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消费者在景区消费意愿的调查目的是什么?
旅游消费者在景区消费意愿的调查,目的是调查我们消费的水平。
二、旅游意愿分析有哪些方法就是
旅行费用法是一种评价无价格商品的方法。利用旅行费用来算环境质量发生变化后给旅游场所带来效益上的变化,从而估算出环境质量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或收益。人们游览风景区通常不付费或付费很少,旅行费用主要是交通费、时间的机会成本等,通过调查,回归建立起来某旅游场所的年游览人次与旅行费用和其他因素的相关函数。
旅行费用法是通过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来对非市场环境产品或服务进行价值评估,并把消费环境服务的直接费用与消费者剩余之和当成该环境产品的价格,这二者实际上反映了消费者对旅游景点的支付意愿。
三、双11旅游消费者更关注什么?
今年双11,旅游消费者有多大热情,最关心什么?最新出炉的《2017双11旅游消费意愿报告》显示,在旅游这种服务类消费上,今年消费者面对双11相当理性和淡定,只是低价已经无法让他们痛快下单。售后服务关注度大幅提升,资源不确定的“预售”,被评为最大的“坑”。
近日,一则新闻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夏女士去年双11购买的一年有效美国机票加签证产品竟是“空头支票”,最近即将出发,店铺突然发邮件说不能提供服务,再联系时客服就好像人间蒸发。为此次行程预定的联程机票、住宿和包车都很可能因此打了水漂。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特别发布了双11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提前关注商品价格,防止掉入“假优惠”陷阱;同时,在缴纳“预售定金”前一定要详细了解细则,不要未看清规则,随意下单。
另据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网上购买旅游产品,消费者对服务承诺的关注度创历史新高。
购买双11旅游产品,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消费者对“旅游双11”的印象是什么,今年参与意愿有多高?结果显示,认为“产品丰富、价格便宜、品质好,不容错过”的比例最高
(55.5%)。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网民有意愿参与。其次是“产品丰富,价格便宜,但品质没法保证,谨慎购买”(25.5%);还有11%的人认为“没有
特别吸引力,购买兴趣不大”。
购买双11旅游产品,最关注的是什么?网民首先看目的地是否合适(65.9%),其次是价格(68%)和折扣力度(57.4%)。最值得关注的是,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服务承诺”(51%),相比往年大幅提升。对比其他实物商品,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服务保障更为看重。
旅游者最希望获得哪些保障?调查显示,价格保障选择比例最高,有89.3%;其次是资源保障,85.1%的被调查者选择;第三是售后保障,有
80.8%选择。是不是真的便宜、预售产品有没有库存资源、平台有没有售后保障,是双11网购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旅游产品涉及航班、酒店、地接等众多环节
和外部风险,有些预售甚至要一年内再预约、生效,消费者对资源能否落实最为关注。
在售后服务保障上,今年在线旅游企业走在了前面。“携程旅游双11不做预售,而是实时价格、实时库存,所见即所得。产品和供应商,都是正规资
质、真实资源,签订正规旅游合同。”携程旅游双11活动负责人表示,今年还根据历史用户的点评分和满意程度来上线产品,避免消费者买到“假货”。平台还提
供“先行赔付”和“六重旅游保障”,消费者无论买哪个商家的产品,找携程就可以解决问题。
更习惯在哪一类平台购买双11旅游产品?
在选择什么样的旅游产品上,自由行产品选择比例最高,被调查者中61.7%有意愿选择;第二是跟团游,比例为57.4%;其次是半自
助,44.6%;接下来是周边游、签证、门票、邮轮产品。携程旅游发布的《“双11”旅游产品力报告》显示,从携程平台上参与特价活动7000多条产品
看,产品类型来说,跟团游占比39%,自由行占比30%,其他依次半自助游、私家团、邮轮。
不管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关注。
四、寻找十一节网民去向的调查报告
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者出游意向调查分析报告
24日,来自全国假日办消息,随着十一临近,旅游市场热浪涌动,有多少消费者会选择出游?去哪旅游?选择何种方式旅游?愿意花多少钱旅游?
为了解掌握旅游市场的新动向,以做好应对准备,全国假日办对消费者十一期间的旅游计划展开了在线调查,以揭示消费者最新的旅游趋向。
经过8月29至9月5日共7天的在线调查,共收到答卷19135份,有效答卷14666份。调查结果显示:
1、60%的受访者有出游意向
57.33%的受访者计划在国内旅游,其中:32.88%受访者有意在市内及城市周边休闲旅游,24.45%的受访者有意跨区域国内旅游;2.97%的受访者计划出境旅游;23.99%的受访者有意探亲访友,其中:15.49%的受访者计划异地过夜探亲访友;13.11%的受访者计划在家休息。
2、出境游人数较少,港澳是最主要的目的地
在60%希望出游的受访者中,仅有3%表示出境旅游。在这其中,22%的消费者选择港澳作为旅游目的地。亚洲其他地区,如传统的新马泰、日韩也是出国游的热点地区。欧洲游也成为出境长线游的首选。
3、国内游北京地区最热
在选择国内旅游的受访者中,北京以绝对优势领跑,有20%以上的消费者表示在将在北京旅游。此外,浙江、云南、排名二至三位,至少有5%的受访者表示考虑去上述这些地区旅游。
4、外省人慕名涌进云南、海南
在总游客数量最多的十五个省中,差别非常明显,云南和海南两省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相当大,约70%的游客从外省市慕名而来。广东、河南两省对于外省市旅游者来说吸引力相对较小,约80%的消费者都是本省游客。
5、出境游和跨省游需5天才能尽兴
毋庸置疑,旅游距离的长短与所需的时间密切相关。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即使是在本省范围内旅游,也很少有人愿意在一天内往返,当然,愿意出去玩5天的人也不多,超过80%的受访者选择出游2-4天。对于跨省出游的消费者,选择出游5天以下和5天以上(包括5天)的人数基本相等。而对于出境游的消费者,至少旅游5天的人数明显高于选择5天以下的人数。
6、长途游客会在“十一”期间同时休年假
对于很可能一次性出游5天以上的长途旅游游客,更愿意在“十一”期间同时休年假,使得整个假期时间延长,可以更好的游玩,回来也有充足的时间修养,省外游和境外游游客中约60%的人会选择连休。但是,对于短时间旅游或者不去旅游的人来说,7天的时间已经足够,连休显得过于奢侈,也没有必要。
7、参团旅游不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自助游和参团游各有利弊,但从消费者的选择来看,其更偏向于自助游,选择不受约束的出游方式。在国内旅游中,自助游无可争议地占据了优势。在出境旅游中,参加旅游团小幅领先于自助游。
8、乘坐公共交通出游仍为主流,短线旅游者青睐自驾游
从对受访者旅游时采用的交通工具的调查中,可以发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是消费者出游最普遍的方式,对于本省游、跨省游和出境游,这一方式都在60%左右。由于油价提升,自驾车成本增加,自驾游人数比例随着本省游、跨省游、出境游依次降低。在短线旅游中,自驾车出游很受青睐,比例高达30.90%。
9、出游预算与出游距离正相关
省内游个人费用预算在200-1000元的占主流,比例达60.8%;而省外游在1000-5000元的占主流,比例达71.5%;境外游费用预算在5000-10000元的占主流,比例达66.71%。可以看出,随着出行距离变远,出行费用也呈阶梯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