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买农产品要注意什么?

生鲜食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你可以选择在 生鲜超市、大型农贸市场、线上喜 乐 仕等选择鲜活产品,选择时应注意选择市场上公示抽检合格的摊位和品种

2、 为保持鲜活农产品的营养和风味,尽快食用。

3、 食用农产品在冷藏条件下的保鲜效果优于常温, 但不同品种应尽量分开保存, 以免造成病原体的相互污染。

4、食用肉类和水产品时要充分加热, 以防范致病菌和寄生虫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5、 不食用感官不新鲜的果蔬、畜禽及水产品, 以及局部腐烂的果蔬中没有腐烂的部分。

二、农贸市场调研考察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调研周边小菜场、大超市和农副食品店

调研选址,除了考虑周边居民聚合力,还要深入调查周边居住区的小菜场、大型超市、食品经营店面等等的具体数据,从而对后期业态布置和差异化竞争有更多的准备,以保证运营得以有效进行。很多菜场在开张之后,发现生意惨淡,跟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有直接关系。

二、调研适合周全群体的入驻品牌、农产品

大多数农贸市场都渴望在品牌农产品入驻上做些尝试,例如向超市一样引进有机蔬菜品牌、肉类品牌、豆制品品牌以及其他水果品牌,那么要实现与超市差异化竞争,就需要对超市的常见农产品品牌做收集调研工作,尽量在引进品牌方面,选择差异化的、有竞争力优势的农产品品牌。

佰映设计

三、调研周边人群素质决定市场定位

对于高档小区密集的居民区,菜品品质敏感度高,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市场在定位方面就要导向中高端,尽可能把食品安全做到深入人心,农产品品质将是最重要的把关点。

对于乡镇居民区,则在做市场定位时,要将低廉价格因素放到较高位置,引进自产自销和产地直销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各地域居民的饮食习惯也是调研的一个重点,市场在业态规划上会更合理,商户也可以在进货方面有一个更合适的参考。

只有经过专业的人群统计跟市场调研,才能决定农贸市场在所属环境下需要如何展开农贸市场设计,确保项目顺利执行,避免招商失败和人流稀疏的尴尬境地。

三、如何鉴别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鉴别的程序一般为抽样、检验、等级确定等步骤。鉴别农产品的方法主要有二类,一类是感官鉴别法,一类是理化鉴别法。前者是借助感觉器官进行鉴别的方法,后者是借助各种仪器和试剂进行鉴别的方法。

(1)抽样

抽样也称为拣样、取样等,它是农副产品检验的第一道手续。取样的代表性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密切关系。为了使抽样的样品品质能代表整批产品的品质,必须依据统计学原理,在保证整批产品中任意一个都有被抽取的机会。正确抽样和合理保管样品是获得准确检验结果的前提条件。

抽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并遵守下列几点规定:

外地调入农产品应审查该批农产品所有证件,包括运货单、质量检查证明、商品检验和卫生机关的检验报告单,而后从表及里检验。

发现包装不好而能影响农产品质量时,应将包装打开进行采样分析,包装完好,可打开部分包装,采取样品检验。

小包装农产品,可取其中2~3包作为送检样品,样品应保持包装完整无缺,附说明书和商标。

大量农产品,如积聚成堆或仓储的谷物,应从堆的上、中、下层采样,将各部位所采的样品混合均匀,再用“四分法”将对角两瓣去除,剩余的两瓣再重新混合取样,直到需要的数量为止。在轮船上农产品应按五朵梅花形五点采样,然后按四分法取样,理化检验应将样品磨碎,成粉末过筛,送检样室化验。

新鲜肉的取样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而定,有的可以从不同部位采样,混合后代表该头家畜的情况,有的从很多家畜的同一部位采样,混合后来代表某一部位的情况。

水果和蔬菜的理化检验应先去皮和核,只要可食部分。体积小的食物,如豆荚、枣、葡萄、山楂等,将多量样品混合均匀后,用四分法取样,多次操作,直到所需数量(不得少于500克);体积大的农产品,如西红柿、胡萝卜、茄子、西瓜等,应由多个单独样品中取样,以消除样品之间的差异。理化检验取样方法是从每一个样品的对应面各切下一角(纵切),以减少内部之差异。

体积膨松、叶型蔬菜,如油菜、韭菜、小白菜等,应由多个单独样品取样(一筐、一捆),分别抽取一定数量,所取总量应在1000克以上。

有时要确定农产品腐败的程度,亦可采取它的腐败部分、污染部分或可疑部分。

在感官上、性质上极不相同的农产品,一般不要混在一起,需分别包装。

设法保持样品的原有微生物情况和理化指标,在进行检验之前不玷污,不发生变化。

一切采样工具,如采样器、容器、包装纸都应清洁,不应将任何有害物质带入农产品中,供细菌检验用的农产品,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采样后应迅速进行检验或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尽量避免发生变化。

记录采样单位、地址、日期、时间、样品编号、样品重量和包装,采样的条件和检验目的。(2)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是用人的耳、目、口、鼻、手等感觉器官,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来检验农产品的质量。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检验农产品的外形结构、外观疵点、色泽、硬度、弹性、气味、滋味、声音,以及包装方面的质量。

感官检验对所有农产品质量鉴定都是必要的,这种方法在农产品检验中使用最广泛,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可以决定其质量的优劣,如棉、麻、烟、茶、畜产品等农产品的检验,目前均以感官检验为主。感官检验的优点是快捷、简便、易行,不需繁杂的仪器设备,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缺点是检验结果不能用具体数值来表示。它受检验人员的生理条件、工作经验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感官检验可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感官检验的五种方法,常常不是孤立地运用,而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全面鉴定农产品。(3)理化检验法

理化检验法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和化学试剂来鉴定农产品质量的方法。能探明农产品的内部疵点,并能深入地测定农产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其鉴定结果较感官鉴定客观而精确,可以用具体数值表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鉴定方法与检测方法不断得到广泛应用,理化鉴定方法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在鉴定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稳定性方面都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向着快速、少损(或无损)、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但理化检验法一般不如感官检验迅速简便,并且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试剂及操作技术。

四、国务院关于组织和发展农副产品就地加工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资源、劳力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安排。加工出的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并能提高农副产品的社会经济效益。

凡是适合在农村就地加工的农副产品,应当尽量分散到农村加工,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和闲散劳力的作用。加工出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

城镇、港口和交通沿线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现有的城市轻工业和出口贸易加工基地,都应当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质量,继续办好。

今后新增加的农副产品加工能力,适合放在农村的,应当尽量放在农村。二、 农副产品加工所需要的原料,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配:

(一) 对国家规定的重要农副产品的统购(包括超购,下同)、 派购任务, 必须保证完成。统购、派购任务范围的农副产品原料,由国家统一安排,统一调拨;如因历史习惯和发展需要,国家也可委托有条件的产地就地加工。

(二) 对重点加工工业和优质名牌产品、 出口产品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原料, 有关部门、单位或者个人,都应当按照国家计划或者签订的合同,保证质量,保证供应。(三) 对专卖商品所需要的加工原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 对完成国家统购、 派购任务后剩余的农副产品和不属于统购、 派购范围的农副产品,均可由生产者就地加工。三、 农副产品加工,应当根据生产规模、加工技术和市场的不同需要,实行多种加工形式,多层次经济联合,以调动国营、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凡是加工技术比较复杂、产品质量要求较高而又需要适当集中加工的,可由国营企业、供销合作社和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也可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凡是适合分散加工的,可由个人经营。

联合经营的,可参照《国务院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由参加联营的单位或者个人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协商确定。联合经营可实行资金、技术、劳力、财物等多种结合。联合经营采取承包加工、来料加工、原料划片和定点供应、生产和加工直接挂钩等形式,还可采取在供销、储藏、运输、技术服务等环节上联合经营的形式。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当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公共提留和劳动积累三项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和按劳分配或者按股分红制度。参加联合经营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其隶属关系不变,并保有自己原来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承担原来对国家和社会应负的经济责任。

个人经营的,可参照《国务院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及其《补充规定》请帮手、带徒弟。四、 组织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应当以县为单位或者按照省的经济区域,统筹规划,做好以下工作:

(一) 调查研究农副产品的资源状况、市场需要和生产能力,确定就地加工的方向和布局,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要正确处理国家与集体、集中与分散、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积极引导和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联营。要防止一哄而起,重复建厂,盲目发展。

(二) 做好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同其他工业、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能源、劳力、动力的平衡生产和加工产品的产销衔接工作,安排好经销和加工、内贸和外贸的比例关系。(三) 农村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应当结合人民公社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进行整顿,努力办好,但不得以整顿之名,随意改变所有制性质用其隶属关系。

(四) 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完成国家统购、派购任务的同时,增加企业集体提留和农民个人收入。五、 国营商业、外贸、轻工部门和供销合作社, 在办好自己商品基地和加工企业的同时,应当利用自己在网点、资金、设施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为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做好提供市场信息、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售服务等工作;应当对社队企业、专业户(重点户)进行扶持,并运用合同形式,把分散的农副产品就地加工活动同国家计划衔接起来,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凡是属于国家统一分配的农副产品加工所需要的辅料,当地商业、物资等部门应当积极组织供应。六、 集体和个人从事副产品加工所需要的资金,应当以自筹为主;不足的,可向当地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

五、怎样把家乡的农副产品推广出去呢?

1、了解当地种植业产业特色,对当地特产的农副土特产品进行划分,具体可根据时间品种进行划分,区分产品来源为种植业厂或养殖业,并了解每个时间段的农副土产品的产量 。

2、产品包装 ,对当地农副土特产品了解后可进行包装,包装可根据后期推广模式进行区分包装,例如包装质量,包装特色以及可进组合包装等包装形式。

3、推广模式的建立,现代农业的产品推广由传统销售模式转向多元化销售,农副土特产品的推广可借鉴这种销售模式,具体有网络化销售,自销模式,代理模式及联营销售等推广方法,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选择推广。

4、卖独特的农产品,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消费者都在追求“新”、“奇”、“特”的产品。做农产品也适合此道理。卖有特色,容易形成话题,快速得到传播;市场和价格有优势。毕竟市场上没有竞争者,所以能快速打开市场形成市场与口碑。

5、资源整合,这是一个比较漫长但前景却大好的行业,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资源整合,例如对农副土特产品产业的前景分析,农副土特产品一直来都存在销售难的问题,但问题根本在一般的农副土特产品产量低,周期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