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鄂西南边陲有一座神奇的“小故宫”,历经400多年为何消失成谜?
在恩施咸丰唐崖镇上,一座背靠玄武,前临唐崖河的城池,一座被叫做唐崖土司城的地方一座唐崖玄武古城,印记着一个王朝的荣耀,却也记载着那些日渐衰败的时光……
今时今日,站在古城址的石阶上,那些漫长的岁月中遗留下的土家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更成为了土家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傍着唐崖河而居的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初,在经历过无数次的部落战争、王朝更替、民族融合,走过元、明、清三朝近400年,经历16代18任土司,创造了灿烂厚重的历史文明,终是在清朝时对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废止,从此唐崖土司城逐渐衰败和荒芜。
于当时而言,如此宏大的一座城池,也是在风水选址上很有讲究的。整座古城前临朱雀山,后倚玄武山,左边青龙山,右首白虎山,门前有唐崖河环绕,进退有据,分明就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除了四面环山,南北两面更是都有溪沟,形成一整片向东倾斜的天然缓坡,而古城的城墙则沿着山脊和河沟的内岸砌置,可谓深沟高垒,轻而易举的可抵御外来势力的侵入。
唐崖土司城除了整体上风水的讲究之外,王城之内的建筑更是讲究风水、轴线、对称,曾经的考古学家到此实地考察,称其为“小故宫”,可见它城内建置的美观和讲究。唐崖土司城内最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在衙署区,衙署区是土司王办公的场所。
那个区域是以一条中轴线为基线,两侧房屋完全对称而建……除此之外,在王城内的衙门、钱库、牢房、御花园、万兽园等等都有踪迹可寻,而现在也只有张飞庙、功德牌坊和土王墓等遗址留存了下来,却也在用点点滴滴的时光在诉说当年王城的辉煌。
二、唐崖土司城的介绍
遗址位于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河畔,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
三、什么是唐崖土司城址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遗址所在地古属施州,主要族群为自古定居于此的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管辖领地600平方公里。
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 共历16代18位土司,计381年。城址占地总面积74万平方米,主要遗存有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桥上桥、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观遗存。
唐崖土司城址格局清晰,功能完备,保存完整,为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对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写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作文400字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境内,距县城28公里的尖山乡唐崖司村。系著名“九溪十八峒”土司之一,咸丰县三大土司之最。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15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唐崖土司始封于至正十五年(1355),鼎盛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共历时元、明、清三代381年。土司时期,从首任土司覃启处送始,至末代未承袭的覃光烈止,唐崖覃氏共沿袭17代,属于中央王朝认可的土司共存在16位,其职级历长官司、千户、安抚司、宣抚司等多个等级,以长官司为主,属于较低级别的土司。
鼎盛时期的唐崖土司城恢宏壮观,共建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内设土司衙署、书院、靶场、营房、万兽园、养马场、寺庙宗祠、存钱库等多处设施。遗址中现保存完好的有“荆南雄镇”石牌坊、张王庙的“石人石马”、土司皇坟以及城墙、街巷等。
唐崖土司城遗址是明代重大历史事件“奢安叛乱”的产物。该城在选址布局上,充分利用周边的天险地形,环山抱水,地势上逐级抬升,再配合人工城墙,可谓固若金汤,在冷兵器时代,该城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堡垒城市;唐崖土司城在坐向上突破传统的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东,体现了土家人特有的习俗文化。该城在建筑、雕刻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汉土文化的融合。
五、湖北咸丰唐岩司的来历
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尖山乡唐崖河畔。始建于元至六年即公元1346年,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始建于元朝的唐崖土司城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遗址建造别具一格,集中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
其他:主要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东乡族、满族、布依族、羌族等6个少数民族。咸丰唐岩司山清水秀,尚未被完全开发,所以自然生态系得以完好的保存,是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下图为咸丰唐岩司全景图:
六、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介绍
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咸丰县尖山乡东3公里处,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遗址。该遗址始建于元代初期,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平方米,拥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存钱库、牢房、书院、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万兽园等设施。自改土归流260余年来,虽几经兵燹,又遭“文革”浩劫,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司城内外,遍布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