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山西地图
中国山西地图如下:
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以上。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拓展资料:
截至2016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太原市小店区省府街3号。
全省11个地级市中,辖区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阳泉市;118个县(市、区),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吕梁兴县、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鲁区,最小的是临汾曲沃县、临汾侯马市、阳泉矿区。共辖1398个镇、乡、街道(564个镇、632个乡、202个街道),建制村28079个。
山西省现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位居中国第一,其中,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内,享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著名的有恒山悬空寺、太原晋祠、芮城永乐宫、解州关帝庙、祁县乔家大院等。
山西 百度百科
二、山西省有哪些县、市?
山西省有11个市,分别是这些市:太原、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
上述市有这些县:
1、太原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
2、大同市: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
3、朔州市:山阴县、应县、右玉县。
4、忻州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5、阳泉市:平定县、盂县。
6、运城市: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
7、吕梁市: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
8、晋中市: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
9、长治市: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10、晋城市: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
11、临汾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
下图为山西政区图,点击右键可查看高清大图。
扩展资料:
截至2016年,全省11个地级市中,辖区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阳泉市;118个县(市、区),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吕梁兴县、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鲁区,最小的是临汾曲沃县、临汾侯马市、阳泉矿区。共辖1398个镇、乡、街道(564个镇、632个乡、202个街道),建制村28079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三、山西有哪些地区
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蒲县、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
吕梁市:离石区、孝义市、汾阳市、文水县、中阳县、兴县、临县、方山县、柳林县、岚县、交口县、交城县、石楼县
运城市:盐湖区、空港新区、永济市、河津市、芮城县、临猗县、万荣县、新绛县、稷山县、闻喜县、夏县、绛县、平陆县、垣曲县
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长治市:城区、郊区、潞城市、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晋城市: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
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县
晋中市:榆次区、介休市、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顺县、左权县、榆社县
运城市:盐湖区、空港新区、永济市、河津市、芮城县、临猗县、万荣县、新绛县、稷山县、闻喜县 、夏县、绛县、平陆县、垣曲县
山西政区图太原市:杏花岭区、小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古交市、清徐县 、阳曲县、娄烦县
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
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
扩展资料
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682千米: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东西间距较短,宽约385千米: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全省纵长约682千米,东西宽约385千米,介于东经110°14′—114°33′,北纬34°34′—40°44′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6%。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最高处为东北部的五台山叶头峰,海拔达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最低处为南部边缘运城垣曲县东南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境域地势高低起伏异常显著。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山西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四、山西省各地区名
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省会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
1、太原市
山西省会,位于山西省中央腹地。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并(州)。自春秋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筑晋阳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6959平方千米,辖6区3县1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
2、大同市
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境内建筑于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是国内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为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九龙壁是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龙壁。辖4区6县:新荣区、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
3、朔州市
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千年木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有集中体现金代建筑艺术成就的朔城区崇福寺,边塞文化是朔州文化的一大特色。总面积10662平方千米,辖2区3县1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市。
4、忻州市
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境内五台山是5A级景区。总面积25180平方千米,辖1区12县1市: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原平市。
5、阳泉市
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境内有万里长城第九关、唐代平阳公主驻守的娘子关,有冠山书院、女作家石评梅故居、中山国古长城等。总面积4451平方千米,辖3区2县: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
6、吕梁市
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名人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宋朝名将狄青,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诤臣名相孙家淦,革命英雄刘胡兰。总面积21143平方千米,辖1区10县2市:离石区、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
7、晋中市
位于山西省中东部。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有乔家、王家、常家等晋商巨贾大院,有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馆”的平遥双林寺。总面积16408平方千米,辖1区9县1市:榆次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
8、长治市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传说均发端于长治,被誉为“中国神话的故乡”。总面积13864平方千米,辖4区8县: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9、晋城市
位于山西省东南端。拥有古文化遗址6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尤其是现存宋、金时期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46处。总面积9484平方千米,辖1区4县1市: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
10、临汾市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10万年前人类诞生之源在临汾,5000年华夏文明之宗在临汾,600年大槐树移民之根在临汾,元代以前地上文物资源占山西的30%。
总面积20589平方千米,辖1区14县2市: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霍州市。
11、运城市
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是关公故里,境内闻喜裴氏家族曾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史称“将相接武、公侯一门”。总面积14106平方千米,辖1区10县2市: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
扩展资料:
山西省行政区划中的一些地理知识:
1、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辖区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阳泉市;
2、117个县级行政单位中,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吕梁兴县、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鲁区,最小的是临汾曲沃县、临汾侯马市、阳泉矿区。
3、山西省共辖1398个镇、乡、街道(564个镇、632个乡、202个街道),建制村28079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
五、山西省行政区划图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的。一般说来,行政区划是以在不同区域内,为全面实现地方国家机构能顺利实现各种职能而建立的不同级别政权机构作为标志。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3300万。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
、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11个地级市。共计 119个县级行政区(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
六、山西省行政区划地图
山西省行政区划地图如下:
山西省共辖11个设区市。省会太原市居省境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11个地级市共辖117个县级行政单位(26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0个县)。
太原市,位于省境中央腹地,辖区面积6959平方公里,辖6区3县1市,包括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
大同市,位于省境最北端,辖区面积14176平方公里,辖4区6县,包括新荣区、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
朔州市,位于省境西北部,辖区面积10662平方公里,辖2区3县1市,包括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市。
忻州市,位于省境北中部,辖区面积25180平方公里,辖1区12县1市,包括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原平市。
阳泉市,位于省境中部东侧,辖区面积4451平方公里,辖3区2县,包括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
吕梁市,位于省境中部西侧,辖区面积21143平方公里,辖1区10县2市,包括离石区、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
晋中市,位于省境中东部,辖区面积16408平方公里,辖2区8县1市,包括榆次区、太谷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
长治市,位于省境东南部,辖区面积13864平方公里,辖4区8县,包括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
晋城市,位于省境东南端,辖区面积9484平方公里,辖1区4县1市,包括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
临汾市,位于省境西南部,辖区面积20589平方公里,辖1区14县2市,包括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霍州市。
运城市,位于省境西南端,辖区面积14106平方公里,辖1区10县2市,包括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
山西省旅游景点
1、云岗石窟
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2、日升昌票号
位于平遥古城中的“大清金融第一街”——西大街的繁华地段,始创于1823年,它是中国第一家票号,也可以说,这里是中国第一家银行,当时的经营网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而如今日升昌已成为中国票号博物馆,保留了一些当时经营所用的实物资料。
3、华北第一镖局
指道光年间由王正清、戴二闾、左二把成立于平遥、祁县、文水等地的“同兴公”、“太汾”、“昌隆”三大镖局,分前、中、后、楼院四部分,充分而真实地再现清代乾隆以来我国镖局的独特风貌。
4、城隍庙
始创于明朝初年,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它是一所规制齐全,宗教、历史文化丰厚的道教庙观,除正殿和寝宫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庙、财神庙四大部分组成。城隍庙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
5、华严寺
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华严寺,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之后多次重建。明代华严寺分为上、下华严寺两部分,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两寺紧邻,下华严寺位于上华严寺的南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