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凯里有什么可以带走的土特产

主要特产是:茶叶,瓜蒌籽,笋干,笋衣,尤其是天柱剑毫,很不错的哦!当然至于木耳蘑菇更是有的,前面几样是很有特色的

二、凯里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的

酸汤鱼——用淘米水在坛子里发酵后,用火煮开,加少量辣、姜、盐、西红柿等,将活鱼取出苦胆后放进火锅煮熟,味道鲜美、可口、健胃,是当今南方北方人都赞赏的苗族名菜之一,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凯里红酸汤”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在评选全国特色火锅底料时,凯里红酸汤被中国食品协会认定为贵州特色,与内蒙古的涮羊肉火锅底料和重庆火锅底料被列为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

鸡稀饭——将鸡打整干净后,用清水煮半熟时,放半斤或一斤米与鸡同炖,熟后取鸡切成块粘辣吃特别香。鸡稀饭特别可口,是苗族名菜之一。

腌菜——腌菜制作,将青菜洗净晒干,切细,用糯米饭和少量盐拌匀,放于坛子内加盖,数月开盖味鲜可口,将腌菜与螺、鱼肉等同煮,味道更鲜。

狗肉汤锅——将狗杀死后,用稻草包裹着狗烧掉毛,剖开狗腹取出、肠杂清洗干净,与狗肉一起放铁锅里煮熟,放佐料。狗肉味鲜皮脆,汤特别香,是接待宾朋的名菜之一。

螺丝鱼——将田螺与鲤鱼一起煮,按照酸汤做法一样烹调,也是苗族的一道名菜。

郭氏牛肉干——历史悠久,主要以鲜黄牛肉配以米酒、蜜糖和20多种品味不同中药精制而成,具有甜、咸、麻、辣等品味,纯香开胃健胃。旧州郭氏牛肉干曾定为航空食品,远销省内外。

黄平豆腐干——历史悠久,清朝时就很有名气。用本地黄豆为原料制成豆腐,然后再经过浸泡、烘烤而成。曾有“蟹黄脂白软嫩香,酒市呼朋细品尝”的诗句赞美。

米酒——用大米或稻谷酿制,酒精度一般只有20度左右,平时自家酿成后装入坛内,节日宾客来至,用于接待佳宾贵客,客醉主人欢。

茶叶----黄平产茶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浪洞云雾茶、旧州回龙寺茶、马场茶叶,曾作为贡品。现东坡的飞云茶也名扬省内外。

三、凯里特产有哪些?

1、水晶葡萄

凯里水晶葡萄凯里市大风洞镇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合水晶葡萄生长,且具有晚熟优势。据有关部门检测,“凯里水晶葡萄”具有糖度适中,酸度较低,风味独特。

2、下司酸汤鱼

下司酸汤鱼下司酸汤鱼是黔东南州的四大名菜之一,扬名省内外。来麻江作客的好朋友或贵人,麻江多以此菜招待之。其特点如下:料选用清水江野生活鱼或田鱼,如角角鱼、鲤鱼、鲑鱼、鲧子鱼、鲶鱼等。汤用米酸或辣椒酸加入姜、蒜、蕃茄、花椒、味精、鱼香菜等调配而成。

3、下司狗肉

下司狗肉下司狗肉是仅次于下司酸汤鱼的好菜,许多过路客人和朋友都喜欢来下司吃狗肉。下司狗肉肉质细嫩,味道纯正,准确地说,下司狗肉叫下司草烧狗肉,正因为采用草烧技术,即所谓的“天然”技术,所以它与其他地方的喷灯烧、煤烧煮起来的味道有所区别。

4、马尾斗笠

马尾斗笠马尾斗笠是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的苗族民间传统工艺精品之一。苗族民间能工巧匠用竹子剖成又细又长又薄的竹篾,并分别以360根竹篾和马尾编织而成,专供苗族少女和青年妇女遮阳用。苗族马尾斗笠具有精、美、巧等特色。

5、红酸汤

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所独具的色(鲜红)、香(清香)、味(醇酸、回甜)等特点。凯里人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翩翩”的民间俗语,可见,红酸汤在凯里人饮食链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