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做足准备,让暑期旅游不负众望

7月,各地大、中、小学生即将迎来暑假时光。按照惯例, 旅游 市场将开启繁忙的“暑期档”——毕业旅行、亲子游、研学游纷纷上线。“大、中、小学生将迎来暑假,现在暑期 旅游 市场已经启动,‘暑期档’带动 旅游 市场加速复苏的势头强劲。”去哪儿旅行网CMO黄小杰说。(6月25日《经济日报》)

实际上,暑期档原本就是传统 旅游 旺季,这段时间堪称一年之中 旅游 市场的“高光时刻”。只不过这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暑期档的热度大幅降温,有时甚至被直接“冰封”。不仅让整个行业备感承压,也令很多游客朝思暮想、望眼欲穿。

然而,正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疫情的影响终究只是阶段性的,被疫情暂时阻断和压抑的文旅消费需求却是恒久的。尽管反反复复的疫情几乎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和一些理念,但是却丝毫不减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诗和远方”的强烈期待。一旦防控形势好转,这种潜在的需求就会喷薄而出,重新得到释放,甚至是某种程度的爆发。

当前,前一轮疫情已经“退潮”,经过实践检验的防控政策也得到了不少优化。和 旅游 业相关的如熔断机制的范围,就进行了更科学、更精准的调整。“将跨省游熔断机制的实施范围由省一级缩小到区县一级,从而避免出现2021年暑期多省级市场同时熔断的情况,这将成为政策层面对今年暑期 旅游 市场较为直接的支撑。”此时又恰逢暑期到来,学生放假,毕业游、亲子游、研学游需求旺盛。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与当下火热的天气相呼应,沉寂已久的 旅游 市场都有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迎来较为明显的复苏和回暖升温。这一点,除了有前段时间端午小长假 旅游 市场不俗表现的预热和铺垫,近一个时期的 旅游 预订数据也很有说服力。根据报道,随着暑期的临近,各大主流在线 旅游 平台的预订数据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各方对于接下来的暑期档 旅游 市场表现多持乐观态度。

不过,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和推动工作,为正在复苏的 旅游 市场和即将到来的暑期档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再加点温、添点火,确保各方期待不会落空,争取实现一个 旅游 市场“半年红”。

譬如,眼下旺季的气氛虽然已经起来了,但是各地还要想法再推一把,打好“配合拳”,努力将“暑期大 旅游 ”的氛围烘托到位。这方面,可以加大 旅游 宣传推广力度,策划举办一些应景的主题 旅游 节会,以吸引更多外地客流。

当然,迎接暑期档,疫情防控和各项 旅游 保障服务工作也要兼顾做好。要针对暑期 旅游 特点制定周密的精准防控方案并严格落实,防止疫情趁虚而入。还要加强 旅游 市场监管,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完善 旅游 投诉和游客权益保障机制,让广大游客高兴来、满意归,不让无良商家“浑水摸鱼”,严防好好的暑期档被欺客宰客的“害群之马”搅了局。(徐建辉)

2022暑期旅游市场展望-多重积极因素支撑下的需求修复

旅游 业即将迎来新冠疫情影响下的第三个暑期,这将是一个有挑战又有机会的暑期。2022暑期 旅游 市场的外部环境空前复杂,一方面是局部疫情可能的反弹风险及消费信心修复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空前力度的消费刺激和产业刺激政策的支撑。就目前而言,积极因素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国内 旅游 市场有望在这个夏天开启一段需求修复的历程。

一、多重利好政策集中释放,2022暑期 旅游 市场获全方位支撑

进入5月份以来,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的指引下,各种稳增长及促消费举措陆续落地,疫情防控政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为 旅游 业复苏提供了政策支撑。

旅游市场展望——多重积极因素支撑下的需求修复" img_height="806" img_width="838" data-src="//imgq8.q578.com/ef/0619/4ccb3eda65c5387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首先,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纾困政策的加快落地实施将有效稳定暑期 旅游 市场乃至下半年整个市场的供给端,“留住”大部分 旅游 从业者,为行业复苏保存力量。

其次,在国务院33条稳经济举措的总体部署下,各地已经出台了涵盖文旅消费领域的促消费政策,无论是力度还是覆盖广度都是空前的。促消费政策一方面将直接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可以在 社会 层面掀起一轮“消费热潮”,重新激活被疫情压抑的消费热情。

最后,疫情防控政策更加精准。疫情反复是 旅游 市场复苏的最大影响因素,越来越科学精准的防控政策对于市场复苏意义重大。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总体的疫情防控政策机制引入了核酸检测常态化安排,初步找到了新形势下疫情防控与稳经济之间的平衡点。 旅游 行业疫情防控政策最大的调整则是将跨省游熔断机制的实施范围由省一级缩小到了区县一级,从而将避免出现2021年暑期多省级市场同时熔断的情况,这将是今年暑期 旅游 在政策层面较为直接的支撑。

二、产业链趋稳叠加需求修复,2022暑期 旅游 有望重回复苏轨道

在各种纾困政策和促消费政策的支撑下,2022年暑期 旅游 产业链的稳定性增强,需求端的修复也将获得全方位的支撑,市场将重回复苏轨道。

因遭遇局部疫情反弹,2021年暑期 旅游 市场未能延续2020年暑期的复苏势头。以铁路和民航两大客运部门的客流量数据作为观察指标,2020年暑期(7月和8月两个月)铁路和民航的旅客发送量总计为54127.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大约68%,而2021年暑期的旅客发送量总计为53408.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7%,复苏遇到了波折。

综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及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撑,对比2021年同期,预计2022年暑期国内 旅游 市场将重回复苏轨道,整体的出游人次将有望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以上,差旅、探亲等刚性需求支撑的大出行市场的恢复比例将略高于 旅游 度假市场(客流量维度)。

旅游市场展望——多重积极因素支撑下的需求修复" img_height="450" img_width="750" data-src="//imgq8.q578.com/ef/0619/c03fc56f23a8056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三、中短线仍为基本盘,长线出游需求将加速修复

结合政策端的利好以及消费端的反应(截止6月上旬同程旅行平台的暑期出行预订情况),个人认为2022年暑期的长线出游及出行需求将迎来加速修复,同时中短线需求仍将构成整个暑期市场的基本盘,成为整个暑期客流量的主力。

首先,跨省游熔断机制优化调整后,暑期长线出行的信心将稳定恢复,旅行社长线团队游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将拉动交通出行、住宿及目的地零售、餐饮等相关消费。长线出游需求的加速修复将是2022年暑期最大的看点之一。

其次,在核酸检测常态化机制之下,12岁以下亲子游需求的修复获得了一定的支撑,考虑到地方教育部门可能出台的针对学生跨省出行的限制政策,个人认为中短线的亲子游需求将是主力,尤其是周边亲子游需求有望迎来报复性出游。亲子游需求的恢复构成了整个暑期 旅游 市场稳定复苏的“引擎”,将带动家庭游需求,对总体客流量的恢复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

最后,将涌现出更多新消费热点。疫情以来,国内 旅游 市场涌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新消费热点,从剧本杀到电竞酒店,再到近期的露营热,展现出了消费多元化的巨大潜力。预计新消费热点在今年暑期 旅游 市场仍将占有重要位置,多姿多彩的夜游市场,周末微度假,乡村游,旅居避暑等等,都将为整个暑期市场增添不少亮色。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程超功)

暑期旅游市场不断升温,多地开通旅游专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样做的话,能够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的便利,也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更好发展能够让当地的经济快速的增长,也能够让人们旅游更加的方便,有一个更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