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邳州的特产是什么?
1、邳州苔干
邳州苔干,江苏省邳州市地理标志产品苔干实为莴苣,明代从安徽亳地传入。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仅在邳南种植,苔干因历史上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又称为"贡菜"。历史上为远销全国及香港等地的大宗商品之一。
2、邳州板栗
邳州板栗,江苏省邳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邳州种植板栗历史悠久,邳州板栗果实品质优良,果形整齐饱满,熟食肉质细糯、味香甜。
3、邳州白蒜
邳州白蒜,江苏省邳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邳州白蒜具有蒜头大、皮白、肉脆、耐储运等特点。2008年12月17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邳州白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4、邳州银杏
邳州银杏,江苏省邳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邳州境内银杏种植历史悠久,四户镇白马寺古银杏为北魏正光年间所植,树龄已有1500余年。
5、
邳州煎饼,江苏邳州特产小吃。以麦子、玉米、山芋等粮食作为原料,由经验丰富的推磨人磨出糊子,再由烙饼人麻利地将糊子摊在煎饼炉上,煎成又大又圆的煎饼。
二、占城的占城稻
在宋代,南方农民培育了许多优良稻种,并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引进的外来优良稻种中,著名的有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和从高丽引进的黄粒稻,尤以占城稻的影响最大。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江淮两浙大旱,水田不登,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hú,旧量器,容量为10斗),分给以上地区播种,获得成功。不久,今河南、河北一带也种上了占城稻。南宋时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占城稻成为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
三、占城在今哪里
占城又称占婆,是越南的占族古国,在今越南中部。占族语言属南岛语系,与越南语所属语系不同。占城是梵文“占婆补罗”(Campapura)和“占婆那喝罗”(Campanagara)的简称,pura、nagara是梵文“邑”、“城”。
宋赵汝适著《诸蕃志•占城》:“占城东海路通广州,西接云南,南连真腊,北抵交趾,...国都新州(今越南平定省都城)”。
秦汉时为象林县,又称林邑。
东汉末年(192年),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日南郡象林县令,从中国独立,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城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
唐代也称“占婆”、“占不劳”、“环王”。
宋景德四年(1007年),占城王派遣使奉表入贡,自称“占城国王”。占城属国包括旧州、乌丽、日丽、乌马、拔弄等十五国。
* 1145年 高棉人征服占城;两年后,一位新的占族王推翻了高棉人。
* 1190年-1220年,占城被真腊占领,后复国。
* 明洪武二年(1369年),占城王阿塔阿者(制蓬峨)遣使奉表入贡,诏封为占城国王。
* 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曾五到占城。
* 1471年 其大部领土被越南北部后黎朝征服,其余众份在十七世纪末被广南阮氏征服。
* 1693年 广南阮福淍讨伐占城国, 改称为顺城鎭。
* 1694年 顺城占人将军屋牙挞,清人将军阿班覆灭广南留守军兵。
* 1695年 继婆子再兴顺城鎭。虽受广南阮氏控制犹维持其自治。位于越南极南中部的平顺省, 宁顺省。
* 1712年 议定五条。广南阮氏与顺城占婆王府完全讲和。自此至明命时, 越人占人相不战。
* 1832年 明命帝在顺城鎭改土归流。占城人的国家完全灭亡。其后裔仍在越南极南中部和柬埔寨生活。
占城王国圣地美山寺庙位于越南广南省维川县维富乡美山村,距会安40公里。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美山寺庙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作文:我爱占城 以地名为材料
什邡红白茶
红白茶是百茶中的稀有品种,原产地中国四川省什邡市蓥华山区.当地居民土法炮制饮用已有1000多年历史.由于四川人历来喜饮绿茶和花茶,该茶从未引起广
泛的关注,到目前为止,该茶基本上仍处于野生的原始状态,仅有极少量的人工栽培.茶源仍靠山民采集野生茶为主,采集成本较高.因该茶仅多见当地莹华乡和红
白乡,所以当地人称该为茶为“红白茶”.
该茶具有生津止渴、解暑去热、开胃健脾等养生功效,并且具有独特宜人的芳香味,是其它白茶所没有的,饮用时口感特好.
随着四川旅游业的发展,红白茶逐渐传出莹华山区,在中国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白茶、红茶、乌龙龙茶饮用区,受到广泛的欢迎. 什邡板鸭
什邡特产的生板鸭、熟板鸭(俗称烧腊鸭子),系腌卤食品中的精品,历史悠久,是与叶烟齐名的什邡特产.板鸭系以其在晾晒和腌卤过程中,均采用竹骨绷
撑,成品成板状而得名.
生板鸭有三类:即去骨鸭饼、桶鸭、板鸭.成品可保存三至五月.近年来采取真空密封包装,保存期更可延长,便利运销.吃法以清蒸为宜.下放蔬菜,不失本味.
煮食亦可. 熟板鸭系卤制.色鲜味美,细嫩化渣,肥而不腻,风味独特.最宜不出锅热吃,不宜久存.
因为名师各有师承,所以什邡烧腊鸭子亦各有风味,但皮色金黄、肉色红润、肥而不腻、嫩而化渣、耐久咀嚼、鲜香味独特,则是它们的共同特色.
章山细甲鱼“五月亭江散绿波,瀑口潜穴细鳞多,纷飞溯浪龙门跃,栉比随群出十河,紫姜佐料调银匙,红椒合脍讶馐罗,杨村酬客无兼味,且听当垆献酒歌”.这
是县中山涧特产一种细甲鱼的赞美.什邡旧志记叙:“山产细鳞鱼,不亚于丙穴、黄河味,背鳞黑,肤理似玉,身脂腴厚,肉极鲜美”.
调查了解,此鱼群一般产于红白、三河至高景关口一带石亭江上源的河道中,春秋散子,繁殖于岩穴深水中,细鳞呈黑色,肉质厚,食无泥土味,其形态均与产于羌
江、大渡河的名品“丙穴鱼”相似,一般重1.5至3斤者,间亦有5
斤的.过去入山峡谷幽深,凡澄潭汇流的岩壑下,鱼群潆洄,当时只有崎岖小径,可通来往,从今红白乡的观音岩起,到高景关外,原大安王庙前,凡深水区,均可
见此类鱼群,产量颇丰,而山中梅子林瀑水落差处,每适桃花水发汛期,当阳光灿烂日,银涛飞溅,可见鱼群溯水上游,乘水上跃,构成奇观,故土人有“小龙门”
的称谓,盖当时山内人烟稀少,鱼群生活在怡然无害的自然环境中,遨游欢畅,繁殖也顺乎自然.今则因开山筑路,厂矿大兴,江水污染,加之强行捕捞或施以钉伐
性手段,细甲鱼的繁殖已越来越少.原先以售细甲鱼鱼具乡土风情的古杨村镇,也衰落了.
这古杨村镇,即今日朱家桥村,为汉代古村落,处李冰开瀑口的高景关外,后因水患频仍,乃迁移至猴子桥,燕子林等处,逐步下移,最后移至街子场、永兴场,即
今天洛水镇这一片地区,一直到1949年,高景雄关仍踞于入山口,而江中的游鱼尚繁盛,亭江细甲鱼这个特产,也为人津津乐道. 马井手工挂面
民国时期,马井乡有专营手工挂面作坊六、七家.面质柔软、洁白,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变不糊不腻,誉为“银丝挂
面”.著名的挂面作坊有“清泰和”、“云升号”、“洪顺和”等.每年运销成都约十万斤.
民国二十七年,“清泰和”挂面参加成都展销,颇受好评.因此更加注意质量,并推出朱砂、香油、蛋青等特制新产品.同行的“云升号”、“洪顺和”等与之相互
竞争,精益求精,马井挂面更为人们所赞赏.
民国三十年,“中国实业协会”专函什邡县政府,征集“马井挂面”样品送重庆展览.马井乡所征得“清泰和”的朱砂面、香油面各一公斤,匣装送展,得到好评.
民国三十三年,驻广汉飞机场“盟军”飞行人员,多携带马井挂面回国馈赠亲龙.广汉城关经营干菜的张照祥、经营猪肉的张诚恩,大批定购马井挂面,赚取外国人
的厚利;成都总府街的“大可楼”、春熙路的“味虞轩”、东大街的“华美”等商号,也纷纷订货经销,马井挂面更是名噪一时.
民国三十五年,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派专人持名片来马井订购特制蛋青面二百斤,因要求工艺严格,赶制不及,来人竟座候半月之久,才提货而去.马井挂面
每年七月开工,次年三月停产,产量小,需求大,不能满足供应.解放后,偶尔生产. 红白但氏豆腐
民国时期,在章山深处万山环抱的一片平坳处,散落居住着几十户人家,一头天齐宫,称为白庙场,一头太阳神庙,叫作红庙场,于是因两座庙宇的颜色而命
名.石亭江、通溪河交汇于此,以殷家沟为界,二场相距约二百米.这山中,习惯于种黄豆,称为五月黄与九月黄,颗粒圆实饱满,由于山高谷深,蔬菜缺乏,最初
有一人家,用石磨手工磨豆腐出售,当时,方法还很原始,豆浆过滤也仅用麻布;点浆用的卤水,也是趁满山的五倍子花开放后,用开水浸泡摘来的花朵汁代替;为
了消豆浆泡子,只有采用本山漆树叶子投入,可收良效,这些土办法做成的豆腐,颜色比较灰黑,宛如黑豆磨成的浆,颇为群众欢迎.当年,逢六月六日开始的蓥华
山香会期,从这里入山的人流络绎不绝,红白庙场也骤然繁荣起来,人们驻足休息时,在场上幺店里一坐,总会叫一份“白牛滚水”的嫩豆腐,蘸以食盐、辣椒面,
伴两杯山酿烧春,别具风味,可以消乏疲劳,这时的红白豆腐的质量还谈不上美味佳肴,但却成为游山香客,物美廉价的的食品,后来山村又用玉米壳、花生壳、木
屑、柏叶等烘烤出一种干豆腐,干香麻竦,更成了佐酒佳品,红白庙场产豆腐的历史就如此延续下来.这里的豆腐特别香嫩细白,堪称上品,这恐怕与山涧下清澈的
观音岩泉眼和山涧奔流的矿泉水大大有关吧!
又经历一代复一代,红白庙场已改建成了红白乡(镇),原先以磨豆腐为业的也由一家,发展成了六家,其中一户但姓和一户张姓的豆腐坊很有名.它们一般生产水
豆腐、干豆腐、五香卤豆腐.特别是后边这种叫做“尼姑豆腐”,还蕴藏一桩故事:这位豆腐制作人,是武胜县一位尼僧,法名寂量,学习豆腐制作几代人的经验,
掌握了较有特色的五香卤豆腐的配方,后来,她云游到绵竹三溪寺,她与什邡红白乡的但、张二家都有一些俗契因缘,向他们传授了豆腐制作技艺.红白山区,水质
特别清冽爽口,这是制豆腐的一个有利条件,使她从老家学来的技术,得以在红白场安家落户,开花结果.
据豆腐作坊主人谈:红白豆腐纯用胆水点浆,点法上有其奥妙,使水豆腐外形老,吃起嫩;凡作豆腐菜肴时,先下锅打毛,绝不会翻砂.也就是说,切块的豆腐下锅
后依然棱角分明,保持原状,既不会散烂,也不会变老,因此入口香融细润,较之猪脑更别具风味,博得食客交相赞誉.其为麻竦烫或清汤、白油,各臻其妙.至于
豆腐干分本味与五香味,其制作过程讲究干净卫生.作法是,把煮浆过滤和点浆后所得的半成品装入木屉,用千斤顶挤压,力度适宜,烘干设备采用一座烧本山无烟
煤的炉灶,上边加一块铁板和一层铁丝网作间隔,以防止直接烧烤.在烘烤前,用精盐先抹平面,入味;采用汉源大红袍对口椒增添香味烘烤后,若要加工成“五香
豆腐干”时,再入卤锅、收煮.由于在磨浆、煮浆、过滤、点卤、压制成型,烘烤、卤制等过程中,严守质量要求,按照家传密法操作,因之,不管水豆腐与干豆
腐,都能保持红白豆腐的特色风味,优于其它地方的产品,每天都供不应求,尤其是干豆腐,每天都是登门预约和守候提货.目前,红白豆腐已远销成渝、黑龙江、
辽宁、深圳等地,博得众口赞誉.
红白豆腐一直沿用胆水点浆,制作者谈: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黄豆,差比羊肉”,因而制成浆,既为高蛋白,用胆水更能促
健脾开胃;不比石膏点浆,性凉,久食易伤脾胃,颇有道理.其制品销往成都铁路疗养院和青白江川化厂广大地区,都受到群众欢迎,启人食欲大增,不宜多食卤制
品的老弱及对疗养病人尤宜.
红白豆腐堪称什邡一佳,且其尚可开发的品种不下十余种,其前景是广阔的.巧手点琼浆,众品齐夸胜硕羊,章山佳味存红白,玉碗呈君任品尝.” 蓝剑饮品
四川蓝剑饮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蓝剑饮品集团)系蓝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饮品产业机构,下属6家公司3个原料(原酒)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植物蛋白
饮料、矿泉水、低度酒的生产和销售,生产规模已突破60万吨.
植物蛋白饮品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三,瓶装水市场占有率居西南第一,并拥有全川绝佳的矿泉水资源.四川名牌“唯怡”植物蛋白饮品荣获
2003年度成都十大最受尊重品牌,“蓝剑?冰川时代矿泉水”和“蓝剑富氧薄荷水”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饮用水品牌.蓝剑饮品集团本着“我们只销售
健康”的经营理念,立足“整合、创新、突破
”的发展战略,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先后获得了“中国饮料企业500强”、“四川省经济效益显著企业”
殊荣.
什邡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省会成都50余公里,属成都经济圈的工业重地,全市幅员面积863平方公里,辖1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人
口43万.境内交通发达,广岳铁路、广青公路、德什公路纵贯全境,从成绵高速(广汉界)至青牛沱景区的半封闭快速通道正在紧张建设之中,预计在2008年
8月通车.届时,从成都至什邡的车程时间将缩短为30--40分钟之间,另一条成(都)?什(邡)?绵(阳)高速公路预计09年开工建设.邮电通讯方便,
能源充足,自然景观卓绝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