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团是怎么做的?
一、肉松青团
食物:艾叶粉8g、糯米粉180g、澄面30g、沸水100ml、动物油10g、糖20g、蛋黄6个、肉松适当、红豆沙300g、食用油适当。
作法:
1、将艾草粉和绵白糖混和,倒进沸水搅拌均匀。
2、将艾草汁添加到糯米粉和澄面中,放进动物油,搅拌均匀,搓成光洁的面团。
3、分为分量一样的包子皮,大概每一个40G。
4、蛋黄磨碎备用。蛋黄无需碾得过碎,略微留些颗粒就行。
5、把磨碎的咸蛋黄和肉松混和搅拌均匀,食用油一点点渐渐地加,把全部食物翻拌参团就可以。
6、红豆沙分为30克每一个。豆沙馅揉成环形包进肉松馅,揉成球形。
7、青团皮放到手掌心挤扁,用两手拇指作窝,把分得的包馅添加,用手掌把皮面渐渐地往往上拉,最终捏紧收边。
8、将青团放到刷打油的蒸盘上,电蒸箱调整到一般蒸方式,100度,煮制15分钟就可以。
二、青团
食物:糯米粉100G、蔬菜汁70G、粘米粉30G、豆沙馅适当、沸水适当、动物油10G。
作法:
1、艾草(也可以用其他的青菜替代),绰水后,放进美食杯,与此同时添加小量的冷水。用多功能料理机弄成翠绿色蔬菜汁。
2、糯米粉倒进器皿内,添加蔬菜汁,混和成匀称的面团。
3、粘米粉中添加沸水,拌和参团。
4、将糯米粉面团合成面团,放进器皿内。
5、搓成匀称的面团,添加动物油,充份揉匀称,成三光的面团。
6、分为一样尺寸的小剂子,将小剂子按一片,放上红豆沙球。
7、渐渐地用手推上来收边,收好口后,放到两手掌中间,搓成光洁的的青团胚子。
8、搞好的青团胚子,下面垫上一小片油纸,匀称的摆入笼屉内。
9、凉水上锅,蒸十分钟上下,就可以起锅。
三、蛋黄肉松青团
食物:艾草200克、冷水150克、糯米粉150克、糯米粉100克、蛋黄10个、肉松适当、糖20克。
作法:
1、艾草叶绰水后捞起来混和冷水用多功能料理机搅弄成泥,过虑出液汁,喜欢吃浓点的可以立即加艾草叶泥来揉。
2、做艾草叶青团皮以前先来解决蛋黄,蛋黄放到蛋糕模具上,最好是买新鲜的咸鸭蛋磕出蛋黄,那样口味最好,如果用成袋蛋黄提议用食油泡浸一晚上。
3、放进ACA家用烤箱中高层,180度烤10分钟上下就可以,烤好的蛋黄放冷预留。
4、将糯米粉和糯米粉混和匀称后,添加糖,分次加入艾草叶汁揉参团,不粘手就可以,不必加过多。
5、将面团分为40克一个的小剂子,手捏开,放进适当的蛋黄和肉松。
6、蛋黄拿手稍稍弄碎,口味会更好,随后包起来,放到油纸上。
7、所有搞好后放到蒸架子上,走红上汽汽车蒸15分钟就可以。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团是用什么做的?
糯米团每个揪成30克,用大拇指按个窝,放入捏好的蛋黄馅,收口,包好,放在涮好油的笼里。把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的量调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团,然后加入豆沙馅,包成拳头大小的团子。注意,是小孩的拳头。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火蒸。蒸熟后把青团放凉了,就可以吃了。
艾草颜色变成深绿色后就可以捞出,放入凉水中再清洗一次。清洗好后,用手挤出多余水分过凉水放入搅拌机中加适量冷水充分打碎。把糯米粉,糖,猪油放入一个盆中,略微的搅拌均匀,把麦青汁倒入,用手搅拌均匀至完全呈现绿色,把烫熟的澄粉加入到成团的糯米粉中,以叠压的方式揉至完全均匀,盖上保鲜膜备用。
鼠曲草清洗后汆烫,烫至草体柔软位置,水开后大约要煮3到5分钟。汆烫好的鼠曲草放入凉水中清洗。搓成每个大约20-25g的小球。向澄面中加入开水,搅拌成糊状。向刚处理好的澄面团中加入糯米粉、艾草汁、油和细砂糖,揉成面团。切成40g左右的面团。
还有豆沙馅,吃起来软糯香甜,很棒。不过纯糯米粉,粘度比较大,吃多了不易消化,个人感觉加入一些澄面,可以中和一下粘度,帮助消化不易腻。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一起的,在以前,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不开火,而青团蒸熟后就可以直接食用了,所以,清明节吃青团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混过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青团的做法
青团的做法:
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
摘成每个大约重75克的面团,搓成长条,逐个按扁,包入豆沙馅等馅料,捏拢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
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生坯,上锅蒸约15-20分钟至熟,再在青团上涂些芝麻油即成。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清明几乎都要蒸青团,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但现在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以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现在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想吃青团不要出去买,教你详细做法,软糯清香,特别好吃
每个时期都有它特有的 美食 ,现在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吃青团的时候。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颜色是青色的,吃起来不甜不腻,带有清淡的青草香气。那么你想知道青团是怎么制作的吗?我将青团制作方法整理了一下,让你在家就能吃 美食 ,来一起看看!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食材,具体如下:
糯米粉、粘米粉、食用碱、新鲜的艾草叶、细砂糖、食用油、咸菜、笋丝、肉丝、开水;
准备好食材就可以开始制作啦,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先把艾草拿出来,把它的嫩叶子都摘下来,然后仔细冲洗干净,用盆子装好放在一边备用,在锅里面加点水,水里面加一点点食用碱,把水烧开后,放入刚才洗干净的艾草叶子,等待30秒钟烫软后,就可以把艾草捞出来;
第二步,把艾草中的水分适当晾干,拿出料理机,将艾草叶子放进料理机中,加上准备的白开水,把艾草叶打成汁,为了口感好,可以拿筛网把它过滤一下,留下比较细腻的艾草汁就可以了。
第三步,拿出一个盆,放入糯米粉、粘米粉,然后再加入少许的细砂糖,将其混合好,分次少许倒入打好的艾草汁,一边倒入一边不停揉搓,揉到不黏手,使艾草和糯米粉、粘米粉都分布均匀,变成鲜绿色面团,拿出一张保鲜膜覆盖好,放在一旁静置一会:
第四步,将刚准备好的咸菜、笋丝、肉丝切碎,用快火翻炒,加入调料,然后把它们作为馅料,备用。然后将松弛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大小适中并且均匀的面团子,再将其揉圆后捏成小碗形状;
第五步,把刚炒好的馅料放入适量,收好口,捏成圆球,逐一摆放在蒸屉上面,在锅中添上一定的水,等水开以后再上锅蒸15-20分钟即可,蒸熟后关火适当让它焖一会,就可以出锅。美味的青团就这样做好啦!
青团怎么做 网红青团的做法
网红青团是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食物之一,青团的做法很简单,喜欢吃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里制作,调配自己喜欢的馅料,安全又实惠。
青团怎么做
青团,汉族传统节日食品,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
做法步骤:糯米粉、粘米粉、澄粉,混合在一起,糯米粉与粘米粉比例可调,糯米粉多口感软粘,粘米粉多Q弹。艾草粉放在一个碗中,倒入热水,温度60度左右,稍稍烫手即可,搅拌均匀。倒入白糖,可根据自家的喜好加或者减糖量,搅拌使其溶解。趁水还热将水倒入混合好的糯米粉中,用刮刀拌匀。拌至无干粉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面过程中,如果家中有猪油,或者爱吃猪油的朋友,可以在面中加少许猪油,这样会更香哦,没有就可以不用加了。将面团分成大小适中的小团,豆沙也分成比糯米团小一点的小圆球做馅,把糯米团拍平,豆沙球放在糯米团中间,慢慢边包边往上推糯米团,直到把豆沙球完全包住。吃时将团子底部垫上油纸,粽叶,或者刷过食用油的小盘,放入烧热的蒸锅内,上汽蒸约15分钟即可开吃。
烹饪技巧
1、出笼后,在团子表面刷一层食用油保持色泽并可防粘;
2、保存方法:在容器底部和内壁刷一层薄油,将团子放入,顺便撕走油纸,需食用前再蒸热一下;
3、外出携带保存方法:刷油后撕去油纸,用保鲜膜分别包好,需食用时蒸热。
网红青团的做法
用料:糯米粉100克、绵白糖(可选)20克、温水(糯米粉用)50克、澄粉(小麦淀粉 生粉)30克、开水(澄粉用)40克、菠菜(叶)50克、熟猪油/食用油10克、红豆沙120克
步骤:所有材料分别称重;菠菜取菜叶洗净,水烧开加入一点点盐,放入菠菜汆烫变色捞出,放入冷开水中过凉,用料理机打成细泥(越细越好),用细筛滤掉汁水,菠菜泥留用;糯米粉加入绵白糖(若豆沙味甜的话可不加)及温水搅成半湿状,澄粉冲入开水搅成透明状;再将糯米粉与澄粉混合,乘热加入熟猪油揉捏均匀;没有猪油的话,可分次加入食用油;放入容器里,尽量摊薄一点容易熟,冷水上锅蒸10~15分钟左右;可用筷子拨开察看,若内部粉团还是白色的,就再多蒸一会儿;熟透的糯米团呈透明色,热的时候黏度较高;将过滤出来的菠菜泥加入刚出锅的糯米团中,使劲搅拌使糯米团上色;再次重申,这里要用的是菠菜泥而不是菠菜汁!有厨友觉得太干,可以适当加一点菠菜汁...待糯米团温热后,戴上一次性手套,抹上一点食用油,反复揉捏成均匀的青绿色糕团;只要耐心揉捏,效果一定会很均匀的;手套抹油、面团抹油,都可以有效减轻黏度,还可以延长成品柔软的天数...将做好的青团坯等分成若干份(每份30克左右),包入事先准备好的红豆沙(每份20克左右);有厨友问量可以做几个,这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大小不同个数自然不同;你可以将整团面均分成你想要的个头;只要青团坯制作成功,操作过程戴手套、抹油,且等糕团冷却,包起来非常顺利,完全不会粘手;包好的青团表面刷上食用油(可以有效缓解变硬),用裁剪好的保鲜膜包裹起来,既方便,又卫生,隔2~3天吃都很柔软。如果青团变硬了,那是糯米的特性所致,只要将蒸锅水烧开熄火,放入青团焖10分钟回软即可...
小贴士:青团,是清明节气流行于江浙沪等地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最传统的是用艾草汁揉入糯米粉,包上豆沙馅儿做成的碧绿团子。因为艾草不容易找,也不太喜欢那个气味,于是就用绿叶蔬菜来代替。菠菜,在我看来是最合适的青汁材料,色泽翠绿且无特殊气味,搅碎成泥后质感细腻,与各种食材都很相融。本菜谱采用先蒸后包的方法,将菠菜泥揉入蒸熟的糯米粉团中,于是便有了青翠诱人的色泽;之前也试过将菠菜汁揉入生粉团再入锅蒸,颜色就如煮过头的绿叶菜不再翠绿;两种方法可随意;糯米粉中添加澄粉,可以中和黏度,增加透明质感,使青团看上去有光泽,吃口更有嚼劲;红豆沙不要炒制过干,湿湿的如半流质状,咬在嘴里能与糯米团融在一起,感觉才不腻。
青团生的蒸几分钟可以熟
生青团一般蒸10分钟就可以熟,切记不能蒸过长时间,青团会变软变塌。青团的做法有很多种,清代最有名的一种是在清明节前采取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挤压取汁,晾干后和糯米粉拌匀,糅合,做成外皮,馅心则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因此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关于青团的做法,还有其他的说法,有的说用青菜汁,有的说用清明茶或艾叶粉,制作过程差不多,用绿色汁液和咸盐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涩味后,捣烂,配上糯米、早籼米磨成的米粉拌匀,糅合,然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团子。
青团冷了最好用蒸锅加热
如果有条件的话,青团加热不是很建议用微波炉,因为可能冷的比较厉害,很硬的时候需加热的时间长,这样很容易导致化成水的现象,最好用蒸锅加热。
乌镇小吃青团怎么做法
青团的做法 1 、出锅即可食用。草头青团原料:草头、糯米粉、澄面、自制豆沙配料:食用油做法1.草头洗净,加适量水打成浆状。2.糯米粉跟澄面按照约10:1的比例混合均匀,慢慢加入草头浆,揉成面团。
3.取一小块面团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捞出揉进剩下的面团中,再加适量食用油将面团揉光。4.揉好的面团用湿布盖住静置一会。5.按照自己想做的青团大小取一块面团,按扁,放入自制豆沙,慢慢收口,整成圆形。6.青团收口朝下,用粽叶垫好,上锅蒸15分钟左右即可。寒食青团材料:菠菜,糯米粉,澄粉,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