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瓯市美食
建瓯市美食有建郡扁肉、建瓯板鸭、枣泥山药糕、辣炒鱿鱼圈、建瓯芋饺等。
1、建郡扁肉:建郡扁肉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与北方馄沌和其它地方的扁肉口味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馅上。“建郡扁肉”制作过程主要特点是“打肉”,与其他地方的“切肉”不同。打出来的肉肉质纯净、新鲜脆嫩。
2、建瓯板鸭:建瓯板鸭烹饪简便,经清洗切块或油炸,或加入老酒清蒸、红烧,风味独特,香嫩可口,是宴客的佳肴,也是中外游客喜爱购买的物品之一建瓯板鸭在闽北南平属颇有名气的风味食品。
3、枣泥山药糕:山药切段,上锅蒸熟后去皮。趁热放入白糖,并碾成细泥。红枣蒸熟,用搅拌机打成枣泥。在正方形的保鲜膜上均匀的撒一些糯米粉,放一勺磨好的山药泥,压扁平后,放入枣泥,将保鲜膜四角合起,捏成圆形。将3放入冰箱冷藏,食用时取出,轻轻撕开保鲜膜,将冰冻后的糕点放餐盘中蒸熟,撒上芝麻即可。
4、辣炒鱿鱼圈:鱿鱼去内脏、去墨囊、去皮洗净,横切成圈状。胡萝卜切细薄片,木耳、香菇温水泡发后切宽条,葱切段,姜蒜切片。坐水,将胡萝卜、木耳、香菇焯水取出备用四、再将鱿鱼用开水迅速过水后捞出五、锅内坐油,下姜蒜片爆香后,放入韩式辣酱炒香后倒入焯过水的全部食材,迅速翻炒并加入海鲜酱,少许盐(一定要少放或不放,因为两种酱已是有咸味的了)、鸡精,再加入葱段炒均起锅即可。
5、建瓯芋饺:芋饺也称枷鞑仔、嘎拉泽。发源于福建省建瓯市并主要盛行于建瓯北部乡镇,主要是东游、水源、川石等地。不选用芋头而用芋子,其质细腻、软糯,嫩滑,浓稠,有粘性。做成后,芋饺肉馅非常鲜美,芋饺面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吃起来既糯又柔、滑溜可口。
二、了解南平建瓯的最好方式,就是带上256G的胃去吃吃吃
如果你认为建瓯小吃只有服务区的光饼,那就大错特错了。看完这篇 美食 攻略,你会发现原来建瓯是这样的吃货小城。
名叫鸡茸肚丝,但主要原料并不是鸡肉,而是猪肉和猪肚。猪肉剁成泥,猪肚切成丝。这是建瓯的一道传统特色菜,做法讲究,食材把关是关键。
在建瓯很多酒店、食府、 旅游 山庄都有做,虽没有千差万别,但品相、用料、口感、细腻程度却有很大差异。
制作鸡茸肚丝时,考验厨师的是剁肉抓肉的力度,还有打汤等环节。好的鸡茸肚丝端上桌时晃而不溢,色白油少,吃起来绵软鲜香。看着都一样,好不好一吃便可分出高下。
这道菜算是建瓯的家常菜和传统特色菜,也可以用来款待客人,吃起来嫩滑爽口,仿佛珍珠,又像肉羹汤。
做法也比较简单,食材主要有猪肉、鸡蛋、金针菇、地瓜粉等。煮熟后,捞起用冷水漂过,再加老酒油炒,最后放入高汤煮沸即可。稀稠程度依个人口味而定,提味可以撒点胡椒粉或滴上几滴建瓯老酒。
芋饺名字很贴切,芋头为原料,形似饺子而得名。芋饺是建瓯的传统名小吃,具有地方特色,也只有到原产地才能吃到最纯正的口味(淋上油渣拌芋饺更香哦)。
做法是把煮好的芋头拍成芋泥,加入地瓜粉搅拌均匀,再放入馅料。制作芋饺时,馅料食材、汤底和面皮是否Q弹是关键。猪肉的部位也很重要,有的用后腿肉,有的用条肉。
高汤每家都不一样,有的用当地的草根汤,有的则是骨头汤。包好馅料的芋饺直接放入烧开的水中,不用十分钟就可以捞出,最后把事先熬制好的高汤倒入即可。
光饼得名于抗倭名将戚继光,最早是作为行军干粮,发展到现在不仅成为福建众所周知的名饼,建瓯人还改良了有肉馅的品种。在川石中学斜对面,即川石采购站旧址内,让我们慕名而来的是千柱巷光饼。
听老板说,千柱巷是这里的一处古迹。他们家光饼的肉馅全都是用后脊肉,高温烤炉所用的燃料是烧烤碳,因为这样烤出来的光饼更香脆。
先用面粉搓成条,截成段,再揉成圆;加入肉馅后,再擀成片,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有趣的是每个半成品入锅前,老板还会用小面擀的尖端敲击两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光饼烤热膨胀后不容易破。
350多度的高温烤炉,贴饼全靠双手,这是手套代替不了的,每天的量八到十几炉不等,大约500个左右。
贴完饼后,受热,出油(滴油),膨胀,再变成焦黄,直至焦香扑鼻,整个过程不用十分钟就可以出炉。2016年,建瓯高炉光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此之外,光饼还有另一种做法:大肠炒光饼。味道很不错,有去建瓯的朋友不妨可以品尝一下哦。
初次听到大肠粿的名字,还以为是像套肠那样的套餐组合。肠子是猪大肠,粿是米粿,放入饭甑里一同蒸煮。大肠是跟红酒、五香等腌制而成。煮好后,再滴上麻油,撒上鸡精和葱花即可食用。
据说,建瓯城里只有两家在做大肠粿,一问当地人几乎都知道在哪里。我们去的是下西河的谢氏大肠粿,店铺不大,座位也很有限,卖的东西全在一只木质的饭甑里。
掀开盖子,只见米粿和大肠混在一团泛红的糊糊里,像红糖糊。品相看起来会让人不太有食欲,但大肠吃起来牙感很好,米粿则比较平淡。我在想,如果做成套肠,味道是否会更好。
顾名思义,以豆腐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丸子而得名。豆腐丸的馅料有肉丁,用小勺弄成圆状后迅速在地瓜粉碗里裹实,防止豆腐散开,吃起来也更Q弹,像极了龙眼肉。
煮熟捞出后,只需放入调味少许,撒上葱花即可。我们吃的老字号豆腐丸还有加入紫菜花,提鲜又好看。
豆腐娘粉也叫豆浆娘粉,汤料是豆浆,粉条选用当地的小松上白晚米,是一道很好的营养早餐。
白色的豆浆,白色的粉条,再加上白色的瓷碗,一碗白花花的豆腐娘粉就摆在眼前了。吃起来有些清淡,口味全凭个人调配,有葱花、姜末、酱油、红酒、辣椒酱,还可以搭配煎蛋、油条等。
我们这次探店的都是2020年首批9类“ 建瓯名小吃 ”,还有板鸭和扁肉是其它队员去的,特献上探店名称和地址。
在四宝小镇,我们还品尝了建瓯特有的吉阳四宝: 泽泻、仙草蜜、冰莲子 和 水空心菜 。尤其是泽泻,第一次吃,很清脆。四宝小镇的老板也很会造景,仙气飘飘,硬是把游泳池搞成了天空之境,真是太适合拍照了。
2天1夜,吃了不少,想吃的美味还有很多。在建瓯,每个人都恨不得带上256G的胃,一吃到底,一吃再吃,吃到停不下来。解锁南平建瓯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吃开始。
-------我可是有底线的--------
三、建瓯的特产
建瓯板鸭——中国四大板鸭之一,五代时即已为贡品,宋朝列为“汉席珍品”
锥栗——建瓯是中国锥栗之乡
笋制品——建瓯是中国竹子之乡,笋制食品丰富
福矛酒——福建省省酒,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省优部优国优、上海世博福建馆指定用酒、福建省白酒第一品牌、国家举重队指定用酒
根雕——建瓯的根雕很有名,得过国家特别金奖
蜜桔——建瓯南雅是蜜桔之乡
泽泻——建瓯曾经长期是中国泽泻之乡,现在虽然因种植面积减少而失去了泽泻之乡的头衔,但建泽千百年来一直是泽泻中最好最有名的。
黄华山米烧——烧酒中的名品,省优部优
双龙戏珠酒——建瓯酒厂力作,浓香型白酒
纸伞——建瓯是中国纸伞城,纸伞很出名,虽然纸伞很漂亮,可惜携带有点不便,做为日用品已经慢慢被淘汰了,现在更主要是当成工艺品。现在建瓯制伞人已经有相当多改做灯笼出口了,建瓯城里找纸伞也难了,不过找来做纪念品还是不错。(1986年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1988年获轻工部优质出口产品铜奖。建瓯竹花伞自1983年至今在国际市场上连续20多年夺魁,成为中国外销花纸伞数量最多的产品。得到了国际友人欢迎,其式样不断换新,花鸟鱼虫图案瑰丽,有梅花、空边、多层、多用等200余种,质量很好)
光饼——以房村的光饼最出名,香酥可口
建瓯的小吃以扁肉、光饼、豆浆粉、锅底、豆腐丸、 纳底、大肠粿、粿包、夹鞑子、薄饼、锥栗饼、粉丸、包笋锅贴等等最为有名。闻名全国的沙县小吃以及福州小吃曾经来瓯学艺或由建瓯发展过去,建瓯小吃自身很强,但没有考虑过做成个产业。
四、建瓯什么小吃最出名?
建瓯的特色小吃:
1.光饼
芝城光饼大约流传于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由浙率部入闽抗倭之时。芝城光饼独具特色。色美、味香、咸、脆嚼后又觉得有甜味。有的长期离乡的邑人,每次回乡探亲后,再外出总要携带些家乡的光饼以饱口福或分给外地的亲友共同品尝。
2.豆浆粉
建瓯人对豆浆粉情有独钟,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豆浆粉是百吃不厌的。外地朋友到了建瓯,开始对豆浆粉不以为然。看见街头粉店人进人出,熙熙攘攘的,禁不住也去尝一碗。这一尝便尝出了滋味,也尝出了缘分。再访建瓯时,他便会说:“早餐吃豆浆粉去。”一种美食,一种创意。不知谁人的杰作,把寻常之物豆浆与粉条这般配成对,成就了一方美食。
3.建瓯板鸭
4.建瓯扁肉
五、建瓯有哪些特色小吃
建瓯的特色小吃:
1.光饼
芝城光饼大约流传于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由浙率部入闽抗倭之时。芝城光饼独具特色。色美、味香、咸、脆嚼后又觉得有甜味。有的长期离乡的邑人,每次回乡探亲后,再外出总要携带些家乡的光饼以饱口福或分给外地的亲友共同品尝。
其做法是:先把面粉发酵,和好面(10斤面粉约加三斤水),每10斤面粉放盐三至四两、小苏打一两。然后做成直径约7.5 公分,厚度约一公分的园形饼坯,在坯中间戳一个小洞,一般每个光饼戳一个洞,似瓜子模形。饼面加葱、肉的光饼每个戳两个洞,再把饼坯贴在火炉上壁四周,在炭火里放一些硫磺,这样烤出的光饼是白色微黄,饼面有光泽,表示金面、银边、瓜子咀。后衍生出肉饼、芝麻饼等。南雅镇房村光饼远近闻名并形成产业。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义等领导都曾考察过房村光饼业。
2.豆浆粉
建瓯人对豆浆粉情有独钟,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豆浆粉是百吃不厌的。外地朋友到了建瓯,开始对豆浆粉不以为然。看见街头粉店人进人出,熙熙攘攘的,禁不住也去尝一碗。这一尝便尝出了滋味,也尝出了缘分。再访建瓯时,他便会说:“早餐吃豆浆粉去。”一种美食,一种创意。不知谁人的杰作,把寻常之物豆浆与粉条这般配成对,成就了一方美食。
豆浆粉风味独特,在于选料、制作方面很是考究。米粉是当天制作的“生粉”,粉条粗细要适中,制作豆浆要选上好的豆子,浸透磨细。开水冲浆,滤去豆渣,下锅煮沸。豆浆的浓淡最紧要,水多味淡,便失去了甘甜和清香。先烫米粉,再冲豆浆,后加调料。粉条要烫透,豆浆要热够。这些都是疏漏不得的。
3.建瓯板鸭
产于福建建瓯市,此鸭历史之悠久远超其他板鸭,有志载:后晋五代十国闽王延政称帝时即为贡品,宋孝宗赵昚时,建瓯盛记饭店的板鸭出名,并因宋孝宗赵昚曾被封建王,领地就在建安(今建瓯),他对建瓯板鸭情有独钟而将其带入宋庭,列为“汉席珍品”。至清朝建瓯板鸭更是早已久负盛名,深受南北消费者的青睐,为福建传统名优土特产品,素有“八闽佳肴”之美称。此菜在福建属颇有名气的风味食品,它形如龟体,色泽白嫩光润,肉质肥厚,味道香美。
建瓯板鸭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每年农历九月开始制作,到翌年二月二收盘。其中尤以霜风天制作的板鸭最佳。建瓯板鸭烹饪简便,经清洗切块或油炸,或加入老酒清蒸、红烧,风味独特,香嫩可口,是宴客的佳肴,也是中外游客喜爱购买的物品之一。建瓯板鸭的制作极为考究,用来制作板鸭的鸭源必须是在田野溪流中放养的,以吃稻谷为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鸭”。这类鸭子需喂养百日方能上市,因其肉质好,有韧性,在腌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制成后肉厚质嫩,肥而不腻。
4.建瓯扁肉
扁肉(也称“扁食”)在北方称为“馄沌”,西南巴蜀一带称“抄手”,广州谓之“云吞”。皮薄馅大,味道鲜美,为各地群众所喜爱。
扁肉在福建省各地广泛流传,但制作方式略有不同。如福鼎带海鲜味,莆田、闽侯尚干等地以剁馅为主。至于名闻天下的“沙县扁肉”乃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其根源亦出自建瓯,在制作方式与建瓯扁肉一致,由于选料没有达到精细的要求,所以今天我们在街面上吃的“沙县扁肉”少有正宗。在闽北的建阳市其扁肉以水吉最为出名,而水吉是在解放前从建瓯分离出去的,同样在靠近建瓯的政和其扁肉制作工艺亦与建瓯扁肉一致。在建瓯(特别是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扁肉,在逢年过节一定要做扁肉吃,已经形成一个固定的传统,从地理上看我们也可以发现,凡是在靠近建瓯周边的一些县市那里出来的人都会觉得本地的扁肉很好吃,从沙县、建阳、到政和、屏南、周宁,除了周宁不与建瓯直接接壤之外,其余全部都有交界,这些地方的制作手法惊人的一致!福鼎扁肉属于北方馄沌制法,肉馅偏涩。
5.锅底
以鲜镜头笋烹制的锅底是建瓯风味的第一名菜,不但深受民间喜爱,也受到各地客人的青睐。
锅底也称抄底,选用鲜冬笋为主料,佐以五花肉、龙口粉丝、金针菜、发紫菜等。 制作:冬笋去头剥净剖开入锅燋熟,捞起切成细丝,再入锅文火焖成棕黄色。五花肉切成箸头粗细的小条,粉丝、金针、紫菜等水发待用。
烹调:五花肉入油锅炒熟,以肉条透明为度,再入笋丝加味煸透,后入粉丝、金针菜翻炒,加少许食糖等调味薄粉勾芡起锅,装缸碗,再撒些发紫菜,染红的蛋丝,葱花。 特点:色泽鲜黄,配以紫菜。红蛋丝、葱花,色彩明快。味甘醇香鲜,口感清脆,配以粉丝软滑爽口。
6.纳底
纳底是福建建瓯的一种小吃,其做法是:每碗(大碗头)用瘦肉半斤,地瓜粉半斤,把肉切成小块(如黄豆一般大小),放入地瓜粉里搅拌均匀(每颗直径约1.5公分)。水烧开把肉拉搓碎放下, 煮熟捞起放下冷水里浸泡。起油锅放下葱头熬出香味,加些白菜丝、冬笋、酱油、盐下锅炒一会,肉粒搓碎放下,再加适量水煮开,地瓜粉加适量水调匀拌下,煮成糊状,起锅前用个鸡蛋调匀渗入,另加些胡椒粉、黄酒、味精、麻油等调料即可,其味香甜鲜嫩。其口感鲜爽口,实为佳品
7.大肠粿
用干浆粿与大肠同蒸故名大肠粿。
制作工艺:磨米浆,沥干,取干浆搓压成小圆粿片,入饭甑与大肠一道加调味、桂叶同蒸熟。食用时挟出粿片装碗,取大肠剪成筒状,加调味食用。 风味特色:粿片软而韧,味香鲜,油而不腻,大肠鲜脆而无腥臭。
8.粿包
以“烂粿‘包笋丝、萝卜丝或春菜等,故名曰粿包。
制作工艺:先扳好烂粿,稍冷却取烂粿包熟笋丝、萝卜丝或春菜,再蒸。今市上小食担出售的粿包多是包萝卜丝,煎在鏖上。
风味特色:皮烂面滑,馅鲜脆可口。
衍生小吃:用粳米粿包芝麻末叫作“甜粿包”,用粳米粿包笋丝的叫作“咸粿包”。
9.夹鞑子
名称由来:夹鞑子,又名芋饺,以形如小夹鞑而得名。据说是蒙元时代,水北(今称水源)一带人民抗元斗争,兵败转入山中。义军缺粮,挖蕨根洗粉,配芋泥,捏成夹鞑煮食。另一说是当时民间称蒙元为鞑子,百姓受其统治压榨,皆欲吞食之而后快,故吃夹鞑子意指吃掉鞑子也。 制作工艺:今制夹鞑子有无馅和有馅两种。选取红芽芋煮烂去皮揉成芋泥,加入蕨粉(今蕨粉极少,以香薯粉代替),水适量再揉成面团待用。取猪腿肉如扁食馅的作法制成肉酱,加盐水、碱调匀入平底盘,竹片刀刮成丸,包入芋粉皮中捏成三角星形,下沸锅煮熟。食用时起好高汤,加味精、红酒等调料,滴麻油,撒上葱花即可。 风味特色:无馅者软滑清爽,有馅者皮软滑而馅香脆口。
10.薄饼
名称由来:薄饼又名春卷,以其卷皮薄如纸而名之。
制作工艺:取嫩白的鲜春笋,去头尾刨丝,先入锅煮熟后烤干。
辅料:五花肉去皮切丝,豆腐干切丝油炸过,虾肉剁碎(或用虾末),香菇水发、切丝,韭菜切断,调味用白糖、红酒、酱油、味精等。辅料入热锅,先炒肉丝出油,再入虾肉、豆腐干等,翻炒,熟后倒入煮好的笋丝,加调味适量煸干,快起锅时入韭菜筒再炒,起锅备用。选精粉调成面浆,用手掌挑起热鏖上摁下,烙熟,撕起。生炒豆芽一盘。热锅入稀淀粉水,加糖、盐、胡椒粉、味精等调味,和成火鲁糊。食用时摊两张烙好的薄饼,抹甜火鲁,加馅,挟些许豆芽及二条葱花筒卷包好,即食。也有人包卷结实后下油锅炸黄食用。
风味特色:皮软稍韧,馅香鲜清脆。油炸春卷香酥甜爽,别有风味。
建瓯小吃还有粉丸、包笋锅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