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磨西镇的文化

“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磨西古称磨西面,院系氏人后裔磨些人的聚居地,始于汉代的磨岗岭古道使磨西成为川藏通道上的繁华重镇。该镇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南部,地处贡嘎山风景区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属海螺沟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是海螺沟名胜风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镇距成都约304公里,距泸定52公里。关于磨西镇名的来历,小叶导游的一个小故事倒很有意思:“磨西”一词本是藏语,意思是“不懂”之意。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队汉商从此经过,不知何处,正好见一静坐的喇嘛,便请教此地地名,喇嘛本不懂汉语,于是用藏话回答了一声“磨西”(意曰“不懂”),而几个汉商也不知其意,即把“磨西”当成了地名,从此叫的人多了,磨西便也由此得名。莫西的出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它是茶马古道的重镇。

磨西镇内保留有较完整的老镇古街区,为清末民初民居古建筑群,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路上,仿佛回到了从前。磨西的天主教是一座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它所传出的礼拜祷告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给古镇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1935年,两万名红军来到此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曾在磨西镇的天主教堂住,并在此开了长征路上著名的磨西会议,因粮草补给不足决定不去康定,并决定部队过泸定桥。现有毛泽东旧居和天主教堂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磨西古镇位于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距成都约304公里,泸定52公里,康定约70公里。原系氐人后裔磨西人聚居地,汉代时为磨岗岭古道。历史悠久,尽管岁月沧桑,我们从它众多的明清古建筑中也能窥探出其久远的历史痕迹。中国式建筑依旧保存着那份凝重,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它所传出的礼拜祷告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依然保存那么完好。中西文化的交融给古镇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在这里可以看到长征时期毛泽东主席下榻过的旧居。磨西古镇如今已成为川藏通道上的繁华重镇,同时也因海螺沟冰川文化而名声大震。而今,大多外来的人们,在这里开店行商,把内地的美食也带到了这里。磨西是个小镇,镇子很小,仅有十几户人家,沿10米宽的街道绵延不过400米,主要居住着彝族和汉族。街上行人三三两两,下店上宅式的二层建筑虽然时髦,但也藏不下粗俗土气,居门倒是热情纯朴礼貌地兜售着当地雪莲花等土特产,边上是三五成群的孩童在街上嬉戏玩耍。古镇小巧玲珑,顺坡而下,以雪峰、山峦、森林为背景,群山怀抱,具有浓郁的高原民族风情。在高原的晴空下逛古镇,品尝当地特色烧烤,海螺沟美食:虫草鸭、贝母鸡、天麻肘子、酸菜腊肉和野菜等天然绿色食品,不由让人垂涎三尺。这里的人们质朴、坦率、连小孩子们也那么的憨直。

稻田之中隐匿着的一簇簇青绿树丛所吸引,走近仔细看,原来是森林树木隐匿着栋栋房舍人家。在磨西,一户人家自成一个院落,房子建构就地取材,石块砌垒成一道道的墙,分隔房间又围合庭院。木材的作用最广,柱、梁、门、窗,或圆或方、亦短亦长,按照主人的愿望和意志,悬梁挑檐、山墙留空,构架成石头墙、木作梁、板为廊、瓦为盖的川西民居,空而不透,围而不死。家家门户虚掩。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堆放粮食杂物,走廊下整齐地堆放着劈好的柴火,廊上挂着成串成串的玉米棒儿。院内的柿子树上,果实压弯了枝头。摩托车上,小男孩骑上翻下,这些都告诉来客,磨西的农家殷实而宽裕,享受着天伦幸福。

像这样的房舍在磨西还有很多,他们散落在大山的怀抱中,星星点点,犹如怡然的山水画。远远望去,大山的那边,就是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听说它的周围簇拥着2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和74条冰川。冰川的融水,清纯而甜润,是岷江、大渡河的源头,也是磨西人的生命之源。四季、昼夜温差和冰川融水滋润着磨西,所以这里长的水稻特别香,瓜果蔬菜格外甜。

二、磨西古镇在哪里

磨西古镇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磨西镇,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南部,在贡嘎山风景区的东边,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的入口位置,是海螺沟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地带。

磨西古镇距离康定有70公里的距离,现在已经建成磨西到康定的公路,古镇是汉族、彝族、藏族的民族聚居地。

磨西在古羌语中是“宝地”的意思,磨西古镇古时候称为磨西面,是院系氏人后裔磨些人的聚居地,早在汉代的磨岗岭古道磨西就是川藏通道上的繁华重镇,也是茶马古道的重镇。

磨西古镇有比较完整的老镇古街区,是清末民初的时候民居古建筑群,不能错过的景点有天主教堂,天主教堂是法国的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中西文化交融在一起赋予了古镇别样的景色。

早在1935年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曾经在磨西镇的天主教堂暂住,并在此开了长征路上著名的磨西会议,决定部队过泸定桥,现在当地建设有毛泽东旧居和天主教堂等文物古迹,保存的非常完好。

磨西古镇是川藏通道上的繁华重镇,小镇里面有浓厚的高原民族风情,还有海螺沟冰川文化,是旅游胜地。

磨西古镇的美食有天麻肘子、虫草鸭、贝母鸡、野菜、酸菜腊肉等比较原生态的食物,这里居民的建筑和生活也是非常原始质朴的。

磨西古镇的房子一般是分成两层,上层堆放粮食等杂物,走廊上面堆放着劈好的木柴,房子是石头堆砌起来的,房梁是木头做成的,房子空而不透,围而不死。

磨西古镇除了天主教堂和毛泽东故居之外,还有就是泸定桥,泸定桥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泸定桥”三字由康熙亲笔所题,是川藏交通咽喉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