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大概介绍下榆林市

市情概况

榆林是陕西省所辖市。位于陕北高原北部无定河中游,毛乌素沙漠南缘,长城脚下。南距省会西安680公里。介于东经108°58�~110°24,北纬37°49�~38°58之间。西、西北与内蒙古乌审旗毗连,东北与神木县为邻,东连佳县、米脂县,南接米脂县、横山县。东西最大横距12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24公里,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4.2平方公里。现辖新明楼办事处、鼓楼办事处、上郡路办事处、青山路办事处、镇川镇、鱼河镇、巴拉素镇、上盐湾镇、清泉镇、安崖镇、麻黄梁镇、牛家梁镇、金鸡滩镇、马合镇、榆阳乡、刘官寨乡、桐条沟乡、董家湾乡、余兴庄乡、刘千河乡、古塔乡、青云乡、大河塔乡、孟家湾乡、小壕兔乡、耳林兔乡、岔河则乡、可可盖乡、补浪河乡、红石桥乡、小纪汗乡、芹河乡等4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8个乡。总人口40万,其中城市人口14.5万人。

榆林是晋陕蒙接壤地区举世闻名的矿产资源富集区,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以及占全国总量达到18% 的岩盐和储量同样惊人的油田都藏卧于此。此外还有储量相当可观的地下水、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等多种矿产,这种集四大资源于一地、多种宝藏于一体的资源奇观,实属国内少有、世界罕见,其组合配置条件十分优越,开发前景巨大。

建国以来,榆林人民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资源开发迈开大步,交通通讯赶上先进,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榆林已被确定为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沉睡多年的地下宝藏,终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30万榆林人民决心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高昂的干劲,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大开发的建设之中。我们相信,榆林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我们热切期望海内外客商和各界朋友来榆访问考察、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和我们一道携手共创二十一世纪的辉煌。

自然地理

陕西省榆林市的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地形地貌大体是“七沙二山一分田”。明长城由东北向西南横穿市境,长城以北是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的76.1%,其地势开阔平坦,沙丘连绵不断,滩地、海子星罗棋布;长城以南是黄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的23.9%,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比较富集,有大小河流837条,属无定河、秃尾河、佳芦河支流,均为黄河水系。在北部风沙草滩区,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埋藏浅,一般为地下1~3米,便于开发利用。还有天然海子130个,最大的是刀兔海子。城区海拔1000多米。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特点是气候多变,温差较大,气温偏寒,雨少不匀,春多风沙,霜冻时间较长,无霜期仅155天。年平均气温8.1°C,极端最高气温38.6°C,最低气温-32.7°C。年平均降水量414毫米。

二、甜荞主要品种及特点是什么?

1.茶色黎麻道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由河北省丰宁县地方品种黎麻道中用网罩隔离和混合选择而成,1987年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75d左右,株高75~80cm,白花,粒褐色,薄壳,千粒重30g左右。

2.榆荞1号

陕西省榆林地区农业学校用秋水仙碱诱变靖边甜荞混系繁殖而成的四倍体品种,1989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榆林地区品种审定小组审定。生育期90d,株高90~95cm,茎粗,叶大,粉红花,粒灰褐色,厚皮,千粒重50g左右。

3.榆荞2号

陕西省榆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地方品种榆林荞麦中单株混合选择而成,代号为榆3-3,1989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榆林地区品种审定小组审定。生育期85d左右,株高80~90cm,红秆,粉红花,粒棕灰色,千粒重32g左右。

4.平荞2号

甘肃省平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云南地方品种白花荞中混合选育而成,代号为89-12,1994年甘肃省平凉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85d,株高75~85cm,白花,粒灰褐色,千粒重30g左右,适应性广。

5.吉荞10号

吉林农业大学从地方品种白城荞麦混合群体中单株混合选育而成,1995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80d左右,株高75~80cm,白花,粒深褐色,千粒重28g左右。

6.晋荞麦(甜)1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室1991年用60Co辐射寿阳荞麦选系83-230而成,2001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75~80d,株高80~85cm,绿秆,白花,粒褐色,千粒重30g左右,适应性广。

三、陕西榆林有什么出名小吃

陕西榆林有下列知名小吃:

一,小米凉粉

小米掏净,冷水泡十至二十分钟捞出,配合清水磨成米浆,入锅熬煎,边熬边搅,快熟时加入蒿籽粉。把熬熟的米浆在高粱箔子上摊成薄饼,晾冷后再摊一层,如此反复摊晾即成。吃时切成细条,调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调味品、凉吃味道甚佳。

二,绿豆粉皮

绿豆水芡加入白矾水用子涮匀。锅中水烧开后,将芡面倒入锅内,用木铲快速搅动,直至芡糊透亮有光泽为止。起锅倒在抹油大案板上,用木刮子刮成薄皮,晾冷后,切成小块卷成卷。吃时切成细条,加调料,食之清凉爽口,色泽透亮,为夏季清凉饮食佳品。

三,发面油饼

用面粉发酵,再与干面,碱水和在一起饧半小时。用饧面分成五个剂子,擀成长宽片均匀抹上麻油、盐面、卷成棒形,切成两条背靠捏住两头拧在一起,压扁擀成二分厚饼,抹油上鏊,反复烙烤至金黄色出炉即成。食之酥香、脆、美、松软可口。

四,羊杂碎飘香

榆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其中有绥德式的油旋、清涧的煎饼、镇川的干烙,、定边的养面饸饹等,特别值得品尝的是羊杂碎。

羊杂碎(也称羊杂烩),是由羊的血、心、肝、肺、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得此名。羊杀后其内脏均以副产品处理,因此,也有“羊下水”的俗称。

榆林自古以来以农牧业为主,牛羊成群,牛羊“下水”丰富。但是,早先榆林人并不吃羊杂碎,人们杀了羊后,羊肉留下,肠肠肚肚、头蹄杂碎都喂了狗。有一回,一家财主杀羊待客,羊杂碎太多,狗吃不完,便让长工扔掉。长工觉得可惜,便送给一家穷人,穷人经过加工,烩制的羊杂碎香飘十里。从此,羊杂碎这道菜在榆林出现了。

羊杂碎贵在杂和碎。因此,羊的头蹄下水,心肝肚肺都要。烩制之前,先将各部分内脏反复清洗,一副肠肚往往要洗上10多遍,然后在清水中浸泡一夜,取出放人各味调料分别煮熟。出锅后,用刀切成式样不同的小片、块、丝、条,再配些粉丝,杂拌人锅,温火熬烩。食用时,心肝血肺搭配均匀,配上羊脑子,添些鲜辣椒、鲜香菜、葱丝、姜粉、蒜瓣,五味俱全,香味扑鼻。

五,荞剁面

将荞面糁子面用水和匀,擀成二公分厚饼,用剁刀剁成韭叶宽的长条,边剁边入锅,煮熟捞碗内。麻油烧至八成热投入宰木耳,辣面,爆出香味倒入碗内。再将酸菜汤入锅烧开后连同炸好的麻油调入面碗内即成。也可调羊肉臊子或素臊子。其滋味坚软细美、酸辣可口。

六,炸豆奶

以浓豆浆为主料,配鸡蛋、白糖、淀粉、面粉、猪油,烧沸,冷凝,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味道甘美。

七,宰羔肉

宰羊羔有着双重效益,羔皮毛片黑亮细软,呈水波状,乃贵妇人极喜爱的高档大衣皮料;羊羔肉则可加工上等佳肴。做法:将羊羔连骨剁方块,锅内烧麻油、入花椒、地椒、葱丝、蒜片、盐、面酱、爆出香味,投入肉块炒10分钟,加温水炖半熟,再装盆上笼蒸透熟。上席时葱花、芫荽、味美鲜嫩,滋味难以用言语描述,只有亲口品尝才能知道,是定靖二县待贵宾之佳肴。

四、榆林农作物品质好是因为什么原因

作物种植土壤肥沃,环境质量好。农作物的品质优良,主要的原因就是气候适宜。在农作物生长期间,适当的让它见光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形成。昼夜的温差适宜也很重要,可以帮助农作物进行有机物的积累,从而能够提高它的品种。还有就是气温低,病虫害出现的就会少。

五、榆林市蔬菜现在的主要来源是那里?

南交2中对面1个不大 三街桃园大酒店巷子往下走在朝北走 那个大 种菜不错只要中的活一定能赚 我就是卖菜的

六、陕西榆林有什么出名小吃?

陕西榆林出名的小吃有:卤煮驴板肠、塞上香哪、佳县马蹄酥、宰羔肉、荞剁面等。

香哪,是榆林传统名食品中的一绝,其历史悠久,用料考究,制作独特。其渊源可上说溯至1000多年前的唐代。今天,榆林香哪的用料和制法根唐代的消灭饼一脉相承,只是有所改进和提高。它与其他油炸食品相比较,最独特之处在于制作时用酒和面,另外加熟猪油等其他原料,经复杂精致加工,制成坯饼,先入油浸泡,再用旺火炸,捞出洒上白糖即成。

马蹄酥,因形似马蹄而得名,原是佳县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是用精粉、猪板油、蜂蜜和白糖等为原料制成,色泽褐黄,纹层清晰,脆酥绵甜,且耐存放。

荞剁面:定边、靖边风味小吃。将荞面糁子面用水和匀,擀成二公分厚饼,用剁刀剁成韭叶宽的长条,边剁边入锅,煮熟捞碗内。麻油烧至八成热投入宰木耳,辣面,爆出香味倒入碗内。再将酸菜汤入锅烧开后连同炸好的麻油调入面碗内即成。也可调羊肉臊子或素臊子。其滋味坚软细美、酸辣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