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安和镇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产品是什么?当地有哪些特色产品?
广西安和镇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产品是淮山和香芋,这两者中最主要特色产品又是香芋,其种植面积,达到了1.8万余亩。依靠香芋这个农产品,使得当地连续三年产值,均突破了亿元大关。
脱贫致富话题,一直存在于农村发展建设上面。老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气候环境,也能够针对某些特定植物,形成得天独厚生长优势。广西安和镇村民,就在发家致富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优势产品。
安和镇增收致富产品是香芋
身处农村的农民朋友,想要依靠手中握有土地致富增收,最好的方法,便是利用手中土地,种植具有经济价值农作物、水果。这些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粮食,有着更高经济效益。
广西安和镇在种植香芋之前,也在大面积种植粮食。时间久了以后,粮食产量虽然慢慢提升,但粮食收购价格,提升并不算多。想要依靠种植粮食致富,是一件困难事情。
当地村民开始种植香芋后,情况变得大不一样。当地气候、土壤适宜香芋生长,也因此使得香芋长势好、品质佳。这样一个情况下,极大增加了村民人均收入,也带动了全镇人发家致富。
当地特色产品还有淮山
当地人种植香芋面积,已经接近2万亩。他们在种植香芋同时,也会适当种植淮山。相比香芋种植面积,淮山种植量,就要少很多,只有2000余亩。淮山也成为了当地特色产品之一,每年也能够增加村民家庭收入。
在我个人看来,淮山种植如果经济效益好,可能后期也会大面积种植。多了一种经济作物,农民朋友们,也就有了更多选择,更多致富机会。
二、湖北恩施村花直播带货卖出2000万元土特产,你觉得她这么做有何好处?
湖北恩施村花直播带货,卖出去2000万元的土特产。对于村花这样的行为,既解决了村里人特产难销的问题,还为村民在家门口,便解决了收入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行业也是越来越受人喜欢。人们售卖商品的方式,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
很多人都喜欢从直播间里,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而这位恩施村花,更是利用网络直播,卖出去了2000万元的土特产。
对于这位村花直播卖货的行为,我个人觉得带来了下面这两点好处:
一、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
农村一直以来,在城里人的印象中,都和贫穷、落后挂钩;也正是因为没有好的就业环境,以及便捷的交通和物流,使得很多优质的产品,都只能够埋没在山沟沟里。
在网络直播兴起之后,就使得农村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好时机,很多人都能够通过直播平台,将自己村里的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
这位湖北的村花,在帮助村民销售特产的过程中,也顺带解决了村民就业,以及相应的收入问题,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
二、助力了家乡的发展
在村民的特产有了销路以后,整个乡村乃至城镇的发展,也就会更上一层楼,这样的情况也如同蝴蝶效应一般,会慢慢的由乡村席卷到整个城市。
我想这2000万的订单,就能够给当地带来一个大的发展和变化。首先是物流行业,在这里得到了发展;其次是村民致富以后,返乡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而且整个乡村的经济,都会得到空前的发展,在今后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富裕、辉煌。
所以在直播壮大的同时,以后类似这样的村花也会越来越多;我们所能够享受到的实惠,也会越来越多。
三、在陇西如何利用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大白菜是陇西当地的传统产业。据我印象中的记忆,每年秋收的时候是最忙碌的时候,国庆收玉米,收完玉米后,剥皮、晾晒、剥粒、再次晾晒、装袋;而在两次晾晒期间,农民伯伯们会去田地里砍玉米秸秆、捆绑起来作为家里牲畜的冬天的食物。终于收拾好田地,又可以做另一番天地啦!村民们陆续开始种大白菜,得益于平地多、冬天天气还算暖和等地理优势,无虫害、产量高、个头大和营养价值高的大白菜每年11月中旬在这里被产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大白菜生长周期短,正是玉米产出后的时节适合种植,充分利用土地再得一份收成,大家都喜开言笑。
有的村民家里今年种了五亩之多大白菜,长得也不错。最近要开始收大白菜了,一家人起了个大早,天一亮全家人就来到地里,对大白菜进行砍、挑、分、捆,然后售卖。他们将白菜叶子从里到外一层层地扶起,然后用塑料膜轻轻地绑在白菜的三分之一处,不一会儿,原本一个个散开的白菜,就像一个个精神饱满的战士“站”在了菜地里。这道工序虽然要耽误不少时间,但郭爱红一点都不觉得麻烦,因为这样种植出来的大白菜既可以防虫、防冻,还更有卖相,产量也更高。
当地的村民笑着讲:“我们这里有些地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这样的地我们可以选择夏天种西瓜,早秋种白菜,晚秋继续种土豆,这样的话,一亩地一年的收成不低于5000元。"
近年来,陇西当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充分有效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村民们的增收致富。政府统一规划,提供好的政策,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联系客商进行收购,多种方式发展蔬菜产业。
四、湖北恩施村花带货卖出两千万土特产,这能否帮助家乡实现致富梦想?
随着传统零售模式转变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直播带货作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让人们消费方式及理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线下销售模式受阻,对线上销售模式提出了新需求,直播带货不仅在疫情期间成为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最直接的销售渠道,而且更成为了不少行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抓手,促进了经济复苏。
许多人通过直播带货方式,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直播带货使得销售者与消费者互惠互利,直播带货省去许多中间环节,销售者售出产品价格比较低廉,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实惠。要想做到让消费者放心购买,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在挑选一些农产品是要要严把关,只要质量有保证,消费者才会购买;其次要做好售后服务,在销售产品时要做好售后服务,通过提高服务让消费者满意;最后是要完善物流,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后,要及时发货,避免消费者购买后迟迟得不到商品。
在湖北恩施柏杨坝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身着土家族服饰的何贞碧正在“村花直播室”向网友推销着当地的特色产品,有柏杨豆干、紫山药、茶叶、冬桃、李子、腊肉、大米、党参等土特产,带货2000余万元!通过直播带货,既销售了当地特色农产品,还可以带动当地劳动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型扶贫方式,通过消费者购买扶贫产品,带动当地农民提高收入,从而实现致富梦。我们要做好直播带货助力作用,让其能够真正帮助当地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改善他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五、新余蜜桔:致富路上的“甜蜜果”
前言:提到新余,外人首先想到风景如画的仙女湖,令人如痴如醉。然而在当地人眼中,除了美丽不可方物的仙女湖,新余蜜桔更是心心念念的“致富果”。
十月下旬,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跟随采访组来到新余采风。站在一个低矮的小山丘上,举目眺望七里山果业带,此时的新余蜜桔已经熟了,一望无际的果树上结满了黄中透红的桔子,个个饱满,颜色鲜亮,在阳光照耀下,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色彩斑斓,美如玛瑙。
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果香,渐渐地,我感到果林旁的一江水流仿佛全是蜜了。
微风拂过,一个个小桔子晃动着脑袋,好像对人们说:“我熟了,快把我摘下来吧!”
从江边到身前身后,满是茂密的果树,好一个“离离朱实绿丛中,万亩桔园处处红”。
果业带深处是众多果业公司的包装车间,江西省海明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裴海明告诉我,每年10-11月中旬是公司最忙碌的时候,有时候忙不过来,我们还会请一些村民来打短工。近几年,在政府的帮扶下,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可是越过越甜了。
那么新余蜜桔是如何从当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十几万亩?又是如何带动当地百姓脱贫,成为致富路上的“甜蜜果”?带着这些疑问,我找到了渝水区果业站的王站长。
一、慧眼识珠,新余蜜桔品种优良
谈及新余蜜桔的“发家史”,王站长可谓如数家珍。原先渝水区主要以柑橘种植为主,新余蜜桔种植面积还只有几十亩。“‘新余蜜桔’原本叫‘彭家39号’,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进行柑桔资源普查时,我们站老一辈技术人员在姚圩镇彭家村委桔园中偶然发现的一株优变单株,编号为39号,由此得名。”王站长说道。
老一辈技术人员慧眼识珠,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品种的前兆,于是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育,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由一根枝条变成了几十亩蜜桔,集中种植在原渝水区沙土乡东陂村,也就是现在高速路口这一带,每年只有几十万斤产量,虽然供不应求,被抢购一空,但始终未能引起重视。即便如此,老一辈技术人员还是矢志不渝,一刻也没有停止对这个品种的技术研究,不间断地观察,年复一年地改进,日复一日的呵护,让这个品种日臻成熟完善。
直到1991年,当时正好遇到了柑橘大冻,很多果树都冻死了,唯独“彭家39号”因为抗冻能力较强存活了下来。冻害过去后,为了迅速恢复生产,果业站从省柑桔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中国柑桔研究所请来专家共同研究能不能专门发展这个品种。
“专家来看了以后,发现这个新品种有七大特征:含糖量高,比温州蜜桔高出2-4个百分点;化渣,入口即化;果型漂亮,大小适中,着色均匀,色泽光亮;耐脊薄,适应微酸性土壤;抗寒,能抵御-8.6℃低温;树形紧凑,有利于密植高产;抗病强。最后专家一致得出结论,这个品种品质优良,可以大力发展。”王站长自豪地说。
得到肯定的论证后,1994年渝水区政府开始大面积发展新余蜜桔,1997年,“彭家39号”正式改名为“新余蜜桔”。
二、鼎力推动,新余蜜桔终将出彩
我从王站长口中了解到,刚开始推广种植新余蜜桔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果农们有顾虑,因为是新品种,很多情况还不熟悉,全部改种蜜桔的话,只要出现一点意外,可能就面临着灭顶之灾,因此前些年新余蜜桔种植面积增长缓慢。
为了推广新余蜜桔,渝水区政府投入大笔资金补贴果农购买果苗、嫁接等费用,其补贴力度之大,以至于后来果苗达到了几毛钱一株。“当时政府还鼓励我们单位职工也种植蜜桔”,王站长道。
除此之外,政府还在七里山、蒙山、一字岭等地专门划出一块地方搞示范,做试点。光七里山一个试点,渝水区果业站的技术人员在规划果业带时就几乎花了半年多时间,最终把路和水库都给规划出来了。后来七里山果业带的蜜桔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非常漂亮。原国家领导人曾庆红来新余时特意视察了七里山果业带,并高度评价了新余蜜桔规模非常不错,很有气势。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引领下,新余蜜桔的种植面积一下子起来了。从1994年的几百亩迅速增加到了1997年高峰期的几万亩,到2018年全市共有蜜桔果园350余个,总面积将近15万亩,年产量达15.6万吨。
一路上听着王站长的讲解,我们很快就到了渝水区果业站。一抬头就看到墙壁上挂满了“奖状”:江西省名牌产品、中国新余蜜桔出口种植基地、绿色食品、江西省著名商标、中国蜜桔之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等。我笑着打趣说:“新余蜜桔有今天的成就,这军功章有你们的一份。”
种植面积上去后,如何打响蜜桔品牌和拓宽销路成了当地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新余市政府大力实施新余蜜桔产业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并新建了一大批果品储藏加工仓库和三个大型集散中心。“我们要求果农和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进行种植,采摘后的桔子经过技术人员检测合格后才能打上新余蜜桔的品牌进行销售,如果检测发现农残超标,还会对其进行公开曝光,严禁出境,产品自行处理等处罚。”王站长说。
从2017年开始,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举办新余蜜桔采摘文化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客商前来品尝和采购,大大提高了新余蜜桔的知名度。
同时为了提高果农们的种植技术,市农业局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多次派出专家队伍深入果园一线,为果农讲授种植栽培相关知识。市果业局技术服务站负责人说:“很多果农文化水平不高,种植专业知识更是缺乏,自己找人请教成本又太高。我们今年已经举办了八场技术培训讲座,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近千人参加培训,这些人很多都成为了蜜桔种植能手”。
品牌有力量,技术有保障,新余蜜桔的优势更加凸显。成熟后的新余蜜桔果形端正,色泽艳丽,果皮极薄,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少核,酸甜可口,风味浓郁等独特品质。更令人称赞地是,新余蜜桔营养丰富,较其他柑橘更富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及还原糖,是维持人体健康保健的“圣果”。种子富含维生素E、果皮维生素A、B较多,维生素P也较果肉高1-3倍,是制药的好原料。
近些年来,新余蜜桔独特而又优良的品质越来越受到各地消费者和经销商的认可,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果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河南、河北等全国20多个省市,并大批量出口到东欧和东南亚等地区,自营出口也逐年增加,销售价格节节攀升,连续多年出现新余蜜桔被抢购一空的场景。
三、脱贫致富,新余蜜桔成“金疙瘩”
销路的畅通给当地带来了可喜的变化。2018年新余蜜桔总产值突破4亿元,平均亩产值达6000余元,为农增收1.3亿元,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新余蜜桔正成为当地政府创收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正通过产业分红和劳务收入等方式从中受益。
人和乡塘上村的王大婶是众多受益者之一。老伴年轻时出外务工伤到了腰椎,不能干重活,自己又没多少文化,只能在田里刨食,再加上照顾年迈的父母和抚养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全区开始大力种植新余蜜桔时,乡政府考虑到王大婶的实际情况就免费送给她几百株桔苗,并不时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王大婶看到了奔头,每天吃完饭就撂下碗筷到果园里伺候着她的“金疙瘩”,在王大婶的细心照料下,当年果园就获得了丰收,再加上老伴农闲时就出去帮公司除草,做点其他杂活的收入,总收入达7000余元。
现在的王大婶每天干劲十足。“今年蜜桔的产量能有三万斤,估摸着能赚5万元左右,再加上这些年来的积蓄,等明年小儿子娶媳妇了,一定要给他办个热热闹闹的酒席。”王大婶的眼里透着幸福的光。
同样被蜜桔改变人生轨迹的还有裴海明。“原来我一直在外务农,后来听说政府出台政策、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鼓励果农大力种植新余蜜桔,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天大的好事,于是我决定回来。”裴海明高兴地说。
从2004年开始,裴海明开始包下荒山大规模种植新余蜜桔,2014年江西省海明果业有限公司在新余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成立。公司成立后,裴海明更有激情了,在保障自家蜜桔品质优良的基础上,裴海明开始尝试搭乘科技互联网的“快车”,让更多人认识新余蜜桔。2019年裴海明派员工参加了亚洲果蔬博览会,“我们探索通过与京东云的深入合作进而尝试解决新余蜜桔在36到48小时内送达沪宁杭和两广地区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这将是我们公司明年全力开拓的重要市场。”在谈及未来市场发展计划时,裴海明满怀憧憬说。
四、繁荣发展,新余蜜桔遭遇困境
新余蜜桔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提起这个,王站长脸上有点无奈:“虽然我们新余蜜桔品质很好,但是还有一个缺点:果皮很容易感染沙皮病。因为是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来生产,农药不能打,打的都是有机药、生物药剂等一些没有毒害的药,所以效果很差,结果果皮不漂亮,卖相不好,其他都没有问题。”
另外,新余市植被覆盖率达51%,茂密的植被有利于涵养水源,再加上当地主要为红壤土,土层深厚,富含P、K及必需微量元素且通透性好,能排能灌,有机质易于分解。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新余蜜桔良好的口感。然而随着果园面积的扩大和其他非法占用土地情况的出现,适合新余蜜桔种植的土壤越来越少,如何破局进而保障蜜桔产业绿色持久发展成为当地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果园里,果农们正在给桔树施冬肥,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树也辛苦一年了,需要适当给它补补身子,明年结更多更饱满的果子。”果农笑着道。他们的脸上透露着一股满足,那是对政府持续施行好政策的坚信,也是对眼前美好生活的满足,我相信明年树上还会结更多更大的果子,那饱满的果子是果农们鼓鼓的钱袋子。
前往下一个采风点时,我尝了一个蜜桔,吃进嘴里没有任何渣子,这味道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