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那一个国家的马铃薯淀粉最好?
欧洲马铃薯淀粉最好的应该是荷兰吧,现在国内用的马铃薯变性淀粉主要是从欧洲进口的,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都有不错的马铃薯淀粉
荷兰爱味客集团(AVIKO)是全球马铃薯加工行业的领导者,年生产各种马铃薯加工产品60多万吨,年销售收入60多亿元人民币,是全球第四、欧洲第二的专业马铃薯加工企业。
甘肃爱味客马铃薯加工有限公司,是荷兰爱味客集团和张掖市民乐县人民政府合资建设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占地面积92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10万吨马铃薯全粉、20万吨冷冻薯条生产线。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
一期项目为1.5万吨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设备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荷兰进口马铃薯全粉生产设备。
公司所处张掖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及气候特点,为马铃薯的高产、稳产、优质提供了优势条件,并使影响马铃薯产量、质量的病虫危害显著降低,与其它产区相比优势更加明显。所生产的马铃薯个大、体匀、芽眼浅、干物质和淀粉含量高。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实施,公司合资方张掖市民乐县人民政府正大力建设原料基地,在2007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20万亩的基础上,力争2009年达到40万亩, 2011年达到60万亩,形成一个以民乐县为主产区,辐射周边地区60 万亩加工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以满足30万吨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原料供应。并以该项目为依托,使张掖市民乐县成为中国马铃薯之都。
张掖在哪里 哪个城市
张掖属于甘肃省,在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时候称为“甘州”,就是甘肃省的名字“甘”的由来地,一直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的称呼。
张掖市管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区县,一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我国少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以畜牧业生产为主,有独特的民族风情。
张掖市的著名景点有西夏大佛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马蹄寺、焉支山森林公园、张掖黑河国家湿地公园、文殊寺、山丹大佛寺、山丹军马场。
还有张掖森林公园、张掖东大山、龙首山、道巷庙、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丹霞地貌、肃南马蹄寺、张掖木塔寺、山丹焉支山、山丹新河驿、张掖河西学院、肃南康隆寺猎场等景点。
张掖地区的特产有黄酒,在当地黄酒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主要是以高粱、青稞、大麦为酒基,糯米为引料,选用当归、桅甘、陈皮、红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大麦制曲,精工酿造成的,是一种糖分比较低、营养比较丰富的饮料。
金花寨小米也是特产之一,一般生长在祁连山北麓,平均的海拔有2200米,这里的昼夜温差非常大,平均日照时间在14小时左右,生产出来的小米营养多,口感也比较好。
还有就是临泽小枣和乌江大米,甘肃种植枣树历史悠久,主要在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临泽,临泽的枣个头比较小,但是肉细、含糖量高、营养丰富。乌江大米主要在张掖黑河沿岸,这里的土地肥沃,生产出来的大米晶莹剔透、米香浓郁。
甘肃省各市县名称的由来
1、兰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是由皋兰山得名。由于古人约定俗成的省略方法,皋兰一词去“皋”留“兰”,得名兰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州,金城郡改为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兰州”之称即始于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1941年7月始设兰州市。现为甘肃省省会。兰州又称“金城”,古时沿用此称时间最久、流传地域最广。
2、嘉峪关: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因有万里长城西起点── 天下雄关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市域南靠祁连山,北倚马鬃山,东接酒泉盆地,西为平坦的戈壁,地处走廊西段最窄处。
3、金昌:金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金昌一名,因金川河从境内流经,取金字,因金昌系从永昌县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1981年由永昌县析置金昌市。金昌盛产镍,其储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类矿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镍都之称。
4、榆中:县名。早在春秋战国时,秦“辟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因县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而得名。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
5、白银:白银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北部。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在这里建厂采矿冶炼金、银。又因所采之矿多为白银,故也称“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
6、景泰:景泰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据说以明代宗年号景泰命名。又曰建县之时,以县境由原靖远县北区、原红水县两地组成,用靖字代靖远区,用永泰的泰字代红水县地,先拟为靖泰,后取靖字谐音恰为景泰,含有永期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故名景泰。
7、武威:武威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武威在西汉初为匈妈所占据,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后来把这块地方取名武威,并设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而得名。
西汉时称姑臧,东汉时改称武威。明代改凉州卫,清代改武威县。1985年改为武威市。
8、天水: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游和嘉陵江上游,地当陕、甘、川三省之要冲。天水地名的由来,《秦州志》记载: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
相传,汉武帝时期,在今天水市西南,有一日,突然地显红光,雷电交加,天摇地动,山崩地裂。地面裂开一道大缝,天水注入其间,遂成一湖。自此有湖水与天河相通之说,当地民众称为天水井。后来,汉武帝在湖帝建起城池,命名天水。天水县之名始于五代。
9、张掖:张掖地名源自“伸张国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掖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张掖本来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盘,故被称为觻得,汉朝改其名为张掖,意思是伸张中国的臂掖,“以威羌狄”。
10、平凉: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公元358年,秦符坚欲讨前凉,于高平镇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由此得名 。
参考资料来源:兰州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甘肃省各县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