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的风俗有哪些
宁夏回族有禁食猪肉,禁食狗、驴、骡肉的风俗;还有禁求签、玩赌、拜偶像、沐浴的风俗;婚嫁方面,娶亲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礼(麦海勒)衣物外,还要送上几十个用彩纸包裹的礼品包,同时要送上羯羊1~2只;丧葬方面,主张速葬,最长不超过3天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宁夏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回族总人数的1/5),密度最大。宁夏四季分明,春天暖的快,秋天凉的早。宁夏最有名的地方特产,首推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二毛皮等种。
沐浴是回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回族的沐浴分为大净和小净。“沐”即小净,“浴”即大净。小净的洗法有若干程序:洗两手至腕部;洗两遍;漱口;呛鼻;洗脸;洗两手至两肘;抹头、抹耳、抹额;洗脚至两踝骨。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洗涤全身。
宁夏回族人禁吃污秽食物,讲究清洁卫生的道德要求,表现在饮食卫生上。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养成了禁食的习惯。回族还有禁酒的要求,认为酒是事端的祸首。回族注重用水和饮水的清洁。
宁夏美食以西北面食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为农业发达,蔬菜水果较甘肃地区丰富,而黄河等河流分布于区内各地。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类,各个县城都有大型的市场内现杀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肴不能不尝。
二、宁夏特色是什么?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在商周时期,有古西戎族的鬼方、猃狁部落;春秋战国时期,为西戎族义渠、乌氏和朐衍三个部落;至秦汉改由汉、匈奴和羌族所居。 自此以后虽然各少数民族不断更替,但汉族却一直定居下来。到魏晋南北朝时宁夏有汉、匈奴、鲜卑、羌、氐、羯、敕勒、柔然族等部族;隋唐变为突厥、敕勒、回纥、吐蕃、吐谷浑等部族。
宁夏境内有战国、隋、明长城与宋代壕堑景点。1038—1227年党项族曾在宁夏一带建立西夏政权,兴建许多工程,至今仍有不少遗存,如离宫遗址、西夏王陵(有“中国金字塔”之称)、承天寺塔、一百零八塔等,在本区文物中占重要地位。其它还有海宝塔、须弥山石窟、银川南开清真寺等。
宁夏特产
1、宁夏枸杞,宁夏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枸杞,别名枸杞果、白疙针、旁米布如。属茄科。果实、根皮及嫩叶可入中药。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以宁夏为主要产地,尤以宁夏中宁县出产的枸杞质量为最佳。是“宁夏五宝”之首的“红宝”。宁夏是枸杞原产地,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
2、灵武长枣,宁夏灵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灵武长枣是经过多年自然筛选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特色枣产品,果实长椭圆形,色艳、肉厚、脆甜适口、汁液多,平均单果重18.1克,最大单果重达40克。抗逆性强,果实营养非常丰富,不仅含有多种有机酸,还含有糖、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鲜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3、盐池二毛皮,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滩羊在盐池县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当地人民不仅'事畜牧'、'尚畜牧',而且'善畜牧',至今盐池县仍以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为主。盐池县土地资源丰富由于这特殊的土壤、水质条件和丰富的草原牧草,极符合滩羊的生态学特性,是全国罕见的最适合滩羊生长的生态地理区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_宁夏
三、宁夏传统文化有哪些?
宁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圣纪节。宁夏人民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
开斋节是每年都要举办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在太阳还未出来的时候吃斋饭,然后在这一天内就不在吃喝东西,这样的日子一个月,在开斋的那天将会举行盛大的节目,人们在一起欢乐跳舞,这个节日在宁夏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来求得生活安康,也是他们美好愿望的寄托。
圣纪节,纪念先人的丰功伟绩和一次传扬他们的精神,这一天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事务游玩一天,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让人们记住先人的教导,每家每户都会杀了家里喂养的牲畜。这一天每个人都会穿上回民的盛装到当地的清真寺叩拜祈福,然后他们把杀的牲畜赠送给亲戚朋友,相互祝贺,也是彼此之间友好的促进方式保持着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
宁夏的传统饮食文化让人垂涎欲滴,烩面杂碎就绝对是独特的风格,制作的步骤别有一格,这样做出的羊肉祛除了原有的膻味,又不让人感到腻,口味香醇,十分美味,要是能吃到这样特色的食物。香酥鸡是最具风味的代表小吃,香酥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而且制作奇特更是让人尝一尝它的味道。
四、宁夏有什么地方特色呢
特色食物 烩羊杂碎:风味独特。其制作方法是:用羊的内脏、头蹄肉,经仔细冲洗后,入开水锅煮熟后捞出,切成丝。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辣油、味精、香菜,即成烩羊杂碎。那红色的便是辣椒油,绿色的是青葱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鲜汤,喝一口鲜汤吃一口杂碎,不膻不腻,味道香醇浓郁。 清蒸羊羔肉:宁夏羊羔肉细嫩鲜美,没有膻味。羊羔肉最好选用胸叉、上脊骨部位,剁成长方形条,用清凉水洗净,摆在碗内,放上生姜、大葱、大蒜;再放上几粒生花椒,上笼蒸30分钟左右;然后扣至汤盘内上桌,配以醋、蒜汁、盐等调料佐食。 香酥鸡:银川地方风味小吃,特点是香酥脆嫩。制法:先把煮熟的母鸡去骨不去皮,将鸡肉撕成长条形,拌以盐、香油、味精,另用3个蛋清,加淀粉、白面各半,搅匀;将泡沫糊的一半倒人抹有清油的平盘中,然后投入鸡肉条,用剩余的一半泡沫糊将鸡肉条包起。包好的鸡肉条放进7成热的油锅中炸至白黄色捞出,切2刀3条,再横切、码盘,蘸椒盐食用。 特色餐饮 以西北面食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为农业发达,蔬菜水果较甘肃地区丰富,而黄河等河流分布于区内各地,所以鲜活的河鱼值得品尝。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类,各个县城都有大型的市场内现杀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肴不能不尝。回族传统不近烟酒,所以较为传统的清真餐馆不供应酒类饮品。但西北人饮酒者居多,当地盛产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纯正,不过千万节制。 盖碗茶 当地人叫做团子,西北人多饮盖碗茶,即便甘南藏区的茶馆里也供应的是盖碗茶,讲究使用三炮台的碗。最主要的当然是茶叶和冰糖两样,其他的配料有枸杞子、沙枣、红枣、核桃仁、葡萄干、桂圆、话梅等滋补佳品,称之为八宝茶。沏茶的水要沸腾的水,称之为“牡丹花水”。甘肃的临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所产的团子茶最为正宗,如果没有尝尝这道特色是个遗憾。商店八宝茶售价10袋装10元,茶馆和餐馆2元/ 碗,水免费,而真正的好茶两三道以后味道更好。 宁夏最有名的地方特产,首推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二毛皮、发菜五种,因颜色分别是红、黄、蓝、白、黑,所以又称“五宝”。 发菜:谐音“发财”,产于同心、中宁、海原一带荒漠、半荒漠地区,体细长,色黑亮。新鲜发菜呈蓝绿色或褐色,喜庆筵宴必不可少。 甘草:又名甜草,在中药界有“十(个中药)方(中)九(个要用甘)草”之说。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抗癌、补脾、益气等功能。 枸杞:宁夏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驰名中外。其不仅含铁、磷、钙,且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常服能润肺清肝、滋肾、祛风、明目、强筋骨。 贺兰石:产于贺兰山,质地细密、刚柔相宜、紫绿相间。用其雕刻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不干不臭、护毫等特点,雅趣天成。 滩羊裘皮:宁夏特产毛皮,以产自银川平原黄河两岸水草丰美的滩地而得名。俗称“二毛皮”,毛长2寸,毛穗洁白,质地细润,轻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称,是国家传统名牌出口商品。 地椒子 沙棘 苦荞 银川-贺兰石 宁夏地毯 西夏贡米 香酥鸡 银川滩羊牌提花毛毯 鸽子鱼 吴忠-黄酒 吴忠-沙棘 滩羊二毛皮 甜瓜 香水梨 百合干 丁香肘子 贺兰石 烩羊杂碎 青铜峡柳编 清蒸羊羔肉 石咀山“迎春壶 胡麻 宁夏发菜 宁夏甘草 宁夏枸杞 糖醋黄河鲤鱼 燕麦 景点有: 沙湖, 沙坡头, 西夏影视城(拍大话西游的地方), 西夏王陵, 108塔 成天寺塔 老龙潭 水洞沟 苏峪口 小滚钟口 南关清真大寺 纳家户 青铜峡 阅海 明翠湖 燕歌湖 贺兰山岩画
五、宁夏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一、服饰习俗
宁夏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男子多戴白帽或黑帽,宗教人士和虔诚的信教者在礼拜或参加宗教活动时,则穿上长炮、长衫,妇女按教义要戴盖头,一般老年人为黑或白色,中年人多青色,姑娘多绿色。盖头颜色不同,但样式一致。
二、饮食习俗
宁夏回族主食与汉族基本相同,但在肉食方面有严格讲究,只吃由阿訇,满拉或有经学知识的人宰杀的反刍、食草动物和鸡、鸭、鹅等禽类的肉,严禁食用其他肉类及一切动物的血。回族忌烟酒,但有饮茶的习惯,并以盖碗茶最受欢迎,较名贵的为“八宝茶”。
节日食品中,回族的面食最具特色,油茶、麻花、馓子、丸子、花花等样式精巧,味道鲜美,俗称油香。此外,宁夏回民的涮羊肉、羊杂碎、小吃、酿皮、煎粉,粉汤饺子、炒糊饽等,都是味道绝佳的风味小吃。特色清真菜如:枸杞鱼肚,糖醋黄河鲤鱼,四方发菜、炸羊尾等。
三、卫生习俗
宁夏回族是爱好洁净的民族,有讲究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的优良传统。穆斯林在礼拜前必须沐浴。沐浴分为“大净”“小净”,以保证身体洁净。洗手、脸惯用“汤瓶”,而极少用脸盆,认为盆里的水是“死水”,不干净。“汤瓶”最早由阿拉伯传人。
四、婚嫁习俗
按伊斯兰教规定,男婚女嫁有4个条件:男女双方同意;双方父母同意;证婚人到场;有一定的聘金。婚礼中要写“依扎布”(婚书),念“尼卡哈”。
按照宁夏回族的传统习俗,娶亲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礼(麦海勒)衣物外,还要送上几十个用彩纸包裹的礼品包,主要是一些茶、糖、核桃、葡萄干、枣子等饮茶物品,称为“封子”,同时要送上羯羊1~2只。
五、丧葬习俗
宁夏回族称去世为“无常”“归真”,忌说“死”。“遗体”称“埋体”,送葬为“送埋体”。主张速葬,最长不超过3天,一般不过夜,以免尸体腐烂,回族不信风水地脉,只要平稳干燥的地方即可做墓地,实行土葬。
亲人去世后头北面西安置在床上供人吊唁,但不送挽帐花圈,葬前在清真寺内净尸身(“厄苏里”)。穿尸衣(“可凡”),然后将尸体装入“塔布提”(清真寺设置运尸的木匣),抬至墓地安葬。墓穴挖好后举行站“折纳孜”(葬礼)仪式。由阿訇为亡人祈祷,并带领众人念“赞主词”。
扩展资料:
宁夏回族的禁忌:
一、回族的禁猪习俗
猪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
二、回族禁食自死物及其他习俗
回族在饮食方面,除了禁食猪肉外,还禁食狗、驴、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禁食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牛、驼、羊等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食非穆斯林和诵非真主之名屠宰的动物等。
三、回族禁烟酒习俗
回族不喝酒,在家里也不备酒具,家里来客人一律不摆酒,有时为了接待客人,在参加宴会时,别人敬酒和碰杯时,回族多以水、橘子汁、高橙等饮料代替。有些回族本身就不愿意和饮酒者同桌聚餐。回族对酒不像对猪那样憎恶,城市里的回民现在也有喝酒的,但他们都背过父母去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