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旅游”第一例经典案例
几十年来,“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互联网+旅游”经典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互联网+旅游”第一例经典案例分析
2015年7月15日,是注定将载入龙门石窟发展史册的日子。当天下午,“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上线运营开启仪式在龙门石窟大石门广场举行。
创意无限,“互联网+龙门”的世界很精彩
从7月10日起,腾讯网就对7月15日的“互联网+龙门”上线运营进行了充分预告;7月15日,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向全球直播仪式进程,世界各地的9亿QQ用户会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按照腾讯与龙门石窟的合作思路,双方将依托腾讯丰富的用户资源、成熟的云计算能力和微信、QQ等社交平台产品,充分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把腾讯的互联网技术及资源与龙门石窟产业有机连接起来,以“互联网+”解决方案为具体结合点,让“互联网+”成为保护传承历史 文化 的新动力。
腾讯“互联网+龙门”团队产品经理曹杰介绍,腾讯团队结合龙门特色提出创意,发挥技术特长,私人订制“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以龙门石窟官方微信服务号为主要依托,首期实现了四个板块、十项产品的上线启动。
具体而言,“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首期项目,具备互联网+购票、互联网+游园、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宣传四大功能板块,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微信购票、微信入园、语音导游、在线客服等功能,通过便捷性、趣味性、互动性的改变,为游客带来从入园前到出园后的全流程智慧体验。
在互联网+购票方面,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自主购买电子票,方式包括在龙门石窟官方微信服务号内购票、景区入口购票墙扫码购票、在各类宣传 广告 等媒介上扫码购票等。这样,可以避免游客在高峰期排队购票之苦,快捷、方便,同时减轻了景区的售票压力,可以一举两得。
在互联网+游园方面,游客可以体验三大类十项产品。具体包括:
——通过扫码方式通过闸机,实现3秒自助快速入园,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通过向龙门石窟官方微信服务号回复景点数字编码,即可体验对应的景区内64个景点的语音讲解、文字及图片说明。这样,游客可以便捷地了解所看到的景点信息。
——通过微信摇一摇功能(打开蓝牙),游客可以体验首期8项互动体验项目,增加在游览过程中的乐趣。
一是在大石门南侧的绿化景观内,摇出松林拼图小游戏,增加青少年游客的 科普知识 ,也增加趣味性。
二是在龙门桥下,摇出互动游戏“测一测与哪尊佛像最有缘”。游客将自己的照片上传至后台,通过对比,手机界面即会显示龙门石窟内哪尊佛像与他最有缘,游客在随后游览中带着探秘感寻找到那尊最有佛缘的佛像,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中与亲友分享。
三是在宾阳北洞,摇出互动游戏“与剪刀手大佛”合影。宾阳北洞主佛“剪刀手”主佛,被冠以“史上最萌佛像”称号。游客上传与它的合影,可以测测“萌系指数”,别有一番乐趣。
四是在万佛洞,摇出体验“360°全景洞窟”。出于文物保护考虑,龙门石窟内很多洞窟不可能让所有游客进入参观。通过在万佛洞360°体验全景洞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洞窟内的每个角落,弥补游客不能接触佛像的遗憾。
五是在奉先寺,摇出互动游戏“拜卢舍那、上心香”。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龛是龙门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佛龛,出于文物保护和安全考虑,游客不能上香祈福。
为满足游客上香祈福心愿,腾讯方面专门设计了“拜卢舍那、上心香”互动体验。游客进入页面,可以选择祈福的类型,然后选择祈福的内容或自行编辑,即可在手机上显示为亲友祈福点燃的三根香,游客可以将祈福内容发送到自己微信好友,让对方在千里之外感受到祈福祝愿。同时,现场大屏幕会显示游客是某年某月某日第几位上香的游客。
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微信上香体验项目,由腾讯专门为龙门石窟打造设计。
六是在古阳洞,摇出互动体验“龙门送您祈福魏碑”。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体的代表,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为历代书法家临摹的精品,以独特魅力吸引海内外游客。游客摇出体验界面后,就会收到关于龙门二十品的文图介绍,之后可以写下对亲友的祝福,后台将自动生成魏碑体,并被发送到亲友。这样,可以让游客对龙门二十品和魏碑体有更直观的认知。
七是在古阳洞南至漫水桥间,摇出互动游戏“龙门石窟 百科 知识竞赛”。游客游览完主要景点后,对龙门石窟有了初步的整体认识,在此摇出此互动游戏,可以回答问题,测试一下自己对龙门石窟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增加对龙门石窟的认识。
八是在礼佛台,摇出互动体验“ 心语 心愿:卢舍那下许心愿”。在面对卢舍那的礼佛台,空间相对空旷,游客通过此页面,可以与卢舍那对望10秒钟,然后大声说出心中的愿望,通过语音方式分享给远方的亲友,相信后者在听到祝愿后一定会感动,同时增加对龙门石窟的游览兴趣。
在互联网+管理方面,可以实现两大功能。
一是设立微信在线客服,实时可以与游客保持互动沟通,快速高效地解决游客咨询、诉求、求助等方面的事宜,不让一位游客在龙门受到委屈;
二是统一管理智慧龙门平台。通过不断积累游客的大数据,利用后台数据分析,根据游客的来源、消费习惯、性别、年龄等有效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旅游推介、旅游服务等,并逐步探索“龙门石窟+”的新服务模式。
在互联网+宣传方面,腾讯方面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互联网强势宣传 渠道 和影响力的优势,借助腾讯网、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手段,对8亿QQ用户、6亿微信用户开展高密度的立体宣传,塑造龙门石窟良好的品牌新形象。
例如,针对此次上线活动,腾讯总部特批QQ弹窗服务进行高规格宣传,通过腾讯网、客户端等实时向全球直播,并随后建立专题业务,对龙门石窟进行系统性宣传展示。
在上线启动仪式后,与会的嘉宾兴致勃勃地作为首批体验者,全程体验了互联网带给龙门全新的旅游体验。“很有趣味”、“真的很方便快捷”、“创意不错”……一声声赞誉,饱含着对“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的肯定和赞许!
龙门石窟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迎说,在融入互联网的浪潮中,除了千年大佛永恒不变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将逐步改变。龙门千年文化借助互联网手段,得到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让游客在参观后对龙门石窟心有所依,从而进一步传播龙门文化。
“今天,我们开启的是‘互联网+龙门’的一扇门,希望看到互联网带给龙门的一片崭新宽阔的天。”于迎如是表示。
当前,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核心,加快文化复兴步伐,提升文化自信,多措并举“活化”历史,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提升洛阳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对“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项目建设,省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洛阳市长鲍常勇等领导,自始至终给予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强有力推动了项目实施进程。
在7月15日的上线运营开启仪式上,陈雪枫高度评价了此次“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建设的意义:一是龙门石窟作为传统历史文化景区,通过与互联网融合,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活化”洛阳历史,将为游客带来全新旅游体验,符合新常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律;二是以“互联网+”为契机,龙门园区在内部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实现了转型升级的创新管理;三是为全国旅游业如何与互联网融合,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标杆和典范;四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总结 出可复制、可推广的 经验 ,为洛阳其他行业融入“互联网+”、实现改造升级提供了生动的样本。
下一页更多精彩“互联网+旅游成功案例深度解析”
二、对于旅游业来说,又可以怎样通过感觉来刺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呢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最后,开展绿色认证。从1993 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 ”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可以通过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感觉来刺激旅游消费者
三、旅游网络营销的案例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近4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自助游需求迅速增长。同时受国家旅游新政的影响,各大景区正面临团队和散客结构的剧烈化,“团散比”已经从之前的7:3转变为目前的3:7,这些因素倒逼旅游景区转变营销方式,从原先主要依靠旅行社转向大力开展网络营销。阆中古城景区从2014年2月开始,全面展开全程网络整合营销。短短2个月时间,阆中古城精准定位了其品牌传播调性、制定了其网络传播架构、打造了众多网络传播热门事件,在网民们的视野里焕然一新。与阆中古城有关的网络品牌事件多次荣登新浪微博热门榜、腾讯、新浪、搜狐、央视等各大媒体首页与热门榜,实现了阆中古城旅游景区网络营销的开门红。
从阆中市文旅局获悉, 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阆中古城的游客以成都、重庆、西安以及省内绵阳、德阳 、广元、内江、资阳等二三线城市组团游,自驾游、自助游为主。据统计,截至2014年5月3日下午5点,阆中古城旅游总人次达26.9万人次,实现总收入2.4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9%、18.8%。相比今年的清明小长假,阆中古城的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再次大幅度提升。获得如此骄人的市场效益,阆中古城在其网络营销方面的努力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