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旅游栏目名有哪些?

一、已有的:

央视的:《远方的家》、《乡土》

台湾的:《世界正美丽》、《小姐爱旅行》

香港的:《方草寻源》

旅游卫视:《有多远走多远》、《玩转地球》、

二、原创的:

《路途》、《脚下的足记》、《非常××》(可参照林俊杰曾经代言过的:“非常新加坡三天还不够”)、《远走高飞》

一、节目简介

《远方的家》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于2010年12月精心在黄金时段推出的全新的旅游栏目。节目容量大、摄制力量强的《远方的家》栏目充分体现了央视对旅游业的关注和支持。栏目以“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表达新生代的旅行态度;沟通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构建华语圈的心灵家园”为宗旨;栏目以记者见闻的方式、以人文体验的手段,展现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人物故事。

二、节目介绍

让国内观众受益——独特的旅游信息,惊艳的文化常识;

让海外观众关注——中华文化的魅力,全媒体互动传播。

《远方的家》强调普通人旅行体验和全媒体互动,通过放松的表述,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旅游体验和中国之旅公共大百科。

节目通过旅行体验者的亲身讲述、民间达人的旅行情报,旅游咨讯的权威发布、学者嘉宾的文化解读、旅游话题的实时互动,呈现国人多样化生活形态和旅行百科,彰显既有传承又具时代感的国家旅游形象。

《远方的家》是通过旅行体验者的亲身讲述、民间达人的旅行情报、旅游咨讯的权威发布、学者嘉宾的文化解读、旅游话题的实时互动,呈现多样化生活形态和旅行百科,彰显既有传承又具时代感的国家旅游形象。

二、节目特色:

自2011年7月开始,《远方的家》栏目先后成功制作了《边疆行》(100集)、《沿海行》(112集)、《北纬30°·中国行》(189集)三套大型系列节目,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而正在热播的《百山百川行》,此系列预计制作200集。

2014年《远方的家》栏目即将推出《江河万里行》。

2011年 边疆行

《远方的家》栏目自2011年7月中旬起推出百集系列节目《边疆行》,节目跨越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九省区,力求为海内外观众展现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边疆形象。广西防城港的东兴市是《边疆行》摄制组的第一站,这里是中国大陆海岸线和陆地边界的交会处。从这里向西,沿顺时针方向,全长2.28万公里的中国陆路边界将一直延伸到辽宁丹东;而从这里向东,绵延的则是中国的万里海疆。东兴市是中国与东盟惟一海陆相连的口岸,也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1]。

东兴城市不大,只有12万多人口,但是却有一万多人每天跨出国门到越南上班,这是为什么呢?东兴有一种美食,号称“天下第一粥”,煮粥的海鲜原料却产自东兴的海滩深处,别看它长得奇形怪状,可是味道鲜美异常,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海鲜呢?欢迎关注CCTV-4《远方的家》100集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

2011年 沿海行

《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百集系列节目《边疆行》播出后好评如潮,该片于2011年11月25日播出完毕之后,姊妹篇《沿海行》于2011年11月29日播出第一集[2]。

《沿海行》将延续《边疆行》的拍摄步骤和制作体例,同样以旅游节目的视角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沿海地区所发生的变化,表现时代变革与沿海人的命运之间的联系,向海内外观众展现中国最前沿、最开放、最富足、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沿海地区的风采。

《沿海行》行程将超过18000公里,节目将沿着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0个省、市、自治区,选取当地最具特色的素材,反映沿海地区人民的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展现沿海地区和谐的社会环境。[3]

大型系列特别节目《沿海行》将采用车队行进的方式,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完成全部行程。沿用《边疆行》的组织模式,多点同步拍摄。

2012年 北纬30°·中国行

《远方的家》栏目百集系列节目《北纬30°·中国行》首映式2012年5月2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务院新闻办、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北京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央电视台各主要部门负责人以及首都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共120多人出席了首映式。

据了解,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此次出品的精良巨制《北纬30°·中国行》将于2012年6月开播。该节目由CCTV-4《远方的家》栏目倾力打造,预计制作播出180集。《北纬30°·中国行》和此前热播的《边疆行》《沿海行》一同构成《远方的家》栏目“三部曲”。 从世界范围看,北纬30°线及其附近,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同时也遍布很多世界奇观和历史之谜。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等自然奇观都在北纬30°附近;在这条纬度上,三星堆、金字塔、玛雅文明等未解之谜依然在等待人们去探索。从中国范围来看,北纬30°所穿越的地区不仅地形多样,物产丰富,而且山水奇秀,文化也是丰富多彩,自东向西涵盖了吴越、皖南、荆楚、巴蜀和藏羌等不同文化类型。《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将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川、西藏等九个省市自治区,拍摄总行程超过20000公里。

百集系列节目《北纬30°·中国行》以“自然、家园、文化”为主题,延续《边疆行》《沿海行》的风格,吸收新闻、专题、纪录片等不同节目类型的长处,以真取胜、以情动人。CCTV-4总监杨刚毅表示,此次《北纬30°·中国行》将更加强调互动,更加深入基层,更加关注文化、关注情感和关注当下。节目展现北纬30度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描绘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人性美、人情美,以自东向西沿纬度线行走为推进线索,深入关注普通群众的人生故事和生存状态,紧扣住当下最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脉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北纬30度带上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和《边疆行》《沿海行》一样,央视《远方的家》栏目这次也专门为百集系列节目《北纬30°·中国行》创作了主题歌,歌名是《北纬30°》,由歌唱家宋祖英演唱。

2013年 百山百川行

由央视《远方的家》栏目打造的百集系列节目《百山百川行》将于2013年4月22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开播。《远方的家》栏目此前陆续推出了《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中国行》三部曲,此次《百山百川行》预计制作200集,将对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中国所有的大山大河进行全景扫描,书写一部最新、最全的华夏山川影像风土志。

《百山百川行》的主题是“美丽中国”。它不仅是对中国自然山川风物的全景勾勒,也是对中华文明和文化多样性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中国基层民众生活状态和精神气质的生动呈现。

与前几个系列相比,《百山百川行》的创新点在于节目加强了人文性、新闻性和公益性。

该系列节目以中国的百座山峰为主线,以与山脉相生相伴的江河为副线,以生活在山川间的民众为主体,深入山区河谷,力求扫除关于中国山川的影像盲区。虽然每座山、每条河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但山里人对故土家园的挚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一致的。《百山百川行》通过历史、地理、民俗、社会等多维视角,表达他们对生长于斯的故乡山川的眷恋,表现他们对和谐社会关系和传统道德规范的自觉维持与维护。摄制组带着深深的敬意和浓浓的诚意行走山川,带着情感温度与农民、牧民、渔民、解放军战士同吃同住、同忧同喜,表达他们的所思所虑,所想所盼,向海内外观众特别是城市观众传递一种回归自然、崇尚俭朴的生活观念。这种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能够给广大观众带来启迪与引导。

《百山百川行》的拍摄对象是中国的大山大川,它们基本上位于中国各省市的农村地区,改革开放后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都取得了明显进步。生活在深山老林或大山周边的农民,有的用现代化手段种菜种粮、有的靠特色养殖或开办“农家乐”走上致富路;有的走出大山到城里生活、工作,成为一名“城里人”。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对于生活在清山绿水间的农民来说,变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开放,不变的是那里淳朴善良的民风和人与人之间友善的关系。此次《百山百川行》重点关注这些变与不变,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寻找中国广阔山川间、民众生活里带有新闻性的社会现象,采访新人新事,挖掘新闻背后的原因,节目更富于时效性、时代感和纵深度。

作为一项大型电视活动,《百山百川行》还在在募捐、助学、济困、褒扬典型人物、发掘原生态景致等方面增强节目的公益性。对于旅途中发现的典型事例、令人感动的人物,栏目组通过回访,制作特别节目播出,为采访对象和广大观众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秉承《远方的家》开创的“快速纪录片”的拍摄风格,《百山百川行》坚持行走、发现、体验和反馈,使节目做到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如果说此前《边疆行》《沿海行》清晰地勾勒出中华大地的轮廓,《北纬30°·中国行》又为这片美丽的土地系上一条华美的腰带,那么《百山百川行》则是一本蕴藏着动人故事的彩色《山海经》,一部闪着鲜活面容的华夏山川的影像风土志。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特色栏目介绍

主要栏目

《心灵密码》

《心灵密码》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2007年1月推出的一档心理访谈类节目,栏目播出时间为每周日晚20:00点,节目时长30分钟,栏目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欢迎,2007年全年平均收视率为2.1。

栏目定位: 每期节目邀请一至两位有心理困惑的嘉宾到演播室现场,和主持人及心理专家一起分享心路历程,心理专家通过和嘉宾的心灵对话,采用心理测试、心理实验等专业手段现场揭密嘉宾困惑背后的心理成因,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和解决方案。栏目定位于在解决有代表性的心理个案的同时,侧重于普及心理知识,提倡心理健康,旨为更广大的观众提供服务。

栏目特点:

1、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故事。当事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困惑,并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表现事件,真实感和故事性将成为这个节目的一大特点。

2、心理专家的独特分析。心理专家会就当事人提供的事件进行分析,给出专业的辅导和建议,解决当事人的心理困惑。

3、对观众辐射的服务性。由于所有的故事来源于生活,观众会从中寻找与自己相似的情况,而心理专家给出的建议和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当事人,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心灵密码》栏目获得北京电视台2007年度优秀栏目三等奖。

《生活秀》

以征婚为主线,穿插征婚者的才艺表演和真挚告白等,使整个节目既生动、诙谐,又具有服务性的人文关怀。在节目编排上以周为单位,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主题节目,如“六个不同寻常的女人”、“七个饱经风霜的男人”、“从写字楼走来的女白领”等。 概述 《生活秀》已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人类混居生存繁衍,到日后的父母之命、媒妁只言,再到现今的婚介派对征婚,形式虽不断变化,但主旨确是永恒的--相亲。

高楼大厦的快节奏生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友征婚方式,也隔阻了人们自由交往的圈子。《生活秀》自7月24日推出秀出好姻缘主题节目以来,已有40名征婚者走上屏幕讲述对婚姻的看法、自我介绍、寻偶要求等,每个征婚者都有许多应征者,最多的一人有300人应征,一月时间报名电话已近万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征婚节目的服务性,迎合了人们所需,使栏目收视率迅速提升至周平均1.67,最高达2.4,观众普遍反映良好。

《生活秀》将成为北京地区首个征婚节目。 受众定位 受众的年龄宽泛。以播出情况分析,参与征婚者有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应该也会带动这个年龄段的收视人群,周六、日版收视人群中的年青人比其他时间要多。《生活秀》是一档老少皆宜,以30--60岁为主要收视群体的节目。 内容设置 节目的运作,基本沿袭秀出好姻缘的模式,依托移动演播室拍摄征婚者,演播室现场+VCR。同时也可以不限于演播室,走出去拍摄征婚者。VCR的制作即可以拍摄征婚者的寻偶、婚姻历程,对婚姻的看法,才艺、生活趣味、技能展示等。通过节目演义着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同时每期节目配上图片征婚,增大信息量。

周末版节目以结婚选题为主,但要与日播版联动。如日播版讲述的是“走出围城的女人”,周末版则是“再嫁的幸福女人”等,有一反串和提升。每月底对一月节目有一大的汇总,即可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搞活动,再找一些应征者,增大交往的圈子,让观众感到电视征婚,真实、可靠、事实在在。

地理·中国的栏目特色

1、栏目内容:

《地理·中国》栏目的内容属自然科学范畴,节目通过对地质、地理、地貌形成及演变等自然现象的揭示,普及科学知识,展示大自然的神奇。

2、栏目形态: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3、栏目风格: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行进式拍摄的形式,重在对科学问题的推理、实证和解析,强调快节奏、大信息量和逻辑的严密,兼有大自然景观的新、奇、特、美的展示,融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