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高分)

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老年人的钱难赚,既要物美,又要价廉,购买欲差,不好“伺候”;生产厂家也承认,中老年人体形离散性大,观念保守,要求号型分类细,批量小,品种多,工艺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款式不便出新,价格上不去,无利可图,没有生产开发的积极性从服装心理学的角度看,中老年人对服装的关心程度确实不像青年人那样强烈,他们更重视服装的功效和实用、安全等价值。尤其是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老人,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过惯了精打细算的日子,虽然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收入大幅提高了,但是十几年艰苦生活形成的消费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供求双方的矛盾导致了长期以来中老年服装市场的清淡萧条。

据预测,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1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20.42%。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将达到4.68亿(其中80岁以上人口数达1亿左右),占人口总数的27.7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理论上,人口规模、购买能力、消费倾向是构成市场的三大要素,而人口规模是基础。我国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奠定了基础。因此,中老年服装消费群体对服装业界应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市场。近些年来老年产业和老年消费在学术界有了很激烈的争论,就如服装,有的学者还针对老年服装市场的开发提出了相关措施,然而老年服装市场仍然很萧条,老年人买衣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个市场的打开首先要有相对应的消费群体,了解这个群体的所需所想,了解这个群体的消费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准确地把握和定位。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中老年人的着装心理和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和培育中老年服装市场,为中老年人服务。

消费动机

消费动机主要包括:

1)求实型消费动机、

2)新奇型消费动机、

3)审美型消费动机、

4)求美型消费动机、

5)攀比型消费动机、

6)表现型消费动机、

7)实惠型消费动机、

8)好癖型消费动机、

9)惠顾型消费动机、

10)储备型消费动机

在这些动机中,随着年龄等各方面的不同,会各有侧重。如:青年这个亚文化群体,由于其心智的不够成熟,其必然更加追求时尚、新奇和刺激,也就是侧重于新奇型消费动机。而中老年群体由于成熟稳重,就会侧重于求实型消费动机。

(2)兴趣理想

作为一个消费主体,他的个人兴趣和理想、信念等都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诸如:伊斯兰教徒的服饰只会和他的信仰、教派相符合。

关于群体对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

作为中老年人,就必然受到周围其他中老年人的影响。比如说一个刚刚进入中老年人行列的年轻人(标志是他的心理认同自己是中老年人),在他向这个行列迈进的同时,他的服饰必然会开始具备中老年人的特点。从众的原因是迫于群体压力,如果他的服饰不具备中老年特征,那么他便不会被大多数中老年人所接受,无法参与他们的团体等。这种不想被团体排斥在外的力量是人们在服装行为上从众的汉族要原因。

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特征

老年消费者是指60岁以上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心理特征表现为:

(1)惯性强,对于商标、厂牌的忠诚度高。

老年人一旦用惯了某种商品就会形成习惯,对其情感深厚难以忘怀。对新商品、新商标接受较慢,不信任感强。

(2)追求方便实用,对服务要求较高。

老年人的消费已非常成熟、理智,其购买动机往往以实用方便为主,即使购买过程中,也希望商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对商品需要售货员耐心讲解等等

老年人旅游特点分析

出游时间灵活 老年人错峰游特征明显

两份报告均显示,中老年人群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明显集中在3-6月与9-11月,以春秋季为主,尤其每年3-6月时间段内气候宜人,小长假集中,且与暑期档错峰,是老年人出游的最佳选择。仅有不足20%的中老年受访者表示会在节假日期间出游,而超过80%的受访者则表示“随时可出游”。该项数据表明,中老年人出游时间非常灵活、自由,与年轻消费者形成鲜明对比,是最有资格“说走就走”的一群人。

超四成中老年旅游者 每年出游2次以上

因为出游时间灵活,中老年人的出游频次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并且更加偏爱长线游(出游天数超过3天)。《报告2016》显示,42.7%的中老年旅游者(有出游经历的中老年人)每年出游2次,每年出游3次及以上的占比20.2%,另有23.6%的受访者每年出游次数不确定。单次出游天数方面,38%的中老年旅游者单次出游天数为4—7天,33%单次出游行程在8天及以上,另有23%的中老年旅游者表示对行程天数无明确偏好(多少天都无所谓)。

《报告2017》显示,从出游主题选择角度看,中老年客户选择踏青赏花主题游的出游人次占比23%;名山胜水主题游占比37%;民俗古镇主题游占比26%;而城市乐园主题占比为14%。从全国范围来看,老年轻更喜爱高铁出游的方式。

出境游增速明显 邮轮游预订火爆

《报告2017》显示,除了踏遍祖国大好河山,中老年游客“看世界”的脚步正越迈越远。过去一年,最热门的中老年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前十名包括泰国、日本、美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其中,飞行时间较短、当地汉语使用程度较高的泰国、日本成为首选,欧洲、美国常规跟团线路也是热门选择。

由于没有舟车劳顿、环境舒适、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邮轮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中老年客户青睐。过去一年,中老年旅客是邮轮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60岁以上客户人次占比达到27%。目前我国邮轮出发港口主要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邮轮游老年客群也主要来自这些城市及周边地区。

中老年人的消费特点有哪些

1、中老年人的购买动机与行为多属理智型,中老年人具有较多的消费经验和知识,在购买过程中善于观察、分析和比较,显得较为理性。

2、中老年人追求方便实用与实惠,中老年人心理稳定程度高,比较注重实际。其购买动机以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经济实惠为主。他们往往要求商品方便使用、方便购买、购物环境良好、提供周到服务。

3、需求结构的中老年化特征,由于中老年消费者生理机能的衰退,与年轻消费群体相比,其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在中老年人的全部商品中,营养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消费占有较大的比重。

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消费特点、需求呈现不同的变化,引起国内学界关注。在江苏省老年人消费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通过分析老年人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而提出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的需求趋势。

关键词:老年人消费;心理特征;行为特征

截至2018年底,江苏省户籍人口7835.7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有1805.27万人,占比达到23.04%,较2017年同期增加49.06万人,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256.45万人,占比16.03%,作为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被很多商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消费者,是未来市场中商家的首要销售目标(李巍,2017)。本文旨在分析江苏省在养老服务消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老年人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而提出老年人消费的需求。

一、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

1.老年人存在消费固化的问题

思想的保守和成熟的消费习惯,使得老年人消费趋向固态化。也就是说,老年人习惯于固定的消费流程、物品,难以适应新的消费方式。目前,老年人固化消费比例不超过五成,对整个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仍产生一定影响。随着科技进步,老年人固态消费阻止了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发展,老年人感受不到市场的变化,新鲜事物能够带来的快捷性,以往极易导致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会减缓。

2.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发展不成熟

(1)总体规模较小

老年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涉及的主要有生活用品、食品、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经营方式大都还是分散经营,有一些比较好的领域还没有被开发;而已有的商品种类比较少,销售的方式也是相对生硬的,这主要还是因为不够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导致在整个销售过程中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位置。

(2)市场开发不足

老年人对健康和独立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凸显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在老年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特别是疾病预防、健康照护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老年产品的研发是远远滞后的,向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整个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看起来繁荣但实质上鱼龙混杂。如,在养老服务机构方面,功能全面、环境良好的养老机构比较少,且分布地区比较偏远。

请分析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什么特点

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如下

1.非盈利性。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解决自身的生活消费的需求,而不是为了盈利去转手销售。

2.非专业性。消费者往往缺乏专业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受商家,厂家宣传,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的影响。

3.层次性。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处社会阶级也不同。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会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4.替代性。消费者市场除了少数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数商品都能找到互换使用的商品以及替代品。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

5.广泛性。消费者市场不仅购买者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地域广,从国内到国外,从城市到农村,消费者无处不在。

6.流行性。消费需求不仅受消费者的内在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时尚,环境,价值观等外在因素影响。时代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不同。因此消费者市场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老年人消费心理的行为特征

1. 在购买方式的选择上

老年消费者多数选择在大商场和离家较近的商店购买。这是因为大商场所提提供的商品一般在质量上可以得到保障,而且在购物环境和服务方面也有较大优势。老年消费者的体力相对以前有所下降,他们希望能够在比较近的地方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并且希望能够得到周到的服务,如商品咨询、导购服务、运行较慢的自动扶手电梯和舒适的休息环境等。

在专卖店和连锁店购买商品的老年消费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甚至还有极少一部分老年消费者会通过电视直销和电话购物购买商品。这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在不断地改变。不仅是青年人的消费行为在改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他们对于一些较新的购物方式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对老年消费者销售商品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2.在购物的陪伴方式上

因为老年人大多害怕寂寞,而其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闲暇时间较少,所以老年消费者多选择与老伴和同龄人一道出门购物。老年人之间有共同话题,在购买商品时也可以互相参考、出谋划策,他们对于哪些商品适合于老年人比较了解。这就说明,影响老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相关群体主要还是老年人。

由于某些原因独自一人外出购物的老年消费者占37.4%。对于这一部分老年消费者,商家更要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如为他们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和用途,提供容易携带的包装,必要的时候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等。

3. 对于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程度问题

大部分老年消费者选择了“影响一般”(41.9%),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消费者选择了“没什么影响” (22.7%)。由此可见, 老年消费者对广告的依赖程度一般,并且由于一些虚假广告的负面影响,使得一部分老年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了反感情绪。由于老年消费者心理成熟、经验丰富,他们一般相信通过多家选择和仔细判断就能选出自己满意的商品。当然老年消费者还是希望通过广告了解一些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某些商品,但是要尽量避免夸大性和虚假的广告。

1.产品策略:实用方便,针对性强

厂商在开发老年用品时,一定要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注重其实用性、方便性和保健性。如在吃的方面,老年人普遍要求食用一些易嚼、易消化且低脂、低糖、低胆固醇的食物;在穿的方面,基本要求是服装大方实用,易穿易脱;在用的方面要求物品轻便、实用等。除了老年人用品市场以外,老年人服务市场更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它包括生活服务、教育服务、送温暖服务、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娱乐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送终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为老年人服务商品化和市场化,是工业化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我国,老年人服务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2.广告策略:提示为主,以理服人

针对老年消费者制作的广告,应该多选择介绍性、提示性和劝说性广告,而避免炫耀性、夸张性和竞争性广告,名人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也不大。在广告媒体的选择上发现,视听广告和报刊广告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媒体,视听广告(通过电视、电台、电影播放的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最大。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他们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的时间比较长,这就决定了视听广告对他们起作用的时间也比较长。读书看报也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好的报刊广告同样非常有吸引力,并且其制作费用要远远低于视听广告。厂商针对银色市场应该综合考虑,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广告媒体。

3.促销策略:情感营销,以情促销

老年人不喜欢孤独,又最容易孤独,他们渴望与人接触,渴望得到社会、家人的尊重和关注。因此在营销的各个环节,都要用“情”字贯穿始终,处处为老人着想。在具体促销手段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参照下表。

4.分销策略:增加便利,开设专柜

分销策略应以增加老年人的便利条件,尽量接近老年消费者为主线。如开设老年专柜、老年专卖店、老年便利店等。店铺的位置应分布在老年人较集中的居住区;店铺的设施应尽量减少自动化,增加休息区;店铺的服务应细致周到,热情为老年人提供商品介绍、购物咨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电话预约购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