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数据表
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特点
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9万人次1,同比增长18.0%。
图1中国出境游人数变化2
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3,特别在奢侈品采购方面偏向境外地区,除港澳地区(26%)外,欧洲和美国是中国境外旅游消费的重心,分别达到23%和10%4。境内外消费价差的存在,是刺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选择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图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消费变化5
(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服务进入数字网络时代。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增长,网络预订和在线服务开始进入主流,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总收入28,500亿元,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7.7%6,旅游消费交易加速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旅游经营者纷纷加大在线旅游市场中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功能和服务,使在线旅游市场增速超蜗牛旅行1过旅游总收入增速,且比重逐年增长。
旅游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出行方式看,出境自由行快速发展,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散客化、一地深度游、高端化等突出趋势,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团体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
境外旅游条件不断放宽。目前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40个,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110个。2013年以来,更多目的地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不断简化中国游客签证手续,便利的签证措施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二、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群体特征
随着签证国别的扩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日益开放的政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来自哪里
2013-2014年期间,中国出境游客主要来源于华南、华北和华东区域;其中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为主,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此外,东北地区的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也为较大的出境游客输出省份。
他们具有哪些人文特征
80后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体,在中国出境游客中的比例超过一半。鉴于其所处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以及独生子女的现状,中国家庭的重心集中在孩子身上,带领未成年孩子出境旅游以开拓视野已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显著特征。
中国出境游客仍为目前拥有较高收入的人群。个人月收入平均约为11,512元,是2013年中国主要大中城市个人月收入(3,798元7)的3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2,246元8)的5倍。家庭月收入平均约为20,767元。
中国哪个省出境旅游人最多?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为1.29亿人次,人均出游已达3.7次,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出境游人次世界冠军。2018年上半年,内地居民出境人数达779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1%,今年有望继续蝉联这一称号。
而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近日发布的《2018年暑期旅游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出境游客人数和花费将持续增长,预计7、8月,全国出境游人次将达3000万。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人超强的消费力。从总量上来看,2017年中国人出境旅游花费1152.9亿美元,同比增长6.9%与5.0%。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名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3300美元。
于是,暑期这个中国人全年的旅游旺季,如今也成了各国政府、商家的“忙季”,为了吸引和讨好中国游客,境外政府、商家纷纷向我们推出了“超国民待遇”。
一、出境游人数、消费稳步增长,消费内容正在从购物向文化体育娱乐方向转变
出境游人次:近几年国内出境游市场快速增长,2009年-2016年出境游人数年复合增长率达14.4%,但2016年以来市场趋于稳步增长,其中2016年出境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2017 年上半年的出境游人数为6203万人次,较上年同期 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5%,其中,剔除占比剔除占比约50%的港澳台游的港澳台游,上半年出国游的增速由 出国游的增速由16年 年全年的 全年的19%下降至10%(剔除韩国外,出国游增速为韩国外,出国游增速为19%,基本与全年持平),基本与全年持平。预计2017年我国出境游人数将达到1.3亿人次,但1.3亿相对于当前我国13.8亿人口,占比仍不足10%,由于人口基数大,随着未来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出境游市场仍然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出境游消费:目前中国出境游消费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2016年中国出境游花费达1098亿美元(约7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人均花费900美元。2016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 虽然出境游人次仅占国内旅游的3%,但是出境游消费却占到,但是出境游消费却占到中国旅游消费的旅游消费的16%。
出境游消费结构:购物、交通、餐饮、住宿占消费比重较高,根据报告,以上占出境自由行总消费比重分别为56%、13%、10%和10%。不过近两年相比于以往单纯购物观光,出境游游客更加注重体验式消费,“球赛热”、音乐会热”、“博物馆热”受到追捧,自助游、自驾游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其中17年1-4月中国出境游客境外购物消费总额为277.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7.2%,而境外文化体育娱乐人均消费则较16年同期增长83.6%,体验式消费占比不断提高。
2016 年出境游人数达到1.22 亿人次,同比增长4.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出境游行业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出境游增速放缓,国内游增速维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出国游相比出境游整体增速更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出境游花费达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5.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5年海外购物占出境自由行总消费5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文娱等体验式消费占比大幅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上半年体育旅游人群占出境游人群1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二、旅游形式:跟团游相比自由行增长更快, 旅行社出境游占比近8年由 26%提升至提升至 46%
2016 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为5656.65 万人次,同比增长21.82%,占出境游总 ,占出境游总人数46.37%。近年来,跟团游保持较快增速,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人次占出境游总人次的比例由 人次的比例由09 年的25.91% 上升至16 年的46.37%,旅行社成为国内出境游市场爆,旅行社成为国内出境游市场爆发的显著获利者。在跟团游中主要贡献力量来自于50、60后的中老年人,而80、90后等中青年人群更倾向于选择自由行。17年上半年出境自由行规模超过6000万人次,占出境游总人数54%。在跟团游客中选择半自助游、私家团也成为趋势,中高端定制游和自由行成为大势所趋。
16 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占比46.3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目的地选择:亚洲游仍占主体,欧洲线开始复苏
亚洲:从2016年数据来看,在目的地的选择上亚洲游仍占主体,在出境跟团游总人数5657万中占比82%。其中,港澳台地区人次达1221万;泰国连续两年成为亚洲最热门的出境游目的地,出境游人数达到911万人次;韩国、日本次之,分别为757万人次和688万人次。赴东南亚、南亚旅游增长最快,特别是越南、菲律宾两国出境游人数分别较2015年增长117%和76%。
欧洲:2016年欧洲出境跟团游人数为667万人次,占出境跟团游总人数12%,仅次于亚洲,较2015年同比上升14.89%,2016年由于指纹签证、暴恐等因素,欧洲出境游市场增速放缓,但俄罗斯、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西班牙在欧洲目的地市场中表现相对突出,排名前五的国家从15年的法、瑞、德、意、俄转为16年的法、俄、意、德、瑞。其中至俄罗斯出境游人数97.61万人次,同比增长57.2%。进入2017年欧洲线开始复苏,根据旅游研究院、携程和华远联合发布的报告2017年上半年赴欧洲整体出游情况较2016年同期增长65%,其中跟团游增长81%,目的地跟团游增长率高达103%,自由行增长26%,在目的地的选择上,中东欧、北欧增长最明显,中国游客数同比增速高达151%和77%。
16 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游亚、欧占比82% 、1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16 年旅行社组织欧洲出境游市场增速放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亚洲游中泰国成最热门城市,南亚、东南亚增长最快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欧洲游中法国仍为主要目的地,俄罗斯、西班牙增长最快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跟团游仍为欧洲游主要方式,占比高达8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7H1 欧洲游整体增长6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客源地:二线城市崛起,三四线城市有望进一步挖掘
2016 年排名前20位的出境旅游出发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天津、武汉、重庆、厦门、西安、长沙、昆明、青岛、沈阳、宁波、郑州、南宁、大连,每年的出境旅游人次都达到100万至200万,前20位的出境旅游城市中出境游人次占全国出境游总人次60%以上。出境旅游人数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名城市分别为珠海、南宁、合肥、郑州、长春、昆明、深圳、青岛、重庆、西安,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增长较快。增速前10的城市仅有珠海为三线城市,大部分为二线城市,占比达到80%,三四线城市出境游潜力有望进一步挖掘。
在欧洲游市场,客源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渗透。2017年上半年,二、三线城市欧洲游客源合计占比达50%,超过一线城市。同时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上半年二、三、四线城市分别实现了80%、56%、77%的同比增长,均超过一线城市增速。二三线城市已成为出境游旅行社布局的新重点。具体到各省份,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北京赴欧洲游游客数居全国前五,其次是四川、湖北、福建、山东、辽宁、安徽、山西、广西、陕西、河北。目前,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代表的华东市场比重超全国欧洲游份额的50%,同比增长74%。
出境游出发城市华东地区占比3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出境游增速前10名城市中有8家为二线城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7H1二三线欧洲游客源占比5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7H1二三四线城市欧洲游增速超过一线
到2021年中国游客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多少?
据报道,过去七年,全球观光旅游业每年的增长都超越全球整体经济表现,预计未来10年全球新增就业机会近四分之一与旅游业相关,而推动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是中国旅游大军。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仅5%人口拥有护照,接下来中国政府每年将发出约1000万本新护照,其潜在旅游大军规模之庞大可想而知。
香港投资银行里昂证券预测,到了2021年中国游客每年出境游消费额将达到惊人的4290亿美元,未来三年,日本、泰国、美国、澳大利亚将在中国游客必游热点排行榜上高居前列,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也有望分一杯羹。
中国游客出境游以跟团为主,但近年来选择自由行的人逐渐增多。而为了迎接中国游客,各地均在加大增建机场、铁路、酒店、主题公园。Visa方面表示,亚太地区正在规划兴建的新机场至少有178个,数百个基础设施也在扩建升级。印尼则欲打造“10个巴厘岛”;泰国与日本合作建造高铁,将首都曼谷与北部旅游城市清迈连接起来;而马来西亚东海岸则动工兴建铁路,带动彭亨、登嘉楼及吉兰丹这三个东海岸州属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
中国: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消费额是第二名两倍
从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大陆游客的境外消费总额达到2610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大游客来源国。报告显示,全球第二大游客来源地是美国。去年美国游客的境外消费达到1220亿美元,中国境外消费额已逾排名第二的美国两倍。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连续第12年呈两位数增长。
由于近年中国迈入新常态,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渐渐增多,出境游客从一线城市逐步向周边地区二三线甚至城镇居民扩张,且“新一线城市”为出境旅游市场贡献了最大的新客群,目前的新一线城市人群的消费水平已经逐步比肩一线城市。受中国老大哥带动影响下,中国周边的国家也开始受益起来,从以前出国到香港台湾,到后来首选东南亚,韩国,日本。让这几个周边兄弟也开始尝到中国大哥富裕后的甜头,韩国小棒子更是在中国大妈的支持下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了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到韩国消费的中国大妈买买买让韩国旅游业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表报告表示,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朝鲜、马尔代夫、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中国游客更倾向于赴中国周边城市旅游,一为地理位置相对斤,二来中国人喜欢前往亚洲的海岛度假。东南亚很多秀美的岛屿如巴厘岛、马尔代夫、普吉岛等都成为中国人旅游的首选地。最热门的十大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泰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
据悉,2016年访问韩国的外国游客共计172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半,达806万。而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之强大,世界皆知。中国游客的在韩消费数额,可以占到整个韩国旅游市场收益的7成。高于其他国家游客消费额一倍以上。随着“萨德”风波持续席卷中韩,在中国全民抵制乐天、全民抵制韩国的热潮之下,国内多家旅行社也相继宣布停止销售赴韩游线路,国内部分旅游网站下架了所有韩国游产品。如此一来,中国游客减幅有可能达到50%左右。如果中国游客减半的情况持续一年,免税店龙头乐天免税店将蒙受数万亿韩元的销售损失,而最近两三年新生的免税店甚至可能遭遇倒闭危机。这个个正遭受着百万人失业的国家,如何还有底气将中国人的抵制不当回事呢?
随着这次四月的朝核危机,美国置韩国于战争的危险边缘,导致多国旅行社已经发布前往韩国旅游的红色预警,并召回了在韩国旅游的国民,更是导致韩国的旅游业雪上加霜!棒子国?你们现在看清楚了吗?认清楚了吗?你们现在还敢得罪中国老大哥?跟着美国早晚开火,跟着中国老大哥还有汤喝!中国大哥一直都是带着你们走向和平,共同富裕!
在“萨德”影响下,原本计划韩国的中国大妈已经把旅行目标转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如今“与其花个两三千在家门口转悠,不如出国走一走。”已经成为近年中国人的口头禅,尤其东南亚又近又便宜又美,像最热门国内出境游的首选地泰国,相对物价超低,何止月薪3千可以去,即便是学生攒些钱也可以去一次,而且签证又方便,可以说泰国是出国性价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众多中国人最喜欢旅行的国家之一!随着东南亚旅游线路的日趋成熟,价格便宜东南亚旅行套餐也受中国市场追捧,根据美味游旗下跟着脚步去旅行市场统计,2017年上半年通过美味游巴厘岛7日游的游客相比增长15%,三千多四千元新马泰十日游更是收到了大学生毕业旅行季的追捧,成为毕业旅行出游的首选项目。
原文出自:美味游,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7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多少亿人次?
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达到1.3亿人次,花费1152.9亿美元。
2018年3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集团联合发布《中国游客中国名片,消费升级品质旅游—2017 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出境旅游呈现“消费升级、品质旅游”的特征与趋势。选择升级型、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深度体验目的地的游客占比提升。
出国目的也从观光购物转向享受海外优质生活环境和服务。出境旅游已成为衡量中国城市家庭和年轻人幸福度的一大标准。
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2017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达1152.9亿美元,相比2016年1098亿美元增长5%。在线旅游平台和手机端成为中国旅游者的首选。
扩展资料
2017年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二十大目的地国家,依次是:
泰国、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韩国、马尔代夫、柬埔寨、俄罗斯、阿联酋、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德国、英国、斯里兰卡。泰国、日本是前两大热门目的地,分别有980万、735多万中国大陆游客前往这两个国家。
韩国降幅最大,从第2名下降到第9名。部分目的地成为出境游黑马,对我国游客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其中,游客量增长快的十大“黑马”目的地,依次是:摩洛哥、土耳其、突尼斯、捷克、德国、西班牙、阿联酋、英国、荷兰、冰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 花费达1
急求出境旅游相关统计数据
1997年3月,国家旅游局、公安部颁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跻身全球出境旅游消费前十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客源输出国。我国目前出境旅游的发展大体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旅游人次保持连续高速增长
1994年至2003年,我国累计出境近一亿人次,年均增长13.87%。其中,2003年出境总人数达2022万人次,首次超过日本1700万人次左右的出境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
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我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总人数为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居亚洲第一位。其中:因公出境588.63万人次,相比上年增长了0.2%,占出境总人数的19.0%;因私出境25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占出境总人数的81.0%。
(二)目的地国家集中度发生变化
截至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总数达到90个,已经实施的达63个。我国出境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我国公民出境目的地仍然以亚太地区为主。从地域上看,1997年以前出境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新、马、泰和港澳地区,而现在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等更多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
(三)出境旅游的性质结构发生了转变
近年来,在我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中,因公出境人数与因私出境人数都出现了增长的势头。
因公出境在经历两年的减少之后,于2001年出现正增长,这一变化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扩大有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因私出境旅游冲破长期封闭,一经开办就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而且,从2000年起,我国因私出境人数超过因公出境人数,成为出境旅游的主体。
(四)出境旅游成为旅行社新的利润增长点
出境旅游在我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经营操作主动性强,且利润率较高,各家旅行社都瞄准这块市场,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五)我国公民境外消费支出高
高收入的群体是我国出境旅游的主体。因此,我国公民在境外的消费支出水平普遍高于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平均水平。据记载,目前,内地游客人均在港消费已达5000港元,在澳大利亚人均消费3000美元。粗略推算,国人每年出境旅游消费的总支出至少在200亿美元以上。
(六)人民币升值客观上刺激了出境旅游势头的增长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以来,人民币一直不断升值,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促进了出境旅游热潮的持续升温。
出境旅游的费用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旅行社收取的费用,这包括游客的交通、食宿、游玩等方面。由于这部分费用支付给旅行社的是人民币,因此不会对游客产生很大影响。
另一部分费用是游客在境外的购物。人民币升值后,居民境外消费能力相对变强,居民境外购物将进一步受到激励;一些潜在游客也会在升值的心理下加入到出境游的队伍;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也将出现新的结构变化,欧美游受到欢迎。另外,出国留学旅游受到市场追捧。
对未来出境旅游的发展预测
未来几年,中国庞大的出境游客源及游客巨大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显现。出境旅游将成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
(一)出境旅游将继续高速增长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相关承诺的兑现和2008年北京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临近,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将会保持高速发展。
(二)出境旅游秩序将大大改善
对出境旅游市场,我国的政策是“适度发展”。近几年,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和《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等规定和标准的实施,旅游市场治理全面铺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相关部门和机构转变观念、调整政策、改善服务,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秩序将进一步好转。
(三)出国旅游产品不断更新
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的需求也必将发生变化,人们不仅希望出境旅游目的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增添新的更加有吸引力的国家和城市,而且,对传统旅游目的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旅游线路有变化,旅游产品有创新,旅游方式更灵活,操作方式有新意。
出境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国民形象
2005年至今,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公民出游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披露和报道。有些国家在游览地竖起针对中国游客的提示牌,甚至采取了不接待华人旅行团、让华人旅行团隔离用餐等非常措施。这不仅令在外旅游的国人难堪,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2006年8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针对国人出行中“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这7大不文明行为,开始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
2006年10月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正如外电评价:“中国政府和民众对旅游陋习毫不留情的揭露和对文明旅游公约的执行力度,表明了中国目前所具有的空前的自信心。”
(二)突发因素制约发展速度
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国内外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海啸、洪水、禽流感、恐怖主义活动以及军事政变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影响了一些旅游者的出行,对出境旅游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出境旅游造成一定程度的“漏出效应”
人民币币值稳定和升值预期,使我国公民获得了出境旅游的最佳时机,出境游热潮将使我国旅行社的出境市场业务迅速扩大,收入增加。但另一方面,我国旅游外汇流失将加大,旅游收入漏损率提高。
发展我国出境旅游的对策
出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而言,需要合理评估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影响,继续调整政策和战略,使出境旅游保持健康发展。
提倡文明旅游,提升我国游客在国际上的形象。发布的旅游文明公约和指南传递给公众,并在游客中形成共识和自觉行动需要一个过程。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将随着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有意识地引导而逐渐消除。
对境外旅游消费做正确的认识和指导。出于对国民旅游需求的满足,部分外汇流出是正常的。而且,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大大改善,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加上旅游换汇政策的宽松,外汇不再是国民出境旅游的瓶颈。虽然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国民在境外的消费算作“外汇的漏出”,但这种漏出是正常的、合理的,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在经历短暂的热潮之后,随着人们理性的回归,出境旅游的人数和消费支出将逐渐归于正常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对私人外汇的流向,只能引导,不能过多地限制,没有一个旅游发达国家是在只发展入境旅游而限制发展出境旅游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事业的。做好旅游信息的服务和预警工作,避免突发事件的影响,保证出国旅游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