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惠安有什么风俗吗?

惠安人传统过年习俗

“筅尘”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最后一个“土地爷生”,是祈求财神寄托希望的日子,是总结今年展望来年的日子。在这一天“头家”要请伙计吃喝,支付伙计工资,手头上的事暂时歇歇,该让伙计回家过年了,俗称“尾牙”。“尾牙”过后,各行各业收尾,员工回家,各家各户便开始布置家居。一年未扫的“蜘蛛网”、灶前房后的污垢该清扫整理,桌椅锅碗该刷洗。“筅尘”,既有辞旧迎新的内涵,也表达铲除污秽远离疾病的愿望。

“送神”。农历十二月廿三“送神日”,专奉“灶君公”,供奉麦芽糖、花生糖等,据说是给“灶君公”甜甜嘴,让他到玉皇大帝那儿多说好话。

年货。送了“灶君公”后,人们开始忙碌办年货。所谓“蒸糕蒸果做菜包;买鱼买肉过年兜”,贴门神、贴春联、买新衣新裤新鞋,忙得不亦乐乎。

除夕。下午开始点香点烛,供奉祭品敬祖宗,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吃完年夜饭后,点香点烛,放鞭炮,开始“跳火盆”。男跳女看,若有家人在外不能回家,也得有人替跳,老人也要跨一下,小孩得由大人抱着跳,边跳边念“五谷丰登、钱银滚滚来”等。据说火代表兴旺、纯洁、长寿,跳了“火盆”后全家就会兴旺发达、健康长寿。而后,女人把火盆烧完的灰烬作为“钱财福气”扫回自家的灶堂。然后全家人点“通明烛”引火“围炉”守岁。到晚上12时,大放烟花爆竹敬“天公”,接着开始拜年。

元宵。全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宵”,元宵丸是圆的,用的是芝麻、花生末、瓜子仁、白糖、作馅,而糯米不是包起来的。而是一层层“滚”起来的,它是团圆的象征。吃完汤丸,小孩提着火把、灯笼,口袋装满小鞭炮,到处游街串巷,比花灯、游火把,大人也开始赏月观灯。。。。过了元宵节,新的一年开始了.

二、惠安小吃有哪些

1、惠安小吃---崇武鱼卷

鱼卷是以鲜鱼为原料制作的多种美味佳肴之一,它入口柔嫩爽脆,咀嚼后颊齿留香,味道鲜美。每逢宴请宾客或逢年过节,鱼卷是一道必备佳肴;目前,产品已远销港澳地区和美国,备受海内外家庭主妇青睐。

制作鱼卷的鱼应取马鲛、嘉腊、鳗鱼、黄花鱼等优等鱼类。制作时,首先用利刀刮下鱼肉剁成鱼酱,剁时要边剁边加进适量的淡盐水、剁到适度时再加适量演粉和肉末、葱头、荸荠、鸡蛋清、味精等配料,搅拌均匀,做成卷状,包上“网纱油”,旺火蒸熟即可。吃时,可浇上肉骨清汤、油葱,趁热上桌即是汤鱼卷;放入油锅中炸成油炸鱼卷或切片炒成炒鱼卷,更是酥脆爽口,别具风味

2、惠安小吃——五香卷(鸡卷)

惠安的五香卷品种很多,作料大体相同,味道却各不相同,但真正美味的当推东园阳光、下洼一带的五香卷,其色、香、味、感,样样俱绝,同样的豆皮、同样的瘦肉、同样的荸荠、同样的葱花、同样的地瓜粉,经过不同的手工制作,松紧适度,在经过热锅油炸,可称绝味。

3、惠安小吃——糯米丸子

糯米丸子分红、白两种,吃糯米丸子象征团圆、美满、幸福。因此,惠安人除婚庆外,正月初一“开正”与冬至祭神时也用糯米丸子。

婚庆的新娘入门前夕,亲人会来帮忙搓红、白糯米丸分赠左临右舍、亲朋好友,一显吉庆,二报婚喜。

成婚日,男女双方化装时要摆三碗红丸敬祖,四粒大红丸摆桌角称“桌角丸”。

入洞房,新郎新娘要吃“相见丸”,由送嫁妈念:“夫妻双双吃红丸,吃到全家团团圆;大房多放谷,下厝多放钱”。吃“交杯酒”后,新婚夫妻各吃两粒红丸,听送嫁妈念:“吃丸吃得全家圆,夫妻恩爱情甜蜜,观音送来状元子,王母送来俊玉女”。

现在惠安人吃糯米丸子的比较少,但是每天早上的旧螺山超市前,有一个担子车,专门卖糯米丸子,味道正宗,口感好,不粘牙,可以多多品尝。

4、惠安小吃——面线糊

面线糊一开始是从泉州传过来的,惠安人的聪明才智把它发扬成具有惠安特色的名吃。

以手工制作的细面线做汤底,加入各种卤水的大肠、小肠、牛肚,清蒸的鲜鱿鱼,抄水的鲜海蛎,再来一点油炸的花生米,搁点葱花、放点芹菜,美味至极。

但其实我最思念的还是在崇武以鲜带鱼或白鲳鱼切片直接煮的面线糊,真鲜啊!鲜得你口水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5、惠安小吃——地瓜粉捏

在惠安农村,经常可以吃到一种风味小吃——地瓜粉捏,以地瓜粉为主,加上地瓜粉捏丝丁鱼干,目鱼干,炒熟的花生米,米粉、切碎的鲜蒜,大白菜就可以下锅煮出一碗又香又甜,回味无穷的地瓜粉捏米粉汤,根据口味也可以把花菜加地瓜粉进行配料,味道更佳。

6、惠安小吃——萝卜糕

有人说:没到过崇武海边就不算来过惠安,也有人说:没吃过惠安的萝卜糕就不算惠安人。

惠安的萝卜糕历史久远,别具惠安特色,白萝卜捣成萝卜泥,拌上少量的糯米粉,蒸熟切块,放入沸油锅中煎炸至橙黄色起锅,记住:糕子下锅前加一勺凉油在油锅中,炸出的萝卜糕外焦里嫩,香脆可口,味道好极了。

7、惠安小吃——豆腐豆干

记得在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同学来找,在惠安逗留了几天,临走时想送她一点惠安的特产,学生太穷,送不起贵重的东西,随手在市场上买了一些豆干让她带走,没想到“瞎猫撞到死老鼠”,同学家的赞不绝口:豆腐豆干满街是,惠安制作第一家。而今,天天应酬,鱼肉虾蟹满桌,唯一吃不腻的还是韧韧、柔柔、甜甜、白白的惠安产豆腐豆干。

记得偶“中老年人补钙,吃豆腐豆干”………………

8、惠安小吃——白水猪脚

在惠安辋川走马埭福厦324国道边,有家“清水饭店”,店虽小名声可大着那!每天中午,店前车水马龙、人流不绝,有来自城关,来自辋川,来自福州,来自厦门,来自泉州……

慕名而来,就为着一道菜:白水猪脚。

做工非常简单:新鲜的农家猪脚,加上新鲜的鳗鱼干,放在大沙锅里慢火熬炖,味道鲜甜,回味无穷,很不得把自己的舌头也嚼进嘴里呀!!!

9、惠安小吃——闽南烧肉粽 

每年的端午节,据说是源于纪念古代忧愤投江的诗人屈原,为了让他免受鱼虾噬咬,百姓都要包糯米粽子投入江中。年代久远的传说已渐渐淡化,但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习惯在闽南已代代相传,而且衍变出各种不同口味的“粳仔粽”、豆粽,尤其是包着红烧肉、香板栗的粽子更是香软可口。

10、惠安小吃——蚵仔煎

来到惠安的游客必定要品尝一下惠安的小吃——海蛎煎,其烹调方法、佐料搭配各个乡镇形式方法均有不同,但却有同样的滋味儿:香、甜、鲜、嫩。既爽口又带劲,让你吃了还想,想了还吃。

其基本做法:新鲜的海蛎加些许上等地瓜粉拌切碎了的鲜蒜,热油锅里煎一煎,就成了。另有喜好可加上鸡蛋、花生、豆腐、葱、姜等等,看你爱怎么吃就怎么放!操作简单、方便,何不试试?

11、惠安小吃——小岞黄花鱼

小岞人有句俚语:六月黄花小人参。农历六月是品尝黄花鱼的最佳时节,特别是“六月六”为最补(即初六、十六、廿六).选择黄花鱼很讲究;取黄花鱼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太大则皮鳞厚,太小则骨多鱼质未到火候,最好为二,三斤左右,肉细嫩而绝腥味。

吃法有煮汤、清炖、红烧、油炸等多种,以清炖为最佳.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取整条黄花鱼洗净,无需去鳞剖腹.将拍扁后的蒜头从鱼嘴用筷子满入,塞满鱼腹再将鱼摆成环形放入炖罐中盖好。将炖罐放入锅中,往锅中加水至炖罐中段.炖约50分钟后取出炖罐,凉却10分钟后即可食用.此时鱼仍完整无损,如“鲜活”的黄花鱼展现在眼前,既增加了食欲又更具美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中老年人有开胃健脾、滋阴益气,特别是对医治妇女妊娠期浮肿以及患水肿疾病等有特效.黄花鱼膘晒干后,可食用也可药用,具有补肾、益精、止血的功用;黄花鱼肉也可做成鱼丸,其味同样鲜美适合。

由于大量的捕捞,小岞黄花鱼的数景正急剧下降,若你有口福,到小岞仍然可以品尝到这被喻为“小人参”的黄花鱼。

12、惠安小吃——清蒸鳗鱼干

夏夜无聊,对酒当歌,最佳的配酒菜当属清蒸鳗鱼干。在惠安崇武、山霞、净峰、小岞一带,流行的配酒菜就是用当地产的晒得半干鳗鱼干切块清蒸,小小一碟,鲜、香、韧、回味,便宜又实惠。不过最近,洛阳海鲜馆开始流行用半干鳗鱼干加酱油“呵”,别有一番风味。

13、惠安小吃——烤小鱿鱼干

惠安东部近海端的小乍镇,随便进到一家渔民家里,热情好客的渔家人都会客情挽留,备酒,就本地捕的小鱿鱼干,放在煤炭炉盖上烤,一会儿,一股浓香弥漫满屋,一小碟香喷喷的焦黄焦黄的小鱿鱼干上桌,酒不醉人人自醉,其中的滋味只有你我细细回味,“三日不知肉香”呀……

14、炸果

想必是惠安人都吃过。是一种里面包着海蛎和韭菜,外层裹着淀粉米饭的六角星型的食物,做好之后放入油中炸到金黄色。小时候买炸果的摊位非常多,生意也很红火,那时候好像是一块钱四个,那时候的物价低,所以东西都很便宜!饿的时候买几个,就着甜辣酱或者醋,吃起来真不是一般的美味。很受大家的欢迎。有时候碰见什么高兴的事,就约上几个哥们,一起去吃,真是无限怀念。只是现在这样的摊位已经不是很多了。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受欢迎程度。来惠安的人一定要尝尝看!

15、惠安小吃——八爪章鱼

夏天的某个晚上,城关南岭桥的某个角落,蹲着辋川来的某个老阿伯,守着一盏古老的红土炉灯,一个特大的竹编米筛子,盛开着一朵朵紫中透白的小花……

啊!让我口水直流的小章鱼,一斤六十块,好吃,太贵。

惠安人爱吃小章鱼,小章鱼分两个地方出名。上佳的是白奇堤头的八爪章鱼,个小、脚短、一口一个,不分男女老幼,筷不停手、赞不绝口,只是太贵,一斤百块,订货要快。其次辋川的八爪章鱼,个小、脚长、切碎蘸醋,无论断爪整肚,筷如雨点、争吞入肚,说是不贵,百块两斤,季节要对。

三、知道福建惠安有什么好吃的吗 或者特产

福州特产有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泉州有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漳州特产有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芦柑、荔枝、香蕉、龙眼、袖子、菠萝等“六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疲、八宝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等。

厦门有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特产:盛产笋干、香菇、 武夷岩茶等

莆田特产:兴化桂元, 兴化米粉,漆木碗

龙岩特产:八大干系列.

三明特产:建莲莲子,沙县各小吃.

宁德特产:芙蓉李,古田竹编,茶 叶,红 曲,剪 刀等

四、惠安女的特点是什么?

惠安女的特点是:

惠安女是生活在福建惠安沿海的一个特殊族群,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从狭义上来说,惠安女其实是惠东女,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东部大岞、小岞、山霞、净峰四个村,是地道的汉族同胞。

惠安女,是渔村生活的产物,渔村男人常年出海,家中和村里的事务由妇女承担,无论粗活、重活,还是轻活、细活,样样都得干。久而久之,勤劳勇敢、贤惠能干的惠安女的美名就这样流传开来。

惠安女的服饰特点:

惠安女的服饰是极具特色的妇女服饰之一,以黄斗笠、银腰带、蓝上衣、宽黑裤为主要特点。

惠安女特殊服饰,可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类型,她们都头戴黄斗笠,笠内也缀上各种绒花和塑料花。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较大、厚、重,边沿稍有弯曲;后者斗笠较细、薄、轻、小。

后者也蒙上头巾,但头巾上缀有红色小花蕾,中青年妇女多把双辫子折在头顶的两侧,包上头巾似有梭角的感觉。手上也提有黄色竹篮。

在头顶前方还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妇女头发还留有刘海。惠安女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雨淋作用。

花头巾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缀绿或蓝色小花,或是绿或蓝底上缀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