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创新民族饮食文化?
1、 把中国的饮食文化转化为全球性的商品。把握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国的道佛教饮食文化,整理中国民族饮食文化,开拓中国民间的饮食文化,都可以从中采掘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居民认同、愉悦的美馔佳肴来,转化而成为全球性商品。
2、 弘扬民族饮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发展道路。
3、 改善饮食结构,发展食疗品种,推出食疗菜系。在膳食结构上,确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多样食物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素合理平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膳食营养模式。
4、 绿色食品大量走上餐桌;驯养特种动物,培育特色植物,开拓美食资源;食品生产工业化。
5、 消费者应该自觉树立“饮食素养”观念。个人饮食素养的重视与提升,不仅能从自我创造层面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从鉴赏、消费层面推动整个餐饮市场从消费需求到企业供给的全面升级。
中华传统美食的创新
泱泱中华,物产万千,美食丰富,民俗各异,因此,各地美食风味独特,内涵独到,中华名优小吃亦名扬四海!
但是,随着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空前繁荣,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提升,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促使餐饮业商业化竞争加剧,美食业者迎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在从业及学习中深有体会,谨以此文抛砖引玉,也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举吧……
首先,提出几个与美食传承与创新关联的问题:
1,如何既保证风味又能符合现代健康的科学理念?
2,如何既传承技法又能融合现代产业的发展势?
3,如何既尊重传统又能发展现代商业的服务价值?
以上三个问题,表达了对传统、传承与发展的需要,也包含了对健康科学、产业发展和服务体验的要求,作者下面将会以上述问题为思路,与读者交流,欢迎者在文后不各评论……
现代商业环境下,是以用户导向作为商业行动的开始,在产品需求变化加快、服务要求产生多样性、成本内容更加复杂的情形下,传统美食业者如何面对?是创新!并且除此别无他法!
但是,在传统中式餐饮业的现实里做创新,勇气常常代表的并不是成功,中式餐饮行业那张美丽的笑脸下,拖着一副大象的身躯,头部(品牌/门面)进了现代商业文明,但其身躯(制作加工方式)几乎尚处在远古,大多传统中餐业者在一个门店里做完了零售服务、成品装配、半成品加工、产品研发等几乎全流程的事情,而现代产业化的特征则是以工业化流程分工为特点的,可见中餐创新面对的是在没产业结构支持、重要合作资源馈乏的环境下踏上征程的,怎会轻松?
所以,具备行业全局观、找准产趋势,梳理己有专长和资源,选择一段流程、某个品类、某项分工,或为创新提供服务、资源、支持,获取各自的角色定位都属于创新之举,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