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面瓜鱼叫什么

【巨魾】,别名面瓜鱼,又名【老黄鱼】,因其肉黄似面瓜(黄面瓜)而得名

湄公河巨型鲶鱼(湄公河巨型昂刺被钓起)

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我国的境内叫沧澜江,流入中南半岛之后的河段,才被称之为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千米。

湄公河在亚洲长河排名第五,世界长河排名第九,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跨国水系,在东南亚地区属于第一长河,水流经过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

湄公河

湄公河的鱼种特别丰富,据湄公河委员会(MCR)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流域拥有鱼种约有1700多种,其数量仅次于亚马逊河。说起湄公河,就不得不提起,体长超过4米,体重接近600斤的湄公河巨型鲶鱼。

其实,巨型鲶鱼在湄公河并非稀奇,然而前段时间,有人在湄公河钓起了一条疑似巨型的昂刺鱼,所以很多网友都提出了质疑,昂刺能长这么大?简直不敢相信!

湄公河钓起的巨型昂刺

湄公河巨型昂刺被钓起

在不久前,一段湄公河钓鱼的短视频被人上传到网上,视频中2名男子在湄公河边,利用河边富有弹性的细树木,系上较粗的大力马鱼线,以及一个超大号的鱼钩,目的就是为了钓巨型鲶鱼。

在鱼钩上挂上了一块较大的动物内脏做鱼饵,没过多久树木那边就传来了动静,好像是被什么东西一直在拉扯着。两人通过协作,成功地将这条超级“昂刺鱼王”拉上了小船。

被钓上来的这条巨型昂刺鱼,体长已经超过了一米,从这条鱼的总体来看,体重估摸着至少也有50多斤重。不过,很快就有不少提出了质疑,因为这条鱼实在是太大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昂刺鱼。

从外形来看与昂刺十分相似

昂刺鱼

昂刺,学名叫黄颡鱼,又称为黄辣丁、黄姑子、黄沙古、黄角丁、刺黄股,昂公鱼等,是属于无鳞鱼类的一种,且只生活在淡水水域里。

昂刺鱼是属于杂食性鱼类,但实际上昂刺鱼偏喜欢肉食,在自然水域昂刺通常是捕食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除此之外还喜欢偷吃其它鱼类的鱼卵。

昂刺鱼

野生的昂刺鱼,喜欢栖息在水流较缓区域,特别是水草较多的浅水区。昂刺鱼是属于底栖鱼类,所以通常在乱石堆、石缝,以及水体中有障碍物的区域藏匿。

昂刺是昼伏夜出鱼类,在白天通常是藏匿于洞穴之中,等到夜间才出来觅食。不过,在光线较弱的阴雨天,或者是水质混浊的雨季,昂刺是不分昼夜,都会游出洞穴捕食。

昂刺是属于小型鱼类,菜市场里销售的昂刺,大多的规格在100克左右。而野钓时钓获得昂刺规格不等,但都在150克以内,偶尔也能遇到个体较大的在500克上下,但这种毕竟是少数。因此,长到50斤是不太可能的。

野生昂刺

湄公河巨型昂刺鱼的对比

有人提出,这条被钓起的“巨型昂刺鱼”,很有可能是一条大型的鲶鱼,因为湄公河里的鲶鱼较多。从图片来看,这条鱼的整体结构,完全符合昂刺的结构,就是太大了一些。

这条昂刺也太大了

而与鲶鱼身体结构有明显的不同。鲶鱼虽然同样也是属于无鳞鱼,但鲶鱼的背鳍通常没有背刺,或者背鳍的鱼刺很小。而这条鱼的背鳍不仅有,且还很大,所以不像似一条鲶鱼。

鲶鱼

不过,有喜欢钓鱼的朋友说,这条鱼看上去与面瓜鱼十分相似。经过我查阅资料后得知,面瓜鱼学名叫巨魾,又称为老鹰坦克、老鹰鸭嘴、坦克鸭嘴鱼等,是一种大型且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面瓜鱼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澜沧江,以及下游的湄公河,而印度的横河也有分布。通过将巨型昂刺鱼和面瓜鱼进行对比发现,虽然与面瓜鱼很像,但面瓜鱼的嘴角呈镰刀状,所以这并不是面瓜鱼。

面瓜鱼

最后

虽然我们查阅了不少资料,但最终也没敢确定是不是昂刺鱼,单从鱼的外表来说,将鱼缩小100倍,这毫无疑问的确是一条昂刺鱼,但昂刺鱼最大的也就见过一斤多点的,50多斤的昂刺,恐怕在整个中国也没有人见过。

不管它是什么鱼,如果不加以保护,势必会成为“记忆中的鱼”。因为根据湄公河的往年捕捞数据来看,整个流域年捕获鱼的总量约在250万吨,而平均在200万吨左右,不过这一数据目前以及逐年缩减。

湄公河沿岸的渔民

在整个湄公河流域,沿岸两边居住的居民,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捕捞湄公河内的鱼虾而生存。由于过度的捕捞,导致了湄公河流域的水生动物,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风险。

其中,湄公河巨型鲶鱼的数量,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数量大约减少了80%。当然,除了过度的捕捞与新建的水电站也有关。由于淡水鱼大多数都是洄游性鱼类,水电站阻断了回游繁殖的路径,鱼不能繁殖才是根本原因。

湄公河河鱼

根据湄公河委员会,在2020年调查报告中显示,因水电站项目的建设,目前至少已造成了40%水生的减少和消失。如果这项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给湄公河水生动物,造成巨大灾害。因此 ,这将是渔业专家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钓鱼##湄公河##昂刺鱼#

你见过的昂刺最大有多大?

怒江钓鱼技巧有哪些?

一、钓竿:一般选用较硬的1.8-2.4米的路亚杆;

二、绕线轮: 尽量大一点,因为用的主线较粗,大一点能绕更多;

三、主线:5-8号,这么粗的主线不是为了对付大鱼,而是为了对付江水和重坠;

四、自线:3-5号,自线太细会被江水绕在坠组上;

五、铅坠:一般用90-120克,采用跑铅钓;(还有一种用石头拴活坠,鱼上钩石头坠就脱落的方法,用法不太容易讲,下回我画几张图,在根大家介绍)

六、连接法:主线--铅坠--八字环--40-50厘米子线--4-7号虾背钩;

七、钓点:选择江水大拐弯处有回流水,江水较深处,水面要平静一点(有大浪的地方往往水下有巨大的乱石,容易挂底),江边钓鱼要注意安全,观察好周边的情况,有支流流入大江的弯子一定是好钓点,但在雨季,一定要注意,支流的水有时上涨很快,还会有泥石流。

八、时间:我自己只能在7-8月和1-2月去钓,但最上鱼的季节是清明前后(建议不要钓,是鱼的繁殖期),还有10月-12月。1-2月鱼不活跃,比较难钓,7-8月还是可以的,只是在7-8月最大的困难是江水太大,难以对付。另外夏天在怒江钓鱼,要下午4点以后才有鱼动嘴,晚上较好,但一定要在白天就观察好地形和抛杆的位置,不然抛不到位,钓不到鱼,还容易挂底。冬季一般在中午12点-下午5点有鱼动嘴。

九、钓饵:一般只能用活虫饵,活虫的季节性太强,鱼的食饵习性也很顽固,夏秋可用蚯蚓,冬天根本不吃蚯蚓,可用马蜂儿,飞蚂蚁儿等,面包虫也可以,夏季钓面瓜鱼要用活小鱼作饵,方法是用棉线穿过鱼嘴和鱼鳃,将小鱼绑定在鱼钩旁,使小鱼能存活。夏天用蚯蚓很逗江中的小杂鱼(主要是小扁头鱼和小江鳅:外形和大小极像泥鳅,身上有花纹),有可能的话用猛饵---蜈蚣,将蜈蚣的4分之1段大小挂在钩上,不上则以,一上一定是大裂腹鱼。

十、最后几句与各位钓友共勉:爱护大好河山,保护鱼类资源,广交各兄弟民族朋友,尊重民族风俗习惯,钓友互助互学(用石头做活坠就是从傈僳钓友那儿学来的)。

面瓜鱼的做法大全

1.鸡腿肉去骨去皮去脂肪油,切丁,洗干净。也可以用鸡胸肉~

2.加入适量奥尔良调料,加少许凉白开水

3.搅拌均匀,放冰箱里过夜。腌制时间长点更入味~

4.按顺序将鸡肉丁均匀沾上玉米淀粉,鸡蛋液,面包糠

5.烤盘铺铝箔纸,鸡肉丁摆好,间隔不要互相粘到就好。我的12L小烤箱,180度预热五分钟,放进去,烤17.5分钟。

6.烤完的时候觉得不够酥脆,用不粘平底锅放少许油,油热之后,把鸡米花放下去稍微煎炸一下即可。没有烤箱的可以直接油炸~烤完再炸省好多油,吃起来也不会太油哈。

7.沾点番茄酱~开吃~好好吃 哈哈

巨魾(面瓜鱼)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

1、巨魾(面瓜鱼),别名面瓜鱼,又名老黄鱼,因其肉黄似面瓜(黄面瓜)而得名。生长在云南山箐等小溪汇合而成的小河中,形似泥鳅但比泥鳅头大,肉黄肥厚,味极鲜美。

2、巨魾(Bagarius yarrelliSykes)隶属于鲶形目、鮡科、魾属,因肌肉呈黄色,地方名“面瓜鱼”、“黄鱼”,分布于东南亚(FishBase),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境内的澜沧江、怒江、元江水系。巨魾体重可超过50kg。

3、是濒临灭绝鱼类,野生品种,严禁捕捞。所以,很难界定市场价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