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下红旗渠红色旅游现状

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服务保障有力,客流整体平稳有序疫情期间红色旅游景点红旗渠的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服务保障有力,客流整体平稳有序。景区内游人如织、秩序井然。景区入口处等待入园的游客彼此之间留出一米间隔距离,佩戴好口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扫描二维码进行预约、核验,核验成功的游客有序进入景区。

二、红旗渠旅游有哪些优势、劣势?

红旗渠风景区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林州市。在具有“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象蓝色飘带缠绕其间。

1.分水苑风景区

是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距市区18公里,位于林虑山北部向东分支的大驼岭、猫儿岭之间凹腰处,原名:“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红旗渠风景区

。这里各景点排列有序,规划严整,翠柏簇拥,渠水奔腾。真可谓“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

2.青年洞风景区

由分水苑风景区驱车上行30公里,即可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路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更使你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主景“青年洞”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为你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尽收眼底,惊诧之余,唯有赞叹.....

络丝潭风景区

3. 络丝潭风景区座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故称“天桥断”。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

景区值得一去,是艰苦创业的一本历史书,是建国初期艰苦奋斗的活化石,是红色教育基地的成功典范。

三、红旗渠的简介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八大奇迹都有哪些?

红旗渠,地处河南安阳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山西浊漳河)入林的工程。在历时近十年的工程期间,共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被誉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分水岭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库容共计6000余立方米。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

红旗渠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建设红旗渠,是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它展示了中国人不屈、坚韧、吃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是林州人民树在太行之巅的一座丰碑。如今它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而是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对于世界八大奇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大陆的说法,指的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七大奇迹(按建造时间从先到后):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的基础上,再加上中国的秦陵兵马俑。"第八大奇迹"在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定论,目前全球公认的奇迹只有七个。除秦陵兵马俑外,也有说法将中国万里长城、中国林州市红旗渠、 印度泰姬陵 、柬埔寨吴哥窟、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梧州骑楼 等称为第八大奇迹。"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赞誉而不是确指 。

虽然说红旗渠被赞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实她对人类的贡献要远远超越原来的“七大奇迹”,甚至是它们的总和,因为只有红旗渠真正体现了自力更生,只有她是人民为自己而建造,只有她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人类而言,红旗渠不但是丰厚的物质遗产,更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必将以光辉的篇章载入史册,彪炳千秋,永世传颂!

四、红旗渠给林州人带来的财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弘扬“林州红旗渠”实践团队

        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到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计兴利库容6000余立方米。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红旗渠建成通水40年来,共引水8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万亩次,增产粮食15.9亿公斤,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号称“人工天河”,世界八大人工奇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红旗渠精神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日益凸现,形成了以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游和太行山大峡谷绿色生态游的“一红一绿”交相辉映的旅游品牌。红旗渠年均净创效益4000多万元,40年来共创效益17亿元,相当于建渠总投资的23倍。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它的修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林州的经济发展,而且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能工巧匠,为改革开放后林州儿女出太行搞建筑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过年回家人们用从外面赚来的钱建设自己的家乡,逐步使贫穷的林州变得富有,林州小城也逐步扩建,为林州逐步实现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凭借红旗渠的金字招牌,林州旅游业也搞的红红活活,林州经济逐步实现着向低碳经济方向的转变。总结起来就是:“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值得继续学习和发扬。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以紧密的党群关系为保证,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