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靖边 靖边(三)
这次去靖边,是和几位同窗好友一起去看望在此工作的贺同学。这一次,我们重点参观了靖边县博物馆。
靖边博物馆位于五台森林公园内,总投资3800万元,是一座仿汉风格的建筑。建筑面积12238平方米,一楼展厅面积2200平米,现有馆藏文物1734件(组)。展览定名为“夏州故地、塞上边城”。共分为文明之光、边关烽火、多元融合、红色史迹、经济靖边五个单元,诠释了靖边的历史沿革。是我见过的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县级博物馆。借助博物馆,我们对靖边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1.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超大县城。
靖边县总面积5088平方千米,人均土地面积31亩,是陕西省平均值的3.3倍,有农耕地资源168万亩,人均耕地5亩,其中水浇地1亩。全县林草保存面积21411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居陕北前列,是黄河流域基本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第一县。
截至2018年末,靖边县总人口36.13万人,常住人口38.2万人。是一个面积大、人口多的大县。
2.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县。
靖边史称“夏州”、“朔方”,有史可考的历史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小桥畔、褡裢沟等古文化遗址可为佐证。周朝便开始设立县域进行管理,此后几经变迁,有过很多建制和称呼,但都更侧重于边关重镇的性质。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设“靖边(取“绥靖边疆”之义)卫”,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靖边县”,从此靖边一名才固定下来。
靖边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博物馆内印象深刻的除了一些石器、瓷器之外,馆藏的一些壁画,如《孔子见老子问礼图》可见此地也是圣人传道处,《汉代车马出行图》等则可见汉代边疆人们生活文明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博物馆镇馆之宝唐代杨会墓石椁内出土的供奉佣人图,“阿三”、“春花”“钟茶”等9女一男,人物体态丰腴,线条柔美,反映了工匠画师的技艺之高,对研究古代文化及贵族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大量墓志铭的出土,更对研究我国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也因此,2018年2 月,靖边县被命名为“陕西省书法之乡”。
此外,靖边县的剪纸、信天游、霸王鞭等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久负盛名,被誉为“民间剪纸之乡”、“信天游故里”。
2.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县。
靖边虽然地处沙漠边陲地带,但是与人们对沙漠地带缺水的印象截然相反的是,靖边县非但不干旱,而且还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为3.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00立方米。境内有芦河、大理河、红柳河、黑河、杏子河、周河等六大河流,共建成大中型水库35座,总库容量8.8亿立方米,居陕西省之首。
与丰富的水资源相伴的是这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而比动植物资源更让人艳羡的是这里的地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汽、煤、盐是这里的四大支柱产业。
石油:储量在3亿吨以上,年产100万吨的靖边采油厂是这里的税收大户。
天然气:以靖边为中心的陕甘宁盆地中部天然气田,探明储量4666亿立方米,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陆上最大世界级整装大气田,建成了年净化能力达50亿立方米的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承担着向北京、西安、上海、银川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重任,是“西气东输”的枢纽。
煤炭:靖边县境内北部煤炭资源分布面积达800多平方千米,是神府煤田连接部分,探明储量达35亿吨以上,总储量预测在150—200亿吨。
岩盐:靖边县5088平方千米范围内有近80%的面积含岩盐,盐层深度在2400—3500米之间,预计岩盐储量在1500—2000亿吨。
在强大的矿业经济之外,靖边的旅游,农业、牧业、交通运输等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8年,靖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3.39亿元,2019年达到了398.8亿元。GDP总量位居榆林市第四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98351元。
2019年靖边县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
4.人杰地灵靖边县。
靖边县虽然地处边陲,风大沙多,地理气候环境较差。但却并不缺少人才。博物馆里展出的虽然大都是一些因军功而留名的英雄,博物馆外的还有许多在文化艺术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隋朝时,靖边籍大建筑学家宇文恺规划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大兴城(长安城),成为后世城市建设的范例。
境内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中共靖边县委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并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没有被颠覆的县级革命政权。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的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期间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序幕。
尤其天赐湾之役,更是成为一个传奇。1947年6月9日晚,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和支队组成的“昆仑纵队”关闭无线电台,于6月10日来到坐落在高梁山山腰的天赐湾村,村庄四周耸立着几座陡峭的山崖,国民党追军赶到后,两军之间就有一座山梁相隔。距离近到村里的人都能听到敌军的说话声,能看到他们烟头的火星。我军在敌人的鼻子下面安然度过危机,敌军竟未发现,“昆仑纵队”就此躲过一劫。而天赐湾名副其实也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引得后人争相参看,赞叹不已。
短短一天的靖边之行,除过吃饭睡觉聊天的时间,走在靖边大地上的时间不足半天。但是靖边留给我们的印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辽阔恢宏,它的悠长灿烂,历史文化,它的波浪谷、明长城、统万城,博物馆,它的小河村、天赐湾,它的荒凉而多彩的过去,富足而奋斗的现在,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未来,都在吸引我,感动我。
靖边,我还会关注,还会再来!
二、陕西靖边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还有东坑的`` 金鸡沙旅游区`不错`
旧城也有一个旅游区``黄蒿界的神水沟
统万城遗址 大夏国国都,建成于公元418年,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它虽不见当年的刀光剑影,也不闻羌笛胡笙,但历经千年风雨的城墙,支离破碎的瓦砾,仍然诉说着当年的辉煌。登高望远,发思古之幽情,收沧桑于眼底,让游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古长城遗址 万里长城蜿蜒曲折,时隐时现,高高耸立在千沟万壑之上。
革命旧居 靖边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曾在靖边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生活战斗了64个日夜,中共著名的“小河前委扩大会议”就是在小河召开的,这些旧居依然保存完好。
民国三十一年(1942)六月,吴旗县成立后,三边分区将靖边县的凤凰、罗涧两区划给吴旗。1949年吴旗县撤销,凤凰、罗涧两区划归靖边。1950年吴旗县恢复,上述二区又划给吴旗。
1954年,按照陕西省民政厅通知,将靖边县的巴兔湾划给乌审旗。
三、靖边特产是什么
靖边特产是什么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靖边特产是什么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靖边特产
1、靖边马铃薯
陕西省靖边县有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平均海拨1400米左右,加之气候爽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是马铃薯的最佳优生区,同时也是马铃薯良种繁育优势区。靖边马铃薯极具特色,以其个大、体匀、芽眼浅、淀粉含量高等品质优势在国内外市场颇具盛誉。地域范围靖边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苏沙漠南缘,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地区、中部梁峁涧地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全县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48″-109°20′00″,北纬36°58′29″-38°01′18″。东接横山县,西接定边县,南于延安地区的吴旗、志丹、安塞、子长县相接,北靠内蒙的乌审旗和鄂托克旗。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395.4mm。
2、靖边荞麦
荞麦是靖边县白于山区主要农作物。每年夏季,来到白于山区,漫山遍野荞麦花儿盛开在天地之间,也盛开在农民的心田里,这些花儿是秋收的果实,也是农民鼓鼓的“腰包”。初冬时节,在苦荞的优生区中山涧镇,当地村民贺加芳正和家人将筛选好的黑苦荞装入袋中。她告诉笔者,以前这里的山地要么种植荞麦,要么就荒废了。三年前,镇政府提倡他们种植黑苦荞,黑苦荞产量和价位都是普通荞麦的两倍多,他们开始将荒山利用种植黑苦荞。今年贺加芳种了四十多亩黑苦荞,总产量在7000斤左右,按合同收购价三块算,收入达两万元。近年来,靖边县针对小杂粮产业发展状,积极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改良荞麦品种,提高科学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来升级传统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如今,靖边荞麦产业越做越强,逐渐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荞麦已成为靖边白于山区农民致富的“铁杆”产业。品种是土地的第一生产力。
3、靖边羊肉
靖边羊肉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特产。靖边地区的羊从小就吃着去膻味的调料长大的,所以自身没有羊膻气,也无须用红烧、麻辣、五香等方法去刻意遮盖气味。靖边县羊只饲养量已达100万只,年生产优质羊肉5000多吨,品种有萨福克羊、白绒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等。由于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和饲草资源,靖边羊肉无腥无膻,肉羊羊肉被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为“有机转换产品”,是真正的陕北优质绿色食品。陕北白绒山羊以其产绒量大、绒色洁白、强度大、纤维细长、繁殖性能强等优点,被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
4、靖边苦荞
小杂粮种植区东坑镇、席麻湾乡、乔沟湾乡实施荞麦高产创建示范田1万亩,白于山区天然状态下生产的“榆荞—4”、“苦荞”等是远近闻名的绿色食品,靖边苦荞多次荣获名优小杂粮品种。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靖边苦荞 陕西省靖边县张家畔镇、红墩界镇、宁条梁镇、东坑镇、王渠则镇、中山涧镇、杨米涧镇、周河镇、杨桥畔镇、天赐湾镇、青阳岔镇、黄蒿界乡、海则滩乡、镇靖乡、席麻湾乡、龙州乡、小河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靖边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靖边苦荞保护范围的函》,靖政函〔2012〕270号 靖边县地方标准。
5、靖边胡萝卜
靖边胡萝卜是陕西榆林靖边县的特产。靖边县东坑镇黄家峁村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靖边县东坑镇黄家峁村,注册资金20万元,固定资产800余万元。公司现已建成日光温室200亩,钢结构拱棚800亩,30亩的现代物流市场一处。2014年种植胡萝卜1万余亩,亩产10000斤,每斤0.3元,每亩总收入3000元,总收入3000余万元。远销武汉、长沙、成都等地;出口韩国。2014年,靖边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申报的“靖边胡萝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地域范围靖边胡萝卜生产区域位于靖边县境内,主要涉及宁条梁、东坑、中山涧、王渠则、席麻湾、镇靖、龙洲、张家畔、杨桥畔、海则滩、黄蒿界、红墩界、天赐湾、周河、青阳岔、杨米涧、小河等17个乡镇,215个行政村6个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109°20′。
6、靖边辣椒
靖边辣椒是陕西榆林靖边县的特产。靖边辣椒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靖边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申报的“靖边辣椒”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地域范围靖边辣椒生产区域位于陕北东北部靖边县境内,主要涉及宁条梁、东坑、中山涧、王渠则、席麻湾、镇靖、龙洲、张家畔、杨桥畔、海则滩、黄蒿界、红墩界、天赐湾、周河、青阳岔、杨米涧、小河等17个乡镇,215个行政村6个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109°20′,北纬36°58′-38°03′,东到龙腰镇村,南到贾家湾村,西到西园则村,北到白城则村,总面积5.3万亩,年产量约37.3万吨。产品品质特性特征1.外在感官特征:靖边辣椒果实粗壮呈牛角或羊角状,椒长25-28厘米,最大可达30厘米,椒粗5-6厘米,肉厚0.3-0.4厘米。
7、靖边小米
靖边小米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晋谷21、晋谷29等。
二、立地条件产地范围内海拔1100m至1900m,土壤类型为风沙土、黄土,有机质含量≥0.7%,土壤pH值7.5至8.5。
三、栽培管理
1、 轮作:实施轮作倒茬。轮作年限3年以上。
2、 播种:5月中至下旬播种,用种量为每667㎡(亩)0.9kg至1.2kg, 播种深度4cm至6cm,基本苗每667㎡(亩)1.2万株至1.5万株。
3、 施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至2000kg,结合播前耕翻一次施入。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储存
1、 收获:9月上至中旬,全株2/3籽粒成熟即籽粒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时收获。
2、 加工:工艺流程为:分选→去石→筛选→碾米→风机降尘→精选→包装→入库。
3、 储存:储存时要求籽实含水量≤13%。
8、榆林马铃薯
榆林马铃薯极具特色,以其个大、体匀、芽眼浅、淀粉含量高等品质优势在国内外市场颇具盛誉。陕西榆林市有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平均海拨1400米左右,加之气候爽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是马铃薯的最佳优生区,同时也是马铃薯良种繁育优势区。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榆林市所辖榆阳、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定边、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等1区11县176个乡镇547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
9、陕北山杏
陕北山杏 陕北山杏通身是宝,从杏肉、壳到仁无不有用。鲜杏果肉加工制作的杏脯、杏酱是多年畅销市场的食品。杏仁可用于多种食品加工,除生产大宗的杏仁炒货、杏仁蛋糕、杏仁酪、杏仁饮料、口香糖、杏仁巧克力等多种糖果糕点外,也可用作华夫饼干,蔬菜色拉,焙制品上面的调味品,或肉禽、海产品色拉加味品等,还从中提取分离出多种单一组份,用于添加强化其它食品,制作高档营养食品,还用于面霜、面乳等多种化妆品;杏仁油用于制作香精、食用油或高级润滑剂。壳用于油漆、活性碳、肥皂等多种化工品。陕西是山杏原产区之一,以天然林为主。建国后,陕北、渭北许多县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目的,大量播种山杏,形成了林带。山杏的主要产品是杏仁,为重要的木本油料,传统的出口物资,主要用于药材、榨油、糕点、食品等。既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又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是黄土高原上较好的树种之一。
10、榆林山地苹果
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属于苹果优生区,在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空气质量等多个方面,具有发展优质山地苹果的'适宜条件和竞争优势。早在2012年,省委、省政府就认定绥德、米脂、子洲、清涧4县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为推动陕西省果业从大省向强省转变,在林果业发展不与粮食争地的政策约束下,陕西省农业和林业部门联手,立足陕北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有 200多万亩坡耕地适宜发展林果业的优势,在榆林市南部的米脂等6个县区和延安市北部的延川等8个县区的丘陵沟壑区建设300多万山地苹果示范区,打造全 国最大的优质山地苹果示范区。
拓展资料:
靖边特产小吃是什么
1、洋芋擦擦
陕北传统饭食之一,又名“洋芋丸子”、“山药丸子”。洋芋和山药都指的是土豆。此菜加工时将土豆用擦子擦成一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末等,同面粉搅匀,上笼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自制的西红柿酱及其他调味品即可。也可以炒着吃,味道亦不错!
2、油旋儿
油旋儿是绥德的一种小吃,做法是用温水和面(加少许盐、碱水),先和硬后蘸水踩软,醒2小时,后置于油案上擀为长片,抹上化开的熟油,边擀边拉薄,撤上葱花、盐、花椒粉,卷为面团,压扁成饼状,上炉鏊抹猪油翻烙,待见火色后排入平鏊之下炉圈内烘烤至熟。其色泽金黄油亮,层层饼旋儿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绵软,油香扑鼻。
3、卤驴板肠
米脂风味小吃。用整副驴大肠做原料,反复用醋水搓洗干净,放入清水锅煮半熟。捞出再入卤汤锅,加酱油汤、辣椒、花椒、葱花、姜片炖煮至绵软。吃时切成小段,加原汤汁,口味麻辣咸嫩,香味袭人,可谓小吃一绝。
4、干炉
镇川有名的小吃。用温水和面,讲究面硬,以面剂包一撮干面粉(加盐),手压成形,置炉鏊上先烙后烤而熟。其形贺面鼓,中拓小红印。内空外脆,吃着带劲,最宜贮存或上路作干粮,久之不坏;若和面时加油可制作油干炉,则又酥又脆,顺口溜道:“吃着香,咬着脆,饱嗝上来干味”,确是风味独特。
5、麻汤饭
豇豆、白云豆、黑米、玉米仁、麦子仁、大米、小米、红豆、红小豆、高粱、酸菜等加上清油在一起煮制,再配以各种调料即成,此食麻辣鲜香,老少兼宜。
6、榆林拼三鲜
将熟猪肉切成宽1公分的片,红烧红焖各半,洋芋炸成片,粉皮切成条;用生肉加调料制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块。待肉汤加水烧开后,放猪肉、丸子、酥肉块、粉皮、再配以虾米、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生姜米、胡椒面、韭黄、葱花、芫荽、盐、酱油、味精、菠菜等配料。此菜色泽鲜艳、醇香味浓,如在原料内加入羊肉、鸡肉谓之“拼三鲜”味道鲜美,香气袭人,乃榆林红白喜事及宴席的压轴大菜。
7、剁荞面
定边、靖边风味小吃。将荞面糁子面用水和匀,擀成二公分厚的饼状,用剁刀剁成韭叶宽的长条,边剁边入锅,煮熟捞碗内。麻油烧至八成热投入宰木耳,辣面,爆出香味倒入碗内。再将酸菜汤入锅烧开后连同炸好的麻油调入面碗内即成。也可调羊肉臊子或素臊子。其滋味坚软细美、酸辣可口。
8、煎饼
清涧风味小吃。用荞面仁制成粉糊,方法与碗托做法相同,但要糊稀一点,用小勺舀在加热的饼鏊上摊成20厘米大的如纸薄饼;另以绿豆芽或黑豆芽加粉丝、肉丝、炸豆腐丝凉拌,将煎饼卷入凉拌豆芽菜,浇蘸汤食之清凉开胃,素爽雅致。
;
四、靖边的民俗风情特点
靖边县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 靖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靖边史称“夏州”、“朔方”,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靖边(取“绥靖边疆”之义)卫”,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靖边县”。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靖边就有先民繁衍生息。16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曾经雄踞北方20年(公元407-427年),目前在县城东北58公里处,大夏国都统万城历史遗址经历1600年的风雨仍然基本保存完好,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垄断性和不可复制性,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靖边籍的隋朝大建筑学家宇文恺规划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时改名长安)、洛阳城,成为后世城市建设的范例。1935年,中共靖边县委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并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没有被颠覆的县级革命政权。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的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期间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序幕,目前,这些革命旧址依然保存完好。1942年,由于工作突出,毛主席为时任县委书记惠中权同志亲笔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这已成为历届靖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准则。著名诗人李季在靖边工作和生活期间,创作了著名的信天游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引起极大轰动。靖边县的剪纸、信天游等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久负盛名,被誉为“民间剪纸之乡”、“信天游故里”,极具民族特色和传统意蕴,是蒙汉文化的有机交融,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靖边是个好地方,其他详细资料恭请登陆靖边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