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行伤害中哪种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在旅行伤害中,车祸,飞机失事,意外伤害,这些死亡率是很高的。
二、那些热点旅游区超额接待游客对旅游资源造成的损害。比如那些地方????
1.1中国现阶段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1水体的破坏
水污染是旅游对自然资源较为严重的一种污染。它主要由干旅游经营者在大量的工程兴建中、在日常经营工作中所产生并排出的含化学物质的废水,旅游者在参与旅游项目如乘船、划船、漂流时不经意间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如往水里乱扔废弃物、随意排泄以及毁林开荒所造成的水流失等。这些污染使原本清澈的河(湖、海)水浮上一层厚厚的水藻和油污,水生物无法生存,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数年前镜泊湖旅游区因发电厂在抽走地下40m的湖水时,满负荷发电占湖水流量的60%,湖水表面形成了相对的静水层,这也大大减弱了湖水自身的净化能力,造成大量浮游生物和各种污染物的沉积。而当镜泊湖风景区仅有污水处理设备64套,但沿湖的宾馆疗养院却有10Q多家,一些单位的环保意识相对较差,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湖中,大型船只和快艇所产生的废油。机油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湖水水质。
1.1.2土地破坏
造成土地污染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量植被遭到破坏,旅游企业在开发资源时对原始森林进行肆意砍伐,工程修建时所需的建筑材料又往往是就地取材,加之部分游人对树木乱攀乱折等,都导致植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加之一些企业任意把产生的废物排到企业外的区域,而不是按照规定集中处理,致使土壤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少,盐碱地、土壤呈酸性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此外,由干大量游入随身携带着各种塑料制的食品袋、用品袋,或是就餐时的一次性餐具,喝水的瓶子等。用完之后就随地乱扔,这些极难分解的白色垃圾被风吹得到处都是,对土壤的覆盖率极高,使原本贫瘠的大地又一次遭到人为的破坏。
1.1.3大气与噪音的污染
旅游离不开交通,交通工具是使旅游者从居住地转到风景区的载体,于是,各种车辆纷至沓来,呼啸而过,汽车尾气在空气中四处弥漫,这种废气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对人体也极为有害。此外,西南与中南地区的酸雨危害面极大,已经使一些地区的树林枯死,环境质量下降。峨眉山金顶的冷杉死亡率较高主要是酸雨污染造成的。梧州市1996年6月的一场大雨使扶典林场的松林全部由绿色变为红色。酸雨的危害使广州、重庆、桂林的一些旅游汽车顶部包皮生锈腐烂。大气污染对文物古迹破坏也很严重。例如,大同云冈石窟周围煤矿星罗棋布,遇到刮风季节,夹着大量煤尘、沙砾的大风吹打着石窟雕像,使文物磨损、腐蚀;北京城内100多万个大小烟囱排放的黑烟被大气中的水分分解为硫酸,硝酸和碳酸随雨水而下,每年总量达30多万吨。酸雨使汉白玉的古建筑,如故宫、天坛、十三陵的雕栏、石阶、坐狮等纷纷溶解,一年的腐蚀相当于过去的50年。此外,噪声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导游手持扩音器召集游客的声音,不文明游客的高声喧哗,以及旅游风景区内摊床商贩的大喊大叫等。现在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链条中,文娱活动已被安排为固定节目,于是,康乐中心保龄球的滚动声,夜总会声嘶力竭的纵吼声,迪吧里重金属乐器热烈激昂的敲打声,这些分贝极高的项目成为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
1.1.4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严重
人类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内源件”破坏,即旅游资源遭到旅游活动本身(如旅游者、旅游建设等)的破坏,主要表现形式为:(1)游人在景区的超负荷活动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损害或破坏。游人过量加剧了土壤的板结化,加快了古树名木的死亡速度;建筑物因承载游人过多而损毁,如拙政园山楼前的石桥,因游人过多使桥台沉陷倒塌,鸳鸯馆的曲桥因负载过重发生裂缝;过量的生活垃圾对风景水及其它旅游资源的污染。(2)少数游客对旅游资源的蓄意破坏。少数游客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及文化修养,不文明的行为使旅游资源失去了原有的价值。(3)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建设”。为保护旅游资源,常须进行修缮。修缮者往往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的美学观点,还常常不得不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因此便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某些旅游资源的历史风貌。那种任意改造、不伦不类的修缮,破坏了旅游资源的历史旅游文化和观赏价值被称为“破坏性建设”。其次是“外源性”破坏,即旅游资源被周边区域的经济活动所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1)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造成旅游资源的毁坏。某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滥伐,致使许多景观植被和动物濒于灭绝。如近年发生在庐山核心保护区内盗伐珍贵黄山松1000多株的严重毁林事件,发生在西双版纳州的偷捕大象、野牛行为,发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捕杀“国宝”——大熊猫的行为等。再如盗挖古墓、倒卖文物等现象。(2)文化艺术生产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如一些文化艺术单位在摄制电影、电视剧时,不惜以文物陈列室为摄影棚,以文物作道具,长时间的高温照射加之一些不谨慎行为,使许多文物遭受破坏。(3)工业生产活动对旅游资源的污染及破坏。旅游区外围兴建的小化工厂、化肥厂、农药厂等所产生的废弃物污染和破坏了旅游资源。
以上可见,旅游资源遭到种种破坏所带来的恶果。目前人们已意识到这种破坏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影响。对此人们发出了保护旅游资源的强烈呼吁。
1.2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矛盾或相互冲突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消极影响,是环境与经济之间不协调的具体表现。环境与经济之间协调不协调的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线,是社会进步过程的永恒主题。
1.2.1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关系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旅游发展都必须以蓝天、碧水和青山为依托,离不开环境保护的保障作用,只有得到精心保护,处在良性循环状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因此,环境保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环境保护的发展。与工业产业相比,旅游业对资源的消耗较小,在很多情况下,旅游开发提高了地方政府与群众对资源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改善了环境条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毁损。人们通过旅游走进自然,在欣赏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领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提高了对保护自然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其次,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实现对部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减少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可以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传统产业,达到减轻污染排放的目的。也可以为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总之,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互相促进。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2.2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一是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现代的旅游景点景观,己经不是以完全原始的形态使消费者无偿地直接享用了,它要经过旅游企业一定程序的开发与建设,将众多的潜在资源变成经济资源,或是将众多的经济资源现代城市化,从而使自然资源变成商品,或是使已经商品化的天然资源更易于交易,再通过商品的形式以经营的方式与消费者相交换。这种以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所进行的掠夺式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一些地区的规划是由投资者自己制定的,他们往往从本部门或本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以能够获取批准权为出发点,以能够获取经济效益为最高B标,而没有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通盘规划,肆意地破坏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于是,旅游景区内:想侧耳聆听无奈噪音越来越杂,想抬头望天无奈大厦越盖越高,想举目远眺无奈宾馆越建越多……一系列的开发建设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景区的和谐和美观,游人欲至此修身养性,摆脱掉日常工作所带来的烦躁和紧张,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却常常使他们苦不堪言。究其实质而言,开发的本身就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它们都是以环境的损坏为代价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开发性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保护可贵的旅游资源;二是旅游者本身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在旅游热点地区,大量游客涌入造成的拥挤和混乱。某些素质低下的游客有意无意的破坏行为造成的环境恶化。此外,大量游客的践踏使土质发生变化,众多的人口停留使当地的能源消耗失去常态以及旅游者和旅游交通工具带来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视觉污染等等,都使旅游区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2.国外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
2.1各国在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措施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利用法律政策措施解决旅游资源与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法律政策措施的作用一是对有关当时方在旅游资源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出规定,将人们的行为限制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二是引导有关企业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利用上的行动,以利于他们尽到相关的保护义务,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例如,法国有《法国风景区和文物古迹变化法》,埃及有《关于授予旅游部监督开发旅游区权力的法律》,南斯拉夫以法律形式公布在开辟的14个国家公园附近严禁发展污染空气和湖水的工业,日本对各种公园、森林、特别保护区、野生鸟兽、古建筑和文物以及在城市绿化、防治污染等方面都订有专门的法律。有些国家甚至有《海滩保护法》、《贝壳保护法》等等。
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
2.2有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国际动态
首先是召开有关国际会议,通过某些宣言和决议指导各国行动。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最后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宪章指出,“旅游是世界现象,也是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类最高和最深层的愿望”。“旅游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旅游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其次,与旅游和环境有关的国际组织相继建立和发展。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环境研究中心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他们在旅游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方面,唤起了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促进了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和环保方面的国际合作。
三、世界上最恐怖的旅游景点都有哪些?
九个最恐怖的地方
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人们确实生活在危险的边缘。以下是地球上九个最恐怖的地方,你永远都不会愿意生活在那里。
印度孟买达拉维,居民超过六十万,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贫民窟。那里的肮脏和宽阔臭名昭著。达拉维展现比较光明的一面是,在昂贵的孟买城中那里的生活费用低廉,住在那里,你每月只需花4美元租金。
达拉维是世界上最最大的贫民窟。达拉维也是各种小规模工业所在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达拉维居民的净收入总额接近65000万美元。在雨季洪水期间,那里饮用水供应不足,厕所设施情况恶化,达拉维不卫生的环境严重威胁到公众健康。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荷西尼亚,南美最大的贫民区。荷西尼亚位于一公里海岸内的山坡上,原为棚户区,周围很快发展成为现代化贫民区。你会发现这里的状况比许多贫民窟好,因为它有砖建筑、卫生设施、水管装置和其它城市设施。
暴力毒品交易使荷西尼亚成为潜在危险的生活区。这种情况导致毒贩与警察之间无休止的打斗和遭遇战,使之形成危险的环境。这里的十万人口经济状况恶劣,死亡率极高。此外,荷西尼亚建造在陡峭的山坡上,很容易受到滑坡、岩石崩落和洪水的影响。
荷西尼亚的十万人口经济状况恶劣,死亡率极高。此外,荷西尼亚建造在陡峭的山坡上,很容易受到滑坡、岩石崩落和洪水的影响。
肯尼亚内罗比基贝拉,百万居民生活在垃圾山上。基贝拉在努比亚语中的意思是“森林”,是一百万人民的家。这里赢得全非洲最大贫民窟的恶名。这里的大多数人是房客,没有权利住在归搬出基贝拉的地主所有的泥墙棚屋。这些人大都是非洲的伊斯兰教徒,每个棚屋蜷缩八个人,往往要睡在地上。
内罗基贝拉只有20%的地区有电,但没有正常的清洁水供应。人们使用的大坝水是霍乱和伤寒的根源,排污状况不佳使这里的情况更加恶化。这里普遍受到艾滋病的威胁,完全没有政府的医疗设施。面对严重的失业,贫民区居民大都在年轻时就沉溺于游戏,其中一些成为罪犯、醉鬼和强奸犯。廉价毒品的供应和吸胶毒的倾向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结果是各种年龄女孩意外怀孕率上升,她们无一例外地会堕胎。一些慈善机构和教堂正在努力改善这种状况。
赞比亚卡布韦。赞比亚因富有铅矿而受到重视,自1902年被发现以来,这个原英国殖民地累积的铅和镉大幅度增加了。尽管这些铅矿已经关闭,现在也没有精炼厂在经营。
几十年来,卡布韦的居民一直面对铅中毒的威胁。儿童的血液测试显示,其铅浓度超过正常限度的5至10倍,那可能在任何一天致命。直到最近,世界银行才拨款解决这个问题。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景。谈到危及生命的污染和毒害,什么都比不上切尔诺贝利留下的核反应堆事故纪录,它留下约550万人面对甲状腺癌的威胁。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原子辐射导致核辐射泄漏的数量和影响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一百倍。
遭辐射的公寓大楼。生活在遭到破坏工厂附近的数千名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孩子仍然无法逃脱辐射的影响。
捷尔任斯克坐落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的奥卡河边,一直是俄罗斯的化学工业中心,一直生产化学武器。因其令人惊愕的死亡率,被贴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标签。
在捷尔任斯克,男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2岁,女人为47岁。环境学家把如此高的死亡率归咎于不断生产有机化学品,如有毒的二恶英、氰化氢、铅和硫芥子气。捷尔任斯克水中所含石碳酸和二恶英超过正常限度1700倍。
巴西圣保罗库巴唐。库巴唐城覆盖142平方公里,被称为“死亡谷”。这里的空气污染程度很高,破坏了周围小山上的森林,使出生的孩子具有先天性器官缺陷。
1984年,一次漏油事件烧毁了城市,烧死近200人。直到最近,人们才采取了价值12亿美元的大量措施,改善由有机污染物导致的损害。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但是要从蔓延的污染触角下净化土壤和地下水完全不可能,因而使库巴唐成为不适宜居住区。
柬埔寨巴塞公寓。上世纪六十年代由Lu Ban Hap设计的创新公寓大楼,曾是柬埔寨的一颗建筑珠宝。
上世纪六十年代,城市规划主任倡议提出低成本社会住房项目,建造了300米长的巴塞公寓。然而,自1979年以来,由于房屋开始腐朽,法定住户搬出公寓,这个政府资助的住房项目已经成为2500名难民的家。如今,这座混凝土和砖结构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之间已经形成危险的裂缝,向内生长着寄生植物。这座大楼随时有可能坍塌,活埋2500名居民。
索马里摩加迪休。这个弹痕累累锈蚀的可口可尔标志牌向游客表示,欢迎来到摩加迪休这座爆炸性城市。
来自摩加迪休武装车队之旅的照片。自1991年政府垮台以来,摩加迪休这个曾经先进的港口见证了敌对军营十七年的打斗。
摩加迪休变成了世界上最混乱的无政府城市,其特点是内战和叛乱。如此的骚乱促使其原有居民逃离,把摩加迪休留给军事派系控制。直到最近,一个新的联邦政府才采取了控制措施,正试图重新建立法律和秩序。
四、十大最危险极限运动死亡率排名第二名死亡率高达3成
运动一直都是我们非常提倡的健康养生方式,但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极限运动,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刺激,对于生命的威胁也是非常重大的。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十大最危险极限运动死亡率排名,快来看看吧。
十大最危险极限运动死亡率排名:
1、极限登山
2、翼装飞行
3、高空飞跃
4、低空跳伞
5、悬崖跳水
6、速降滑雪
7、高速赛车
8、蹦极
9、巨型冲浪
10、自由潜水
1、极限登山
详细介绍:登上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健康运动,但是极限登上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攀登垂直的岩壁,光是看照片就特别恐怖。
2、翼装飞行
详细介绍:翼装飞行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极限运动,它依靠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从高空跳下,然后再将在空中掌握飞行的方向和速度,但是也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其死亡率高达3成。
3、高空飞跃
详细介绍:高空飞跃一般是利用自行车、摩托车或者自行车等工具去越过惊险的地域,危险系数特别高。
4、低空跳伞
详细介绍:低空跳伞的危险线远远高于高空跳伞,因为起跳的距离问题,打开降落伞和背包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好姿势或者动作很容易发生意外。
5、悬崖跳水
详细介绍:在十大最危险极限运动死亡率排名中,悬崖跳水位列第五,由于地理原因,在悬崖上跳水很容易出现意外,导致撞伤或者死亡的情况。
6、速降滑雪
详细介绍:滑雪是冬天非常受欢迎的一项运动,对于追求刺激的人来说,速降滑雪毫无疑问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危险系数自然不会低。
7、高速赛车
详细介绍:赛车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具有危险性的极限运动,高速赛车则是在时速300公里的跑道上驰骋,出了刺激之外,也很容易出现危险,导致车和人四分五裂。
8、蹦极
详细介绍:蹦极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极限运动,虽然有着工具的保护,但是意外还是时常发生的,所以大家在蹦极的时候也要谨慎考虑。
9、巨型冲浪
详细介绍:巨型冲浪需要非常好的身体平衡性,因为它需要在高达七八米的巨浪中站稳,否则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则导致死亡。
10、自由潜水
详细介绍:潜水和自由潜水是有所区别的,后者是不携带空气瓶,自己去掌握呼吸来进行调节,并且深海中的危险系数也是很高的,因此被列入了排名之中。
五、全球最危险的旅游地是哪里?
6月22日报道称,英国恩兹利保险公司(Endsleigh)编制的全球最危险旅游地排行榜前十名近期出炉,该排行榜显示:全球最危险的旅游地是泰国。
该报道称,在2017年旅游保险索赔中,有23%是在泰国完成的,这个数字近保险索赔总额的四分之一。智利和美国并列第二,各占保险索赔总额的15%;西班牙、德国、尼泊尔和秘鲁紧跟其后,各占比8%;随后第8-10名分别是法国、巴哈马和巴西,分别占比为7%、4%和4%。
泰国曼谷
据悉,去年所有旅行报销中近四分之三(71%)用于海外紧急医疗费用,平均索赔花费了1319英镑(约合人民币1.13万元)。Endsleigh市场部负责人Julia Alpan表示:“泰国是度假者和背包客的热门目的地,因此将它视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观光地并不奇怪。”
从该保险公司的数据来看,有近四分之一的英国游客在前往泰国旅游前会加保旅游平安险,因为他们对赴泰旅行可能发生的意外灾害、行李遗失及班机延误等心怀恐惧。而早在去年12月,世界经济论坛(WEF)也将泰国列入全球旅游最危险的20个国家之一。
那么泰国真的如此危险吗?据消息称,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路面交通危险指数第一的国家,每10万人中就有38.1个人因路面交通事故死亡,马来西亚紧接其后。而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门也出来“站队”,称每年有约上百澳洲游客在泰国死亡,澳大利亚赴泰游的死亡率高达中国的10倍。
许多欧美网友也纷纷吐槽,称泰国在交通安全和部分旅游景点的救助都存在很大问题。在泰国,当地的交通其实并不发达,除了首都曼谷外很多地方都没有公共交通,于是游客们只能选择自租摩托车的交通方式,但是泰国的山路又弯曲,这是游客在泰频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此外,对于游客来说,泰国的盗窃、抢劫案件频发,受恐怖袭击威胁等也是泰国在安全和安保方面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
泰国曼谷
据消息,对此,英国外交部建议:“在国外旅行令人兴奋,但可能会涉及风险,特别是当你不熟悉目的地时。除了保持安全外,在旅行前做好研究,确保获得正确的旅行保险非常重要。你的保险公司将能够提供有关你的保单将涵盖内容和不涵盖的全部详细信息,因此请确保在出行前了解完整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