广泛,而自助旅游更侧重纯旅
游或消遣性的目的,不包括公务、商务和会议旅游以及由接待单位负责
安排的旅游活动,但在出差目的地或途中自行安排的休闲消遣型旅游活
动也应视为自助旅游。
(二)自助旅游的类型
目前,自助旅游的类型有多种,可按交通方式、旅游目的、旅行距
离、消费等级、旅游活动内容等标准进行分类,本文主要侧重按交通方
式和旅游目的来划分。
按交通方式可分为:自驾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按旅游目的可分为:休闲度假自助游和专业目的自助游两类,而专业目的自助
游又包括修学求知自助游、极限探险自助游、特殊兴趣自助游(摄影、登
山、滑雪、高尔夫等)等。
(三)自助旅游的特点
自助旅游者追求在旅游中的自主性,或张扬个性、或放松身心;与整
体旅游市场相比,他们的出游率较高,旅游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元素;他们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受教育程度较高
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如下特点:
1.两种类型的自助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有明显不同 。休闲
型自助旅游者多以家庭为单位,或流向以海滨为代表的度假型旅游目的
地,或流向城市周边的景区(点),而对城市周边游来说,自驾车旅游是
比较流行的交通方式;专业型自助旅游者则追求新开发甚至尚未开发的旅
游目的地,尤以西部地区更受青睐。他们在旅游目的地及出游时间的选择
上都具有避热倾向,或是避开观光型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或是避开其高峰
旅游期、反季节游览热点景观,领略不一般的风景,总之,人头攒动的场
面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这个特点客观上对缓解供求矛盾起到一定作用
2.自助旅游者的参与度高,属于深度旅游。由于需要自己安排一切
自助旅游者们通常在出行前做充分的准备:收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
当地风土人情等相关信息,设计线路,选定交通工具、查询航班及车次情
况,根据预算条件查找相应的住宿设施,进行票务预订,对于自驾车、自
行车旅游者来说,必要的装备及路况信息的准备更是必不可少。这种准备
工作使旅游者能更全面地了解旅游目的地,而不仅仅是旅游景区(点)的
情况。在旅游过程中,自助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都更贴近当
地人的生活,能更真实地接触当地居民,感受当地的自然、历史、风土人
国民营科技与经
情及社会习俗,其参与度更高。同时他们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就某一方
面或某一主题对目的地进行深度了解。而参加常规旅游团似乎总是与当地
人隔得很远,旅游者基本上都是在专门接待旅游者的定点饭店、定点餐
厅、定点商店之间活动,就连像民族歌舞、婚俗这样的“民俗风情“展示
也往往带有很强的表演性,甚至演化成变相收费的项目,极易使旅游者与东道居民互生成见,有悖旅游增进交流与理解的宗旨。
3.与团体旅游相比,自助旅游的出行规模小,同行者志趣相投,更易
达成一致;同等规格标准下,比参团旅游花费更高,并体现出特殊的消
费心理:一方面陶醉于精打细算、讨价还价,尤其是住宿、当地交通等
基本要素,但对一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却显现出不俗的购买力,对“特
色”更是格外偏好,比如特色旅游项目、独特的工艺品、地方美食等等。
二、我国自助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自助旅游市场增长迅猛
据调查,北京94%的家庭不愿受旅行团的约束,准备自助旅游,在上
海约有70%的白领在回答“下次你将选择哪种出游方式”这一问题时,都
希望“自助旅游”,当然“准备或希望自助旅游”不能表明目前自助旅游占
多大市场分额,但说明了自助旅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另外从各个“旅游黄
金周”的盘点评述中,也可以发现自助旅游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尤其是
非典之后,根据携程旅行网的网上调查显示:非典之后约有74.3%的被访
者选择个性化更强、随意性更大的自助旅游,远高于选择组团出游比例。
(二)短程旅行占多数
在自助旅游市场中,家庭休闲游占了相当的份额,而且多为去往周
边地区的短程旅游,双休日和公休假日是自驾车短途旅行的出游高峰。据
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749个家庭所做的调查显示:过去半年曾
经进行自助旅游的被访者表示,最近的一次旅游大多是到所在城市的周
边进行短途旅游。从最近一次旅游的目的地看,在曾旅游的84名北京被
访者中,到辽宁(大连等)旅游的占12%,到河北(北戴河、秦皇岛、石
家庄等)旅游的占27%,到天津的占10%,到山西(五台山、大同、平
遥等)的占7%,到山东(曲阜、济南、泰山等)的占8%;在曾旅游的
81名上海被访者中,到江苏(苏州、无锡、南京、镇江等)旅游的占22%,
到浙江(杭州、宁波、绍兴、千岛湖等)的占47%,到江西和安徽(庐
山、九华山、黄山)的占9%;在曾旅游的69名广州被访者中,在广东省
内旅游的占49%,到广西(桂林、南宁)旅游的占10%,到湖南的占6%,
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占4%。
(三)自驾车旅游增幅最快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多,自驾车出游成为有车
族首选的出游方式。此外,租车旅游业成为自驾车出游的另外一种方式,
以北京为例,有驾照无车者超过100万人,全市有80多家汽车租赁公司,
租赁车辆约有3万多辆,双休日出租情况很好,每逢旅游黄金周更是火爆
空前。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假日办执行主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张希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增加和自助旅游的蓬
勃发展,自驾车出游已成为黄金周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黄金周前,北
京所有租车公司的车辆已被提前预订一空;海口节日期间租车价格虽上
调20%,但仍供不应求;深圳9%的居民自驾车出游,比今年春节黄金周
又有增长。(四)背包旅游悄然升温
这种方式的流行,是因为它价格便宜、自由度大、新颖、刺激,与
参加常规团队旅行相比,更能接触到真正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彻底摆脱
城市商业气息,有些旅游项目还能从中测试自己的野外生存能力。目前,
青少年和青年是自助旅游尤其是长途旅行的主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培养自立精神、丰富人生体验是他们在旅行中追求的目标”,由于他们经
常背着大包做徒步旅行,因此在国外被称为backpacker(背包旅游者)或hiker
(徒步旅游者)。另外还有一个潜力较大的市场,即年轻的白领,经济负担
小,消费观念超前,他们更愿意选择背包旅行这种更自然更环保的方式
去亲近自然。
三、中国国际旅行社消费行为特征
总的来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费决策特征 (1)信息获取渠道 调查表明,报纸和杂志、亲朋的介绍以及互联网是消费者获取出境旅游信息的三种主要渠道,总共占到78.8%,其中亲朋的介绍和报纸杂志的比例较大,分别占28.5%和26.4%。 提示着旅游企业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消费特征变化来及时调整自身的营销策略
四、科考旅游项目主要客源目标人群特征
比较活泼,自由,喜欢放松,花钱。
主要对大学生出游基本特征、消费行为特征、旅游动机等三方面做出分析。调查发现,有接近86%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14%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不喜欢的几乎为零.进一步分析发现,月生活费、专业差异、性别差异这三种因素对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欲望都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个时候你就要想这些目标人群会在哪里,他们一般聚集在哪些地方,我们如何与他们取得联系,我们该如何打开这个市场。
五、女性旅游市场有哪些特征
女性市场 特点:消费较随意, 喜欢刺激和冒险 特点:常采取结伴旅游, 喜好购物,对价格 敏感,注重安全。
女性旅游市场特征
(一)消费层次不同,总体有所提高
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巨大是长期存在的情况,这种现象也导致不同地区的女性可用于旅游行为的消费存在着层次上的不同。目前我国划分为东、中、西和东北部四大地区,从东到西呈现阶梯性递减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据2010年人均GDP来看,我国平均人均GDP为4388美元,位于东部的上海地区为10828 美元,而位于西部的贵州人均GDP仅为1953 美元。收入水平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女性在旅游目的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不同,上海地区的女性可能会选择欧洲、澳洲等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女性可能只会选择国内消费水平较低的地方进行旅游。居民收入的层次性是女性旅游消费层次性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虽然目前我国女性的消费层次存在着阶梯性,但是从总体来看,消费水平是有一定的提高的。《2010-2011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报告》中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女性在旅游上的个人消费指数不断得到提升,2009年位居第三位,2010年位居第二位。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女性消费额中除服饰外占据最大的部分。2010-2011年被调查城市女性70%的人会外出旅游,平均支出在5000-6000元。
(二)出游频率增加
闲暇时间是与出游行为正相关的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女性开始进入工作岗位,女性的时间大部分开始用于工作之中。但是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又使得女性的闲暇时间得到增加,使女性获得收入的同时有时间进行出游。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出游的频率有很大的提高,具体的原因包括:第一,目前的工作时间较为人性化,工作日为五天八小时,双休,平常有节假日,职工可以带薪休假等制度。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得出游的频率响应提升,研究发现,工作时间每降低4小时,人们的购物、旅游等用于外出活动的时间会增加3小时。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得女性旅游消费的频率增加;第二,我国城乡中家庭结构有趋于小型化的特点。根据中国统计局统计数据发现,我国城乡家庭中人口的规模从1973年的4.81人下降到2008年的2.91人,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小型化的家庭结构对女性闲暇时间的占据逐渐降低,也使得女性的出游频率增加;第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到家庭中,使得女性也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降低了女性的家庭劳动强度,女性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家政服务的出现也进一步代替了家庭劳动占据的女性闲暇时间,女性闲暇时间得到进一步增加。
(三)对安全性要求高,出游动机渐趋一致
生理特征的不同,使得女性与男性相比在旅游过程中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较高。旅游的安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女性的出游行为:第一,会影响女性是否进行一项旅游活动。女性对安全系数高的女性出游的概率越高,对于安全系数低的出游行为选择的概率较低,比如露营、驴友、骑行等;第二,会影响女性获取旅游信息的选择。女性出游的信息多来自于熟识的人,在家人、朋友、同事的建议或者经验的鼓励和诱惑下女性会更大可能的进行旅游产品的购买。女性一般会通过社会交际的方式获取旅游的信息,并对旅游中的住宿、餐饮、线路、安全问题等更为关注。第三,安全性问题会影响女性出游的方式。女性为了保证旅游过程中的安全会选择与同伴一起出游,如果没有同伴,女性会选择与旅游团等社会团体一起出游,所以,女性很大程度上不会进行单独出游。
出游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国女性出游的动机越来越趋向于自我享受和休闲放松。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社会活动节奏加快,女性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会越大,特别是职业女性会受到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这就促使女性不断的通过旅游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六、“五一”假期国内出游1.6亿人次,此次消费呈现了哪些特征?
通过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五一假期五一的数据显示,今年的五一的出游消费呈现了三大特征:一旅游景点由城市走向周边地区,乡村旅行备受青睐。二大众出行的时间变短。、大众出行的空间距离缩短。三线下消费往线上消费转移,云演艺、云展览、云蹦迪、云消费等备受喜爱。
一、旅游景点由城市走向周边。受疫情影响,人群的聚集往往带来了疫情大范围传播和被感染的风险。2022年五一出行人次1.6亿,二出行的主要客源地从城市景点往周边的乡村的转移。乡村的空间范围更大,减少了人群的聚集,人们在出行上更愿意选择相对疫情风险较低的乡村旅游。露营、徒步、野外踏青更受喜爱。
二、大众出行的时间变短、空间距离变小。由于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省市之间的通行往往都需要48小时或者24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为了不给国家添乱、不影响其它城市,害怕隔离带来的工作影响。大众旅游出行往往选择了距离居住城市更近的周边乡村,时间上也缩短了,据携程相关数据显示,本地游的订单超40%。涌现出一波“微旅游”的热潮。
三、在旅游消费上呈现出由线下转线上消费的趋势。为了减少人群的聚集,大型演艺、演唱会、大型展览都逐渐转到线上,即可让大众在五一假期间观看演艺、演唱会、展览,又不会人群聚集导致疫情传播。
其实今年开年以来,疫情一直持续,今年的五一假期旅游人次同比下降了42.9%,很多景点也无人光顾,大量门面关门闭市。和旅游业相关的住宿业、餐饮等行业备受打击。这次的五一出行的趋势也在预料之中,想一想还有很多人因为封控居家2个有余,能够在城市周边走走的人已经非常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