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鹰潭市的环境,民俗风情,地理文化怎么样?
城市优美鹰潭市具有工业、交通、商贸、信息、旅游等诸多优势和较强辐射功能,是赣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完善,道路循环互通;城市空气清新,主要指标达标;完成了老城区主要街道改造和城南区开发,已初步形成“显山、露水、绿色”的生态城市。文化传承为传承中国道教文化,体现中国道教发源地,2002年5月鹰潭市路监局对月湖区交通街至中心广场内环街区更名上清宫路、仙岩路、正一观路,总长约2公里。在龙虎山禾觚岩与金钟峰之间,隐藏着一个闻名天下的第一绝景——仙女岩。仙女岩的其他美称:“仙女现花”、“思源壁”、“大地之母”,也许能够猜出她是什么秘密所在了。仙女岩就是个庞大的岩壁,酷似一个裸体女子的下身,是那样逼真自然,出神入化,很难想象,这会是天然形成的。然而,它的的确确是天设地造的,没有丝豪人工雕凿的痕迹。而且,在它的前面大自然还安排了另一座山岩为它遮风避雨,防止邪恶力量的伤害。在江西省鹰潭市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据《龙虎山志》记载: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曾在此建祠祀祖。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北宋崇宁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赐帑重修,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人文环境鹰潭市地处世界自然遗产龙虎山、圭峰、三清山、武夷山、五府山等“五山环绕地”,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区龙虎山、中国道教圣地“嗣汉天师府”、象山森林公园、上山修竹山庄、白鹤湖、鬼谷洞、香炉峰、三阳硐府等自然景观;还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赣东北红色根据地遗址、畲族风情、四大古镇、明清建筑群等人文景观。土地肥沃鹰潭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南方最大早熟梨基地、江西省重点产材基地、长江防护林基地、国家储备粮基地。全市耕地50万亩、林地263万亩、毛竹31万亩、果业面积10万亩、水面5万亩;森林覆盖率56%。境内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二、鹰潭有什么特产全部
鹰潭的土特产有:天师栗、牛皮糖、贵溪灯芯糕、贵溪捺菜、余江肉茄子干、南瓜干、辣椒干、郑新初牌烤鲜牛肉、鸽鸽豆角干、葛粉等;地方风味有上清豆腐、清蒸泸溪鱼清明果、南站牛肉粉、油条包麻籽馃等;工艺品有木雕、元宝篮等。
鹰潭市,为江西省地级市,“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市名,同时享有“道都”、“铜都”、“创客之城”等美誉。 鹰潭位于江西省东部偏北,信江中下游。地处北纬27°35ˊ~28°41ˊ、东经116°41ˊ~117°30ˊ,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在中部的最大最近的共同腹地,是赣东北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第一城。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鹰潭东接弋阳县、铅山县,西连东乡县,南临金溪县、资溪县,北靠万年县、余干县,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毗邻。境域南北长约81千米,东西宽约38千米。距省会南昌市143千米(铁路里程)。全市总面积3556.7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15%。
鹰潭市地处鹰厦线、浙赣线、皖赣线和沪昆线四条铁路主干线纵横交汇,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邓小平先生曾三次驻足,大赞“鹰潭是个好口子”。 《水浒传》开篇重笔描绘的龙虎山,位于鹰潭市境内,现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双冠景区。龙虎山风景区以其道教祖庭、丹霞地貌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在世界级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