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开发独具创意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在说到景区的旅游纪念品,一方面是游客们强烈的购物愿望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一方面却是大量缺乏创意、制作粗糙的旅游纪念品充斥市场。

旅游纪念品的生命力在于“特色”二字,如果没有特色,对游客而言就没有吸引力,更谈不上市场竞争力。

那么景区如何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一直是困挠着决策人员的老大难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当然不能一蹴而就,而要脚踏实地分步骤的去进行。

一、挖出景区特有的元素符号

什么是景区元素呢?元素是指景区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比如说那山、那水、那景、一树一物、人、非物质文化等。

非物质文化,包括有文字、表演、表现形式、民族文化、文化底蕴、民族风情、民俗习惯、地方戏曲,还有古诗、古词、古风、古俗、古传统等古文化。

自然景观景区常见元素就是一些山山水水、那一抹风景、古建筑、标志性建筑物;

从历史的角度,常见元素有“古寺、古观、古祠堂,古桥、古驿、古码头,古堰、古塔、古梯田;

比如,博物馆最为突出的元素是那些馆藏的文物;海洋公园、动物园里的元素就是一些园里独有动物,等等。

举个例子,广州又叫羊城(五羊石)、花城(市花叫木棉花),广州的标志性建筑(广州塔、东塔、西塔等),广州的白云山、沙面、黄埔军校、镇海楼、陈家祠等,这些都是属于广州独有元素。

可以这么说,挖出景区特有的元素就是挖掘地域文化,文化的挖掘要有足够的内涵。

二、将元素创意组合

元素找到之后,下一步就是元素的组合,这一步是关键。

当然,一个元素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画面,最后变成纪念品。如广州长隆野生动物的白老虎、考拉,秦兵马俑里的将军俑,英国伦敦的双层巴士;

将多个元素组合一个画面,则需要有一定的的审美能力,元素的主次、大小、比例、位置,都很有讲究。

厘清主次的方法:景区最知名的元素摆放在主要的位置,比如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其次是圜丘;新加坡的鱼尾狮,其实才是圣安德烈教堂、博物馆。

一个设计精美、协调的画面,比如,老君岩、石敢当、安平桥、东西塔、飞天仙女等10个泉州元素组成的画面做在T恤上,游客就非常喜爱。

瑞士的元素组成一个画面,应用在不同的载体上面。

三、选择合适载体

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可以从三方面去考虑:

1、材质

常见的材质有树脂、玻璃、木质、陶瓷、金属、编织等,每种材质都有它本身的优点与缺点。

如树脂工艺品的开发成本、起订量要求相对低,可以体现真实的画面,3D彩色效果,但是生产周期较长;陶瓷、金属工艺品开发成本、起订量较高。

2、功能

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手机壳为一个良好的载体;不锈钢杯是旅行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将图案印在上面就成了特色旅游纪念品,类似还有陶瓷杯、手套、T恤、雨伞、笔、提包、背包等。

3、从性别、年龄层次

小朋友喜欢涂鸦、画画,文具盒、涂鸦本是很好选择之一;

年轻的女孩喜欢小饰品,精致的金属钥匙扣挂件、小饰品,将是她们喜欢的纪念品;

年长者喜欢怀旧的东西,一些红色旅游景区,可以将以前红军用过的老旧马灯、竹壳热水瓶做成纪念品。

以上列出的只是一般的步骤和思路,实际操作中过程可能还会碰到不可预见的各种难点。

旅游纪念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旅游形象的典型代表。这个行业要发展,景区、设计公司、制造商等部门需要揉在一起,加强合作,以避免走一些弯路,高效率的向前推进。

二、论如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合为结果。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现代时尚精神的承载,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找准文化旅游发展定位。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不能相互孤立、各自为阵。要强化综合带动,突破产业边界,突出文化与旅游产业溢出效应和叠加效应,实现优势互补、互动共融。

(二)突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高质量策划一批文旅深度融合互促发展的大项目,同时加强各领域项目与文化旅游项目的统筹与整合,实现文化旅游项目与其他各类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统筹规划、同步建设。

(三)加强文化旅游品牌营销。树立“政企联动、抱团营销”宣传理念,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建立完善宣传营销体系。

(四)理顺文旅融合机制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社会文化团体、文化企业的关系,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体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文化旅游市场化进程。

三、如何打造文化特色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很难

深入挖掘利用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是现代旅游的第一资源。要深入挖掘西安历史、革命、民俗、宗教和山水文化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一是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民俗顾问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全市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梳理,建立旅游文化资源数据库,为今后作为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与建设提供基础性资料。二是实施文化旅游创意战略,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对历史传统、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要寻求其与自然景观以及游客审美和情感需求的有效对接渠道,实现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有机交融。对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临潼孙家皮影、周至哑柏刺绣、长安楮皮纸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推动更多的

四、旅游景点土特产如何打造

旅游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但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产业,文创产业的发展却并不尽人如意。据了解,目前境内旅游购物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25%左右,与国外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的40%到70%相距甚远。

景区文创产品销量低与产品的质量低劣不无关系。近年来,一些景区充斥着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的旅游纪念品,无法体现出景区的文化内涵、民俗风情及深层价值。这样的旅游纪念品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市场呼唤有内涵的文创产品脱颖而出。

那么,如何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景区文创产品呢?六大法则给你答案。

旅游景区文创产品开发六大法则

|| 一把手抓 全盘布局

这几年国内很多5A景区逐渐意识到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性,但最终效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始终不见起色。

原因其一就是将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简单归纳为单一部门、单一设计环节的问题。而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关键在于这是一个景区多部门协同作战的产业,从景区的角度必须要一把手主抓,充分调动景区的财力、渠道、销售、营销、地段等资源,才能为游客提供立体化的游览体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变现转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创新、文化变现、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并非设计单方面的任务,文化新造、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经营管理系统创新等等,归根结底必须是景区一把手主抓,上下一条心,景区跨部门整合协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