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厦门旅游,最值得推荐的街边地道、特色美食有哪些呢?

厦门是一座海滨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座美食集中地,这里不仅有闽南地区特色美食,还集周边城市美食于一身。在高大上的酒楼餐厅可以吃到当地特色美食,而更多当地美食出现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里。

最值得推荐的厦门街边地道、特色美食

1、阿杰五香

位于厦门八市的小巷内。老板阿杰,正宗漳州龙海石码镇人,当地的炸五香是闽南地区最上等的。

做法简单,肉馅用五香粉拌过,包豆腐皮再炸,但好与坏之间,天壤之别。一般下点荸荠调剂口感,阿杰独辟蹊径地用洋葱代替,效果甚佳。炸时香气飘满街,生意好起来一天卖掉万条不在话下。

地址:厦门思明区八市内(八市与担水巷交叉处)

价格:一根4元

2、鸭肉粥

坐标:浮屿大同鸭肉粥 - 思明区厦禾路(大同小学对面)

鸭肉粥米粒“分明”,鸭肉“滑滑嫩嫩”的,一口下去“有粥有肉”,“相当鲜美”。

价格:加鸭肉均价8元左右 (加料另算)

3、烧肉粽

烧肉粽在厦门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思明区中山路,海后路,开元路均有店铺。

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肉粽原料有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等。

价格:最低只需7元 (肉粽因内馅不同而价格不一)

4、虾仁叉烧肉烧饭

坐标:明月虾面 - 思明区厦禾路,BRT开禾路口站旁

略干的炒饭,火候恰到好处,颗粒感强。吃的时候配上辣酱,味道很赞。这家招牌的虾面也好吃,不过从之前15元一份涨价到20元一份。

价格:12元

5、面线糊

面线糊在厦门大街小巷是很常见的。

面线糊一般作为早餐食用,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价格:均价6元 (加料另算)

6、厦门公认最好的沙茶面:乌糖沙茶面

位于思明区民族路,公认全厦门最好的沙茶面在“乌糖”,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价格较其他面馆贵了一倍,照样生意滔滔,基本上过了中午即能全部沽清,来晚的朋友请改日趁早。

价格:加一荤一素均价25元

7、满煎糕

坐标:钟丽君满煎糕 - 思明区第八菜市场(朱记手撕鸡斜对面)

甜甜的弹弹的,价格不贵,多年老店。晶莹剔透的糕中夹着芝麻花生碎,趁热吃一口下去,又香又甜。

价格:2元

8、花生汤/麦奶 + 炸枣/糯米炸

坐标:思北花生汤 (思明北路与大同路十字路口)、亚本麦奶 - 思明区开元路、黄则和 - 中山路

这三个地方都在中山路商圈内,这三个店都是多年的老店,特别是前两个店装修简单,但是味道确很不错,是街边小吃中很值得推荐的。

价格:人均4元

街边美食,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厦门这座城市并不大,在厦门能吃到的特色小吃当然不止以上介绍的这些,土笋冻,酸笋面,海蛎煎,沙茶面等都很美味,旅途中的美食,更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二、去厦门旅游,哪些地道小吃是不容错过的?

厦门是一个美丽而干净的地方。厦门人喜欢称之为“鹭岛”,因为厦门是白鹭生活的地方之一。厦门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是因为它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干净城区的著名景点,更是因为当地的正宗小吃和美味佳肴让人流连忘返。

厦门沙茶面应该是厦门最有名的小吃之一,属于闽菜小吃。厦门沙茶面主要由花生酱汤调味,味咸、辣,有点甜。沙茶面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海鲜派(厦门又回到海边,所以海鲜很丰富),一个是带大肠的内脏派,还有各种带大肠的肉丸和带小肠的鸭内脏,就像是用肉丸豆腐加上没洗的大肠。

煎牡蛎是闽南常见的地方菜。它起源于福建泉州。这是闽南的特色小吃。简单地用当地的材料吃台湾的特产,即用水和红薯粉混合,然后油炸成薄煎饼,成了全省流行的小吃。

碗仔粿又叫油葱粿。这种食物只有在厦门是吃才是地道的。主要原料是粳米。浸泡在水里的米磨成浆。用肉泥、鹌鹑蛋、牡蛎干、葱蒸后食用。要吃这种美味的食物,一定要加上各种精心准备的果肉来品尝。根据个人口味,配以洋葱、酱油、北方醋、卤汁、平鱼粉、沙爹酱、麻辣酱、大蒜等调味品,使人“走近摊位流涎”。

同安封肉是厦门岛外的另一道名菜,是厦门市同安区的传统名菜,属闽菜。同安丰肉是一道典型的佳肴。基本上,同安的每个地方都能做到。这种食物是用一整块30%的肉裹上纱布,再加上虾米、牡蛎干、栗子,压在高压锅里。因为纱布只有在餐桌上吃的时候才会被掀开,所以被称为“密封肉”。出锅时,肉呈深红色,腐臭芳香,肥而不腻,老少皆宜。凤路东安在当地很有名。这是中国春节或婚宴的基本菜。

厦门肉粽,在厦门吃过肉粽的人一定会竖起大拇指。正宗的厦门肉粽是由蘑菇、虾、栗子、猪肉和糯米做成的。包好的饺子在高压锅里压煮,然后挂在阴凉的地方晾干。厦门肉粽香、甜、腻、红、黄、亮。材料丰富,味道鲜美。

三、厦门都有哪些闽南当地美食?哪些美食让你印象深刻?

每到一个城市,除了当地独特的景色会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当地舌尖上的美食,也必将是一个特别的印记。

何为地道的特色美食?

很多人说,当叫出食物的名字,立马能想到其出处的地名,这才能叫地道的特色美食。比如说到大闸蟹,人们脑子里立马冒出了澄阳湖;说到烤鸭,立马想到了北京;说到狗不理包子,天津二字脱口而出。

来到厦门,有一些当地特色闽南美食值得推荐。下面为大家推荐6个有地名出处的闽南特色美食。

1、同安封肉

同安,是指同安区,是厦门最大的行政区。

同安封肉是厦门同安马巷(现翔安马巷)传统的名菜,属于闽菜系。

此菜将整块的肉装盆,加盖入笼蒸熟之,上桌才掀盖,所以叫作“封肉”。

小提示:同安封肉在厦门大小餐馆都能吃到。

2、鼓浪屿馅饼

鼓浪屿,即鼓浪屿岛,5A级国家旅游胜地。

“鼓浪屿馅饼”,正宗中华老字号,是厦门驰名中外的传统糕点,是闽南地区的传统食品之一。

馅饼香酥嫩糯,冰凉爽口,甜而不腻,热酥油润,是最佳佐茶食品、点心,也是旅游佳点和馈赠亲朋的珍品,每逢春秋旅游季节、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佳日,更受消费者喜爱。

软软的小点心,酥酥的,老少皆宜。鼓浪屿馅饼,特指“鼓浪屿”品牌馅饼。

小提示:鼓浪屿馅饼可在鼓浪屿岛随处可见,在中山街也容易买的到。

3、洪濑鸡爪

洪濑,指的是洪濑镇,泉州南安市东北部。

洪濑鸡爪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产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南安的洪濑镇卤味鸡爪而出名,所以这种小吃又被简称为“洪濑鸡爪”。

不过,这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吃,背后却有一套严谨的制作工艺,所以才有鸡爪透骨香、筋道浓郁的口味。

洪濑鸡爪是泉闽南人对洪濑卤味的统称,其实,如今远近闻名的洪濑鸡爪并不仅仅只有卤鸡爪,这些年陆续开发有卤鸡尖、卤猪耳、卤鸭舌、卤鸭脖、卤笋、卤鸭肠、卤鹅翅等十多种现做卤味。

小提示:洪濑鸡爪一般出现在晚上摆摊的卤料店,也有一些店面,镇邦路就有一家。

4、安海土笋冻

安海,指的是安海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西南部。

安海土笋冻是福建省传统的小吃。不但滋味浓厚甘美,而且还有非常独到的健保疗病功效,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闽南土笋冻"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小食,其实此"笋"非彼"笋",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软体小动物--海沙虫,因形似"小笋"而得名。

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永春醋、甜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

小提示:安海土笋冻在一些小巷道德摊子上可以见到。顶澳仔猫街那长期有人在卖,中山路、曾厝垵也容易见到其身影。

5、灌口姜母鸭

灌口,指的是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

灌口姜母鸭 是一道传统的名菜,属于闽菜系。

食色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姜母片的滋味独特;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小提示:灌口姜母鸭也比较容易吃到,比较有名的华侨博物馆附近有一家,大生里也有一家。

6、石码五香

石码,指的是福建漳州市石码镇。

五香是当地传统的名小吃。以猪瘦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豆皮等制作而成。

长期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必备卤面,配以五香条来招待亲朋好友,这已成了石码的传统民俗。

一般搭配卤面或卷面一起吃。家庭自制的一般也不错,石码人一般自己都会制作。

小提示:五香卷比较出名的地方就是八市的“阿杰五香”,4元一条,生意超好。

厦门的特色美食当然远不只以上介绍的几种,若您有更具有代表性的、带地域名的闽南特色美食,欢迎推荐分享。

四、去厦门旅游,有哪些厦门特色小吃是不容错过的?

沙茶面

提起厦门小吃代表,沙茶面毫无争议登上第一。相比起土笋冻、薄饼(很多泉州的小伙伴会说起源于泉州),它是最具代表的厦门美食。来了厦门旅游,如果没吃上一碗沙茶面,就等于白来了。

去过东南亚国家的小伙伴就会觉得沙茶面的味道跟马来西亚一代的叻沙非常接近,而沙茶面的缘由也跟此有关。风味浓郁,但厦门的沙茶汤头往往多了一些花生的味道。这碗面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孝心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

土笋冻

这个可能是争议最大的厦门小吃,也是被游客称为“黑暗料理”。虽然土笋冻不能算是厦门土生土长的小吃,但在厦门的遍及程度也算是广泛了。很多初来厦门的游客听到土笋冻三个字可能会以为就是普普通通地像果冻之类的东西,甚至有些人见到实物了也不知道土笋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但是只要一介绍它里面是沙虫,很多人就不敢吃了。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土笋冻的开山鼻祖据传说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郑成功囤兵厦门之时,曾经有一段时间,粮草紧缺。而郑成功治军严明,坚持不接受老百姓的任何资助。驻军当时所在地离海滩很近,将士们到海边挖出来大量的“土笋”,而郑成功每日仅食用以土笋煮成的汤。忧国忧民的郑成功为了早日收复台湾,经常忘记用餐,而其下将士经常要再次温热土笋汤。某日,郑成功不想让手下将士为他温热,直接食用凝成冻的土笋汤,没想到这味道比土笋汤要好,无意中郑成功发明了土笋冻!这种做法逐渐流传开来,经后人不断改进制作方法及佐料,形成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土笋冻!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制作土笋冻的“黑土蚯”,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并不是俗称的沙虫,在福建沿海地区及浙江沿海部分地区的沿海滩涂均有生产。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浸泡清洗,然后碾压让他吐出肚子里的杂质,接着用大火熬煮出胶状,最后冷却成型。“山里有冬虫,海里有星虫”体现了土笋冻极高的营养价值。

好的土笋冻是不加明胶等添加剂,放久了会化掉,因此这道美食是必须“趁凉吃”,胶体Q弹,土笋脆爽,很多游客第一次看到不敢吃,但尝过之后就深深爱上。

图片来源网络

薄饼

在闽南,如果说有一道在街头小巷,在寻常人家都能吃到的“大菜”,那一定是薄饼。当然,你在的地方可能叫它春卷或者润饼,有人觉得阿嬷做的最好吃,有人怀念妈妈做的味道,一口面皮里的香软馅料,总是塞得满满的,就快抓不住。

图片来源网络

每年清明节前后,海蛎最肥美之时,就是吃薄饼的最好时机。在馅料的各种杂菜中,海蛎是一定要加入的,其他的比如包菜、红萝卜等等,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添加。

各种菜经过大火烹炒后再熬煮到软烂,味道相互综合,因此这道菜也特别受牙口不好的老人家欢迎。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包的过程也有讲究。底下先铺一层干料,比如厦门贡糖、花生酥、肉松等,涂上甜辣酱,再放入几勺炒好的馅料,最后将它裹起来。这个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在外面饭店有的也是会让食客体验这个过程,有的是直接将包好的呈上桌。

图片来源网络

同安封肉”据传是为纪念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而创制的食品。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授其方形大印。当时居住在同安地面的官员为庆祝他敕封“闽王”,举办了一场盛宴。席间一道佳肴,就是将猪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配上佐料(香菇、虾米、板栗等),用黄巾(即用白纱布浸煮北辰山的所产黄栀子叶而成)包裹,形如大印,下锅蒸煮,食时肉香扑鼻。四方形封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黄布犹如束印黄绫,布包为“封”。封者,“敕封”也,所以就叫“封肉”。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用纱布包裹,所有营养都被吸收进肉里面,而肉本身的滋味也不容易外流,这样做出来的封肉口感软糯,肥而不腻。现在也成了同安喜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