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有哪些民俗文化?挑一处作简要的介绍

您好,延安民俗文化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延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延安市为国家退耕还林第一市,获批为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11年,延安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113.35亿元,位列陕西省第五位。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陕北大秧歌,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安塞腰鼓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2009年国庆典礼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德国等地进行表演。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并编成冀教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中第二十九课和苏教版语文6上语文书中第十四课《安塞腰鼓》。也被选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7年级下册的第17课。

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为延安著名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2006年申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川胸鼓以鼓舞为基础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历史悠久,经由古代战争中人们擂鼓助战,传递信号,击鼓庆捷的形式演变而来,原名花鼓,1991年参加省九运会开幕式。1994年参加国庆45周年献礼演出,宜川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胸鼓之乡”。2007年申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安民俗(15张)

陕北说书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陕北说书的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曲调比较丰富,风格激扬粗犷,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

陕北民歌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安塞剪纸流行于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民间艺术。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

陕北秧歌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川布堆画来源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拨花,原为枕头顶、裹肚、鞋面、垫肩、钱包、烟袋包上的装饰物。其创作材料为棉纺织土布,染以青、赤、黄、白、黑诸色,以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花鸟禽兽为题材,运用纯民间的复合造型法,进行贴块、拼接、镶花、堆叠、缝合,制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

延安特色美食有哪些

延安虽地处陕北,但在餐饮方面和西安并无太大的差异,在这里,街头巷尾叫卖声最响亮的依然是“羊肉泡馍”等西安小吃。延安的肉夹馍、凉粉等小吃值得品尝。当地用糜子面做成的油糕、黄馍味道很好,延安当地还有一些值得一尝的土特产,如个大味甜的延安红枣、苹果、梨等。宝塔区的二道街上有各种特色美食。

延安红枣

凡是来过延安的人,都会带几袋红枣馈赠亲友,可以说没吃过延安红枣就算没来过延安。延安红枣,盛名己久,尤其延川县的红枣,更负盛名。团枣、条枣、狗头枣果实个大、肉厚味甜,为优良优质干鲜品种。所产脆枣,又名吊牙枣,果实大、皮薄色红,肉白细脆,味甜如蜜,是特佳生食品种,尤为女士和儿童喜食。

荞面饸饹

由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羊腥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在陕北民间有“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的俗话。延安的吴旗县和志丹县盛产荞麦,两地的荞面饸饹味道最佳。

油糕

又叫年糕、枣糕,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色泽金黄、细腻柔软,味道香甜可口。各宾馆饭店均作为地方特色风味有售。油糕一般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的场合,特别是婚庆筵席中。食用时盛在碟中,每碟十片,佐以白糖和粉汤。

果馅

把面粉加油和匀,擀成长片,卷起压窝,包入调好的馅,放入烤炉反复翻烤至熟。口味酥香甘甜。品种有枣果馅、糖果馅、豆沙果馅等。

油馍馍

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成品是中间有孔的小圆饼,油炸成红褐色。在逢年过节的筵席中都要上油馍馍。

肉夹馍

延安地区的肉夹馍也是特色小吃之一。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延安的肉夹馍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独特风味。

洋芋擦擦

洋芋即土豆,陕西境内多把土豆称作“洋芋”。把洋芋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未等,同面粉搅匀,上锅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子面、酱、醋和葱炝清油等;或者入锅爆炒。味道酥绵可口。

凉粉

凉粉是陕北特色风味小吃之一,有用绿豆粉面制作的“绿豆凉粉”,用扁豆粉面制作的“扁豆凉粉”,用洋芋淀粉制作的“洋芋凉粉”,还有用荞麦糁子制作的叫“荞面凉粉”。其中尤以子长县的绿豆凉粉为上乘,色泽嫩绿鲜亮,而且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凉粉有冷热两种吃法,盛夏时节冷食最佳。

钱钱饭

由粗粮精制。原料为黑豆,经过浸泡,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

子长煎饼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一年四季均可食用。最好即做即食,这样口感最佳。子长煎饼在陕北地区久负盛名。

延安历史介绍 延安历史简介

1、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延安市常住人口为2282581人。

2、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延安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3、截至2016年,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陕北秧歌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21个民间艺术品种被列入省级民间文化保护项目。

4、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

5、截至2019年,延安市下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延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01.48亿元。

关于延安的资料 关于延安的简介

1、延安市,简称“延”,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延安市常住人口为2282581人。

2、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境内有各类文物遗址点8545处,其中革命遗址445处。

3、截至2019年,延安市下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延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01.48亿元。

延安简介

延安市

延安是陕西省北部的一个城市。它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故被视为“革命圣地”。主要景点宝塔、窑洞等,多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旧址,附近有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人文自然景观。

历史

延安,又称肤施,夏,延安属雍州。商,属鬼方。西周时期,是北方少数民族犬戎和猃狁的领地。 春秋时期白翟族在延安地区居住。延安城始建于战国,称“高奴”。 秦汉时属上郡。楚汉相争时翟王董翳以此为都。隋唐时延安设延州、丹州、敷州、坊州等。宋代延安属永兴军路,1089年升延州为延安府,是对抗西夏边陲重镇。《水浒传》中第一回便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元代置延安路,包括鄜州、葭州、绥德州(后两个州现属榆林)。 明代改设延安府,沿至清代。中华民国初1912年属榆林道,后由陕西省直辖。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创建陕甘边和陕北两个革命根据地。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37年9月成立陕甘宁边区。1949年5月共产党执政后设陕北行政区。1997年1月设地区级延安市,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成立延安市。

地理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公里。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属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名人

范仲淹、沈括、种谔等政治家都曾治理过延安。

韩世忠:宋朝名将。

高迎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岳伯父。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延安地区米脂人。

刘志丹、谢子长:中共领导人。

路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名胜

壶口瀑布:黄河上最著名的瀑布。

黄帝陵:黄帝的陵墓。

宝塔山:初创于唐代宗大历年间,有延安宝塔、宝塔山摩崖石刻等。

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等中共中央在陕北时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