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旅游消费行为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的行为。它包括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纪念性旅游消费。

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如下:

1、游客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也决定着需要的层次,从而决定了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

2、游客的构成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的旅游者,不同的风俗习惯、兴趣爱好,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旅游消费结构。

3、旅游产品质量

高产品质量,使游客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充分满足,可以激发游客多停留多消费,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从而既可以使旅游消费总量增加,又可以使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合理化。

扩展资料

旅游注意事项

旅途中尽量少带现金,不要将钱放在行李中,要贴身保管。贵重物品不要放在房间内。最好到正规商店购物,买了东西要发票证明。在试衣试鞋时,最好请同团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应当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着的证明材料,如旅游合同、旅游发票、景点门票、医疗单据等,不要仅凭口头承诺。

必要时,消费者可将与旅行社进行商谈交涉的过程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用。遇到侵权更要及时向旅行社、消费者协会、旅游质量质监所等机构反映。

二、旅游娱乐在社会消费结构中属于什么消费

旅游娱乐消费基本没有脱离生活消费的范畴,但又不是基本生存的必须,它是基于基本生存之上的一个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说他应该是属于享受消费或者说是服务消费。

三、大学生日常消费是什么

消费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某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方面。衣、食、住、行、用等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 现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重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当然还是吃饭问题。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在学校的食堂解决平时的饮食需要。遇到特殊情况会以班级、宿舍或者社团为单位去学校附近的餐馆聚会。其实很多情况下单独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大家基本不会注意自己吃的是什么,可以果腹就已足矣。接下来的就是一个不特殊的特殊情况了---恋爱。没有什么事情比恋爱更让人自觉地掏钱包了。找个恋人就意味着花钱如流水的日子来临。既然有恋人相伴,就免不了要消费,其实这一点谁都明白,有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恋爱费用有7.6%的学生是由家里特别提供;84.3%的学生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看来从钱的角度能够理解了爱情两价目字好辛苦! 现如今,拥有一台手机算不得什么。但对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电话本身,还是话费的支付,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手机消费上大学生用上了各种来钱的手段,一个小小的电话牵扯了各方精力。据了解,携带手机的学生基本分成两类,一是真有工作为了方便联系,以处实习阶段的学生居多;一是纯属虚荣,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看来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其作为炫耀的奢侈品,实在有悖于手机的用途,如此看来,只要手机对于大学生说没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就应该算是个昂贵的物件了。 还应看到,在追求时尚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存在着无计划、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一学期结束后,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了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为了拥有一款新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它必要开支;一些同学家里贫困,但是为了追求时尚,他们只好在学习的同时,通过家教,帮人设计软件,到公司兼职等赚些外快,来补贴家中汇款不足;还有些人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毋庸讳言,大学生其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自己兼职挣钱的并不多,许多大学生花钱还是十分谨慎的,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购买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为了能在毕业时找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仅考试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而为准备考试进行的考前投资远远超过考试费本身的数目。一位大三学生的话颇具代表性:“平时要买书,不得已时还得上培训班,但不管怎么贵,也得咬咬牙,否则过不了关反而误了大事。”像这样把钱花在购买学习资料上的学生并不少。 当然,更应看到,很多贫困大学生并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吓倒,他们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在学习、择业和面对事业的竞争上他们表现出了比非贫困生更大的信心,他们大都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前途是可以改变的,这都源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为强烈的自尊心。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等尴尬问题,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作为学校更应该关注校园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旅游消费属于什么消费

第三产业,是服务行业。属于人个的消费,旅游的功能就是给人自然美景欣赏,和人文文化的熏陶。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和纪念性旅游消费。同旅游者收入水平、旅游者结构密切相关,也同旅游产品结构与产品质量密不可分。

更多关于旅游消费属于什么消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五、大学生消费内容主要有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认为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吃饭早餐:食堂(手抓饼豆浆,油条豆腐脑)6元*30=180元午餐:食堂(米饭菜,各种面条,麻辣香锅麻辣烫之类的,烤肉拌饭)12元*30=360元晚餐:食堂(跟中午差不多米饭菜,烤肉拌饭)12元*30=360元加餐:零食水果(偶尔的小零食,一天一个苹果)6元(日均)*30=180元2. 生活用品(洗面奶水乳护肤品卫生纸洗衣液牙膏等生活必需品)水费(洗澡费用)+电费+话费=20+20+60=100元洗护用品=80元护肤品=200元(简单护肤会少一些)3.社交娱乐(搞怪小玩具,朋友生日礼物)交通费(电车充电费公交车费)=30元聚餐=300元(不常聚餐会少一些)4.衣服(换季买衣服买鞋,一个月两套)100元5.考试费(偶尔的四六级,教师资格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6.理发费用(烫发染发剪短发)7.买书费用(偶尔提升自己买一些书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