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旅游市场正稳步向好发展,你如何看待旅游业经济?
国内旅游市场正稳步向好发展,对于我来说,疫情期间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在未来旅游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也应该看到旅游业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说强迫消费,这些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疫情严重的影响了旅游业。
我有一个朋友是开旅游公司的,他的主要业务方向就是帮助群众更好地去旅游,但是疫情期间,严重的影响了他自己的业务,因为已经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不来他的公司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的房租成本和员工成本极大的压缩公司的利润,最后导致公司赔钱,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公司估计早就倒闭了,所以我认为疫情严重的影响了旅游业。2.我认为未来旅游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比较贫穷,家里有了钱之后一般都是买吃的,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有钱了,很多人都会把钱用在消费上,比如说消费旅游业,我的很多朋友一年都要出去旅游很多次,而且我相信在未来随着人们的钱越来越多,而且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组建自己的旅游城市,不但有青山绿水,还有很多的古城,所以我相信在这种情况之下,未来的旅游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3.旅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有很多的旅游景点,存在着强迫顾客消费的现象,比如说有的导游为了让顾客消费,会采用威胁顾客的方法,这种就严重的影响了旅游体验,对于那些受害的人们来说,可能下一次就不会选择旅行团来旅游了,因此我认为这就是旅游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让顾客体验更好,这样顾客就愿意带更多的顾客来旅游,所以我认为这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有钱出去旅游了,疫情期间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现在我们的旅游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随着人们越来越有钱,我相信未来旅游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现在很多地方都组建了旅游景点,大家的旅游热情也很高涨,但是旅游业存在着一些强迫消费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
二、如何看待节日旅游期间物价疯狂上涨的现象?
——————节日旅游期间物价疯狂上涨属于正常现象,这并不是在为商家开脱,而是全球旅游景点的普遍现象。
·商家经营不易
站在旅游景点商家的角度,一方面他们要承担高额的景点租位费用,另一方面要挣钱。作为个体户的商家,他们的经营成果就是年收入,想要有不错的收入,就要在节日旅游期间涨价,这是属于正常现象。而对于那些疯狂涨价的商家,只能说他们掉进钱眼子里了,考虑到人性的贪婪和小资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节假日疯狂涨价也符合逻辑。除此之外,有些商家货物运输困难,也是涨价的原因之一,好比在山上的商店,想要把水运输上来,要消耗不少的人力物力,卖得贵些无可厚非。商家一年到头没有几次能够挣钱的机会,平时都是平民价卖给附近的居民,而节假日是他们增加家庭年收入最重要的时候。
·消费者的景区消费观
上述我们也阐述了节假日物价上涨的合理性,这不仅是全球的普遍现象,而且关乎到景点商家盈利多少的问题。消费者其实要有“景区物价比市场价格高”的消费观念,这是合理的,消费者要接受这样的事实,不可能要求景区的物价和市场价格一致。而对于疯狂上涨的物价,其实说白了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如果你对你自己的旅游有一定的计划,就不会轻易在景区里面消费了,在景区里消费的人,基本上都是不愿有准备地去景区,抑或是懒得去准备。
·消费者应当准备充分
消费者去景区最好做规划,总目标就是尽量不要在景区消费。好比如,明天三个人去景区游玩,那么,在买好明天门票和娱乐设施门票的同时,要准备好足够三个人喝的水,准备好纸巾,如要在景区内玩一整天,那么就把饭也带上,用保温饭盒装好。如果我们有准备地进入景区,大抵是不用消费的,如有特殊意外必须消费,那么也没办法。
我大致的观点就是节日旅游期间物价疯狂上涨属于正常现象,消费者如果不愿高消费,那么就要准备充分后再去景区,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我国消费市场目前呈现哪些特点?
一是新业态继续涌现快速发展。在政策、资本作用下,基于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业态快速涌现,特别是主打生鲜消费主题的新业态取得长足发展。生鲜电商市场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8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大关。5月份,盒马新开两家门店,全国门店总数已达41家。随着配送时效大幅提升,零售新平台京东到家订单量迅猛增长。6月18日京东生鲜销售额达到去年的5.1倍。
二是网络零售增长提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6%,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2和3.4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5月份重点零售企业网络零售同比增长21.7%,增速比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分别高20.4、17.4和16.1个百分点,比4月份和去年同期分别高0.3和1.3个百分点。
三是文化休闲消费颇受青睐。电影市场繁荣,佳片接连上映,票房增长较快。5月份,全国电影票房收入43.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1%和10.7%,1-5月累计票房收入284.5亿元,同比增长22.4%。各地旅游基建不断完善,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广大群众出游热情高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五一”节假日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
四是品质消费渐成主流。新中产阶级快速崛起带动绿色消费、智能消费蓬勃发展。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1-5月重点零售企业对开门冰箱、变频空调销售同比增速比整体水平高出8.3和1.6个百分点,净水器销量同比增长9.2%。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2.8万辆,同比增长141.6%。5月份,智能手机更新换代提速,当月出货量3598.1万部,同比增长1.7%,结束了去年以来销量持续下降走势。
五是居住类消费小幅增长。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刚性需求释放,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保持上升,带动居住类消费较快增长。5月份,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居住类商品销售额1108亿元,同比增长7.6%,比限上商品零售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
六是汽车消费量升额降。受进口汽车关税政策调整、经销商促销让利幅度较大、农忙季节农村消费者到店率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5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6%,但销售额却出现下降。汽车消费指数为62.2,环比下降17.8,其中需求分指数为66.3,环比下降27.8。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份限额以上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为-1.3%,影响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汽车销售额下降是导致社零总额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是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受食品价格疲弱影响,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小幅上涨1.8%,与上月持平。具体来看,食品价格上涨0.1%,较4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肉类价格跌幅扩大,鲜果价格涨幅由正转负,是拖累CPI上涨的主要原因。非食品CPI上涨2.2%,较4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成品油价格上涨带动交通通讯类价格涨幅明显扩大,其他类价格基本平稳。预计随着猪肉价格上涨,年内CPI涨幅有望缓慢回升,但整体仍处在温和区间。来源:央广网
四、全球的旅游消费现象有哪些!
旅游消费就其消费主体而言,属于个人消费范围。旅游者是否选择旅游消费活动、什么时候消费、消费什么旅游产品、消费层次与消费量怎样等诸多旅游要素,都取决于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意识和倾向、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水平等,最终的旅游消费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旅游消费的精神性
旅游消费作为一种个人消费,从内容上来看,包括精神和物质2方面,除了有形的以商品形式存在和无形的以文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以此为依托的消费性服务在内。所以,旅游消费包括人们在旅游中获得的满足其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旅游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以这些为依附的旅游服务3个方面。其中,物质形态的旅游产品的消费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或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旅游者真正所消费的是以物质的旅游产品为依托的精神和服务产品。
旅游消费的高层次性
人们的消费需要包括基本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三个方面。基本生存消费是维持个人和家庭最低限度的消费标准;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则是人们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和体力,从而达到劳动力内涵扩大再生产要求的消费。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之后而产生的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旅游消费是综合性的消费
旅游消费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之中,因而综合性的特点较为突出。首先,从旅游消费的对象看,旅游消费的是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本身是一个综合体,它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既包含物质的因素,也包含精神的成分;既有实物产品,又有以活劳动表现出来的服务;既有劳动产品,又有非劳动的自然创造物等。其次,从旅游消费的内容看,旅游消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旅游者必须购买交通产品以实现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问以及目的地内部的空问位移;必须购买住宿和餐饮产品以满足食宿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必须购买游览、娱乐产品,以实现旅游的目的。可见,旅游活动是集行、游、住、食、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再次,从旅游消费的效果看,旅游者所获得的是一种综合的消费效果。旅游消费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精神发展及享受的需要,同时,由于旅游者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在旅游过程中也有诸如吃、住等的基本生存需要,旅游消费也满足了旅游者的这种较低层次的需要。
旅游消费是一种以劳务为主的消费
这里所说的劳务是指服务。服务是以活动形式存在的。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旅游者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因而必然要消费一定量的实物形态的产品,但从总体上看,服务消费占主导地位。旅游服务消费,不仅在量上占绝对优势,而且贯穿于旅游者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始终。旅游服务消费主要包括住宿服务、翻译服务、交通服务、.导游服务、代办服务、文化娱乐服务、购物服务、餐饮服务等。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质量,影响旅游企业的形象。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的同一性
在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消费是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先有生产,然后才有交换和消费。而以服务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则不同,,旅游产品是不可转移的,旅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前往旅游目的地进行消费。旅游者的实际购买、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就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在时问和空间上都是统一的。它们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具有不可分割性。
旅游消费具有不可重复性
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一方面表现在同一时问旅游者只能购买一次旅游活动,从而只能消费一个单位的旅游产品,而不像物质产品那样,消费者可以同时购买多个或多种’产品。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者来说在时问上具有暂时性。这就是说,某个旅游者只在他购买该次旅游活动的时问范围内,他才对该旅游产品具有使用权,而不像其他物质产品,消费者在购买后即对其拥有所有权,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随意转借他人使用。一旦旅游活动结束,该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使用权即告结束,旅游者消费活动亦随之停止。对于旅游产品中服务的部分而言,时间性则更为强烈。旅游活动结束,旅游者离去,旅游消费终止,旅游服务也即告终止。可见,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和不可储蓄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是不可重复的。
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
旅游消费是在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而产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需要。一般来说,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小,而满足人们发展和享受需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旅游消费属于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除旅游产品的质量、价格、旅游者的收人水平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旅游者的个性特征如年龄、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因素,以及旅游地的旅游供给因素和客源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消费的数量和质量。
旅游消费具有多样性
由于人们的旅游动机不同,选择旅游活动的形式也必定千差万别,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必定有不同形式的消费水平、消费范围和消费结构。每种旅游活动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大相径庭。因此,旅游消费具有多样性的显著特点。
旅游消费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
从旅游消费的综合性特点派生出旅游消费的互补和替代的特点。旅游消费的互补性是指一项旅游消费的实现必然伴随着其他项目旅游消费的产生。如旅游者到某地旅游,除了要支付景观游览费外,还要支付住宿费、餐饮费等。旅游消费的互补性特点要求有关部门及企业互相配合、加强合作,才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旅游消费的替代性是指旅游消费对象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替代的性质。
五、“五一”假期旅游热情高涨,周边“家庭游”为何会成出行爆款?
”五一“假期刚过,人们的旅游热情高涨,各地景点也是人山人海,周边”家庭游“成为出行爆款,大部分家庭在五一假期策划出行时,也会考虑带上老人和孩子。体现亲情的“家庭游”,在今年“五一”假期体现得更加突出。 为何周边”家庭游“会成为出行爆款,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经济水平提高,多选择自驾游,出行方便
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后,追求物质享受,在五一假期多选择外出旅行,也因为有条件,为了更加便利,更多的人选择自驾游,自己开车,所以可以多人出行,自然景色与休闲度假融为一体,更新奇“小众”的乡村旅游,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家庭游“也比较容易,外出旅行,也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二、亲子主题景点增多
近几年,一些景点也推出了亲子主题,更是有一些休闲度假小镇,既能满足孩子游乐园探险体验,又能满足成人的赏花踏景,给家庭带来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带孩子和老人一同旅行,同时满足了对孩子的成长陪伴,也满足对老人的陪伴。
三、多希望带孩子、老人外出转转
平时工作繁忙,对孩子和老人都疏于关心与陪伴,选择假期旅行的同时,既能自我的放松、欣赏美景,还能更多的陪伴家人。也因为疫情的影响,长时间待在家中,多带老人和孩子外出转转,看看外面世界的变化,一举两得,这也是更多的人选择”家庭游“的重要原因。
旅游热情高涨,”家庭游“成为爆款,这也大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复苏,旅游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你认为”家庭游“怎么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