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五大特色民居,是哪些?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1、客家围龙屋

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赣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客家围、深圳碉楼、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

2、北京四合院

所谓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

3、陕西的窑洞

陕西窑洞主要分布在陕北,指陕西省延安、榆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因其具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经济省钱等优点,被当地人民群众广泛采用。

4、广西的“杆栏式”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现在主要流行于中国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国家也有干栏式建筑。

5、云南的“一颗印”

通常为楼房,房间分为两层,牲畜及杂物在楼下,人住楼上。楼下正房是堂屋,作为起居待客之处,堂屋左右做卧室,楼上的中明堂做佛堂。

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二、陕北榆林有哪些特色风景、文化圣地?

刘家峁村,解放前归米脂东区印斗管辖,解放后划归现桥河岔乡。

姜氏庄院主人姜耀祖,祖父姜安邦是杨家沟马氏财主的女婿,在马家的支助下,姜耀祖以卖沙锅起家,成了当地的首富。他于1869年从外地请人设计,亲自监修的这部集陕北窑洞和四合院为一体的别具风格的庄院,整个修建时间用了15到16年,于光绪12年(1886)竣工落成。

古长城最大的烽火台——镇北台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距离红石峡仅2公里,距离榆林市区仅7公里,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067年),台依山踞险,居高临下,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是古时重要关隘和军事了望台。台南额题“向明”二字,为万历时巡抚涂宗睿书。所以两地可以放在同一个上午或者下午游览。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 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了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紧依台北下方建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 镇北台建于明代,有“万里长城第一台”的称号,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可以想见它的雄伟了。登上镇北台台顶,可以欣赏方圆几十里内的塞外风光,沙漠、戈壁、草滩、黄河以及三北防护林,也可以看到距离它不远的红石峡。 镇北台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之一,是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

榆阳首届杏树红叶文化节“秋染南山、红叶传情”为主题的杏树观叶活动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榆阳区韩家梁、卧云山、木瓜峁等杏树红叶观景点也随之迎来了第一批游客。

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则村,陕北边境纳林河南,无定河北岸原头上。地理座标为东经109度9分,北纬37度59分之间,城址内外被流沙所淹,周围植被稀少。

城址由外城廓和内城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外廓城周长约4696米,东西周长2566米,面积0.3985平方公里,西城周长2470米,面积0.3813平方公里。

统万城是北朝十六国之一“夏”的国都。建于公元413年,毁弃于公元994年。

二郎山,俗称西山,位于神木县城西1公里的窟野河与芹河交汇处,因其山上有二郎庙延名。文人墨客视其貌似驼峰,又多称“驼峰山”。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皇帝巡行驻跸,赐名“笔架山”。

2003年9月二郎山庙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行宫在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相传为古代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公元1606至1646年)回乡省亲而建的行宫,造型古雅,气势壮观。米脂县博物馆设在行宫内,馆内陈列本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和其它历史文物。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出身农民家庭,童年放牧,曾为银川驿卒。李自成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领袖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他继称闯王。

红石峡大型摩崖石刻群,位于榆林城北5公里处、明长城口红山脚下的榆溪河谷。因山皆为红石,故得名为红石峡。两山虎峙,石峡中开,一注清流,绿洲而来。红石峡东壁原来建有红山寺,据《创建石佛殿碑记》记载:“为宋、元间古刹”,故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有近千年的历史。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 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景 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属高原性内陆湖,足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白云山庙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的白云山,东距黄河西岸约1公里。据《州志》云,白云山因峰顶常有白云缭绕,故名。山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直抵黄河西岸,依山建庙,故名白云山庙,也称白云观。据《葭州志》和庙内石碑记载,庙由道人李玉风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玉风道人云游到白云山,见这里孤峰耸立,雾霭飘浮,犹如仙境,就住在山上,静心修炼,同时还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他死后,人们便在山上修庙来纪念他。白云山共建庙宇房屋五十三座,建筑面积八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陕西省明、清建筑中比较庞大的一组建筑群。

三、陕西特色民居是什么

陕西的窑洞:

到陕西旅游,无论是游览延安,还是游览榆林地区,抬头低头随处可见那或傍山而建、或平地而箍、或沉入地下筑成大井式院落的窑洞,一孔孔,一排排 远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因为高原上的黄土粘、硬,不易塌陷。窑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而且住在里面冬暖夏凉。直到今天,窑洞式房屋还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居住人口达4000多万。 窑洞一般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洞口都朝阳,这样便于阳光照射。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当然,如果用砖加固就是砖窑洞了。砖窑洞外表更美观一些。 窑洞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和长期以来当地人在生活中形成的窑洞艺术,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甚至外国人来参观、住宿。 如今,延安市有许多人家都认识到了世代居住的窑洞的价值,并借此来发展旅游业,改善自己的生活。延安市也开发了一些以窑洞为主题的景点,向外界展示窑洞的魅力。位于杨家岭的世界最大的窑洞建筑群――延安石窑宾馆现在已经成为延安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它依山而建,共有高低8排近300孔窑洞。窑洞墙上挂着农民手工绘制的图画;镂空的格子窗上,贴着剪纸,窗台上摆放着鲜花。每排窑洞门前摆放着石磨、石碾和石桌椅,充满了浓郁的农家气息。为适应旅客不同需要,一些窑洞里放着床,另一些窑洞则是传统的土炕。窑洞内配有卫生间,生活设施齐全,环境干净整洁。 在很多外地人来体验窑洞生活的同时,当地的一些农民已经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搬出了窑洞,盖起了宽敞、通风的平房或两层楼房。在延安,时常会看到新式的农村民居,而与之交相辉映的,是新民居背后山坡上一孔孔古朴的窑洞。 有的村落,地面上并不见有房舍,而地下却有若干人家,构成黄土高原一种独持的风貌。陕北的窑洞主要有3 种:用石砌的叫石窑;用砖块砌的叫砖窑;在土崖上挖出窑洞,安上门窗而成的叫土窑。土窑有一种是在黄土断崖边,并列向里掘入,成为若干互不相通的单窑;另一种自平地掘入,先成一大平底四方阶,然后从四壁各自向里挖成若干单窑;更有自附外地面掘斜洞以通于阱中,成为过道。窑洞上可以行人走马,可以走载重大车。多数窑洞深7~8 米、宽3.3 米、高3.3 米。窑洞内温度在10 ℃~22 ℃之间,相对湿度为30%~75 %,所以,温度、湿度宜人。保温隔热,冬暖夏凉,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又由于外界气候和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对居住窑洞的人影响较小,哮喘、支气管炎、风湿和皮肤病等患病率明显减少,长期居住窑洞有益健康和长寿。

四、在榆林一定要去的不平凡村庄是哪个村庄?

榆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陕西省北部。在榆林境内,有一不平凡的村庄,名为赵家峁村,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庄,且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美誉。若有机会去到榆林市,不妨去游览一番,领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好休闲风光,具体分析如下:

一.由贫困村成功蜕变为,脱贫标杆和现代化改革新农村。

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的赵家峁村,本是一个深度贫困的小山村,村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落后与贫穷的标签始终与村落同在。但什么也难不倒勤劳勇敢,一心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民,通过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

并在政府部门的相关利好政策协助下,赵家峁村采取了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主线的办法,将现有资源转变为股份资金,再均分到每个村民头上。这种人人都持有股份的模式,也让村民们更加齐心协力的为发展自家农村而不懈努力。

就这样,借力改革开放和国家鼓励新农村建设的系列政策,在政府各级相关人员干部和村民们的共同奋斗下。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赵家峁村焕然一新,成为了美丽而不平凡的现代化新农村,同时也被评为脱贫标杆村落。

二.人文与自然景观结合,打造美丽赵家峁村。

不平凡的赵家峁村,现处于榆阳区域的大美田园核心区,三鱼公路贯穿整个村落,交通也十分便利。自改头换面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观赏大美田园风光,享受休闲田园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也因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获益匪浅,在家门口就可以利用自家村庄的现有资源,自主创业做生意来发家致富。

来这里游玩的人们,往往都会选择徒步来感受赵家峁村,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纯朴的民风民俗。例如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窑洞,凿洞而居是陕北人民较为著名的一种生活方式,对这个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感受一番。

其次,借助黄土高坡的地理优势,赵家峁村的四季景色也很令人心驰神往。春赏百花争艳,夏品甘甜果脯,秋看杏叶纷飞,冬观万里银装,是释放压力,亲近自然的好去处。此外,除了美好的自然景观外,诸如水上垂钓乐园、农家乐、度假村和高空滑索等娱乐项目,也配备较为完善,适合全家旅游和放松身心。

三.除赵家峁村外,榆林有众多著名景点值得一览。

历史文化名城榆林,自古以来就广受称赞,是古代的重镇驻地。在现代化的榆林市内,既有赵家峁村这种闻名度较高的不平凡旅游新农村,也有其它众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旅游胜地。

诸如因生长麻黄众多,而得名的榆阳麻黄梁地质公园,被一条由西向东贯穿而过的古长城,分为各具特色的南北两种奇特地貌。南部是纵横交错、雄伟壮观的沟壑,北部是风景绝美的绿洲,若在高处驻足观赏,绝对是一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

还有已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的黑龙潭,绿水青山、幽谷深潭与碧泉。简单将这几个元素联系起来,就能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诗意山水画卷,若能身临其境将会是怎样一种美好的享受。

五、榆林的特色有什么

榆林的特色小吃有粉浆饭,拼三鲜,羊杂碎,糖棋子!粉浆饭一般只有本地人会做,拼三鲜超市里有卖袋装的,羊杂碎街上有很多卖的,一般本地人会把它当作早点吃的,糖棋子是一种饼状的糕点!旅游景点主要是红石峡和镇北台!红石峡目前没有公交直达的,要自驾车去,镇北台坐11路即可,是11路的终点站,在长城路就可以坐,就是我们当地人说的3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