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著名八大景点是什么?

1、基隆旭冈

旭冈即今旭丘山,为清末大沙湾炮台湾所在除“旭冈观日”外,基隆其他山海胜景亦颇可观,邑绅许梓桑曾选出基隆八景:鸡山骤雨、狮岭匝云、鲂顶瀑布、鲎鱼凝烟、仙洞听涛、社寮晓日、海门澄清、代峰耸翠。

2、淡水

小镇灯火、下弦之月、飘摇风帆,加上粼粼波光,淡水风光,其实何止于此!红毛古城、炮台遗址、洋楼教堂、海滨浴场等等,也都是淡水名列八景不可或缺的名胜和古迹。

3、八仙山

八仙山因标高按时完成八千日尺,原拟名“八千山”,后以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此山与阿里山、太平山并称台湾三大林场,其林场铁路横过合欢山支脉最高峰白姑大山南腰。诗人张李德和有诗:“虚无缥缈现雄姿,历险方惊造化奇;闻说八仙曾奕此,我来空赋忆仙诗。”

4、日月潭

日月潭的湖光山色,早已惊服了文人墨客善感的心;远从清代起,便流传着所谓“日月潭八景”的形容,包括:潭中浮屿、潭口九曲、万点渔火、独木番舟、水社朝霞、荷叶重钱、(“重钱”指菱角)、番家杵声、山水拱秀等。

5、阿里山

阿里山原是千古以来斧斤不入之地,日据时期,日人因觊觎其森林资源加以开发,始渐成观光胜地;而阿里山五奇——登山铁路、神木、云海、日出、晚霞,也成了观光客游览时必看的胜景。

6、别格二台湾神社

台湾神社坐落在台北市北方剑潭山半腰,俯瞰基隆河;起造于一八九九年四月,一九零一年十月完工;占地广达八万坪。神社奉礼日本神祇和乙未侵台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灵位,是日据时期全台最宏伟华丽的神社。

7、鹅銮鼻

鹅銮鼻在恒春城以南十九公里,为中央山脉尽处的台地,一面背山,三面滨海,灯塔矗立在“台湾尾”,直耸云霄。日本人尾崎白水有诗咏赞:“绝南一角屹灯台,落日登临海色开;奇胜如斯今始见,激涛高蹴九天来。”

8、太鲁阁峡

太鲁阁峡被选列为台湾八景之冠;一九三七年更被指定为“次高·太鲁阁国立公园”。峭壁危崖、峡谷清流、献崿林木的胜景,是得其黎溪(今立雾溪)大峡谷的总称。

台湾民居建筑特色和当地自然环境?

1,台湾的早期建筑是闽客先民文化,还兼有外来民族的文化洗礼。

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的嘉义、花莲等地,将台湾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整体气候夏季长且潮湿,冬季较短且温暖。北部受东北季风影响使1月至3月出现雨季,冬季中部和南部地区没有受到明显影响,5月台湾进入梅雨季节。

3,6月到9月为台湾的夏季,天气炎热,其中台北都会区是盆地地形,热能无法快速消散,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夏季最高气温常可达35℃及以上,7月平均气温可接近30℃。

4,台湾岛四面环海,每年9月至隔年5月西伯利亚冷高压南下时,冷空气受海洋调和,冬季气温相对华南地区稍显温暖。冬季台南以北的平地气温偶尔出现4℃。

5,中部及北部1月平均气温12至15℃左右,南部1月平均气温可高达18℃左右。合欢山、玉山、雪山等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因地势高,11月至4月常有降雪。

6,台湾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500毫米,约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节、位置、海拔标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随之变化。

7,东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国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区火烧寮就在台湾东北部,被称为中国“雨极”,而基隆港因降雨量丰沛而被称为“雨港”。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