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

2022年“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平稳有序,“微 旅游 ”“微度假”成为主流,“云展演”“云演艺”有声有色经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一、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假期出游需求

各地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防范游客过度聚集,满足群众出游需求。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有8716家A级 旅游 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 旅游 景区总数的61.3%。文化和 旅游 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 旅游 精品线路113条。福建开展“春回福地 ‘艺’起出发”主题文艺活动,推出超过150场线上线下演出和展览等活动。江西开展“红五月 再出发”文旅宣传推广季活动,包含了省级层面四大活动及各地市配套活动共1000多项。新疆结合“肉孜节”举办120项 旅游 活动和87项文化艺术活动。各地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贵州安排1000万元资金发放2022年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推出国有A级 旅游 景区门票五折、套票打折等系列优惠举措。四川开展“五一好去处 安逸走四川”活动,全省122家收费 旅游 景区实施门票打折、优惠套票等优惠措施。重庆举办“重庆人游重庆”—— 旅游 景区惠民活动,全市35个区县、94个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二、城乡居民出游的空间距离、停留时间和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收缩

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对全国范围城乡居民 旅游 休闲消费产生较大影响。九寨沟、杭州西湖等景区客流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三亚酒店平均入住率20.57%,同比下降超六成。城市公园、开放式景区景点及近郊周边乡村承载主要休闲需求,主要客源地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由城市向周边转移。踏青赏花、民宿度假、非遗体验、郊野露营成为市场主流,家庭亲子休闲自驾游热度不减。江苏、山西、湖北等地立足近程市场特点推出系列特色产品,本地游、乡村游和精致露营等户外活动成为市民群众首选。假日期间,318川藏线、呼伦贝尔草原线、海南环岛线、甘南陇南环线、香格里拉、广东沿海、伊昭公路、青甘大环线、千岛湖等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受到自驾游爱好者欢迎。

三、乡村 旅游 热度走高,本地游客成为城郊民宿、露营地消费主力

近郊周边游带动乡村游热度升温,山居民宿、赏花摘果、农耕研学等绿色、 健康 的休闲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家庭组团式的采摘、烧烤、野炊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加,特色度假型民宿、农家乐带动 旅游 消费,各地民宿价格稳中有升。游客对民宿软硬件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露营成为潮流,“赏花+露营”“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精致露营产品受游客追捧。

四、本地 旅游 产品创新升级,“云展演”“云 旅游 ”丰富文化和 旅游 体验形式

市场主体积极创新丰富假日市场。洛阳栾川王府竹海、杭州城隍阁景区和吴山景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甘肃河口古镇等地打造实景户外剧本杀,游客通过换装,根据任务主线游玩整个景区,创新性的文娱场景得到游客好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批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河南推出“云展演”“云 旅游 ”,举办线上系列演出活动。“安徽文旅”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专题宣传活动,让市民云游江淮美景,感受江淮大地的独特风光。广州通过乡村 旅游 季活动,邀请网红博主、 旅游 达人、摄影爱好者、媒体代表前往广州乡村深度采风,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现乡村之美。北京、辽宁、陕西等地不少景区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开启现场直播,通过“边游边解说”的方式带领游客“云游”。

五、江西省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运行特点

1、各地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多。假日期间,各地密集推出一批重磅文旅消费优惠政策,促进文旅消费加快复苏。如4月29日至5月31日,宜春市、县两级政府同时推出以“五动全城 宜游宜购 千万消费券免费领”为主题的系列文旅商贸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整合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投放商超、景区景点、特色民宿、影院等领域,引导广大市民就地消费。

赣州市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发放赣州文旅商贸消费券,每份消费券价值200元,市民游客凭券可在4月30日至5月15日,到指定景区、酒店、餐饮、影院、商超消费,各县(市、区)配套相应资金发放文旅商贸消费券,实现市县联动共促五月消费热潮;

鹰潭市各级政府共投入1523万元,通过文旅消费券、工会团建消费卡、景区门票减免、二次消费奖补等方式,促进全市文旅消费,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向市场推出“景 酒”文旅套餐,全市共有26家 旅游 饭店(民宿),联合景区推出62项让利惠民促销措施,聚人气促消费。九江市携手头部OTA同程旅行,开展浔城有礼消费季活动,以线上开盲盒的形式面向全国用户发放100万元惠民消费券。

2、线上文化 旅游 产品供给丰富。各地统筹线上与线下,扎实做好“云 旅游 ”推广与宣传,保障线上文旅产品供给,推出众多线上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文旅生活。如南昌市举办“春光如期·英雄如故”及“春光如期·临高阁”线上音乐会、开展“花开疫散 不负春光”最美春光征集活动、推出谷雨诗会《滕王阁》等系列线上活动。

赣州市开展“赣州 旅游 美食 总动员(云上)”直播推介会,打卡舌尖上的赣州。

4月30日,由江西省博物馆学会主办的“最in的文创battle——全省博物馆文创直播大赛”揭晓。

3、文旅融合“乘数效应”不断释放。 全省各地激活“文化+”引擎,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文化 旅游 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如九江市庐山西海柘林老镇推出非遗 美食 文创园美好生活节,修水县双井黄庭坚故里和东浒寨景区分别推出仙侣奇缘·亲子狂欢“5.1”古韵嘉年华活动、首届西域风情文化节等,让游客体味着别样的乡愁;景德镇推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瓷乐表演、“千年之恋·瑶河夜宴”、“邂逅艺术”艺术展览、“汉唐大赏 盛世花开”国风汉服活动;抚州市举办“乡音乡情”抚州采茶戏经典大戏公益展演、“濒危剧种传承保护扶持项目”公益演出;吉安市开展“庐陵古韵渼陂行·越夜越精彩”“宋潮文化 旅游 节”“状元文化节”等系列文化和 旅游 活动。

上饶市共开展文旅活动20余项,如婺源推出了“天使白(医护人员)、守护蓝(警察)、劳模青(各级劳模)、志愿红(抗疫志愿者)”为主题的免费游婺源活动。

4、“区域协同客源互送”开展自救。 全省各地联动合作,以资源共享、品牌共塑、市场共拓、信息共通,开启推广营销开展自救,加快省内 旅游 产业复苏。如吉安市全面启动与无疫情的赣州、萍乡、宜春、新余的客源互送合作,组织4个 旅游 团共约200余人赴赣州、萍乡、宜春、新余四地重点景区开展“五一”出游活动,强化 旅游 复苏信心,推动 旅游 市场加快复苏。

五一前,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安福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山水 旅游 联盟”景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五一期间,双方按照“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宣传互动”理念,积极开展景区间交流合作,共创品牌节会,实现游客互送。

5、“江西人游江西”为主流。 从全省客源情况来看,“江西人游江西、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是主流。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周边游、乡村游成为假期 旅游 主要方式。全省各地城市周边重点景区、乡村 旅游 点、精品民宿等围绕本地特色文化,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和 旅游 营销活动,吸引游客体验“自由行+微 旅游 +慢生活”的“微度假”产品。

如萍乡市举办2022萍乡市第二届文化 旅游 节暨全民消费季活动,采取1+5+N(一个主会场、五个分会场、N项子活动)市县联动模式,大力促进舒心 旅游 、安全消费。

央视5月3日朝闻天下报道,萍乡武功山景区花涧里中心广场举办户外电音节,酷炫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吸引萍乡本地人、周边人前来游玩,逛夜市、品 美食 ,带热景区夜间经济,受到游客欢迎。

二、景区码:细数江西省五一假期旅游收入居全国榜首的4大原因

五一假期 旅游 数据刚出炉,不久就在网上引起热议。 旅游 收入排第一的省份并非印象中的海南、云南、湖南等大省,而是存在感较弱的江西,以153.83亿元的 旅游 收入排名全国第一,力压湖南和广东。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地理优势

江西省地处中部,东临福建、浙江,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邻湖北、安徽,是华东、华南、华中三大区域的联结点。从大尺度上看,江西正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三大经济圈的腹地,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在疫情的影响下,短途旅行成为主流,高铁和自驾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江西的 旅游 优势尤为明显。

2.交通便利

近年来,江西铁路建设不断发展,截至2019年底,江西实现各设区市通动车,省内铁路里程已达4534.7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870.8公里。

现在坐高铁跟动车线往返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已经是非常的方便了,当天这几个省份都是出游大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跟长江三角洲,人口基数都很大,出游需求也就非常的巨大,到距离不远的江西 旅游 是很好的选择。

近年来伴随着江西省境内的交通建设不断完善,让江西省的 旅游 产业发展更加迅猛。

3. 旅游 资源丰富

江西山清水秀,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称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风景名胜众多,文化遗产丰富。

现拥有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南昌、景德镇、赣州3座国家级 历史 文化名城;还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及鄱阳湖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9座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重点保护寺观;17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各类风景名胜区(点)多达2400余处。

4.发放 旅游 优惠券

从4月1日起,江西省通过“云游江西”平台投放20万张电子消费券,助力文旅市场早日复苏。截至5月7日,江西省文化和 旅游 厅累计发放18.75万张电子消费券,景区核销8万余张,“云游江西”吸纳用户关注量达192万人。

景区码正在联合腾讯云和腾讯文旅,整合腾讯系列产品如腾讯地图、腾讯LBS客情大数据、腾讯出行、腾讯乘车码等,再结合景区码全场景智慧应用,以 科技 力量为景区引流、创收做出贡献。

三、成都五一假期旅游收入全国第一,凭的是什么?

成都成为排名第一的 旅游 城市,原因有很多了。

1、成都的城市形象宣传做的非常好。举一个例子吧,在20年前,当时成都还没有一条地铁,成都就喊出了成都是中国第四城的口号,整个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大版的刊登成都市是第四城。

2、成都的 旅游 宣传做的非常好。成都打造了宽窄巷子,太古里这样的 旅游 名片,还炒作了网红桥、观景台、双子塔,这样的网红打卡地。成都的周边打造了不计其数的古镇,很多成都人本地人都说不全这些名字。并且把老的 旅游 胜地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都发扬光大。

3、成都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他不排挤外地人。

4、成都的 旅游 资源非常丰富,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乐山大佛,三星堆金沙遗址,青城山,峨眉山,春熙路、太古里、宽窄巷子、锦里举不胜举还有不计其数的古镇。

4、成都的公共交通非常的发达,公共 汽车 遍及城市每一个角落,价格便宜,地铁网越修越多,高铁也修了,非常的多,周边的 旅游 景点都直通高铁。

5、成都是天府之国,物产非常丰富,它的物价比较便宜,吃、住、行价格都不贵。

6、成都的美女多,大家都想来看看。

7、川菜誉满全球,成都 美食 也全国闻名,很多人想来一饱口福。

作为一个在成都生活了20多年的人,我提醒来成都 旅游 品尝 美食 的时候,首先你必须是一个能够接受麻辣口味的人。

我再提醒第二点,成都的 旅游 宣传做得非常的好,有很多滥竽充数的 旅游 景点,你只记得去最有名的就可以了。

疫情控制的好

凭的口碑,凭的是文化底蕴及众多的 旅游 景点,而且不排外,成都欢迎你。

第一是四川大好风光,成都及周边风景迷人。第二是成都的包容心,能容天下之事。,让世人留恋第三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一美景,二 美食 ,三美女,以人为本,注重细节,让人流连忘返,成都打造公园城市初见成效,在全域 旅游 概念下,还应更上一层楼

凭的是张艺谋的一句话: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大笑][大笑]

从目前媒体公布的数据看第一是上海,第二才是成都。最关键这个 旅游 收入的依据是那来的?全国是统一的标准还是各地自定?目前也没见到权威的解释!

成都的 旅游 资源最丰富

成都近些年经济 社会 发展快,基础设施完备,交通条件改善,自然环境优越,气候人文宜人,景点好 美食 多,价挌适宜,服务到位。所以全国人民都喜欢来成都 旅游 度假投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