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饮食文化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
蒙古族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异,在饮食习惯上也不尽相同。
在牧区,蒙古族以牛羊肉、乳食为主食,史书以“游牧民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
惟肉酪”来形容游牧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烤肉、烧肉、肉干、手抓肉均为蒙古族家常食
品,其中手抓肉最有名,四季都可以食用。而吃全羊则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吃全羊
有两种做法:一是煮食,即把全羊分解为数段煮熟,在大木盘中按全羊形摆放好,就可食
用。二是烧全羊,把收拾干净的整羊入炉微火熏烤,最后刀解上席,蘸板盐食用。炒米也是
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食品,可干嚼可泡奶,是牧民外出放牧的极好食物。
乳食是蒙古族居民一天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奶食、奶茶、奶油、奶糕等均为蒙古族根据
季节变化经常食用和饮用的食品。此外,夏季里人们还喜食酸奶,或拌饭或清饮,以清暑解
热。蒙古族牧区夏天还喜欢饮马奶酒。
在农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因与汉族杂居.所以饮食习惯已逐渐与汉族大体相同。农
区的蒙古族主食以玉米面、小米为主,杂以大米、白面、黄米、荞面、高梁米。随着温室、
塑料大棚的普及,农区蒙古族食用蔬菜的品种不断增加。在菜肴烹制上,农区以炖、炒为
主.也加以烧烤,吃些牧区食品如手抓肉、奶制品等。蒙古族农民多保留了牧区的好客习
俗,来了客人要先敬茶,无茶或不沏新茶皆为不恭,而且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不同
于“满杯酒、多半杯茶”的汉族习俗。
蒙古族豪放、粗犷、开朗热情.待人诚恳、实在,处处显现出塞外草原博大的胸怀。
二、内蒙古的气候什么特点?内蒙古最近气候?
气候特点是: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地区冷季长达5个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零下10oC递减到零下32摄氏度,夏季温热而短暂,多数地区仅有一至两个月,部分地区无夏季。最热月份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16oC--27oC之间,最高气温为36oC--43oC。气温变化剧烈,冷暖悬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远近的影响,自东向西由500毫米递减为50毫米左右。蒸发量则相反,自西向东由3000毫米递减到1000毫米左右。与之相应的气候带呈带状分布,从东向西由湿润、半湿润区逐步过渡到半干旱、干旱区。这里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数普遍都在2700小时以上,长时达3400小时。冬春季多风大,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蕴藏着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 至于最近的天气嘛,天有不测纷纭,你要时时刻刻关注天气预报~ 嘻嘻,你也可以上 去看看~~
三、内蒙古有哪些特产?
内蒙古的特产。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内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市区之一。2005年全自治区GDP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人均GDP超过中国大陆平均水平。边境口岸众多,与京津、东北、西北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密切。内蒙古土特产:地毯、驼毛、山羊皮、灰鼠皮、猞猁皮、鹿茸、王府肉苁蓉、党参、枸杞、黄芪、黑木耳、发菜、鹿胎、麝香、熊胆、水獭、旱獭皮、驼形蒙古组合刀、蒙古族银器。
四、内蒙古都有什么特色产品?有什么特产?
内蒙古特产概述 内蒙古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全区境内生长着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600多种,其中罗布麻、芦苇等70多种纤维植物是造纸、制绳和人造棉的重要原料;榛子、山杏、文冠果、红豆等是良好的油料植物和制酒野果;柞树的橡子、沙枣等50多种植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加工成面粉、粉条、糖稀、糖色等。内蒙古还是中国中草药生产基地之一。现已发现药用植物500多种,有誉称为中国“国老”的甘草、补气药材之最黄芪、中国地精——肉苁蓉,还有赤芍、麻黄、桔梗、知母、柴胡、苍术、远志、车前子、龙胆草等药材几十种。鸟兽类有雁鸭类和雉鸡类;紫貂、马鹿和驼鹿等。犴鼻、熊掌、鹿尾被誉为大兴安岭佳肴中的三大珍品。内蒙古又是牛、羊、驼、马之乡,盛产驼峰、驼掌、牛鞭、牛黄、马宝之地。还有黄河美鲤、河套蜜瓜、中华麦饭石、珍稀名贵的巴林彩石等,都是内特产。 发菜 一种野生藻类植物。俗称地毛, 黑色,形状细长如人发,营养丰富,是名贵的副食品,亦有医疗作用。内蒙古发菜产量大,质量闻名。产地主要有中西部地区的苏尼特左旗、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镶黄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准格尔旗、乌审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每年全区收购量在2.5--3万公斤,最高年份达6.5万公斤之多。 蕨菜 属羊齿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供食用。匍匐地上。又叫龙头菜、野鸡膀子等。春季生出嫩叶,卷曲如拳,有黄色羽状复叶。嫩叶及茎可供食用。蕨菜营养丰富。主要产于赤峰市和兴安、锡林郭勒等地。 口蘑 天然食用菌。分白蘑、香蘑、青腿蘑、鸡抓磨、黑蘑等品种。肉质细嫩醇厚,味道鲜美,有素中之荤的美称。自治区口蘑主要产区在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阿巴嘎旗及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等草原地区,正常年景全区年产量可达50万公斤左右,其中白蘑约5万公斤。 黑木耳 又名云耳。担子菌纲,木耳科。子实体略呈耳形,褐色。生于枯死的树干上。由于黑木耳胶体有巨大的只附力,能起洗骨作用,因此是冶金、采矿、国防工业、纺织工业及理发业工人的保健食品。有溢气强身、活血止痛之效。主要产地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地区,每年商品量达70万公斤以上。亦能人工培育。 猴头蘑 蘑菇的一个种类。生长在柞树干上。刚生出时呈乳白色,逐渐转微黄,肉刺长1-3厘米。采集干燥后变为黄褐色,形状酷似猴子脑袋,故称为猴头。有海味燕窝之说。也是一种名贵药材。主要产于大兴安岭林区。 黄花菜 金针菜的一种。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谈黄色,有香气。黄花菜中鲜嫩粗肥者,可用于制菜或做汤,亦为调呸珍品,在付食品干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行销全国的土特产品之一。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左右。 肉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木。列当科。别名甜大芸、肉松蓉、苁蓉、地精。全株无叶绿素,黄褐色,叶小,鳞片状。生长盐碱地或干河沟砂地,寄生在红沙草、盐瓜爪、珍珠草、白刺草和芨芨草的根上。它是一种良好的补益药,具有“滋肾壮阳,补益精血”的作用,被冠以沙漠人参的美称。主要产于阿拉善盟、巴盟。 沙棘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胡颓子科。枝灰色,有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被银色鳞毛。生长不择土壤,可做固沙植物。果也可提炼沙棘精或做饮料。中医学上以沙棘入药,主治咳喘多痰,闭经,咽喉肿痛等,沙棘在自治区各地都有分布。 麻黄 小灌木。麻黄科。枝丛生,叶鳞片状。夏季开花,花单性,成卵形穗状花序,种子藏于肉质苞片内。中医学上以茎枝入药,性温,味辛微苦。功能发汗解表,利尿,主治外感风寒、怕冷、发热、无汗咳嗽、气喘、水肿等症;我区麻黄素产量占全国第一。 甘草 豆科。多年生木质草本。亦称甜草、甜草根。高可达100厘米。夏季开花,蝶形花冠,淡紫色。荚果狭长椭圆形,弯曲成镰刀状或环状。内蒙古是主要产地之一,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质量居第一位。以伊克昭盟和赤峰市产量最多。 松茸 食用真菌。又名松蕈、松菇。产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菌体大而胖,肉质细腻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还具有抗癌的药理性能。 笃斯 生长在自治区大兴安岭林区一带的杜鹃花科小灌木笃斯秧上的酱果,为大兴安岭的特产之一。亦称笃斯越桔。笃斯皮薄汁多,味酸甜非常可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每年产笃斯约750万公斤,丰年还更多些。 黄芪 内蒙古黄芪又称正北芪。豆科。亦名黄耆。多年生草本,根甚长。以根入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中医学上有“圣药”之称,亦可作为滋补食品。内蒙古黄金黄色含粉质、糖份高、条秆粗壮,前身色鲜黄,畅销国内外。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盟、赤峰市、乌兰察布盟、包头市、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 苦杏仁 山杏果仁。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苦杏仁味苦,含脂肪油50%,并含有苦杏仁甙和苦杏仁酶,可以制取杏仁油(脂肪油)和挥发性杏仁油(苯甲醛)。在医药上,有宣肺降气之功,可治外感咳嗽、气喘、喉痹、肠燥便秘等症。在工业上,可做化妆原料、酿酒、造醋。 黑瓜籽 一种形似黑色的籽实。俗称打瓜籽。黑瓜籽仁含蛋白质、指肪、维生素、淀粉等营养成份,是制作各种糕点、月饼、油茶面等食品常用的辅料。自治区黑瓜籽在哲里盟、赤峰市、兴安盟、巴彦淖尔盟、包头市、伊克昭盟均有出产,年出口量在50万公斤左右。 莜麦 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根据播种期早晚分夏莜麦和秋莜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莜麦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自治区西部被誉为一宝。莜麦含糖份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 河套密瓜 系厚皮系统非网纹类甜瓜,中早熟品种。又名华莱士瓜。瓜为圆球、扁圆球或柠檬形,表皮光滑有裂纹,皮深黄或桔红色 ,肉脆汁多,味极甜,兼有梨、苹果、香蕉和蜜桃等水果浓香味。是巴彦淖尔盟黄河后套地区的著名特产。畅销北京、天津、广州、东北等地,在香港也享有盛名。 天下第一瓜 -- 河套华莱士蜜瓜 "华莱士蜜瓜"含糖量高,营养成份极其丰富,集香梨、香蕉、苹果、蜜桃为一体。色鲜味美、风味独特、入口绵甜、浓香四溢,属瓜中之王,国人称之为"仙品",具有绿色芳香、"天下第一瓜"之美称。1998年国务院特产办命名内蒙古磴口县为"中国华来士蜜瓜之乡"之称,享名中外。 色 泽:金黄色 形 状:呈圆型 -- 椭圆型 纵 横 径:平均11 -- 12厘米 单果重量:1.5 -- 2市斤 含 糖 量:12% -- 16% 上市时间:每年7月初 王爷地甘草 -- 中国甘草之王 内蒙古河套地区特有的地质环境为甘草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后的自然条件,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及人工甘草种植生产基地,是国内外药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源料之一。 产品介绍: 品种:内蒙古王府甘草;梁外甘草;新疆胀果甘草。 外观:鲜黄色、野生、人工种植、条草、柳叶片状形 性味:甘、平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红珍株 -- 枸杞 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及人工枸杞种植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外药品与保键饮料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绿色植物源料之一,产品远销南韩,日本,泰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产品介绍: 品 名: 枸 杞 WOLFBERRY 品 牌:《 红珍珠 》RED PEARL 中国名牌 产 地: 中国.内蒙古 种植面积: 5000亩 年总产量: 750吨 色 泽: 暗红色、有光泽、质柔软滋润 形 状: 椭圆型 -- 长卵型 性 味:甘、平 功 效: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补血补气、延缓衰老、珍品食用 二狼山白山羊绒 我们经营的白上羊绒是世界上最好的,它来源于中国内蒙古磴口县!!! 河套老窖(纯粮酿造) 中国酒业 -- 内蒙古"河套老窖"真正的纯粮制酒行业挑战产品!!! 金川保健啤酒 天下保健第一啤 -- 是全世界维一荣获"吉尼斯之最"证书的"金川保健啤酒"。 富硒小麦 由富硒小麦生产的"河套雪花粉"荣获世界拉面"吉尼斯之最" 证书。 黑瓜籽 片大、仁饱、产量居中国之首。 葵花籽 中国主要的葵花籽优良品种培育基地,其产量居中国之首。 主要产品:星火一号花葵、三道眉花葵、改良三道眉花葵、白色花葵、长城CF1等品种。 油葵 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产区之一,其产品含油量最高达50 %以上,亚油酸含量居中国之首。 主要产品:西班牙瑞特姆、美国迪卡G101、德国KWS203、罗马尼亚西莱特、法国A15、欧洲油葵、新葵杂2-4-6-8号、博葵、新杂交GK9702、诺葵212、早葵一号、高葵六号、康地106、康地5号、康地7号、白葵DK1、DK3790。
五、内蒙古特产有哪些土特产
内蒙古的特产。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之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内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市区之一。2005年全自治区GDP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人均GDP超过中国大陆平均水平。边境口岸众多,与京津、东北、西北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密切。内蒙古土特产:地毯、驼毛、山羊皮、灰鼠皮、猞猁皮、鹿茸、王府肉苁蓉、党参、枸杞、黄芪、黑木耳、发菜、鹿胎、麝香、熊胆、水獭、旱獭皮、驼形蒙古组合刀、蒙古族银器。
六、内蒙古的特色是什么?
内蒙古的特色有:
1、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举行,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主要传统运动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
2、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是草原牧区传统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3、祭敖包:蒙古族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
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4、蒙古族人的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5、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不可推让,谢绝主人的敬酒。
6、蒙古族民间音乐有:蒙古族四胡音乐、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蒙古族长调民歌、二人台牌子曲、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
扩展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民俗游览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等;
名胜古迹包括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