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凤阳县 地域风情是什么?

凤阳概况

凤阳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东临南京,西接淮南,南近合肥,北靠蚌埠。

古为淮夷之地,春秋为钟离子国,隋称濠州,历唐、宋、元不变,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赐名“凤阳”沿用至今。

辖26个乡镇、392个行政村。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7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7万人。国土面积194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8万亩。

资源特点:

1、农业资源。凤阳是个农业大县,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兼有山芋、豆类、玉米等其它杂粮;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烤烟等。凤阳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00个产粮大县之一、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县之一,安徽省黄牛综合开发牵动项目基地县之一。有水面37万亩,其中可养水面16.5万亩,花园湖和高塘湖为我县两大水产养殖基地。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5.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5%。

2、水利资源。县内有淮河、濠河、板桥河等8条主要河流,共长325.3公里(其中淮河流经我县52.5公里),流域面积1749平方公里,河网密度0.17公里/平方公里。有中型水库4座,兴利库容1.06万立方米;小型水库105座,兴利库容0.37万立方米;塘坝1.08万面,容量0.75万立方米。全县固定机电排灌站155处、装机294台2.75万千瓦,其中国营骨干电站24处、装机129台1.96万千瓦。基本实现了北水南调、低水高调、库站联网和引、蓄、提、防、排相结合的水利格局。全县有效灌溉面积85.2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为61.64万亩。

3、旅游资源。凤阳是安徽历史文化名城,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是明代最早兴建的一座都城、陵寝,北京故宫就是以中都城为蓝本兴建的。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雕刻工艺精湛,姿态纷呈,勘称艺术精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总投资8600万元的明中都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一期工程。以江北第一洞韭山洞(溶洞)、佛教古寺禅窟寺和卧牛湖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鼓楼台基、龙兴寺和古钟离城遗址均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凤阳小岗村还是中国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凤阳基本形成“北人文、南自然”的格局。凤阳文化底蕴丰厚,“凤阳花鼓”国内驰名,民间艺术“凤画”深受人们的喜爱。

4、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的矿种达37种,其中石英石、石灰石的储量均为100亿吨,其品位和储量位居华东之首。全县年石英砂开采量600万吨,加工量500万吨。

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20多年来,县委、县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团结拼博,锐意进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1.8亿元(现价),其中,一、二、三产比为29.7:39.3:31.0,财政收入1.85亿元,在岗职工工资90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5元。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4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5亿元和16.4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5亿元。目前,我县工业基本形成以建材、化工、粮油食品加工、机电四大骨干行业,水泥、散热器、玻璃及橡胶制品、日月牌粉丝、恒裕牌酱品等优质名牌产品行销国内及国际市场。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凤阳水泥总厂、凤凰水泥厂、胜利水泥厂、金星保温瓶总厂、裴氏矿业有限公司、恒通面粉厂等13家企业营业收入进入全省民营企业200强。

二、凤阳特产

主要有凤阳花鼓、御膳麻油、凤画、凤阳藤茶、日月牌粉丝、韭山土豆饼、凤阳御液酒、恒裕酱菜、凤阳树莓、凤阳玉雕等凤阳特产。其中凤阳的凤阳花鼓最为著名,享有“花鼓之乡”的称号。

凤阳特产

凤阳花鼓自明朝兴起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凤阳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曲艺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三、凤阳特产有哪些

凤阳特产有哪些

导语:凤阳县是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石英资源大县。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凤阳特产有哪些,欢迎借鉴!

1、凤阳御膳芝麻油

凤阳御膳芝麻油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御膳牌纯芝麻油选用本地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现代化温控技术。结合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香味浓郁,色泽琥珀,营养丰富,包装美观大方。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全国并远销海外。安徽省凤阳县御膳油脂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自营进出口资格的芝麻油专业生产企业,其前身是凤阳县麻油厂,始建于1957年,占地近20多亩,职工74人,具有一条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2500吨机械化芝麻油生产线和自动化包装产品生产线,及完善的'贮存、喷码防伪、计量、运输、检化验、过滤等设施,公司于2003通过了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007年在全国同行中率先获得QS生产许可证。公司主产品御膳麻油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蟑亲笔御封。

2、凤阳藤茶

凤阳藤茶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凤阳藤茶内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黄酮类、酚类物质和多种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具有奇特的去脂降压、清热解毒、护肝养颜之功效,是集营养、保健、药用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保健食品。藤茶又名山甜茶、眉茶、白茶、龙须茶,采用纯天然野生植物的茎叶,并运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其味甘甜、性凉,不仅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饮料,更是一种药效保健性能很强的茶中奇葩。 凤阳县藤茶野生面积约15万亩,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韭山一带,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野生资源基地,目前加工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生长于山间的野生资源,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其加工方式主要是手工加工。

3、御膳麻油

御膳麻油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蟑亲笔御封。它选用上等芝麻,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产品各项理化、卫生、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国家二级制麻油标准。其色泽琥珀,香气扑鼻,口味纯正,富含多种维生素、芝麻粉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性凉、味甘,具有润肺清热、抗血管老化等功效,是理想的佐餐调味食品和保健食品,多次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也是旅游购物佳品。

4、恒裕酱菜

恒裕酱菜恒裕酱菜为安徽恒裕酿造有限公司生产,包括瓶装、袋装等各种方式包装,酸、甜、咸、辣、麻各品位齐全,南北风味俱有。产品在2000年获安徽省政府授予的“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2003年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被批准使用“QS”标志。……[详细]

;

四、风阳县主要播种水稻还是小麦?

凤阳县是个综合性农业县,以小麦、水稻等粮食生产为主。建国前,由于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和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建国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但是受1958年“以钢为纲,大炼钢铁”和“共产风”、“浮夸风”、生产瞎指挥等“左”的错误思想指导,加上“文化大革命”及持续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几经周折,发展缓慢。到1978年凤阳县粮食总产量为14770万公斤,亩产98公斤,人均收入不到100元。1979年起,凤阳县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才真正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1985年凤阳县粮食总产量为45029.78万公斤,亩产294公斤,总产是1978年的2.9倍,是1949年的9倍,亩产是1978年3倍,是1949年的7倍。结束了“吃粮靠国家,生产靠贷款,花钱靠救济”的贫困局面,并开始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983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五、安徽凤阳有什么特产?

凤阳十大特产。

1,凤阳御膳芝麻油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御膳牌纯芝麻油选用本地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现代化温控技术。结合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香味浓郁,色泽琥珀,营养丰富,包装美观大方。

2,凤阳藤茶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凤阳藤茶内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黄酮类、酚类物质和多种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具有奇特的去脂降压、清热解毒、护肝养颜之功效,是集营养、保健、药用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保健食品。

3,御膳麻油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蟑亲笔御封。它选用上等芝麻,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产品各项理化、卫生、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国家二级制麻油标准。

4,恒裕酱菜,包括瓶装、袋装等各种方式包装,酸、甜、咸、辣、麻各品位齐全,南北风味俱有。

5,“凤阳酿豆腐”是安徽沿海地区的传统名肴据凤阳当地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在凤阳,他年幼时家境贫寒,靠乞讨度日。朱元璋在凤阳城内的黄家小饭店里讨得一碗酿豆腐,吃后深感滋味极佳。

6,凤阳龙兴御液酒为明朝宫廷御酒,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因此而得名。它的特点是绵软爽尽,浓中带酱,风味独特,回味悠长。

7,韭山藤茶韭山藤茶产于凤阳县殷涧镇韭山。藤茶选用清明前野藤上嫩叶经烘干炒制而成。

8,凤阳树莓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特产。第九届国际树莓大会在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举行,凤阳县在会上被国际树莓联盟授予“中国树莓之都”称号。

9,梅市咸水鹅梅市咸水鹅源于明朝洪武年间,一回民从河南南下,落脚于梅市池河岸边,以养鹅卤鹅为生,因其手艺高明,味道特别,而远近闻名,流传至今。

10, 凤阳玉石质地均匀,结构细密,色泽光滑,花纹清新高雅。按其不同的组成和颜色,可分为凤阳玉和大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