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特色人文风俗
1、山西锣鼓。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2、剪纸。“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著称。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制出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
3、面塑。山西民间面塑主要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生活理想的体现。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5、炕围画。炕围画的形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以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又具简繁对比的表现内涵。炕上部分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部分。
扩展资料:
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二、汾阳春节的习俗
每年一进腊月,汾州民间便有腊月初一“咬炒”之说,就是家家户户炒玉米、炒黄豆、爆米花、炒瓜子吃,一直“咬”到初七,“咬七不咬八”,谓之“咬去百病”。初八熬“腊八粥”,进行“腊祭”,而且家家要吃豆腐,讲究“腊八不吃豆腐,阎王爷过来把你摮住”。
解放前,对于官宦人家来说,腊八粥、豆腐不过是家常菜肴而已;而对于平民百姓,那便是稀罕物了,只有到了佳节临近,才能找个说法奢侈一次,所以倍感兴奋。吃过“腊八粥”,就意味着春节来临,过年的气氛也就逐渐浓了。
此后,城镇乡村轮番举办集市庙会,家家户户开始购置年货,鸡鸭鱼肉、茶酒油酱、糖饵果品、南烧北炒、窗花墙画、香烛蜡纸、烟花爆竹、衣帽鞋袜,等等,视家底穷富,量力而买。但那满街满巷的红红绿绿、不绝于耳的叫卖、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人们满脸无法掩藏的喜气,把整个空中都陶醉了。
到腊月二十三,“小年”就到了。小年也称“交年”,是大年的前奏曲,谓新旧交替,除旧换新。每年一度的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买粞瓜供奉“灶王爷”(意在用糖类供品粘住“司命菩萨”也叫“灶君司命”的嘴,只进吉言,不说坏话),晚上鞭炮齐鸣,俗称“祭灶”,送灶王爷上天,这是小年活动中的全民大祭祀日。
这一天,无论官民,家家送灶;不管贫富,只要顶门成家过日子,灶台墙上就得贴张灶王神像,像旁贴,左右书“上天言好事 下界送吉祥”的对联,把灶王奉为主宰家庭平安兴衰的“一家之主”。
现在,这一习俗在农村依然盛行,而在城里却已经分明谈了许多,随着社会生活和时代风习的变化,人们对灶神的理解和寄予的希望也已有所不同,灶王形象和职责的变化,实质上是人们关于灶王神职观念变化的结果。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有一首民谣,便在汾阳的大人小孩口中不断地念叨开了:二十三,打发灶马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洗衣掸尘扫房子;二十五,买下一筐胡萝卜;二十六,割下几斤猪羊肉;二十七,焯好豆芽洗了足;二十八,黄白蒸下一簸箩;
二十九,提上瓶瓶打烧酒;三十儿,门神对子贴到街门儿;初一,过年节……这近十天,是大人们最忙、最累而孩子们却最热闹、最有盼头的一段日子。除了准备年节用品,一般来说,人们就很少置身日常繁琐杂务了,即所谓“冬一日年一日,好骡好马歇一日”。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是春节的高潮。这半个月,无论吃喝玩乐,体现的文化气息都十分浓厚,而且尤以饮食文化为最。
三、山西民俗文化有哪些
山西民俗文化有闹花灯、闹红火、放烟火、高跷、跑旱船、跑竹马、小车舞、挑椅舞、狮子舞、龙舞、龙舟舞、中黄高台、倒悬花鼓、铁棍与背棍、渔翁戏海蚌、沈老爷坐轿、晋南血社火、黄河灯会、太原社火、怀仁旺火、平定塔火、南庄架火、威风锣鼓、绛州鼓乐等等。
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其中代表为山西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临汾一带的民间广场艺术,特色是“威风”:从锣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队的组织、表演、着装,都在展示威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击鼓迎战,鸣锣收兵,取得胜利,于是流传下威风锣鼓。
四、汾阳民风民俗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广场性民间歌舞艺术,因相邻的孝义市也有部分地区遗存,民间统称为“汾孝地秧歌”或 “汾孝秧歌”,是当地社火、集会、迎送、庆祝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
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汾阳地秧歌先后参加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深圳中华大庙会民间艺术精品展演并获得大奖。
在山西现有的三十多种秧歌中,汾阳地秧歌有着非常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演员角色造型鲜明,表演套路非常丰富、舞蹈动作花样纷呈、道具双用音韵和谐。2008年汾阳地秧歌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扩展资料
2018年第二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开幕
2018年9月19日, 第二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在汾阳市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汾酒城盛大开幕。
吕梁山下,汾河岸边,来自全球600多家酒类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代表以及酒文化专家济济一堂, “举杯汾阳,品味世界”,共话酒业发展大计。 中国名酒杏花村论坛等八场活动同期开启。
本届酒博会开创了“工厂酒博会、参观零距离”的办展新模式。展览面积达1.7万平方米,其中特装面积平方米,标准展位326个,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名酒和中国17大名酒在此斗艳争奇,熠熠生辉。
吕梁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其核心主产区汾阳,是世界著名酒都,闻名遐迩的汾酒、竹叶青产地。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就是被誉为中华名酒第一村的汾阳杏花村。
跨越6000年岁月酝酿,这里所产的汾酒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以其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清爽、余味爽净的清香风格独树一帜,其产品工艺独特、品质上乘,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汾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第二届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开幕
五、山西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1、戏曲
山西省的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支柱,称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为梆子腔的正宗。积淀并代表着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着地方民风民俗。
2、炕画
炕画,亦称墙围画、墙围,在我国北方较流行,作为山西地方文化中一支地域性很强的造型艺术形式,是壁画、建筑彩绘、年画的复合体。吕梁地区、晋东南地区、晋中地区、忻州地区、雁北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尤以原平、代县的炕围画最为著名。
炕画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影响深远。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山西民间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
3、刺绣
山西民间刺绣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山西风土人情的特色晋南刺绣、忻州刺绣、代县雁绣、繁峙刺绣、高平绣活、上党堆锦、和顺牵绣、侯马刺绣······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
4、平阳木版年画
平阳木版年画是山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木版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就得到了广泛发展。平阳木版年画是一种集民间绘画、雕刻、印刷于一体的民间工艺精品。200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一种山西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因其产生于祁县、太谷而得名。又因其在榆次、平遥、介休、交城、文水、汾阳、太原等晋中地区广为流传,故又称“晋中秧歌,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软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展现给大家,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反映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在山西民歌中绝对别具一格。
六、山西元宵节的特色民俗活动有哪些?
山西元宵节的特色民俗活动有:
1、逛新春庙会看民俗表演
榆次老城举办的2021榆次老城民俗中国年新春庙会将一直持续到2月28日(正月十七)。威风锣鼓、扭秧歌、划旱船、媒婆、猪八戒、二鬼摔跤、花伞、小毛驴等民俗表演将一一亮相,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19:00-21:00还将上演激情电音节。
2、赏民俗特色与现代气息大型灯展
在位于平遥古城南十五公里处、誉为平遥古城后花园的段村镇横坡村正上演具有民俗特色与现代气息的盛大灯展。
3、猜灯谜,学拓字,听民乐
临汾尧都区尧庙景区正在举办猜灯谜、民乐表演以及写地书、掷投壶、拓印尧字体验活动,活动将持续到正月十五。
4、各色民俗表演将精彩亮相
正月十五下午3:00-4:00,临汾尧都区华门景区将举办独具特色的民俗节目展演,包含:舞龙《舞动中国龙》、腰鼓《好风光》、抖空竹《中国龙》、特技呼啦圈、民间伞头秧歌、空竹《三步舞》《龙鞭腾飞》、特技表演、秧歌《抬花轿》等。
5、看主题灯展,品各地美食
吕梁汾阳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举办的贾家庄灯会将持续到正月二十五。贾家庄灯会在春节活动期间突出“民俗文化+革命主题”,将民俗文化游、革命题材等联系起来,主题灯组与各式花灯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让游客领略到灯会的精神震撼和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