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适合一个人旅行的12个地方

旅行可以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是和知心相伴的爱人

不过偶尔也会想一个人到处走走,放空一下,亦或者是沉淀一下自己。

所以,我们来聊一聊国内适合一个人旅行的地方。

厦门

厦门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城市。一个人,可以到中山路、华新路、开元路漫步,去环岛路骑行,也可以在鼓浪屿的咖啡馆小坐休憩,享受蓝的如二次元世界一样的天和海。

拉萨

拉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圣城,是心灵之旅的不二之选。 八廓街大昭寺前朝圣转经的人们,向我们诉说着信仰的力量。这里的 天空纯净如水晶,看多了也让人心灵变得纯粹。 平 日里,一杯茶,一本书,便是一个下午。

成都

成都,天府之国,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有人爱它舒适的生活节奏,有人被丰富的 美食 所折服,有人钟情于这里悠久的 历史 文化,成都有1000种方式让你爱上它。

苏州

苏州像温婉又灵动的少女,有着所有对江南的想象。 小桥流水,吴侬软语,烟雾朦胧,走在苏州老城,仿佛将人拉回了千年之前,岁月静好。

一个人去看看大海,是排解情绪、放松心情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中国海岸线绵长,海滨城市也很多,推荐几座我个人很喜欢的岛屿吧。

东福山岛

东福山 岛是位于东海东极列岛的最东端的一个小岛 。东福山拥有着纯天然未开发的自然风光,海岛上的渔民依旧质朴热情,穿行在这座岛上,稀少的人烟、绝美的风光还有云雾飘渺的险峻山峰,就好像误入一片与世隔绝的秘境。

涠洲岛

涠洲岛在广西北海市的正南方,是一座静谧而美丽的小岛。岛上植被茂盛、风光秀丽,尤以多样的火山熔岩、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和色彩斑斓的活珊瑚为最,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万宁

万宁虽然没有三亚那么知名,但它的海一点也不比三亚的逊色。万宁的阳光和沙滩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宁静和优美。 晒太阳,吃海鲜,与椰林树影为伴,在碧海蓝天下尽情放松,万宁是可以放松身心的度假天堂。

霞浦

霞浦一直是传说中的拍照天堂。这里不仅有亚洲最美的滩涂,也有最梦幻的海上田园,被誉为 “中国最美的海岸线” 。那渔排木屋,小舟鱼网,如梦如幻,千变万化,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水乡渔村,给多彩的霞浦增添了几分生机。

一个人旅行,找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小镇小住几日也是极好的。走在岁月洗礼的石板路山,体验小镇宁静、朴实的生活气息,感受一时的岁月静好。

大理

下关风,上观花,苍山雪,洱海月构成了大理的风花雪月。每个人有每个人去大理的理由。可以沿着洱海徒步,骑行或者干脆找个地方坐下,一晃便是一天,如果觉得累了,就近找个小客栈,住上几天。与当地人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时养花草晒太阳,享受惬意生活。

兴坪

漓江山水最美的一段就在兴坪,20元人民币的取景地就在兴坪。相比热闹的阳朔,兴坪古朴沧桑,光滑的青石板,更显得原汁原味。境内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相公山等多处风景点,是欣赏漓江风景最好的地方。

婺源

婺源是最缤纷的古村落之一。春天成片的油菜花,把婺源装饰得明黄一片,到了秋天,这里又换上了橙红色的秋装。

丹巴甲居藏寨

丹巴甲居藏寨是中国最美六大乡村古镇之首。春夏季节,层层叠叠寨楼民居依山就势,掩映在漫山遍野的青草绿树中,山涧溪流潺潺流过,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堪称一幅绝妙的山寨画卷。

二、东福山岛怎么样

雨天,雾蒙蒙的,人少,升级到海景房,那里的人很好,每顿吃海鲜。一路往上走,海面上的渔船像一艘艘战舰,很壮观。以后有机会要在晴天再去一次

三、年轻人烟台游玩有哪些比较出名的美食小吃?

福山大面,又称福山拉面,是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的著名传统特色小吃之一,被称为中国四大面之一,与“叉子火食”与“硬面锅饼”并称为福山“三大名食”,以柔滑鲜美、细如银丝、品种繁多而著称于世。福山大面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分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种,面卤分为大卤、温卤、炸酱、肉丝、虾仁、三鲜、清汤、海味、干拌、烩勺等多个品种。条形与面卤的配制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浓汁配粗条、清汁配细条、炸酱配扁条。食之面条柔滑鲜美,筋道有韧,卤香味美。

四、东极岛的特色

东极渔民画起源于80年代未,近20年来,已形成创作群体,陆续培养渔民画 作者200余人,其中重点作者近20名,参加全国、省、市 、区各项展览30余次;多年来,共有100余作品赴各国展出或被收藏 购买,有36件作品在全国、省、市频频获奖和发表;至今,已有 1300余件作品走向市场,成为宾馆、酒店、办公室和居家装饰品, 200余件作品成为我镇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和 好评。

东极渔民画作为渔乡风情的美丽画卷,洋溢现代气息的民间绘画,它 以大海为背景,以渔民的生产、生活为题材,表现手法既没有传统民 间美术的平实中庸,也不受学院既定规范的约束,有着大海自由随意 和纯情流露,天真可爱,诗意盎然的鲜明个性,无论是丰富的题材, 还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有其独特渔民艺术之 典范、海洋文化中的一块品牌、民间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东极渔民画人才辈出,大江后浪推前浪。在90年代较有代表性的作者 有张定康、翁孟昌、张美娣、任林龙等,二十年代后又冒出了梁银娣、 吴小飞、胡张兰、王亚珍、藤惠芬等优秀领头雁作者,如今又涌现出 张惠萍、郭玲娜等新人新作在相继追逐,成为普陀渔民画创作人才中 的一支创作主力军队伍,为东极“民间绘画创作基地”和“渔民画艺 术社区”的不断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 财伯公庙、东极渔民画展厅、财伯公塑像、东海游击队烈士纪念碑、东翔亭观潮。 战士第二故乡、海疆卫士门、东海第一哨、极恋区(直升飞机场、《极恋》拍摄址)。电影《后会无期》故事的起点和重要拍摄地。

位于中街山列岛的中部,是普陀区东极镇人民政府驻地,距沈家门镇45.7公里。陆域面积2.64平方公里,最高点炮台岗海拔136.5米,海岸线长11.73公里,岛呈东南-西北走向,长3.6公里,宽1.5公里,海岸线曲折,多湾岙,湾岬相间,岬角狭长。

庙子湖岛四周海水清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海域,庙子湖海域是舟山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街山渔场的中心所在。调查表明,有经济鱼类近200种、虾类经济种35种、蟹类经济种近35种、海洋贝类经济种25种、藻类经济种30种。

庙子湖岛相传在清朝前期已有居民。清中期海寇蔡牵等扰海后,人迹不至。海寇平后,又有渔民上岛从事渔业生产。相传当时福建渔民最先来此岛,见岛上有一小庙,庙下有一水池。福建渔民称庙为庙子,称水池为湖,故名岛为庙子湖。1934年成立东极乡,以庙子湖为驻地。1935年6月改为庙子湖乡,后与青浜、黄兴乡合并为东极乡。1953年11月13日,庙子湖解放,成立东极乡人民政府。1954年为东极区公所驻地,庙子湖复为乡。1958年10月为东极公社庙子湖大队,1962年改为庙子湖公社。1984年复为庙子湖乡。1992年设东极镇。 岛上现有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2000年有居民992户,3113人。

旅游资源有奇峰异石、观海垂钓、捕鱼尝鲜、海滩拾贝等。庙子湖岛的渔民画以层次分明、海洋气息和渔腥风味浓郁而著称。山清水秀的庙子湖岛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丹青之士来岛创作。

财伯公庙、东极渔民画展厅、财伯公塑像(自由男神像)、东海游击队烈士纪念碑、东翔厅观潮。

随着电影《后会无期》的热映,逐渐兴起的景区还有,“第一弯道”、“金毛坡/龟毛坡”、后会无期片场等等。 亲临海上布达拉宫、小湾洞(二战纪念区)、百步石塘、青浜渔村老街等。

西福山睡佛是位于青浜岛东南约1.2KM的无人岛屿。俨如一尊大佛横卧海面缓缓浮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佑出海渔民的平安归港。

青浜岛位于舟山群岛,隶属普陀区东极镇。在沈家门镇东北47.5公里处,西近庙子湖岛。略呈长形,南北走向,长2.45公里,宽0.8公里,陆域面积1.41平方公里,滩地面积2.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5公里,最高点黄胖老山海拔131.6米。该岛草青花盛,春夏季一片葱绿,且四周海域海水靛青,当地人又称海边为浜,故名青浜岛。在清朝时已有人居住,从事海上捕鱼和开荒种植活动。20世纪50~80年代曾置青浜乡。现有青南、青东、青岙、沙湾4个行政村,2000年有居民1169户,3736人,大部分居民从事渔业生产。  青浜村渔农业户871户。岛屿土壤主要有棕红泥沙土,棕黄砾泥和砾石滩涂等3个土种。植物总面积为58.3平方公里,覆盖率为41.3%,主要植被为白茅草丛,黑松林,坡地旱地作物。维管植物约300种,岛上的滨海及海岛特有植物有海桐、日本野桐、滨柃、柃木、滨海前湖、芙蓉菊、小叶蜡子树、海萝卜等。岛屿淡水缺乏,全岛现有林业用地0.533平方公里,有耕地1.87平方公里,均为水土保护林,森林覆盖率为13.3%,岛上乔木全部是幼林,立地条件差,树木矮化,无积蓄。

1986年,被报道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沙浦在青浜岛东南部,沙浦湾由长达150米沙滩,青浜岛沙浦度假酒店项目可以利用石屋、沙滩、礁石、港湾、海鲜的等自然资源,深入挖掘传统的渔家文化,把青浜岛沙浦湾建设成为集吃、住、玩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基地。

作为舟山十大旅游区之一的“东海极地生态旅游区”,东极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石屋民居,已被有关专家评估为国家优质资源,最典型的要属青滨岛的石屋,这些石屋已经成为东极响亮的品牌—“极地民居”。开发青浜岛沙浦湾乡村度假酒店可充分利用民居石屋群,把青浜岛沙浦湾开发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餐饮娱乐、海钓运动、影视拍摄于一体的石屋度假酒店。建设周期为三年。 在东海东极列岛的最东端,有一个被当地渔民戏称为“风的故乡、雨的温床、雾的王国、浪的摇篮”的荒芜之地,一个面积仅有2.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50人的偏远小岛。这里,是歌曲“战士第二故乡”的发源地——东福山岛。从大陆到东福山,要走两天、换三次船、靠四个岛。从大交通变成皮卡车,大轮渡变成小渔船,小风浪也变成了大风浪。

遥望海上布达拉宫、西福山卧佛、海上盆景、东极石屋群、白云庙、东海第一哨、象鼻峰、林彪保岛山洞、遗址两岛对峙、海岛奇石等。

还可在岛上参加渔家乐:拉蟹笼,海钓。

象鼻峰仅于东福山东端,是极地风光的一处奇观。当船驶临界峰海角,仰望峰顶,

犹如大象长鼻调皮地伸长到大海,戏弄潮水。气势极为壮观。

位于东福山西侧山坡,经有关专家考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说的福如东海就是现东福山岛,

山坡有一奇石,能与海天佛国普陀山的天下第一石媲美,号称天下第一福石.

传说到此地的人都能增福增寿。

财伯公原名“陈财伯”,是福建的一个渔民由于在海上捕鱼风浪大船翻了之后他便漂到了“东极岛”上,也就是东极第一个上岛的人。因为在东极岛上能感觉到海上的风浪,所以一到台风天气他就在岛上点燃一堆火把提醒大陆上的人不要过来。时间长了大陆上的渔民都以为这个岛上有神仙在为他指路,于是就按照火堆的指示打渔以后再也没有碰到过风浪。突然有一天,渔民发现岛上的神仙不灵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火了。于是他们把船往火堆的方向开去,寻找这位神仙。开了很久便发现了四个岛(中街山列岛,也就是东极),在“庙子湖”岛上找到了这位老人。当时他已经死了,身上的衣服都破了。在他的身边有一堆灰烬,于是大家明白了,原来不是神仙。而是陈财伯在帮助大家,以致最后快死了的时候都没有忘记过大陆上的渔民。 后来人们为他修了一座庙(也就是现在的财伯公庙)来纪念他的大爱精神。

游客们乘船快到东极的时候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个雕像在山顶手里举着火把,这个人就是财伯公,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自由男神像”。

五、烟台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烟台特色小吃的介绍

1、烟台焖子。烟台焖子是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相传一百多年前,有门氏两兄弟来烟台晒粉条,有一次刚将粉胚作好,遇上了连阴天,粉条晒不成,面胚要酸坏,情急之下,门氏兄弟将乡亲们请来用油煎粉胚,加蒜拌着吃,吃后异口同声说好吃,有风味。于是便帮门氏兄弟支锅立灶煎粉胚卖,人们都说好吃,但问此食品叫什么名,谁也说不出。其中一智者认为此品是门氏兄弟所创,又用油煎焖,就脱口而出叫“焖子”。烟台焖子从前多在街头小摊经营,1998年开始搬进了大雅之堂,并由名吃认定会认定为烟台名吃。

2、福山拉面。福山拉面(又称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四大面之一。福山拉面分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种。实心面又分圆形、扁形、三棱形三种20多个规格,面卤分大卤、温卤、炸酱、三鲜、清汤、烩勺等十几个品种,条形与面卤的配制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浓汁配粗条、清汁配细条、炸酱配扁条。空心面是将面条运用特殊工艺手法,拉出中间空心,两头透气的灯草式的面条。龙须面则是将一根面条用高超的拉面技术,拉成2048根细如发丝的面条,真可谓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福山拉面由于工艺性强、口感好、品种多,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在海外也享有盛誉,至今韩国、日本、美国等中餐馆仍挂着福山大面的招牌。

3、蓬莱小面。与福山大面相对应的蓬莱小面,也是久负盛名的风味小吃。它用与福山拉面相同的拉面技术,拉出匀条,用烟台名产加吉鱼作卤,以其面胚少、卤汁多而有别于福山大面,又以其清鲜味美、风味别具而自立特色。

4、手擀面。是烟台农村迎宾待客的喜庆食品,烟台人结婚请客叫“吃喜面”,祝寿、过生日叫吃寿面,俗有“迎客饺子,送客面”之说。这种面的制作是将面粉加适量的食盐和食碱水,揉成面团,饧好后,用擀杖擀成大薄皮,折叠成上窄下宽的形体,用刀切成条,放开水中煮熟,捞出分放在碗内,加上卤汁即成。

六、国字号的东极为啥有四个之多?到底哪个最正宗?

华夏神州的四极,北极在黑龙江省漠河的北极村,南极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极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这三极在国内未闻争议,唯独东极,大笑知道的竟然有四个之多,被并称为“四大东极”。

极,有尽头、终结之意。东西南北四端之极,意指程度上唯一达到的方向极限。

从文化角度解读,历朝历代对高、大、远的极限,都蕴有尊崇、敬畏之意。比如五朝六帝都封禅过“五岳之首”、“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此外,暴君隋炀帝杨广也曾率文武大臣和西域诸国王臣,登上大西北的焉支山顶峰,祭祀天地神灵。

话说天地盖载,日月照临,潮起潮落,云卷云舒,都有着一定之规,不论东西南北诸极,依照常识只能有一个,怎么会弄出好几个呢?

别急,这四个东极,包括山东半岛上的成山头、舟山群岛的东极岛、黑龙江抚远市的乌苏镇和新晋东极黑瞎子岛,大笑全部都去过,何来四大东极,且容我一一道来,看在不在理。

东极之成山头:

成山头又称“天尽头”,位于山东半岛上威海市的成山镇,它只有一面接山,而三面环海,端点距南北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离韩国也仅有94海里。

从地图上看,成山头不仅是山东半岛向东探出最远端的尖尖角,而且是祖国18000公里海岸线径向大海的最东端,超出台湾东越68分,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

成山头在古时就有“太阳启升的地方”的美誉。据《史记》记载,成山头古时是日神所居之地。公元前219年、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曾经两番驾临此地,拜祭日神,访求长生不老药,“秦桥遗迹”、“秦代立石”和“射鲛台”等等均为当时的遗迹及文物。

伫足此地,秦始皇感慨系之,称道这里为“天之尽头”,丞相兼大书法家李斯乃顺遂圣意,命笔手书“天尽头”。

这里还建有中国唯一的一座“始皇庙”。庙的构建很普通,也比较简陋,连一件陪葬品都找不到。庙产也不大,兜兜转转,用不了半个小时就看差不多了。

100多年之后,汉武帝刘彻也东巡至此,钦命在此修建了拜日台等。

继秦皇、汉武之后,不少帝王均有赴成山头拜日之举。

成山头锐角尖抵,山峰耸峙,乱石巨岩若刀削斧凿大开大合,晴时海天一色,圆日冉冉润泽东方,风起处白浪滔滔,直欲撼山碎石……其景色壮美,历史掌故引人入胜,既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也是一个吸引眼球的自然风景名胜。

成山头东极点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迎接第一缕曙光成为景区的特色旅游项目之一。

导游说,成山头的“天尽头”处是中国的最东端。上网搜,称成山头为中国最东边的也有不少。我就没想明白,那么鸡头鸡冠那边该怎么说?

由此看来,成山头之为东极,是有限制条件的。准确的说:系祖国海岸线径向大海的最东端,也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以及地理知识的完备都有不少缺失,错把成山头当作最东的“天尽头”,“东天尽头”,谓之东极也算有几分道理,是以谬种流传至今。

请注意,这可不是简单的人云亦云,而是“皇”云亦云啊一一毕竟皇上说啥都是旨意嘛,谁敢不从?

所以,此东极,不防伪。

大笑吟咏一首以记:

东极之东极岛:

东极岛并不单指哪一个具体的岛屿,而是对舟山群岛东极镇辖下所有岛屿的一个总称,位于中国大陆东端的东海海域,东经122.4°,北纬30.1°之间。

东极诸岛远离舟山本岛,拥有大小28个岛屿和100多个岩礁。我们大家通常认知的风景,主要集中在庙子湖、青浜岛、 东福山和黄兴岛这四个岛上。

大笑以为,说东极岛,还是应该多说说东福山岛。它位于东极列岛的最东端,有一组满蕴诗意的美好称谓:“风的故乡、雨的温床、雾的王国、浪的摇篮”。

这个仅2.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百余人的偏远小岛,还是上个世纪末的传唱热歌《战士第二故乡》的孕育和诞生之地,此歌系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的经典作品之一。

一支歌,唤起了许多美好记忆。

东福山岛据传因徐福东渡时曾经落脚此岛而得名。

因为远离大陆,海域深凹,东福山岛的海区到了夏季,就会呈现出远岸海域特有的深蓝,碧水、阳光、礁砣和夹杂着轻浅咸味的海风,构成一幅独特的海岛风景线。

我们前年登临该岛时,曾经在岛上小住两天,玩遍全岛,那种海天一色,一碧千里的蓝,强化了你孤悬东方星辰大海的通透感和伫足感。其他如白帆点点、咸风阵阵的渔家风情,鲜香诱人、绝非养殖的深海鲜品等等,都令人难以忘怀。

其实,东极岛并非我国最东端的人居岛屿,在舟山群岛的中嵊山岛就是更东的有人岛,而我曾经多次去过的辽宁大连外长山群岛的海洋岛,显然要更加偏东。

然而,经由权威的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测定,我国新世纪第一道曙光照射的人居岛为东福山岛,日出时间是2001年1月1日6点42分。

当时,中央电视台组织现场直播,迎接新世纪全国最东方第一缕曙光时,点位就设在东福山岛。

所以,此岛你说它是东极吧,肯定是不够纯,说它不是吧,大家还都叫它东极岛,又是新世纪全国最东方第一缕曙光的照射地,真的是有些纠结与矛盾。

行文到此,我们至少可以确认:此东极也不防伪。

大笑吟咏一首以记:

东极之乌苏镇:

前两个东极,都已经被防伪排除了,第三个东极要复杂一些。

首先,防伪排除不掉这个东极。

华夏四极,四个方向的四个端点,各有各的特色,而东极的特色,就是日出。

2016年仲夏,会同几位大学同学自驾来到东方第一县一一抚远市(县级市),来到东方第一镇一一乌苏镇,才切切实实地体会了一把置身东极之特。凌晨2:30分,是它的日出时间,你见到过吗?你听到过吗?

要知道,这一带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处在同一个时区,比把太阳弄到国旗上的日本也还早一个小时。

乌苏镇有几个地方是游人必去的,第一个就是东极广场。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有一块三面环水、指向东方的冲角之地,和俄罗斯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一江之隔,系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所以当地在此兴建了东极广场。因为是我国最早沐浴阳光之地,所以又叫太阳广场。

广场上有一块大石板,标记着这里的精确地理坐标:东经133度40分至135度5分20,北纬47度25分30至48度27分40。

广场上耸立的东极极标雕塑,高49米,以繁写体的“东”字与象征太阳的大金球组成,设计思路别开生面而意蕴高华。妙在无论你从哪个方向看去,面对的都是一个大大的“东”字托举着太阳。

广场上还竖有一块界碑,标号为260号,在黑瞎子岛回归以前,曾经是中国最东端的界碑。

乌苏镇必去的第二个地方,是“东方第一哨”。

乌苏镇是中国最大的大马哈鱼场,却曾经是中国最小的镇。当时,镇上只有一条街道和几栋厂房,居民也仅有一家三口。仅有的这户人家,也在十几年前搬走了。

镇上一度只有一个哨所和一家旅店。后来几经调整合并,该镇才有所扩充。我们去那天,转了好一阵也只见到两名哨兵和一艘巡逻艇。

镇上这个哨所即乌苏镇哨,被称为“东方第一哨”, 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哨所,每天战士们在这里把太阳迎进祖国。

后来黑瞎子岛西半部回归了,“东方第一哨”迁移到了岛上。

一次,原沈阳军区的头牌诗人、歌王胡海泉的爸爸胡世宗,来到了“东方第一哨”,他被东极之地的神奇壮美、乌苏小镇的空旷寥廓、哨所官兵的矢志奉献所感动,所吸引,欣然提笔写下了歌词《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并请陈枫谱了曲。

此歌经过传唱后大获成功,尤其是在我的老单位原沈阳军区,深受许多官兵的喜爱,从机关到部队,传唱度都非常高。

每天当朝阳升起的时候,“东方第一哨”的全体官兵就列队举行升国旗仪式,然后还放声高唱这首阎维文、郁均剑等都多次深情演唱过的军歌《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由是观之,这个东极从真伪看是货真价实的,但是已经成为过去时了,如果称呼“曾经的东极”更准确一些。

大笑吟咏一首以记:

东极之黑瞎子岛:

准确的表述,中国的东极位于东经135°2′,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级市)抚远市(县级市)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心线交汇处。

而东极之点,则位于抚远市黑瞎子岛上的中俄国界东段界桩259号界碑,它替换了原来的260号界碑,成为地理意义上中国大陆新的东极之点。

翻开我国的雄鸡版图,鸡冠向前探出的那个尖尖角,就是古老而又年轻的一块传奇领土——黑瞎子岛。现如今,它是中国每天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

就是说,随着黑瞎子岛的部分回归,华夏东极从原来的乌苏镇又向东挪移了一小段。前文所述的“东方第一哨”,也如影随形,随之迁移至此。

这个新晋东极黑瞎子岛,是由银龙岛、明月岛、黑瞎子岛三个岛组成,俄罗斯则称之为大乌苏里岛,历史上这里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1929年爆发的中东路事件中,黑瞎子岛被前苏联红军从东北军手中非法武力侵占。

我们需要说说这个中东路事件。

1929年7月,在南京政府的支持下,“改旗易帜”不久的少帅张学良,因为不满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过多过分权益,指挥东北军以武力强行收回了中东铁路的一部分管理权,导致两国断交并爆发了军事冲突。

这场冲突是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时间跨度在3个月以上,战役、战斗打了数十次,使用了当时先进的重型装备如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

至11月东北军战败,张学良只得委派代表与苏方谈判,达成《伯力议定书》。此战的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影响深远。

事件期间,苏军出兵占据我领土黑瞎子岛,战后仍未归还。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之前所做的另一件震撼之举,少帅时年28岁,真年轻。

79个春秋后,黑瞎子岛才回归祖国怀抱。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政府在黑瞎子岛举行界桩揭幕仪式,至此,黑瞎子岛东西两侧陆地及其所属水域分别归属俄罗斯和中国,独特的一岛两国区划格局由此形成。

黑瞎子岛可看的地方有四个:原俄罗斯哨所旧址,湿地公园,东极宝塔和中俄交接遗址259号界碑。大笑在此来介绍一下东极宝塔吧。

东极宝塔的设计建造是可圈可点的:

一一耸立于岛东极角处,汉唐风韵,八角塔身,高9层81米;

一一主广场为太极图案,直径171米,寓意为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两个极点分别布设了龟和麒麟的大型石雕;

一一广场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四大擎天精雕龙石柱拱卫四方,其他56根盘龙浮雕柱则寓指全国56个民族。

总之,东极宝塔融汇了众多的华夏元素,突出了纪念意义和极地特色。它与岛上俄罗斯方的金顶教堂遥遥相对,总是让人浮想联翩。

一晃,我们的东极之旅已经过去了四个春秋,听说对开发黑瞎子岛中俄双方都有许多方案,争议不少,不记得最后采纳了哪一个,听说前两年岛上一度封闭过,时至今日,应该打理的差不多了吧?

东方,是朝阳所在。东极,则是最早沐浴晨曦之地。缘于历史演变、以讹传讹等等因素产生的四大东极,至此一并叠合在当下确认的东极:黑瞎子岛。

大笑吟咏一首以记:

(本文图片除个别网搜外均由珍珠大笑、简单、力拍摄)

我是珍珠大笑,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喜欢“读旧书唱老歌喝陈酒品新茶偶尔吟风弄月”,欢迎关注,欢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